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肥益生菌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410715652.3 申请日 2014-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4473183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1
申请人 邵素英; 发明人 邵素英;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减肥 益生菌 片剂及其制备方法,以 植物 乳杆菌等益生菌粉剂为主要原料,科学复配改性膳食 纤维 、果蔬粉、低聚糖、 植物提取 物、蛋白粉、茶叶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等,提高了对益生菌群具有真正意义的可溶性 纤维素 的含量,增强了纤维素的生理活性,进而在增加肠道益生菌菌群种类的同时,显著增强了内源和外源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的定植能 力 及定植时间,有效抑制了肠道有害菌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及繁殖,充分调节了肠道益生菌菌群的组成,制备的减肥益生菌片剂 生物 活性高、在人体肠道定植时间长、减肥效果显著并且适宜人群广泛。
权利要求

1.一种减肥益生菌片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益生菌粉剂50-60份,改性膳食纤维38-42份,果蔬粉25-35份,低聚糖25-35份,植物提取物25-30份,蛋白粉20-30份,茶叶提取物20-30份,中草药提取物10-15份,甜味剂2-5份,硬脂酸镁0.2-0.5份;
所述改性纤维是由菊粉、苹果纤维、燕麦纤维、小麦纤维、米糠、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生物酶酶解而得到的;
所述植物提取物是以能够促进乳酸菌生长且瘦素含量较高的的天然植物经提取而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肥益生菌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粉剂均匀混合而成:植物乳杆菌45-55份,长双歧杆菌35-45份,两岐双岐杆菌25-35份,婴儿双岐杆菌25-35份,青春双岐杆菌15-20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5-20份,嗜酸乳杆菌
10-15份,干酪乳杆菌8-10份,嗜热链球菌8-10份、酿酒酵母5-10份,产朊假丝酵母菌4-6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肥益生菌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9405菌种经一、二、三级摇瓶及一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得到一级种子罐菌种;以5%接种量接入二级种子罐,发酵培养基装量为罐容的三分之二,培养条件为温度37℃,罐压0.05MPa,培养时间22小时,发酵液静置沉淀、离心得到沉淀物,然后添加沉淀物质量0.8倍的载体,混合均匀,50℃流化床干燥即得植物乳杆菌粉剂,载体重量组成为:酸奶粉25份,糊精12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肥益生菌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菊粉、苹果纤维、燕麦纤维、小麦纤维、米糠、麸皮按质量比
7-12:6-9:3-5:2-4:1-3:1-2均匀混合,加入其质量3-7倍的,室温200-300W、35-40KHz条件超声提取10-15min,同时于电场强度20-40kV/cm,脉冲时间400-500μs,脉冲频率
200-300Hz条件下进行高压脉冲电场提取;用乳酸调节pH值为4.5-6.5,加入混合物质量
0.1-0.3%的生物酶,于45-55℃酶解20-48min;酶解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1-0.3mm即得改性膳食纤维;
所述生物酶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漆酶、果胶酶、单宁酶按质量比
4-7:3-5:2-4:1-3:1-3均匀混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肥益生菌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蔬粉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针叶樱桃粉15%、柠檬粉13%、韭菜粉10%、芹菜粉7%、冬瓜粉7%、草莓粉5%、胡萝卜粉5%、木瓜粉5%、菠萝粉5%、绿豆芽粉5%、桔子粉3%、柑橘粉3%、甜橙粉3%、椰浆粉4%、蔓越莓粉3%、黄瓜粉3%、白萝卜粉2%、蓝莓粉2%;所述每一种果蔬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果蔬放入装有1.2%酸氢钠溶液的声波清洗机中于200W、40KHz清洗10-15min,沥干,切分成相等规格,长、宽为5-10mm,厚度3-5mm的片或丁,置微波干燥机中于功率
3000W、频率2000Hz、温度50-60℃条件下进行微波干燥6-12min,直到水分含量降至5-8%,然后于20-30℃、粉碎至粒径0.1-0.3mm,密封包装即得果蔬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肥益生菌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按重量份数计,准确称取菊芋30-50份,山药30-40份,苦瓜20-40份,杏仁20-40份,
20-30份,莲子15-25份,决明子15-20份,洋葱10-15份,芦笋5-10份,粉碎至粒径为2毫米以下,然后于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混合物5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80℃保持3h,然后降温至50℃,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8%的混合酶制剂进行酶解,用苹果醋调节pH值为6.2,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1.8倍重量浓度为75%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乙醇和丙醇混合的质量比为1:2,控制温度至70℃保持4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
0.1-0.3mm,然后添加粉碎物质量0.01-0.03%的维生素D,混合均匀即得植物提取物;
所述混合酶的重量份数组成为:木聚糖酶18份,戊聚糖酶18份,葡聚糖酶15份,脂肪酶15份,普鲁兰酶10份,酸性蛋白酶12份,果胶酶12份,甘露糖酶12份,葡萄糖化酶6份,酸性磷酸酶8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肥益生菌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酸奶粉40%,乳清蛋白35%,大豆蛋白15%,酪蛋白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肥益生菌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准确称取叶50-55份,大蒜50-55份,齿笕45-55份,鱼腥草45-55份,黄芩30-45份,黄柏30-40份,山楂30-40份,甘草25-35份,苦参15-25份,泽泻8-10份,虎杖6-8份,大黄2-5份,白芥子2-5份,首乌1-3份;分别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
2毫米以下,然后于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混合物5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80℃保持3h,然后降温至50℃,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8%的复配酶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为6.2,酶解
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1.8倍重量浓度为75%的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乙醇和丙醇混合的质量比为1:2,控制温度至70℃保持4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2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90℃保持2h,然后降温至30℃,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
2.5:1.5合并,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1-0.3mm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所述复配酶的重量份数组成为:内β-葡聚糖酶20份,外β-葡聚糖酶18份,β-葡萄糖苷酶12份,木聚糖酶18份,戊聚糖酶18份,普鲁兰酶25份,β-淀粉酶12份,酸性蛋白酶12份,果胶酶12份,甘露糖酶12份,葡萄糖氧化酶6份,酸性磷酸酶8份,脂肪酶6份。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减肥益生菌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配方准确称取各组份原料,首先将益生菌粉剂和改性膳食纤维均匀混合20-30min,然后依次加入中草药提取物、茶叶提取物、蛋白粉、植物提取物、低聚糖、果蔬粉均匀混合
10-15min,将混合料加入干法造粒机造粒,收集10-100目的颗粒,依次加入甜味剂、硬脂酸镁混合后得到可直接压片的原料,投入压片机压片,调节压为10-40kn,得到减肥益生菌片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减肥益生菌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市售茶叶放入装有0.8%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200W、40KHz清洗10-15min,然后于0.25-0.35MPa压力下表面均匀喷涂质量百分比浓度
0.5-1.5%的无菌麦芽糊精水溶液,茶叶与麦芽糊精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0:0.5-15,密封,室温下复水2-8h;然后于-21—-25℃冷冻10-30min;立即进行粉碎,粒径为0.1-2mm;粉碎后的茶叶置于配料缸中,添加茶叶质量5-10倍的无菌水,室温200W、40KHz条件超声提取
10-15min;同时于电场强度20-40kV/cm,脉冲时间400-500μs,脉冲频率200-300Hz条件下进行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最后将上述提取液用乳酸调节pH值为4.5-6.5,加入混合物质量0.5-1.5%的复合酶,于35-45℃低温酶解4-12h;酶解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1-0.3mm即得茶叶提取物;
所述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单宁酶、蛋白酶按质量比1-2:2-4:2-4:1-3均匀混合。

说明书全文

一种减肥益生菌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片剂,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肥作用的益生菌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益生菌(Probiotics),又称益生素、促生素、生菌素、活菌素等,即是指某种生物制剂或发酵制品,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以及改善肠道营养与菌群平衡,对宿主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通过定植作用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的组成,从而产生有利于宿主健康作用的单一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发现的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其中包括:①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胚牙乳杆菌等);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等);③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作为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益生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在食品中应用广泛,除应用于发酵乳制品外,也正逐步被应用于开发各种功能性食品。目前,益生菌主要用于食品、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药用生物制品及饲料等领域。把含有益生菌的食品统称为益生菌食品,主要包括直接添加益生菌的食品和经益生菌发酵的食品。益生菌在食品领域中最普遍的应用仍是乳制品领域,包括发酵乳、活性乳酸菌饮料、干酪、酸奶油、酸乳酒,果汁、谷类食品、饼干等。用的益生菌菌种有双歧杆菌(Bifidobateria)、乳酸杆菌和一些链球菌,其中,乳酸杆菌常用的有嗜酸乳杆菌(Lactobicullus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casei)、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等。
[0003] 目前,关于益生菌片剂的研究较多:中国专利CN 101700253 B公开了一种益生菌片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葡萄糖、乳糖、微晶纤维素、脱脂奶粉等辅料为原料制备颗粒,再混合活性成份益生菌粉末及硬脂酸镁进行压片,最终得到益生菌片剂的生产方法以及应用该种方法生产的一种活菌存活率高的益生菌片剂,优点在于:制备的益生菌片剂因其活菌存活率高,服用方便,便于吸收,治疗效果明显,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干法造粒技术具有成本低、出料速度快、工艺条件稳定、重现性好、益生菌存活率高等优点,适合规模化生产。中国专利CN 103876145 A公开了一种益生菌微生态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及加工的技术领域。益生菌微生态片剂按质量计为益生菌菌90%~98%,低聚果糖1%~9%,硬脂酸镁0.1%~1%。制备是将双歧杆菌进行活化,并制备开菲尔发酵剂;再将二者经混合发酵低温浓缩干燥、混料压片制得。混合发酵是将益生菌混合菌种进行接种,28~36℃条件下发酵16~24小时,混合菌种中开菲尔发酵剂与双歧杆菌的比例1~3:1。本发明将开菲尔发酵剂和双歧杆菌进行高密度混合发酵,菌种多样,储存稳定,片剂中的活菌数分别达到20亿cfu/g以上;不仅可以提高消化能,同时还增强了益生菌在肠道中的定植能力;具有营养价值高,味独特等能力。申请公布号为CN 102348388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稳定的益生菌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用于人和/或动物食品与保健品的益生菌组合物领域。本发明尤其涉及与包含益生菌微生物的组合物相关的制粒方法,用于生产含有稳定的益生菌颗粒的组合物,所述益生菌颗粒在生产用于最终用途的片剂或颗粒期间保持稳定。本发明申请人的工作结果显示,制粒期间益生菌微生物的死亡率与制粒操作条件和所选的微生物的特性密切相关。所述工作建立了用于限定酵母特性与方法参数的数学表达式,使得制粒后微生物损失小于颗粒食品的1log CFU/g。中国专利CN 10155908 A公开了一种降血脂及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Kefir源植物乳杆菌MA2进行
8
高密度培养,得到发酵液,其菌体密度不小于10cfu/mL;(2)上述发酵液经离心收集获得菌体,加入保护剂,冻干成菌粉;(3)在冻干的菌粉中加入低聚糖混合物,混合均匀即得益生菌制剂成品。该品具有降血脂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可以治疗和预防高血脂症状和调节肠道菌群,且无毒、安全、保存期长,可制成胶囊、微胶囊、冲剂、片剂等。
[0004] 上述公开的专利主要集中在以增加益生菌种类、提高片剂活菌含量、治疗心血管疾病、美容养颜、提高稳定性等为目的的产品和制备方法上,虽然各有特色,但所使用的微晶纤维素主要是以木材、花、棉短绒、麦草、稻草、芦苇、麻、桑皮、楮皮和甘蔗渣等为原料经制浆、漂白、机械分散、粉碎等工业化合成方法制备,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具有减肥功能的益生菌产品研究较少,目前,肥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研究肥胖的发生机理和治疗策略十分必要。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能够帮助宿主从饮食中的多糖成分中获得更多的卡路里,并储藏在脂肪细胞中备用。肠道菌群还可以通过关闭Fiaf基因和增加ChREBP/SREBP、Acc1和Fas的表达来增加脂肪在脂肪组织和肝脏中的储存。并且,肠道中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脂多糖LPS,引发了全身慢性低炎症反应,然后导致肥胖。因此,通过益生菌、益生元或抗生素修饰肠道菌群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肥胖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益生菌片剂的不足,以植物乳杆菌等益生菌粉剂为主要原料,科学复配改性膳食纤维、果蔬粉、低聚糖、植物提取物、蛋白粉、茶叶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等,提高了对益生菌群具有真正意义的可溶性纤维素的含量,增强了纤维素的生理活性,进而在增加肠道益生菌菌群种类的同时,显著增强了内源和外源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的定植能力及定植时间,有效抑制了肠道有害菌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及繁殖,充分调节了肠道益生菌菌群的组成,制备出一种生物活性高、在人体肠道定植时间长、减肥效果显著并且适宜人群广泛的减肥益生菌片剂。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减肥益生菌片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
[0008] 益生菌粉剂50-60份,改性膳食纤维38-42份,果蔬粉25-35份,低聚糖25-35份,植物提取物25-30份,蛋白粉20-30份,茶叶提取物20-30份,中草药提取物10-15份,甜味剂2-5份,硬脂酸镁0.2-0.5份;
[0009] 所述益生菌粉剂益生菌活菌含量为:7x1012-9x1012cfu/g;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益生菌粉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益生菌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两岐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婴儿双岐杆菌(B.infantis)、长双岐杆菌(B.longum)、短双岐杆菌(B.breve)、青春双岐杆菌(B.adolescenti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也包括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朊假丝酵母(Cadida atilis)、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卡氏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 Chen et Dai,sp.nov)、蝙蝠蛾被毛孢(Hirsutella hepiali Chen et Shen)、灵芝(Ganoderma lucidum)、紫芝(Ganoderma sinensis)、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红曲霉(Monacus anka)、紫红曲霉(Monacus purpureus);
[0011] 优选地,所述益生菌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粉剂均匀混合而成:植物乳杆菌45-55份,长双歧杆菌35-45份,两岐双岐杆菌25-35份,婴儿双岐杆菌25-35份,青春双岐杆菌15-20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5-20份,嗜酸乳杆菌10-15份,干酪乳杆菌8-10份,嗜热链球菌8-10份、酿酒酵母5-10份,产朊假丝酵母菌4-6份;
[0012] 优选地,所述植物乳杆菌粉剂是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tlj-2014制备,该菌株已于2014年7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9405,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膳食纤维是将膳食纤维经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处理而得到的,可溶性纤维素含量高、生物活性强、对肠道益生菌群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纤维素,与普通膳食纤维相比,其生物活性作用更强大:1)可溶性纤维素含量高,更容易被益生菌利用,可提高益生菌在肠道的生长及繁殖能力,增加益生菌菌群的种类和数量,降低大肠pH值,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2)强大的吸附能力,经改性后,纤维素的比表面积增大,网格结构丰富,吸附力增强,螯合、吸附胆固醇和胆汁酸类的有机分子能力更强、抑制人体对它们的吸收;3)离子交换能力增强,对金属元素,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吸附效果更强;3)持水性、膨胀性、增稠性更强且不受酸、、盐的影响;
[0014] 优选地,所述改性纤维是由菊粉、苹果纤维、燕麦纤维、小麦纤维、米糠、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生物酶酶解而得到的;
[0015] 更优选地,所述改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菊粉、苹果纤维、燕麦纤维、小麦纤维、米糠、麸皮按质量比7-12:6-9:3-5:2-4:1-3:1-2均匀混合,加入其质量3-7倍的水,室温200-300W、35-40KHz条件超声提取10-15min,同时于电场强度20-40kV/cm,脉冲时间400-500μs,脉冲频率200-300Hz条件下进行高压脉冲电场提取;用乳酸调节pH值为4.5-6.5,加入混合物质量0.1-0.3%的生物酶,于45-55℃酶解20-48min;酶解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1-0.3mm即得改性膳食纤维;
[0016] 所述生物酶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漆酶、果胶酶、单宁酶按质量比4-7:3-5:2-4:1-3:1-3均匀混合。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果蔬粉为针叶樱桃粉、柠檬粉、韭菜粉、黄瓜粉、白萝卜粉、冬瓜粉、绿豆芽粉、草莓粉、胡萝卜粉、芹菜粉、木瓜粉、菠萝粉、桔子粉、柑橘粉、甜橙粉、椰浆粉、蔓越莓粉、蓝莓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均匀混合;
[0018] 优选地,所述果蔬粉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针叶樱桃粉15%、柠檬粉13%、韭菜粉10%、芹菜粉7%、冬瓜粉7%、草莓粉5%、胡萝卜粉5%、木瓜粉5%、菠萝粉5%、绿豆芽粉
5%、桔子粉3%、柑橘粉3%、甜橙粉3%、椰浆粉4%、蔓越莓粉3%、黄瓜粉3%、白萝卜粉
2%、蓝莓粉2%;
[0019] 优选地,所述每一种果蔬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果蔬放入装有1.2%酸氢钠溶液的声波清洗机中于200W、40KHz清洗10-15min,沥干,切分成相等规格,长、宽为5-10mm,厚度3-5mm的片或丁,置微波干燥机中于功率3000W、频率2000Hz、温度50-60℃条件下进行微波干燥6-12min,直到水分含量降至5-8%,然后于20-30℃、粉碎至粒径0.1-0.3mm,密封包装即得果蔬粉。
[0020] 进一步地,所述低聚糖为低聚果糖、水苏糖、棉子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麦芽糖中至少一种;
[0021] 优选地,所述低聚糖重量份数组成为低聚果糖40-50份,水苏糖30-40份,棉子糖20-40份,低聚木糖16-18份,低聚半乳糖10-15份,大豆低聚糖10-15份,低聚异麦芽糖
10-15份,低聚麦芽糖8-12份。
[0022]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提取物是以能够显著促进乳酸菌生长,增加乳酸菌活菌含量的天然植物及瘦素含量较高的食品原料经科学提取而制得;
[0023] 优选地,所述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准确称取菊芋30-50份,山药30-40份,苦瓜20-40份,杏仁20-40份,蒡20-30份,莲子15-25份,决明子15-20份,洋葱10-15份,芦笋5-10份,粉碎至粒径为2毫米以下,然后于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混合物5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80℃保持3h,然后降温至50℃,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8%的混合酶制剂进行酶解,用苹果醋调节pH值为6.2,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1.8倍重量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乙醇和丙醇混合的质量比为1:2,控制温度至70℃保持4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0.1-0.3mm,然后添加粉碎物质量0.01-0.03%的维生素D,混合均匀即得植物提取物;
[0024] 所述混合酶的重量份数组成为:木聚糖酶18份,戊聚糖酶18份,葡聚糖酶15份,脂肪酶15份,普鲁兰酶10份,酸性蛋白酶12份,果胶酶12份,甘露糖酶12份,葡萄糖化酶6份,酸性磷酸酶8份;
[0025] 所述乙醇浓度为75%。
[0026] 进一步地,所述蛋白粉为酸奶粉、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7] 优选地,所述蛋白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酸奶粉40%,乳清蛋白35%,大豆蛋白15%,酪蛋白10%;
[0028] 所述酸奶粉为市购商品,乳酸菌活菌含量为3x1011-5x1011cfu/g。
[0029] 进一步地,所述茶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市售茶叶放入装有0.8%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200W、40KHz清洗10-15min,然后于0.25-0.35MPa压力下表面均匀喷涂质量百分比浓度0.5-1.5%的无菌麦芽糊精水溶液,茶叶与麦芽糊精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0:0.5-15,密封,室温下复水2-8h;然后于-21—-25℃冷冻
10-30min;立即进行粉碎,粒径为0.1-2mm;粉碎后的茶叶置于配料缸中,添加茶叶质量
5-10倍的无菌水,室温200W、40KHz条件超声提取10-15min;同时于电场强度20-40kV/cm,脉冲时间400-500μs,脉冲频率200-300Hz条件下进行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最后将上述提取液用乳酸调节pH值为4.5-6.5,加入混合物质量0.5-1.5%的复合酶,于35-45℃低温酶解4-12h;酶解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1-0.3mm即得茶叶提取物;
[0030] 所述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单宁酶、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1] 优选地,所述果胶酶、纤维素酶、单宁酶和蛋白酶混合的质量比为1-2:2-4:2-4:1-3。
[0032] 进一步地,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准确称取叶50-55份,大蒜50-55份,齿笕45-55份,鱼腥草45-55份,黄芩30-45份,黄柏30-40份,山楂30-40份,甘草25-35份,苦参15-25份,泽泻8-10份,虎杖6-8份,大黄2-5份,白芥子2-5份,首乌1-3份;分别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2毫米以下,然后于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混合物5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80℃保持3h,然后降温至50℃,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8%的复配酶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为6.2,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1.8倍重量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乙醇和丙醇混合的质量比为1:2,控制温度至70℃保持4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2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90℃保持2h,然后降温至30℃,过滤,得第二滤液;
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2.5:1.5合并,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
0.1-0.3mm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0033] 所述复配酶的重量份数组成为:内β-葡聚糖酶20份,外β-葡聚糖酶18份,β-葡萄糖苷酶12份,木聚糖酶18份,戊聚糖酶18份,普鲁兰酶25份,β-淀粉酶12份,酸性蛋白酶12份,果胶酶12份,甘露糖酶12份,葡萄糖氧化酶6份,酸性磷酸酶8份,脂肪酶6份;
[0034] 所述乙醇浓度为75%。
[0035] 进一步地,所述甜味剂为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甜菊糖罗汉果甙、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0036] 所述减肥益生菌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上述配方准确称取各组份原料,首先将益生菌粉剂和改性膳食纤维均匀混合20-30min,然后依次加入中草药提取物、茶叶提取物、蛋白粉、植物提取物、低聚糖、果蔬粉均匀混合10-15min,将混合料加入干法造粒机造粒,收集10-100目的颗粒,依次加入甜味剂、硬脂酸镁混合后得到可直接压片的原料,投入压片机压片,调节压力为10-40kn,得到减肥益生菌片剂。
[0037] 上述制备方法中减肥益生菌片剂可以压成直径6~12mm、片重0.3~0.5g、硬度2
8~10kg/cm的片剂。
[0038] 所述减肥益生菌片剂益生菌活菌含量为:6x1011-8x1011cfu/g。
[0039] 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可用于日常补充人体益生菌,也可作为肥胖症患者减肥辅助食品,还可以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0040] 使用说明:
[0041] 1.产品规格:32片x 0.4g;
[0042] 2.日常益生菌补充:温开水口服,一次0.4-0.8克,一日2次。
[0043] 3.肥胖症患者:温开水冲服,成人一次0.8-2克,一日三次。
[0044] 4.适宜人群:尚未发现不适宜人群。
[0045] 本发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tlj-2014已于2014年7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9405,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0046] 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株特点如下:在显微镜下观察,该菌株为短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鞭毛,不产芽孢;在固体培养基上,该菌菌落为白色,表面光滑,致密,形态为圆形,边缘较整齐。
[0047] 理化特征为:过氧化氢酶(-),明胶液化(-),吲哚实验(+),运动性(-),发酵产气(-),亚硝酸盐还原(-),发酵产气(-),产硫化氢气体(-),pH4.0MRS培养基中生长(+)。
[0048] 所述植物乳杆菌采用下述流程进行选育:
[0049] 原始出发菌种→试管活化→硫酸二乙酯(DES)诱变→亚硝基胍(NTG)诱变→等离子体诱变→平板初筛→摇瓶复筛→传代稳定性试验。
[0050] 所述出发菌株在MRS葡萄糖培养基中,其乳酸的生产速率为1.5g/L/d,当培养基pH为3.5时几乎停止生长,对亚硝酸钠的分解速率为0.34mg/h/kg白菜。出发菌株为李政采集于宁夏盐池县育肥羊场的青储饲料,采集时间2013年9月15日。
[0051] 为了提高其乳酸生产速率、耐酸能力和亚硝酸盐的分解速率,依次采用DES和NTG技术对该菌种进行诱变,诱变后菌株采用MRS碳酸平板进行初筛,然后采用500mL摇瓶发酵,生物传感器分析仪对高产菌进行复筛,选育优良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然后做传代实验,评价其遗传稳定性。
[0052] 植物乳杆菌tlj-2014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连续传代十次,各项性能指标都比较稳定,遗传性较好,性状没有回复,因此把植物乳杆菌tlj-2014作为选育得到的目的菌株。
[0053] 经验证发现:该诱变菌株的乳酸生产速率可以达到35g/L/d,该菌株经过71小时发酵后乳酸浓度达到95g/L;能够在pH为1.80的条件下存活。降解亚硝酸盐速度快,分解能力达到9.8mg/h/kg(自然发酵过程亚硝酸盐积累的速率大约为1.1mg/h/kg),能够耐1%胆盐。
[0054] 因此采用该菌种生产泡菜,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浓度在5mg/kg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GB2714-2003中规定的含量(20mg/kg)。
[0055] 有益效果:
[0056] 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以植物乳杆菌等益生菌粉剂为主要原料,科学复配改性膳食纤维、果蔬粉、低聚糖、植物提取物、蛋白粉、茶叶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等,提高了对益生菌群具有真正意义的可溶性纤维素的含量,增强了纤维素的生理活性,进而在增加肠道益生菌菌群种类的同时,显著增强了内源和外源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的定植能力及定植时间,有效抑制了肠道有害菌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及繁殖,充分调节了肠道益生菌菌群的组成,制备的减肥益生菌片剂生物活性高、在人体肠道定植时间长、减肥效果显著并且适宜人群广泛。尤其是本发明改性膳食纤维的强大网格结构和吸附力,将益生菌粉包裹其中,再加上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茶叶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等增强了减肥益生菌片剂的稳定性,提高了片剂的益生菌活菌存活率,在25℃的温度下密闭保存,放置12个月后按照常规方法检测片剂中活菌数并计算存活率为83-89%,比现有的益生菌片剂活菌存活率提高24-30%;通过耐热试验、模拟胃液及肠液耐受试验、模拟胆盐耐受试验表明,片剂中的益生菌能保持较高的活菌存活率,其活菌存活率可达到88-99%,益生性显著;经小鼠肠道性能试验表明:减肥益生菌片剂治疗组小鼠体重平均增长率(53.31%)显著高于自然恢复组(32.14%);饲喂片剂溶液后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降低80.89%,显著低于自然恢复组(24.78%),表明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中的益生菌在小白鼠肠道内迅速定植,形成优势菌群,并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并且定植时间长,持续、有效改善了肠道性能;适宜人群广泛,减肥效果好,服用一个周期(30天)后,体重降低1-10kg以上的人数为95人,减肥效果达到了95%以上,其中体重降低1-5kg、5-10kg、10kg以上分别为53%、26%和16%;减肥效果较显著的年龄段是25-50岁以上,其中体重降低10kg以上的人群主要为25-30岁,其次为30-50岁人群;50岁以上的人群体重降低主要在10kg以下,可见,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可适合各种不同年龄的肥胖者食用,并具有显著的减肥效果;同时,降低10kg以上的严重肥胖者占37.5%,中度肥胖者占37.5%,轻度肥胖者占25%;降低1-5kg的严重肥胖者占5.66%,中度肥胖者占26.42%,轻度肥胖者占67.92%,说明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对中度及严重肥胖者的减肥效果更佳。
[0057] 具体表现在:
[0058] 1.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益生菌种类多,其中的植物乳杆菌CGMCC NO.9405乳酸生产速率可以达到35g/L/d,该菌株经过71小时发酵后乳酸浓度达到95g/L;能够在pH为1.80的条件下存活。降解亚硝酸盐速度快,分解能力达到9.8mg/h/kg(自然发酵过程亚硝酸盐积累的速率大约为1.1mg/h/kg),能够耐1%胆盐,其益生性能更加优越。
[0059] 2.本发明的改性膳食纤维将超声提取、高压脉冲电场提取和生物酶解科学结合,所得改性膳食纤维可溶性纤维素含量高,更容易被益生菌利用,提高益生菌在肠道的生长及繁殖能力,增加益生菌菌群的种类和数量,降低大肠pH值,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吸附能力强,经改性后,纤维素的比表面积增大,网格结构丰富,吸附力增强,螯合、吸附胆固醇和胆汁酸类的有机分子能力更强、抑制人体对他们的吸收;离子交换能力增强,对金属元素,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吸附效果更强,有效防止了人体重金属中毒;持水性、膨胀性、增稠性更强且不受酸、碱、盐的影响。
[0060] 3.本发明中草药提取物以显著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中草药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和生物酶解而制得,有效成分含量高,有效替代了抗生素的运用,提高了人体免疫力,加强了巨噬细胞对有害菌的吞噬作用,抑制了肠道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为益生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保障。
[0061] 4.本发明果蔬粉将微波干燥和低温粉碎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高纤维果蔬的本身色泽和纤维素、维生素、果糖等营养物质,较其他果蔬粉的生产质量好、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有利于益生菌利用和增强肠道蠕动,有利于将有害菌和有毒物质排出体外,防止便秘及腹泻症状的发生。
[0062] 5.本发明植物提取物是以能够显著促进乳酸菌生长,增加乳酸菌活菌含量的天然植物及瘦素含量较高的食品原料经水提醇沉和生物酶解而制得,运用苹果醋调节pH值,采用最科学的提取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中的有效成分,用食品原料代替瘦素,以抑制食欲,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减少脂肪的体外摄入和体内合成,增强了减肥效果,同时也为肠道益生菌提供了全面、丰富的营养物质。
[0063] 6.本发明茶叶提取物不仅可提供有效的减肥因子,而且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物质,提高了人体的抗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机体衰老,减缓肠道菌群的抗衰老负担,有利于肠道菌群健康成长。
[0064] 7.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的益生效果和减肥效果的显著并非各组分功能的简单结合,而是科学复配、协同作用的综合体现,主要从增加益生菌种类和数量、增加益生菌营养物质、抑制有害菌生长及增加人体免疫力方面修饰肠道菌群,提高产品的益生性和减肥效果。
[0065] 8.本发明改性膳食纤维的强大网格结构和吸附力,将益生菌粉包裹其中,再加上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茶叶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等增强了减肥益生菌片剂的稳定性,提高了片剂的益生菌活菌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7] 实施例1原料制备
[0068] 1.植物乳杆菌粉剂的制备:
[0069] (1)一级种子培养: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9405菌种接入500毫升摇瓶中,种子培养基装量100毫升,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24小时;
[0070] (2)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种子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500毫升二级种子摇瓶中,培养条件与一级种子相同;
[0071] (3)三级种子培养:将二级种子以10%接种量接入5000毫升三级种子摇瓶中,种子培养基装量1000毫升,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24小时;
[0072] (4)一级种子罐培养:将三级种子以5%接种量接入总容积为150L的一级种子罐,发酵培养基装量100L,培养温度37℃,罐压0.05MPa,培养时间18小时;
[0073] (5)发酵罐培养:将一级种子罐菌种以5%接种量接入总容积为3吨二级种子罐,发酵培养基装量2吨,培养条件培养温度37℃,罐压0.05MPa,培养时间22小时。发酵完毕发酵液静置沉淀、离心得到沉淀物,然后添加沉淀物质量0.8倍的载体,混合均匀,50℃流化床干燥即得植物乳杆菌粉剂,载体重量组成为:酸奶粉25份,糊精12份。
[0074] 所述种子培养基质量组成为:酪蛋白1%,牛肉膏1%,酵母浸膏0.5%,葡萄糖0.5%,乙酸钠0.5%,柠檬酸二胺0.2%,Tween 800.1%,K2HPO40.2%,MgSO4.7H2O0.02%,MnSO4.H2O 0.005%,CaCO32%,余量为水,pH6.8。
[0075] 所述发酵培养基质量组成为:大豆蛋白1%,牛肉提取物1%,酵母提取物0.5%,葡萄糖0.5%,乙酸钠0.5%,柠檬酸二胺0.2%,K2HPO40.2%,MgSO4.7H2O 0.02%,MnSO4.H2O 0.005%,CaCO32%,余量为水,pH6.8。
[0076] 所述植物乳杆菌粉剂中活菌含量为9x1012cfu/g。
[0077] 2.改性膳食纤维的制备
[0078] 所述改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菊粉、苹果纤维、燕麦纤维、小麦纤维、米糠、麸皮按质量比10:7:4:3:2:1.5均匀混合,加入其质量5倍的水,室温250W、40KHz条件超声提取12min,同时于电场强度30kV/cm,脉冲时间500μs,脉冲频率250Hz条件下进行高压脉冲电场提取;用乳酸调节pH值为5.5,加入混合物质量0.2%的生物酶,于50℃酶解30min;酶解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2mm即得改性膳食纤维;
[0079] 所述生物酶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漆酶、果胶酶、单宁酶按质量比6:4:3:2:2均匀混合。
[0080] 3.果蔬粉的制备
[0081] 所述果蔬粉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针叶樱桃粉15%、柠檬粉13%、韭菜粉10%、芹菜粉7%、冬瓜粉7%、草莓粉5%、胡萝卜粉5%、木瓜粉5%、菠萝粉5%、绿豆芽粉5%、桔子粉3%、柑橘粉3%、甜橙粉3%、椰浆粉4%、蔓越莓粉3%、黄瓜粉3%、白萝卜粉2%、蓝莓粉2%;
[0082] 上述果蔬粉均匀混合即得果蔬粉;
[0083] 所述每一种果蔬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果蔬置装有1.2%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200W、40KHz清洗12min,沥干,切分成相等规格,长、宽为6mm,厚度4mm的片或丁,置微波干燥机中于功率3000W、频率2000Hz、温度55℃条件下进行微波干燥7min,直到水分含量降至6%,然后于25℃、粉碎至粒径0.2mm,密封包装即得果蔬粉。
[0084] 4.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0085] 所述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准确称取菊芋40份,山药35份,苦瓜30份,杏仁30份,牛蒡25份,莲子20份,决明子18份,洋葱12份,芦笋8份,粉碎至粒径为2毫米以下,然后于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5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80℃保持3h,然后降温至50℃,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8%的混合酶制剂进行酶解,用苹果醋调节pH值为6.2,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1.8倍重量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乙醇和丙醇混合的质量比为1:2,控制温度至70℃保持4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0.2mm,然后添加粉碎物质量0.02%的维生素D,混合均匀即得植物提取物;
[0086] 所述混合酶的重量份数组成为:木聚糖酶18份,戊聚糖酶18份,葡聚糖酶15份,脂肪酶15份,普鲁兰酶10份,酸性蛋白酶12份,果胶酶12份,甘露糖酶12份,葡萄糖氧化酶6份,酸性磷酸酶8份;
[0087] 所述乙醇浓度为75%。
[0088] 5.茶叶提取物的制备
[0089] 所述茶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市售茶叶置装有0.8%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200W、40KHz清洗15min,然后于0.30MPa压力下表面均匀喷涂质量百分比浓度1%的无菌麦芽糊精水溶液,茶叶与麦芽糊精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0:5,密封,室温下复水
5h;然后于-21℃冷冻20min;立即进行粉碎,粒径为1mm;粉碎后的茶叶置于配料缸中,添加茶叶质量8倍的无菌水,室温200W、40KHz条件超声提取15min;同时于电场强度30KV/cm,脉冲时间500μS,脉冲频率300Hz条件下进行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最后将上述提取液用乳酸调节pH值为5.5,加入混合物质量1%的复合酶,于40℃低温酶解8h;酶解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2mm即得茶叶提取物;
[0090] 所述复合酶由果胶酶、纤维素酶、单宁酶和蛋白酶按质量比1.5:3:3:2均匀混合。
[0091] 6.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
[0092] 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准确称取艾叶53份,大蒜52份,马齿笕50份,鱼腥草49份,黄芩40份,黄柏35份,山楂35份,甘草30份,苦参20份,泽泻9份,虎杖7份,大黄4份,白芥子3份,首乌2份;分别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2毫米以下,然后于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5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80℃保持3h,然后降温至50℃,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8%的复配酶制剂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为6.2,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1.8倍重量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乙醇和丙醇混合的质量比为1:2,控制温度至
70℃保持4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2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90℃保持2h,然后降温至30℃,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2.5:1.5合并,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2mm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0093] 所述复配酶的重量份数组成为:内β-葡聚糖酶20份,外β-葡聚糖酶18份,β-葡萄糖苷酶12份,木聚糖酶18份,戊聚糖酶18份,普鲁兰酶25份,β-淀粉酶12份,酸性蛋白酶12份,果胶酶12份,甘露糖酶12份,葡萄糖氧化酶6份,酸性磷酸酶8份,脂肪酶6份;
[0094] 所述乙醇浓度为75%。
[0095] 实施例2
[0096] 一种减肥益生菌片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
[0097] 益生菌粉剂55份,改性膳食纤维40份,果蔬粉30份,低聚糖30份,植物提取物28份,酸奶粉25份,茶叶提取物25份,中草药提取物12份,甜味剂4份,硬脂酸镁0.3份;
[0098] 所述益生菌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粉剂均匀混合而成:植物乳杆菌50份,长双歧杆菌40份,两岐双岐杆菌30份,婴儿双岐杆菌30份,青春双岐杆菌18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8份,嗜酸乳杆菌12份,干酪乳杆菌9份,嗜热链球菌9份、酿酒酵母8份,产朊假丝酵母菌
12
5份;上述除植物乳杆菌粉剂外,其它均为市购商品,活菌含量为:9x10 cfu/g;
[0099] 所述植物乳杆菌粉剂、改性膳食纤维、果蔬粉、植物提取物、茶叶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均为实施例1制备;
[0100] 所述低聚糖重量份数组成为低聚果糖45份,水苏糖35份,棉子糖30份,低聚木糖17份,低聚半乳糖12份,大豆低聚糖12份,低聚异麦芽糖12份,低聚麦芽糖10份;
[0101] 所述酸奶粉为市购商品,乳酸菌活菌含量为5x1011cfu/g;
[0102] 所述甜味剂为赤藓糖醇、木糖醇、阿斯巴甜以任意比例混合;
[0103] 所述减肥益生菌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上述配方准确称取各组份原料,首先将益生菌粉剂和改性膳食纤维均匀混合25min,然后依次加入中草药提取物、茶叶提取物、蛋白粉、植物提取物、低聚糖、果蔬粉均匀混合12min,将混合料加入干法造粒机造粒,收集15-50目的颗粒,依次加入甜味剂、硬脂酸镁混合后得到可直接压片的原料,投入压片机压片,调节压力为30kn,得到减肥益生菌片剂,在25℃的温度下密闭保存,放置12个月后按照常规方法检测片剂中活菌数并计算存活率为89%。
[0104] 实施例3
[0105] 一种减肥益生菌片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
[0106] 益生菌粉剂50份,改性膳食纤维38份,果蔬粉25份,低聚糖25份,植物提取物25份,蛋白粉20份,茶叶提取物20份,中草药提取物10份,甜味剂2份,硬脂酸镁0.2份;
[0107] 所述益生菌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粉剂均匀混合而成:植物乳杆菌45份,长双歧杆菌35份,两岐双岐杆菌25份,婴儿双岐杆菌25份,青春双岐杆菌1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5份,嗜酸乳杆菌10份,干酪乳杆菌8份,嗜热链球菌8份、酿酒酵母5份,产朊假丝酵母菌
12
4份;上述除植物乳杆菌粉剂外,其它均为市购商品,活菌含量为:8x10 cfu/g;
[0108] 所述植物乳杆菌粉剂、改性膳食纤维、果蔬粉、植物提取物、茶叶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均为实施例1制备;
[0109] 优选地,所述低聚糖重量份数组成为低聚果糖40份,水苏糖30份,棉子糖20份,低聚木糖16份,低聚半乳糖10份,大豆低聚糖10份,低聚异麦芽糖10份,低聚麦芽糖8份;
[0110] 所述蛋白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酸奶粉40%,乳清蛋白35%,大豆蛋白15%,酪蛋白10%;
[0111] 所述酸奶粉为市购商品,乳酸菌活菌含量为3x1011cfu/g;
[0112] 所述甜味剂为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甜菊糖、罗汉果甙、阿斯巴甜以任意比例混合;
[0113] 所述减肥益生菌片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在25℃的温度下密闭保存,放置12个月后按照常规方法检测片剂中活菌数并计算存活率为85%。
[0114] 实施例4
[0115] 一种减肥益生菌片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
[0116] 益生菌粉剂60份,改性膳食纤维42份,果蔬粉35份,低聚糖35份,植物提取物30份,蛋白粉30份,茶叶提取物30份,中草药提取物15份,甜味剂5份,硬脂酸镁0.5份;
[0117] 所述益生菌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粉剂均匀混合而成:植物乳杆菌55份,长双歧杆菌45份,两岐双岐杆菌35份,婴儿双岐杆菌35份,青春双岐杆菌20份,保加利亚乳杆菌20份,嗜酸乳杆菌15份,干酪乳杆菌10份,嗜热链球菌10份、酿酒酵母10份,产朊假丝酵
12
母菌6份;上述除植物乳杆菌粉剂外,其它均为市购商品,活菌含量为:7x10 cfu/g;
[0118] 所述植物乳杆菌粉剂、改性膳食纤维、果蔬粉、植物提取物、茶叶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均为实施例1制备;
[0119] 所述低聚糖重量份数组成为低聚果糖50份,水苏糖40份,棉子糖40份,低聚木糖18份,低聚半乳糖15份,大豆低聚糖15份,低聚异麦芽糖15份,低聚麦芽糖12份;
[0120] 所述蛋白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酸奶粉40%,乳清蛋白35%,大豆蛋白15%,酪蛋白10%;
[0121] 所述酸奶粉为市购商品,乳酸菌活菌含量为4x1011cfu/g。
[0122] 所述甜味剂为甜菊糖、罗汉果甙、阿斯巴甜以任意比例混合;
[0123] 所述减肥益生菌片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在25℃的温度下密闭保存,放置12个月后按照常规方法检测片剂中活菌数并计算存活率为85%。
[0124] 实施例5
[0125] 一种减肥益生菌片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
[0126] 益生菌粉剂60份,改性膳食纤维38份,果蔬粉35份,低聚果糖25份,植物提取物30份,乳清蛋白20份,茶叶提取物20份,中草药提取物15份,阿斯巴甜2份,硬脂酸镁0.5份;
[0127] 所述益生菌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粉剂均匀混合而成:植物乳杆菌55份,长双歧杆菌35份,两岐双岐杆菌35份,婴儿双岐杆菌25份,青春双岐杆菌20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5份,嗜酸乳杆菌15份,干酪乳杆菌10份,嗜热链球菌10份、酿酒酵母10份,产朊假丝酵
12
母菌6份;上述除植物乳杆菌粉剂外,其它均为市购商品,活菌含量为:9x10 cfu/g;
[0128] 所述植物乳杆菌粉剂、改性膳食纤维、果蔬粉、植物提取物、茶叶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均为实施例1制备;
[0129] 所述减肥益生菌片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在25℃的温度下密闭保存,放置12个月后按照常规方法检测片剂中活菌数并计算存活率为83%。
[0130] 实施例6减肥益生菌片剂的益生性试验
[0131] 将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减肥益生菌片剂,用无菌水制备成活菌数为2×1010CFU/mL的益生菌溶液,于4℃保存备用;
[0132] 1、取保存好的10mL益生菌溶液注入到试管1中,采用十倍逐级稀释至10-8,取1mL稀释液在平板上,将灭菌后冷却至45℃的MRS琼脂培养基倾注在平板(灭菌)上,迅速摇匀。再将装有10mL益生菌溶液的试管2置于80-90℃水浴锅中加热15-25min,取加热后的-8益生菌溶液进行十倍逐级稀释至10 ,取1mL稀释液在平板上,将灭菌后冷却至45℃的MRS琼脂培养基倾注在平板(灭菌)上并迅速摇匀。最后将加热前和加热后的平板均在35℃条件下培养24h,计算加热前后的数量。
[0133] 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达到了88%。
[0134] 2、模拟胃液及肠液的耐受试验:取100g/L的盐酸16.4mL加蒸馏水稀释,使pH值分别为1.5、2.5和3.5,取100mL稀盐酸溶液,分别加入1g胃蛋白酶,使其充分溶解,得模拟胃液,微孔滤膜除菌(0.22μm)备用。取磷酸二氢6.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另取胰蛋白酶10g,加水100mL使溶解,将两液混合后,加水稀释至1000ml,得模拟肠液,微孔滤膜除菌(0.22μm)备用。取1mL保存好的益生菌溶液加入到9mL的模拟胃液中(即十倍逐级稀释),并迅速在振荡器上充分混匀,然后置于30-45℃静置培养2-4h。分别在1h、2h、3h、4h的时候取出培养液并立即计数残存活菌数,与原活菌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为97%。然后取在人工胃液中消化不同时间的培养液各1mL,分别接种于9mL pH值为6.8的人工肠液中,置于30-45℃静置培养2-4h,并分别在0、3、6、24h取样,测定其活菌数,与原活菌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为99%。
[0135] 3、模拟胆盐的耐受试验:用胰液素制成1g/L的溶液,并在溶液中加入0.8%的猪胆盐,用10%的NaOH调整pH为8.0,然后用0.45μm微滤膜过滤并除菌。将0.5mL保存好的益生菌溶液接种到4.5mL模拟胆盐中,培养24h后得到培养液,计数残存的活菌数。将培-8养液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十倍逐级稀释至10 ,并用MRS倾注,然后置于35℃静置培养24h。
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为99%。
[0136] 实施例7果蔬益生菌片小鼠肠道性能试验
[0137] 将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减肥益生菌片剂,用无菌水制备成活菌数为2×1010CFU/mL的益生菌溶液,于4℃保存备用;
[0138] 选取普通昆明小白鼠60只,雌雄各半,18-20g,常规词养。从中随机挑选40只,每天早晨9:00灌胃盐酸林可霉素0.2mL(20mg)/只,其它作为对照组,每天同一时间灌胃等量灭菌生理盐水,连续一周,制备肠道菌群失调的小鼠模型。模型组小鼠饮食下降,未出现死亡和明显的腹泻现象,排软粪,外形正常含水分较多,垫料潮湿。将40只肠道菌群失调小10
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20只作为治疗组,每天灌胃保存好的益生菌溶液0.5ml(2×10 cfu/ml)/只,另20只作为自然恢复组,每天同一时间灌胃等量灭菌生理盐水,连续两周。整个试验期21天,每天观察小白鼠的生长和排便情况,于第8、21天对减肥益生菌片剂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的小鼠进行称重,计算各组体重平均增长率,结果如表1;每5天测各组小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计算平均数,结果如表2。取小鼠粪便约0.1g,于无菌操作台内加入3粒玻璃珠(以0.1g粪样加0.5mL稀释液),稀释并接种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计算每克湿便中的大肠杆菌数。
[0139] 表1小鼠增重情况
[0140]分组 平均始重(g/只) 平均末重(g/只) 平均增长率(%)
自然恢复组 20.69±1.33 27.34±1.59 32.14a
减肥益生菌片剂治疗组 20.41±1.45 31.29±1.78 53.31b
[0141] 表2小鼠粪便中大肠杆菌数的情况
[0142]
[0143] 减肥益生菌片剂治疗组小鼠体重平均增长率(53.31%)显著高于自然恢复组(32.14%);饲喂溶液后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降低80.89%,显著低于自然恢复组(24.78%),表明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中的益生菌在小白鼠肠道内迅速定植,形成优势菌群,并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并且定植时间长,持续、有效改善了肠道性能。
[0144] 实施例8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的品评实验
[0145] 邀请24人对本发明实施例2-5制备的减肥益生菌片剂与市售两种减肥益生菌片剂进行品评,感官打分,其中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各12名,专业人员青年、中年、老年各4名,男女各半,非专业人员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3名,男女各半;打分包括外观(20分)、质地(25分)、风味(30分)、口感(25分)四个方面,打分人员独立进行,互不影响,以保证品评结果准确。对品评结果进行了统计,均分值取近似值,保留整数,具体见表3:
[0146] 表3感官品评统计结果
[0147]
[0148] 注:同一行内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0149]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减肥益生菌片剂从外观、质地、风味和口感任何一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市售普通减肥益生菌片剂,同时也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食用。
[0150] 实施例9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的减肥效果
[0151] 随机选出100名不同年龄段的肥胖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营养减肥益生菌片剂,产品规格:32片x 0.4g;同一年龄段男女各半,其中轻度肥胖者56名,中度肥胖者32名,重度肥胖者12名,每日早中晚三次,每次1.2g,温开水冲服,30天为一周期。连续服用一周期后,试验者精神状态普遍有所改善,所有试验人员反映焦虑情绪明显减少;比实验前有良好睡眠质量。经健康体检,身体各项健康指标均优于试验前的体征状况,并且,试验者自控能力增强,自主运动时间延长,生活、学习和工作更加具有规律性,进入良性循环的减肥过程。同时对试验者体重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4、表5。
[0152] 表4不同年龄段体重检测结果
[0153]体重变化 增加1kg以上增减1kg以内降低1-5kg 降低5kg-10kg 降低10kg以上 合计
18岁以下 1 3 9 4 1 18
18-25岁 0 1 9 6 4 20
25-30岁 0 0 8 7 5 20
30-50岁 0 0 12 5 4 21
50岁以上 0 0 15 4 2 21
合计 1 4 53 26 16 100
[0154]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减肥益生菌片剂对不同年龄段的男女人群均有显著效果,服用一周期(30天),降低1kg以上的人数为95人,减肥效果达到了95%以上,其中降低1-5kg、5-10kg、10kg以上分别为53%、26%和16%;减肥效果较显著的年龄段是25-50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