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座修复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571276.9 申请日 2017-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7138776A 公开(公告)日 2017-09-08
申请人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静; 乔闯; 李智凤; 孟献源; 唐超; 许清泉; 唐敏; 胡建其;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刀座修复装置,包括机座、 铣刀 及带动铣刀工作的刀体驱动装置,刀体驱动装置安装在机座上,机座用于与待修复机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进行刀座修复时,首先补焊刀座内侧受损面,然后将机座安装在待修复机构的刀座 位置 ,然后通过刀体驱动装置带动铣刀工作,铣刀转动对刀座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将机座由刀座上拆除。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在待修复装置上的机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待修复位置,将刀座修复装置安装在具体位置,通过铣刀修复补焊表面,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0)、铣刀(5)及带动所述铣刀(5)工作的刀体驱动装置,所述刀体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座(10)上,所述机座(10)用于与待修复机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驱动装置包括动头(6)、主轴(2)及与所述主轴(2)连接的主轴驱动装置(3),所述主轴(2)用于带动所述动力头(6)运动,所述铣刀(5)安装在所述动力头(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5)为两个,两个所述铣刀(5)对称布置在所述动力头(6)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铣刀(5)升降的刀体升降装置(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升降装置(4)包括纵向伸缩缸,所述动力头(6)安装在所述纵向伸缩缸的伸缩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铣刀(5)沿垂直于所述主轴(2)轴线和所述铣刀(5)升降方向运动的第一滑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支架(7)、第一滑轨(8)及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8)运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轨(8)和所述第一滑槽一者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架(7)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机座(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支架(7)沿所述第一滑轨(8)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身支架(1),所述刀体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身支架(1)上,所述机身支架(1)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架(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升降装置(4)包括纵向滑轨(12)及能够相对于所述纵向滑轨(12)运动的纵向滑槽(15),所述纵向滑轨(12)和所述纵向滑槽(15)一者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架(7)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机身支架(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架(7)包括第一滑动板及与所述第一滑动板垂直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竖向布置,所述第一滑动板平布置,所述纵向滑槽(15)或所述纵向滑轨(12)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板上,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一滑轨(8)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升降装置(4)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纵向滑轨(12)和所述纵向滑槽(15)相对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铣刀(5)沿平行于所述主轴(2)轴线方向运动的第二滑动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装置包括第二滑轨(13)、第二滑槽和机身横梁(14),所述机身横梁(14)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支架(7)上,所述第二滑轨(13)和所述第二滑槽一者设置在所述机身支架(1)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机身横梁(14)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为两个,每个所述机座(10)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滑动装置,所述机身横梁(1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动支架(7),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对称分布在所述机身横梁(14)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轨(13)和所述第二滑槽相对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横梁(14)和所述滑动支架(7)为一体成型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上设有用于显示铣刀(5)铣削深度的数显装置。

说明书全文

刀座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刀座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刀座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程机械中,刀具安装在刀座上,例如在掘进机中,掘进机由刀盘、盾体、驱动装置、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其中,刀座焊接或栓接在刀盘上,滚刀或其它刀体等刀具安装在刀座上。工作时,掘进机通过刀盘转动带动安装在刀座上的刀具磨削破碎石砺、泥土向前掘进。因为石砺、泥土等的反作用,刀座承受刀具的反作用,刀具的刀座内侧面,特别是滚刀刀轴接触面,易发生疲劳损坏而失效,因此,刀具和刀座在服役周期内可能磨损、开裂失效,需要更换或者修复。
[0003] 刀座的修复方法为首先在工程现场通过人工补焊,然后工作人员手动打磨补焊位置,直至刀座修复完成。
[0004] 然而,刀座修复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打磨补焊位置,效率低,导致工作人员修复刀座的工作量大,使得工作人员的修复刀座的劳动强度较大。
[0005] 因此,如何降低工作人员修复刀座的劳动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刀座修复装置,以降低工作人员修复刀座的劳动强度。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刀座修复装置,包括机座、铣刀及带动所述铣刀工作的刀体驱动装置,所述刀体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机座用于与待修复机构可拆卸连接。
[0008] 优选地,所述刀体驱动装置包括动力头、主轴及与所述主轴连接的主轴驱动装置,所述主轴用于带动所述动力头运动,所述铣刀安装在所述动力头上。
[0009] 优选地,所述铣刀为两个,两个所述铣刀对称布置在所述动力头相对两侧。
[0010]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铣刀升降的刀体升降装置。
[0011] 优选地,所述刀体升降装置包括纵向伸缩缸,所述动力头安装在所述纵向伸缩缸的伸缩端。
[0012]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铣刀沿垂直于所述主轴轴线和所述铣刀升降方向运动的第一滑动装置。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支架、第一滑轨及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运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一滑槽一者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架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机座上。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支架沿所述第一滑轨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0015] 优选地,还包括机身支架,所述刀体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身支架上,所述机身支架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架上。
[0016] 优选地,所述刀体升降装置包括纵向滑轨及能够相对于所述纵向滑轨运动的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轨和所述纵向滑槽一者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架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机身支架上。
[0017] 优选地,所述滑动支架包括第一滑动板及与所述第一滑动板垂直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竖向布置,所述第一滑动板平布置,所述纵向滑槽或所述纵向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板上,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板上。
[0018] 优选地,所述刀体升降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纵向滑轨和所述纵向滑槽相对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
[0019]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铣刀沿平行于所述主轴轴线方向运动的第二滑动装置。
[0020]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动装置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槽和机身横梁,所述机身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支架上,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二滑槽一者设置在所述机身支架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机身横梁上。
[0021] 优选地,所述机座为两个,每个所述机座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滑动装置,所述机身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动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对称分布在所述机身横梁两侧。
[0022]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二滑槽相对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23] 优选地,所述机身横梁和所述滑动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24] 优选地,所述主轴上设有用于显示铣刀铣削深度的数显装置。
[002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刀座修复装置包括机座、铣刀及带动铣刀工作的刀体驱动装置,刀体驱动装置安装在机座上,机座用于与待修复机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进行刀座修复时,首先补焊刀座内侧受损面,然后将机座安装在待修复机构的刀座位置,然后通过刀体驱动装置带动铣刀工作,铣刀转动对刀座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将机座由刀座上拆除。
[0026]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刀座修复装置中,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在待修复装置上的机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待修复位置,将刀座修复装置安装在具体位置,通过铣刀修复补焊表面,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修复刀座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刀座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图1所示刀座修复装置的左视图;
[003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刀座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图3所示刀座修复装置的左视图;
[003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刀座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为图5所示刀座修复装置的左视图;
[0034]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四种刀座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8为图7所示刀座修复装置的左视图。
[0036] 其中图1-8中:1-机身支架、2-主轴、3-主轴驱动装置、4-刀体升降装置、5-铣刀、6-动力头、7-滑动支架、8-第一滑轨、9-第一驱动装置、10-机座、11-刀座、12-纵向滑轨、13-第二滑轨、14-机身横梁、15-纵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刀座修复装置,以降低工作人员修复刀座的劳动强度。
[0038]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9] 请参考图1至图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刀座修复装置包括机座10、铣刀5及带动铣刀5工作的刀体驱动装置,刀体驱动装置安装在机座10上,机座10用于与待修复机构可拆卸连接。优选的,刀体驱动装置包括动力头6、主轴2及与主轴2连接的主轴驱动装置3,主轴2用于带动动力头6运动,铣刀5安装在动力头6上,其中,铣刀5可以为一个。具体的,主轴2可以直接与动力头6连接或通过传动装置与动力头6连接。其中机座1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安装在待修复机构上,为了减少占用空间,优选,机座10安装在待修复机构的刀座11上。为了便于运输,优选,刀体驱动装置与机座10可拆卸连接,运输到位后再组合安装、使用。为了延长刀座修复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机座10为材质,当然,该机座10可以由合金加工而成。为了方便控制和测量铣削的垂直深度所述修复装置,优选,主轴2上设有用于显示铣刀5铣削深度的数显装置。主轴驱动装置3具体可以为主轴电机-丝杆结构。
[0040] 当需要进行刀座11修复时,首先补焊刀座11内侧受损面,然后将机座10安装在待修复机构的刀座11位置,然后通过刀体驱动装置带动铣刀5工作,铣刀5转动对刀座11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将机座10由刀座11上拆除。
[0041]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刀座修复装置中,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在待修复装置上的机座10,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待修复位置,将刀座修复装置安装在具体位置,通过铣刀5修复补焊表面,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修复刀座11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机座10直接可拆卸连接在待修复装置上,避免搭设另外的支撑物。
[0042] 为了提高刀座修复装置的通用性,优选,铣刀5为两个,两个铣刀5对称布置在动力头6相对两侧。工作时根据需要使对应位置的铣刀5进行刀座11修复。即刀座修复装置采用双向动力头,两面可同时或择一安装铣刀5,可根据刀座11损坏的实际情况,同时修复两侧表面或仅加工修复一侧,避免机身的反复拆装,提高了刀座修复装置的工作效率。
[0043] 进一步,该刀座修复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铣刀5升降的刀体升降装置4。具体的,刀体升降装置4包括纵向伸缩缸,动力头6安装在纵向伸缩缸的伸缩端。优选,纵向伸缩缸为气缸液压缸,为了减少总纵向伸缩缸占用体积,优选,纵向伸缩缸为气缸。通过设置升降装置,扩大了刀座修复装置在机座10位置固定情况下的修复范围。
[0044] 更进一步,该刀座修复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铣刀5沿垂直于主轴2轴线和铣刀5升降方向运动的第一滑动装置。具体的,该第一滑动装置为第一伸缩结构,第一伸缩结构壳体安装在机座10上,刀体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伸缩结构的伸缩端。
[0045] 为了提高铣刀5运动的稳定性,优选,第一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支架7、第一滑轨8及相对于第一滑轨8运动的第一滑槽,第一滑轨8和第一滑槽一者设置在滑动支架7上,另一者设置在机座10上,其中,刀体驱动装置可以安装在滑动支架7上,或者刀体驱动装置通过刀体升降装置4安装在滑动支架7上。为了便于滑动滑动支架7,优选,第一滑轨8设置在滑动支架7上,第一滑槽设置在机座10的上表面上,为了进一步提高铣刀5运动稳定性,优选,第一滑轨8至少为两个,且第一滑轨8和第一滑槽一对一对应。
[0046] 为了便于运输刀座修复装置,优选,滑动支架7与机座10可拆卸连接。
[0047] 为了延长滑动支架7的使用寿命,优选,滑动支架7钢铁结构或铝合金结构等金属结构。
[0048]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第一滑动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滑动支架7沿第一滑轨8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9。其中第一驱动装置9可以为手轮装置,具体的,手轮装置可以为传统的通过手轮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实现两个部件相对于移动,以下提及手轮装置雷同。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第一驱动装置9为驱动电机
[0049] 优选,刀座修复装置还包括机身支架1,刀体驱动装置安装在机身支架1上,机身支架1安装在滑动支架7上。通过设置机身支架1,有效地提高了主轴驱动装置3运动稳定性,提高刀座修复装置的修复质量。具体的,主轴驱动装置3可以直接安装在机身支架1上,或主轴驱动装置3通过刀体升降装置4安装在滑动支架7上
[0050] 更为优选的,刀体升降装置4包括纵向滑轨12及能够相对于纵向滑轨12运动的纵向滑槽15,纵向滑轨12和纵向滑槽15一者设置在滑动支架7上,另一者设置在机身支架1上。进一步,刀体升降装置4包括用于驱动纵向滑轨12和纵向滑槽15相对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
为了提高铣刀5运动稳定性,优选,纵向滑轨12设置在机身支架1上。升降驱动装置可以为手轮装置,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升降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
[0051] 进一步,滑动支架7包括第一滑动板及与第一滑动板垂直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竖向布置,第一滑动板水平布置,纵向滑槽15或纵向滑轨12设置在第二滑动板上,第一滑槽或第一滑轨8设置在第一滑动板上。由于滑动支架7具有形成十字形的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进一步减小刀座修复装置的整体体积,减轻整体重量、减小修复施工要求的空间。该刀座修复装置可以安装在刀座11内侧面,进一步减小作业要求的施工空间。
[0052] 更进一步,该刀座修复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铣刀5沿平行于主轴2轴线方向运动的第二滑动装置。其中,第二滑动装置可以为第二伸缩结构,刀体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端。
[0053] 优选的,第二滑动装置包括第二滑轨13、第二滑槽和机身横梁14,机身横梁14固定连接在滑动支架7上,第二滑轨13和第二滑槽一者设置在机身支架1上,另一者设置在机身横梁14上。为了提高铣刀5运动稳定性,优选,第二滑轨13设置在机身横梁14上。
[0054] 为了延长机身横梁14的使用寿命,优选,机身横梁14钢铁结构或铝合金结构等金属结构。为了便于运输刀座修复装置,优选,机身横梁14与机身支架1可拆卸连接。
[0055] 进一步,机座10为两个,每个机座10上设有一个第一滑动装置,机身横梁1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滑动支架7,两个第一滑动装置对称分布在机身横梁14两侧。通过设置两个机座10,同时设置第一滑动装置,进一步提高了刀座修复装置运动稳定性,同时便于铣刀5为两个时,增大铣刀5行程范围。
[0056] 为了提高铣刀5运动稳定性,优选,第二滑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滑轨13和第二滑槽相对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具体的,为了降低电量负荷,第二驱动装置可以为手轮装置,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手轮实现进给。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第二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
[0057] 为了提高连接强度,同时降低刀座修复装置的加工难度,优选,机身横梁14和滑动支架7为一体成型结构。
[0058] 当进行刀座11修复时,首先补焊刀座11内侧受损面。
[0059] 组装机身,并将铣刀5安装在动力头6上;也可以在机身、机座10安装好后,调节动力头6垂直方向位置,使动力头6伸出刀座11,再安装铣刀5。
[0060] 将机座10可拆卸连接在滚刀刀座11上。
[0061] 检查准备后,开动主轴驱动装置3,驱动铣刀5运转,铣削滚刀刀座11内侧的焊后表面。
[0062] 铣削时,通过刀体升降装置4、第一滑动装置和第二滑动装置调节铣刀5位置和进给量。
[0063] 铣削时,调整铣刀5的垂直方向位移,控制铣削加工的垂直深度、垂直进给速度和进给量。实现刀体刀座11补焊后的自动或半自动精密加工、修复,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精度高、成型美观、牢固耐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优点。
[0064]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6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