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实验用转矩流变仪转子

申请号 CN201710189871.6 申请日 2017-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7030920A 公开(公告)日 2017-08-11
申请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 发明人 孙全颖; 曹菲菲; 王天鹏;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新型实验用转矩流变仪 转子 ,包括转子体,所述转子体有短棱一,短棱二,短棱三,短棱四,长棱一,长棱二,长棱三,长棱四,转子体的前端面形状向里凹,转子体的后端面形状向外凸,短棱一与长棱一相交,短棱二与长棱二相交,短棱三与长棱三相交,短棱四与长棱四相交,且各相交的长短棱整体呈“S”形,转子的短棱 螺旋 角 为45‑65度,转子的长棱螺旋角为30‑45度,转子体长棱与短棱轴向长度之比为1.2:1‑1.5:1。
权利要求

1.新型实验用转矩流变仪转子,其特征是:转子体有短棱一,短棱二,短棱三,短棱四,长棱一,长棱二,长棱三,长棱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实验用转矩流变仪转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短棱一与所述的长棱一相交,所述的短棱二与所述的长棱二相交,所述的短棱三与所述的长棱三相交,所述的短棱四与所述的长棱四相交,且各相交的长短棱整体呈“S”形。

说明书全文

新型实验用转矩流变仪转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用转矩流变仪转子,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实验用转矩流变仪转子。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混炼式转矩流变仪转子对PVC材料适应性差,在用于研究与分析PVC共混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塑化行为时,测试结果不可靠。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实验用转矩流变仪转子,该转子主要应用于PVC材料的研究。
[0004] 新型实验用转矩流变仪转子,包括转子体,所述转子体有短棱一,短棱二,短棱三,短棱四,长棱一,长棱二,长棱三,长棱四,转子体的前端面形状向里凹,转子体的后端面形状向外凸,所述的短棱一与所述的长棱一相交,所述的短棱二与所述的长棱二相交,所述的短棱三与所述的长棱三相交,所述的短棱四与所述的长棱四相交,且各相交的长短棱整体呈“S”形,转子的短棱螺旋为45-65度,转子的长棱螺旋角为30-45度,转子体长棱与短棱轴向长度之比为1.2:1-1.5:1。
[0005]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实验用转矩流变仪转子,通过增加转子体螺旋棱的个数、改变转子两端面形状,可以较为准确、高效地研究与分析PVC共混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塑化行为及热稳定剂对PVC共混料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0010] 其中:1-短棱一,2-短棱二,3-短棱三,4-短棱四,5-长棱一,6长棱二,7-长棱三,8长棱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新型实验用转矩流变仪转子,如图所示该部分是由短棱一1,短棱二2,短棱三3,短棱四4,长棱一5,长棱二6,长棱三7,长棱四8组成,转子体的前端面形状向里凹,转子体的后端面形状向外凸,所述的短棱一与所述的长棱一相交,所述的短棱二与所述的长棱二相交,所述的短棱三与所述的长棱三相交,所述的短棱四与所述的长棱四相交,且各相交的长短棱整体呈“S”形,转子的短棱螺旋角为45-65度,转子的长棱螺旋角为30-45度,转子体长棱与短棱轴向长度之比为1.2:1-1.5:1。
[0013] 本发明针对现有混炼式转矩流变仪转子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八棱变螺距转子,该转子对PVC共混特性的测试非常有效,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