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平台

申请号 CN201610011981.9 申请日 2016-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5458737A 公开(公告)日 2016-04-06
申请人 夏晓心; 发明人 夏晓心;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加工平台,包括用于固定在加工中心上的主 工作台 ,以及与所述主工作台自由拆卸配合的副工作台,所述主工作台的上侧面上固定设有至少3个固定柱,所述副工作台的下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柱的数量相等,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呈锥形,所述固定孔为锥形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与相应的所述固定孔相配合。机械手通过移动副工作台代替移动被加工的 工件 的方式,而固定柱顶端呈锥形,固定孔也为锥形的固定孔,方便固定柱与固定孔的配合,即使机械手在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做到准确配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加工中心(1)上的主工作台(2),以及与所述主工作台(2)自由拆卸配合的副工作台(3),所述主工作台(2)的上侧面上固定设有至少3个固定柱(4),所述副工作台(3)的下侧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孔(5)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柱(4)的数量相等,且所述固定孔(5)与所述固定柱(4)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柱(4)的顶端呈锥形,所述固定孔(5)为锥形的固定孔(5),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与相应的所述固定孔(5)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4)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固定柱(4)所围成的矩形的中心在所述主工作台(2)上的投影与所述主工作台(2)的中心在同一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4)与相应的所述固定孔(5)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在所述固定柱(4)上开设的定位孔,以及所述固定孔(5)上固定的固定销(10),所述定位孔上安装有卡固机构,所述固定销(10)竖直设置,所述固定销(10)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孔(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竖直设置,所述定位孔穿过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所述固定销(10)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所述固定销(10)的下端与所述卡固机构相配合,以实现副工作台(3)固定在所述主工作台(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油管(7),所有的所述油管(7)均竖直设置,所有的所述油管(7)内均设有一个滚珠(8),所述滚珠(8)的直径与所述油管(7)的内径相适应,所述油管(7)的顶端向内收缩,所述油管(7)的顶端的内径小于所述滚珠(8)的直径,所有的所述油管(7)的下端均与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0)的下端设置有圆形凸台(11),所述圆形凸台(11)的直径与所有的所述油管(7)所围成的圆的直径相适应,在所述副工作台(3)固定在所述主工作台(2)上时,所述油管(7)的顶端位于所述凸台(11)与所述固定销(10)下端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内还设置有防尘罩(9)和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孔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尘罩(9)连接,所述弹簧(6)位于所有的所述油管(7)围成的圆的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7)的数量为10-30个。

说明书全文

加工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平台,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在对手机机壳在进行铣削加工时,需先将机壳壳坯固定在加工平台上,然后再对该机壳壳坯进行铣削加工,而在对机壳壳坯进行铣削加工时,是通过机床本身的数控程序进行控制,因而机壳壳坯是否摆放到规定位置成为衡量机壳壳坯加工是否精确的关健所在。
[0003] 通常情况下,在机床的加工平台上安装有模具,需将机壳壳坯固定在该模具内即可,而模具本身的精度较高(精度达0.02mm),现有的方法是通过机械臂拾取机壳壳坯,并将机壳壳坯固定在加工平台上的模具内,而受机械臂本身精度的影响,机壳壳坯是往往会偏出模具外,使得残次品的概率较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平台,通过分体设置的主工作台和副工作台,确保被加工物位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加工的精度。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加工平台,包括用于固定在加工中心上的主工作台,以及与所述主工作台自由拆卸配合的副工作台,所述主工作台的上侧面上固定设有至少3个固定柱,所述副工作台的下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柱的数量相等,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呈锥形,所述固定孔为锥形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与相应的所述固定孔相配合。
[0007]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固定柱所围成的矩形的中心在所述主工作台上的投影与所述主工作台的中心在同一点上。
[000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柱与相应的所述固定孔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在所述固定柱上开设的定位孔,以及所述固定孔上固定的固定销,所述定位孔上安装有卡固机构,所述固定销竖直设置,所述固定销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孔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竖直设置,所述定位孔穿过所述固定柱的顶部,所述固定销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所述固定销的下端与所述卡固机构相配合,以实现副工作台固定在所述主工作台上。
[001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卡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油管,所有的所述油管均竖直设置,所有的所述油管内均设有一个滚珠,所述滚珠的直径与所述油管的内径相适应,所述油管的顶端向内收缩,所述油管的顶端的内径小于所述滚珠的直径,所有的所述油管的下端均与油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销的下端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的直径与所有的所述油管所围成的圆的直径相适应,在所述副工作台固定在所述主工作台上时,所述油管的顶端位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固定销下端的连接处。
[001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孔内还设置有防尘罩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孔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尘罩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所有的所述油管围成的圆的中间。
[0013] 通常,所述油管的数量可以为10-30个。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5] 主工作台和副工作台的设置,主工作台固定在加工中心上,而副工作台可自由的移动,在副工作台上固定相应的模具,将被加工的工件固定在模具内,机械手通过移动副工作台代替移动被加工的工件的方式,而固定柱顶端呈锥形,固定孔也为锥形的固定孔,方便固定柱与固定孔的配合,即使机械手在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做到准确配合。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加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主工作台和副工作台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固定孔位于相应的固定柱正上方时的剖视图;
[0019] 图4是固定孔与相应的固定柱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其中:1、加工中心;2、主工作台;3、副工作台;4、固定柱;5、固定孔;6、弹簧;7、油管;8、滚珠;9、防尘罩;10、固定销;1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参见图1-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平台,包括用于固定在加工中心1上的主工作台2,以及与所述主工作台2自由拆卸配合的副工作台3,所述主工作台2的上侧面上固定设有至少3个固定柱4(图中为4个固定柱4),所述副工作台3的下侧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孔5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柱4的数量相等,且所述固定孔5与所述固定柱4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柱4的顶端呈锥形,所述固定孔5为锥形的固定孔5,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与相应的所述固定孔5相配合,所述固定柱4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固定柱4所围成的矩形的中心在所述主工作台2上的投影与所述主工作台2的中心在同一点上。
[0022] 以加工手机壳为例,副工作台3上安装有模具,通过人工将手机壳壳坯安装在模具上(并不排除其他的安装方法),然后机械手移动副工作台3,将该副工作台3移动的主工作台2上,并与主工作台2配合即可。
[0023] 具体的说,由于机械臂可带动副工作台3自由的移动,在该过程中主工作台2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机械臂将副工作台3移动到主工作台2的正上方,并向下运动,此时,副工作台3上的固定孔5与相应的主工作台2上的固定柱4相对应(上下对应),而机械臂本身精确度有限(无法做到固定孔5与固定柱4完全的对应,这两者在平方向上有一定的偏差),而固定柱4的顶部呈锥形,固定孔5也为锥形孔,这样,在副工作台3与主工作台2配合时,只需保证固定柱4顶部的锥点位于固定孔5的范围内,就可确保固定柱4与固定孔5正常的配合(通过自重实现配合)。
[0024]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副工作台3完全依靠其自身的重力固定在主工作抬上,其稳定性相对较低,因而本发明还作以下改进。
[0025] 所述固定柱4与相应的所述固定孔5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
[0026] 固定机构的设置,使得副工作台3可固定在主工作台2上,避免加工中心1运转使得副工作平台产生位移。
[0027] 参见图3和图4,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在所述固定柱4上开设的定位孔,以及所述固定孔5上固定的固定销10,所述定位孔上安装有卡固机构,所述固定销10竖直设置,所述固定销10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孔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竖直设置,所述定位孔穿过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所述固定销10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所述固定销10的下端与所述卡固机构相配合,以实现副工作台3固定在所述主工作台2上。所述卡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油管7,所有的所述油管7均竖直设置,所有的所述油管7内均设有一个滚珠8,所述滚珠8的直径与所述油管7的内径相适应,所述油管7的顶端向内收缩,所述油管7的顶端的内径小于所述滚珠8的直径,所有的所述油管7的下端均与油泵连接。所述固定销10的下端设置有圆形凸台11,所述圆形凸台11的直径与所有的所述油管7所围成的圆的直径相适应,在所述副工作台3固定在所述主工作台2上时,所述油管7的顶端位于所述凸台11与所述固定销10下端的连接处。
[0028] 具体而言,在副工作台3向下移动时,固定孔5内的固定销10便会插入到相应的定位孔内,而定位孔的内径比固定销10的直径大,便于固定销10的插入,固定销10继续向下运动,固定销10下端的凸台11便会进入圆形区域(所有的油管7所围成的圆形区域)内,此时副工作台3与主工作台2以配合完成(固定销10无法继续向下运动),向油管7内充油,油管7内的油便会顶着滚珠8向上运动,使得滚珠8从油管7的顶端冒出,冒出的滚珠8便会卡住固定销10的下端的凸台11,从而防止固定销10向上运动,进而防止副工作台3向上运动。
[0029] 上文中所说的油实际上是液压油,发明人考虑到具体应用场景,需要能够承受较大的力量,而液压能够提供较大的承受力量,相对现有的弹簧6拨片,其使用寿命更长。
[0030] 所述定位孔内还设置有防尘罩9和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孔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尘罩9连接,所述弹簧6位于所有的所述油管7围成的圆的中间。
[0031] 防尘罩9的设置,能够防止灰尘从定位孔内进入主工作台2内,保证主工作台2的正常运行。
[0032] 所述油管7的数量为10-30个。
[0033] 油管7的数量局具体实际应用相关,副工作台3越大,油管7的数量也越多。
[0034] 需要说明的是,主工作台2的本体的上部呈三形,使得在副工作台3安装在主工作台2上后,能够更容易的分担副工作台3的重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