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申请号 CN201510170841.1 申请日 2015-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4824662A 公开(公告)日 2015-08-12
申请人 圣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曲富江; 陈琪邦; 刘永波; 李凌;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嗜酸乳杆菌20~40份、长双歧杆菌40~60份、鼠李糖乳杆菌20~60份、嗜热链球菌30~60份、低聚果糖35~75份。本发明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可使乳酸菌组合物中乳酸菌达到一定数量级,各原料配伍合理,有很好的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所得乳酸菌组合物在较长时间内 稳定性 好,且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嗜酸乳杆菌20~40份、长双歧杆菌40~60份、鼠李糖乳杆菌20~60份、嗜热链球菌30~60份、低聚果糖35~7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嗜酸乳杆菌25~35份、长双歧杆菌45~55份、鼠李糖乳杆菌35~45份、嗜热链球菌35~45份、低聚果糖45~6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嗜酸乳杆菌29~31份、长双歧杆菌49~51份、鼠李糖乳杆菌39~41份、嗜热链球菌39~41份、低聚果糖54~56份。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配比称取原料,所述原料为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低聚果糖;
2)将步骤1)所得原料与保健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过筛,混合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为麦芽糖醇35~65份,麦芽糊精30~70份、食用香精5~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为麦芽糖醇51~53份,麦芽糊精49~51份、食用香精9~11份。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8.一种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食品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

说明书全文

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菌群平衡与肠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健康人体中有益菌占优势,并与有害菌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肠内微生态的平衡,维持人体健康。如果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使肠道中的益生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肠内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腹泻等多种临床症状。临床上通常会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虽然能有效杀灭有害菌,但也会同时杀灭有益菌,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疾病
[0003] 对于肠道菌群失调者,经口补充益生菌制剂是直接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办法。其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调整宿主肠道生物的组成,激活宿主内源性微生物群或者免疫系统的活性来实现益生作用。
[0004] 虽然益生菌食品对身体有不少的好处,不过,制造商为求适应消费者怕酸的口味,制成品都添加了大量的糖分,果味的酸奶以食用香精来调味。此外,乳酸菌酸奶等液态产品还存在保质期短、贮藏运输成本高等缺点。并且,乳酸菌种类繁多,优选合适的菌种并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更好的保健效果也是现今本领域的一个难点,因此研制一种菌种搭配合理、营养好、含糖量低、保质期长,质量稳定,并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的乳酸菌组合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乳酸菌组合物菌种搭配合理、营养好、含糖量低、保质期长,质量稳定,并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0006]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其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嗜酸乳杆菌20~40份、长双歧杆菌40~60份、鼠李糖乳杆菌20~60份、嗜热链球菌30~60份、低聚果糖35~75份。
[0008] 本发明发明人团队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目的,结合各类型益生菌的安全性、定植和黏附、抑菌、耐酸和耐胆盐能力等功能性特征,通过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对益生菌进行了筛选,最终优选了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是人类肠道重要的生理菌,对机体有多种其他正常生理菌无法比拟的生理作用,包括: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宿主肠道抵抗力、预防治疗腹泻等等。嗜酸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前者存在于非常严格厌环境的小肠部位,具有较强的耐酸及耐胆汁能力,能顺利通过肠胃环境而定植于大肠内;而鼠李糖乳杆菌在厌氧情况下能很好生长,肠道黏着率较高,定植能力强,其耐肠道环境的能力优于普通酸奶菌种和其它益生菌菌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等作用;嗜热链球菌作为潜在的有益菌,可到达小肠的上半部,有一定的胃肠道粘附性和转运活性;长双歧杆菌存在于大肠部,能粘附于宿主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形成稳定的菌群,起到生物屏障和生物拮抗作用。长双歧杆菌通过自身及产生的代谢产物排斥致病菌,在肠道中保持菌群优势,并与其它菌群相互作用,调整菌群间的关系,并维持菌群平衡。
[0009] 本发明所优选的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长双歧杆菌存在互生关系,嗜酸乳杆菌的生长中需要醋酸盐、维生素B2和叶酸等作为营养物质,而长双歧杆菌在发酵中除了能生成戊醋酸外,还能合成维生素B1、B2、B12和叶酸等多种维生素,刚好供给嗜酸乳杆菌的需要,促进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增殖。嗜酸乳杆菌在微含氧的乳基质中生长快,可以逐步降低乳基质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并提供各种已分解的容易利用的物质,促进长双歧杆菌的生长;鼠李糖乳杆菌同型发酵,产生L-乳酸,能发酵多种糖,促进长双歧杆菌与乳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嗜酸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时,弥补了嗜热链球菌因分解蛋白质的能力较弱而引起的营养上缺陷加速了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同时嗜热链球菌代谢产生的乳酸、甲酸等是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刺激物,可以对嗜酸乳杆菌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低聚果糖作为一种效果显著、优质的益生元,在较低剂量下即可使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成倍增加,较其他低聚糖其效用率低很多,但效果却更加明显,且低聚果糖水分活度较其他益生元更低,能更好的与益生菌复配,保障益生菌在较长保质期内保持活性。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长双歧杆菌与低聚果糖的配伍是合理的,配方在补充益生菌与益生元的同时,增加肠道蠕动,防治细菌过度增长,调节肠道菌群及恢复肠道正常的pH值。
[001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其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嗜酸乳杆菌25~35份、长双歧杆菌45~55份、鼠李糖乳杆菌35~45份、嗜热链球菌35~45份、低聚果糖45~65份。
[001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其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嗜酸乳杆菌29~31份、长双歧杆菌49~51份、鼠李糖乳杆菌39~41份、嗜热链球菌39~41份、低聚果糖54~56份。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 1)按照上述的配比称取原料,所述原料为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低聚果糖;
[0014] 2)将步骤1)所得原料与保健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过筛,混合均匀。
[001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健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为麦芽糖醇35~65份,麦芽糊精30~70份、食用香精5~15份。
[001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健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为麦芽糖醇51~53份,麦芽糊精49~51份、食用香精9~11份。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健食品,所述保健食品包括有上述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
[0019]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以及有益效果为:
[0020] (1)本发明经过发明人团队长期以来对于乳酸菌的研究,以及大量的实验以及对比试验,优选包含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与低聚果糖的原料组分,并且优选了最佳配比,上述原料组分相互配合,具有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恢复肠道正常的pH值等功能,本发明可使乳酸菌组合物中乳酸菌达到一定数量级,各原料配伍合理,有很好的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所得乳酸菌组合物在较长时间内稳定性好,且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0021] (2)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便、运行可靠、生产效益高,适用于工业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常规原料。
[0023] 以下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所使用的的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均购自安徽锦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24]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5] 实施例1
[0026] 一种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
[0027] 嗜酸乳杆菌20份、长双歧杆菌60份、鼠李糖乳杆菌60份、嗜热链球菌30份、低聚果糖75份、食用香精15份,麦芽糖醇35份、麦芽糊精70份。
[0028] 上述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 1)按照上述配比称取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低聚果糖;
[0030] 2)将步骤1)的各原料与食用香精、麦芽糖醇、麦芽糊精混合,过50目筛,置于总混机中,混合均匀;
[0031] 3)将步骤2)所得产品检验、分装:按企业产品中控标准进行抽检,检验合格后,分装,分装规格:5g/包;
[0032] 4)按要求抽取分装好的产品,按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0033] 5)检验合格后,质量部出具合格证明后,外包,入库。
[0034] 实施例2
[0035] 一种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
[0036] 嗜酸乳杆菌40份、长双歧杆菌40份、鼠李糖乳杆菌20份、嗜热链球菌60份、低聚果糖35份、食用香精5份,麦芽糖醇65份、麦芽糊精30份。
[0037] 实施例2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同。
[0038] 实施例3
[0039] 一种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
[0040] 嗜酸乳杆菌30份、长双歧杆菌50份、鼠李糖乳杆菌40份、嗜热链球菌40份、低聚果糖55份、食用香精10份,麦芽糖醇52份、麦芽糊精50份。
[0041] 实施例3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同。
[0042] 实施例4
[0043] 以下为发明人及其团队根据食品安全国标等所制定的针对乳酸菌组合物的质量标准
[0044] 表1乳酸菌组合物质量标准Q/SYSW0003S-2011
[0045]
[0046]
[0047] 实施例5
[0048] 实施例3所制得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的微生物及卫生指标检测
[0049] 依据《GB 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以及《乳酸菌组合物质量标准Q/SYSW0003S-2011》检测本发明实施例3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的各项微生物及化学指标如下:
[0050] 表2实施例3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微生物及卫生指标[0051]
[0052] 实施例6
[0053] 实施例3所制得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稳定性试验结果[0054] 稳定性感官:样品(再按照实施例3技术方案制得三个批次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分别为513120803、513120804、513120805)为白色粉末,具有该产品特有的气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杂质;样品在自然(常温)条件下存放18个月,产品的颜色、性状、气味和质地等感官指标均正常,无发生明显变化。微生物检验结果及理化检验结果具体见表3与表4。
[0055] 表3本发明实施例3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稳定性实验检测结果(存放0个月)
[0056]
[0057] 检验时间为:2012年8月5日-2012年8月12日
[0058] 表4本发明实施例3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稳定性实验检测结果(存放18个月后)
[0059]
[0060]
[0061] 检验时间为:2014年2月5日-2014年2月12日
[0062] 根据上述产品稳定性试验的感官检查结果、微生物检验结果、理化检验结果,本发明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在自然(常温)条件下存放18个月,产品的内在质量指标及卫生指标符合产品相关标准,提示该产品质量稳定。
[0063] 实施例7
[0064] 实施例3所制得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急性毒性试验[0065] 试验方法:选用体重18-22g健康NIH种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采用最大耐受计量法,设受试物制剂为20.0g/kg.BW,试验时称取样品(实施例3所制得的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每20.0g用纯净水稀释至30ml供试。禁食不禁水16小时后,灌胃一次,灌胃量为0.3ml/10g.BW,观察一周,记录小鼠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
[0066] 试验结果与讨论:观察经口灌胃一周后,未观察到动物出现不良反应,根据急性毒性分级,受试物本发明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属无毒级物质。
[0067] 实施例8 人体实验方法
[0068] 8.1 受试人群选择近一个月内未患过胃肠疾病,未服用抗生素、年龄20-65岁,体检指标全部正常的志愿者90名。
[0069] 8.2 剂量与分组将志愿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每组30人,男女各半。
[0070] 8.3 实验方法实验组服用实施例3所制得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对照组1、对照组2分别服用对比例1、对比例2(具体配方请见下述对比例1、2)制剂。试验组与对照组服用方法均为每日1次,每次1袋,连续服用15天。由专人负责发样品并监督服用,试验期间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正常饮食。试验组以及各对照组在服用受试物前以及连续服用受试物15天后,分别无菌采集粪便进行10倍系列稀释,选择合适的稀释度,分别接种在各种培养基上,按要求进行培养,然后对培养物进行菌落(肠杆菌科细菌(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及产气夹膜杆菌)计数。
[0071] 对比例1、2配方如下:
[0072] 对比例1
[0073] 一种乳酸菌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其配方中还含有乳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不含鼠李糖乳杆菌,具体为:
[0074] 嗜酸乳杆菌35份、长双歧杆菌5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35份,嗜热链球菌30份,乳双歧杆菌35份、低聚果糖55份、食用香精10份,麦芽糖醇52份、麦芽糊精50份。
[0075] 对比例2
[0076] 一种乳酸菌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其配方中还含有乳双歧杆菌,不含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具体为:
[0077] 嗜酸乳杆菌40份、长双歧杆菌55份、乳双歧杆菌45份、低聚果糖55份、食用香精10份,麦芽糖醇52份、麦芽糊精50份。
[0078] 8.4 实验结果与分析表
[0079] 表5人体试食组别试吃前后菌群情况比较(cfu/g)
[0080]
[0081]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