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

申请号 CN201580003184.X 申请日 2015-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5813785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7
申请人 株式会社钨钛合金; 发明人 大塚润;
摘要 形成有多个槽(27),在其各自中形成有多个刀片座(28),拆装自如地配置有 切削刀片 (30)。切削刀片(30)具有主切削刃(34)、拐 角 切削刃、副切削刃(35),主切削刃(34)从前刀面方向观察,形成为波状。切削刀片(30)配置为,在粗加工刀具(10)绕旋转中 心轴 (O)旋转时的、各个切削刀片(30)的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中,在1个槽(27)内在沿着旋转中心轴(O)的方向上相邻的切削刀片(30)形成的旋转轨迹的波的 相位 一致,并且,至少一部分的切削刀片(30)配置为,一部分的切削刃部分形成的旋转轨迹彼此在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重合。因而,即使在该切削刃部分被作为主切削刃部分及内刃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减轻切削负担并抑制损伤。
权利要求

1.一种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该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具有工具体(20)和切削刀片(30),所述工具体(20)具有旋转中心轴(O),且呈大致圆柱形状,所述切削刀片(30)装配在该工具体(20)上,在前述工具体(20)的外周面(23)上形成有多个槽(27),在该槽(27)内形成有多个刀片座(28),前述切削刀片(30)拆装自如地配置在前述刀片座(27)上,其特征在于,
前述切削刀片(30)具有前刀面(31)和与该前刀面(31)交叉的后刀面(33),在前述前刀面(31)与前述后刀面(33)的交叉棱线部,形成有主切削刃(34)、与该主切削刃(34)连接的拐切削刃(37)、和与该拐角切削刃(37)连接的副切削刃(35);
前述主切削刃(34)从与前述前刀面(31)对置的方向观察,形成为波状;
前述切削刀片(30)配置为,在前述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绕前述旋转中心轴(O)旋转时的、各个前述切削刀片(30)的前述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中,在1个前述槽(27)内在沿着前述旋转中心轴(O)的方向上相邻的前述切削刀片(30)形成的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一致,并且,至少一部分的前述切削刀片(30)配置为,前述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中的由一部分的切削刃部分形成的旋转轨迹彼此在前述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其特征在于,
前述主切削刃(34)从与前述前刀面(31)对置的方向观察,形成为具有多个朝向外方弯曲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的波状;
在各个前述槽(27)中,前述至少一部分的切削刀片(30)配置为,仅前述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中的由位于前述主切削刃(34)的最靠端部侧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形成的旋转轨迹彼此在前述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其特征在于,
在全部的前述槽(27)中,全部的相邻的前述切削刀片(30)配置为,前述端部的旋转轨迹彼此在前述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重合。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在前述工具体(20)的周向上相邻的前述槽(27)的前述切削刀片的旋转轨迹彼此的关系中,构成为,使该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在工具旋转轴(O)方向上错开而配置前述切削刀片(30),使得当使全部的前述槽(27)的旋转轨迹重合时,前述槽(27)彼此的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不一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切削刀片(30)的前述副切削刃(35)上,连接着除前述主切削刃(34)之外的另外的主切削刃(34);
在全部的前述主切削刃(34)、前述副切削刃(35)及前述拐角切削刃(37)上形成有刃带(39);
前述另外的主切削刃(34)与前述副切削刃(35)的连接点(A1)的刃带宽比该另外的主切削刃(34)的中央点(C)处的刃带宽大;
前述另外的主切削刃(34)与前述副切削刃(35)的连接点(A1)的刃带角比该另外的主切削刃(34)的中央点(C)处的刃带角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其特征在于,
前述副切削刃(35)的刃带宽及刃带角与前述连接点(A1)的刃带宽及刃带角相等。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削刀片(30)从与前述前刀面(31)对置的方向观察,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其特征在于,
前述切削刀片(30)沿着前述大致三角形的各边形成有前述主切削刃(34);
前述多个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中的、处于前述主切削刃(34)的端部且与前述副切削刃(35)连接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还被作为内刃(38)使用。

说明书全文

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拆装自如地装配有多个切削刀片的粗加工刀具的形态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存在在圆筒状的工具体的外周面上从末端侧朝向基端侧形成有多个槽、在各槽内在工具旋转轴向上拆装自如地装配多个切削刀片而成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通常,将具有这样的形状的旋转切削工具称作粗加工刀具。在粗加工刀具中,在工具旋转轴向上排列有多个切削刀片,所以实质性的切削刃的长度较长,能够将切深取得较大。因而,能够实现高效率加工。
[0003]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装配有在侧视中具有波状的切削刃的四边形形状的切削刀片的粗加工刀具。切削刀片在1个槽内的关系中,在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在多个槽间的关系中,配置为,在轴线方向上相互波状的切削刃在绕轴线的旋转轨迹上构成连续的切削刃列。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将切削刃做成波状,切削屑被比切削刃的长度更细地分断,所以能够实现切削屑处理性的提高。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68345号公报
[0005] 另外,近来在粗加工刀具中,有使用三形的切削刀片的情况。这是因为,三角形的切削刀片在是正角型的情况下,与以往的四边形的切削刀片相比,能够使用的拐角数多1个,是经济的。但是,在用使用三角形的切削刀片的粗加工刀具进行伴随着工具轴向的进给的切削加工(斜向加工等)的情况下,若设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的切削刀片的排列,则产生以下这样的问题。在三角形的切削刀片的情况下,在斜向加工等中使用的内刃形成主切削刃的一部分。所谓“内刃”,是指在通常的横进给中不发挥功能、而当如斜向加工那样使工具也在工具轴向上进给时使用的切削刃。通常,在切削刀片被装配在工具体上的状态下,设在参与到切削中的副切削刃的与连接着拐角切削刃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0006] 因而,在装配于粗加工刀具的最末端的切削刀片中,仅一部分的切削刃部分既被作为“内刃”使用,也被作为“主切削刃”使用。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排列中,在被用于这两者的切削刃部分上作用非常大的负荷,有可能变得容易从该部分缺损。该问题并不限于三角形的切削刀片,在将主切削刃的一部分作为内刃使用的切削刀片全部中都可能产生。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粗加工刀具的形态的刀头更换式切削工具,该刀头更换式切削工具即使装配具有波状的切削刃且主切削刃的一部分的切削刃部分还被作为内刃使用的结构的切削刀片,也能够抑制该切削刃部分的损伤。
[0008] 本发明是一种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该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具有工具体(20)和切削刀片(30),所述工具体(20)具有旋转中心轴(O),且呈大致圆柱形状,所述切削刀片(30)装配在该工具体(20)上,在前述工具体(20)的外周面(23)上形成有多个槽(27),在该槽(27)内形成有多个刀片座(28),前述切削刀片(30)拆装自如地配置在前述刀片座(27)上,前述切削刀片(30)具有前刀面(31)和与该前刀面(31)交叉的后刀面(33),在前述前刀面(31)与前述后刀面(33)的交叉棱线部,形成有主切削刃(34)、与该主切削刃(34)连接的拐角切削刃(37)、和与该拐角切削刃(37)连接的副切削刃(35);前述主切削刃(34)从与前述前刀面(31)对置的方向观察,形成为波状;前述切削刀片(30)配置为,在前述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绕前述旋转中心轴(O)旋转时的、各个前述切削刀片(30)的前述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中,在1个前述槽(27)内在沿着前述旋转中心轴(O)的方向上相邻的前述切削刀片(30)形成的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一致,并且,至少一部分的前述切削刀片(30)配置为,前述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中的由一部分的切削刃部分形成的旋转轨迹彼此在前述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重合。
[0009]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具有波状的主切削刃的切削刀片(30)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中,相邻的切削刀片(30)具有的主切削刃的上述一部分的切削刃部分形成相同的旋转轨迹,所以每一刃的切削负荷都被减轻。因而,即使是主切削刃的其一部分的切削刃部分还被作为内刃使用的结构,也能够大幅抑制该切削刃部分的缺损。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1] 图2是图1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的侧视图。
[0012] 图3是在本发明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的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工具体的侧视图。
[0013] 图4是将图3的工具体从基端侧观察的俯视图。
[0014] 图5是将图3的工具体从末端侧观察的仰视图。
[0015] 图6是在本发明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的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切削刀片的立体图。
[0016] 图7是图6的切削刀片的俯视图。
[0017] 图8是为了说明在图3的工具体的1个槽中排列的全部的切削刀片上的波状主切削刃的旋转轨迹、而在工具旋转方向的某个角度位置处将从位于最靠末端侧的切削刀片到位于最靠基端位置的切削刀片的5个切削刀片的旋转轨迹投影表示的图。
[0018] 图9是为了说明在1个槽中相邻的切削刀片的旋转轨迹的重叠而将图8的部分IX放大表示的图。
[0019] 图10是为了说明在周向上相邻的切削刀片的旋转轨迹的重叠而将图8的部分X放大表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使用“上”、“下”、“前”、“后”那样的用语的情况,但这些不过是为了使理解变容易而使用,并不是要限定空间中的绝对性的位置关系及本发明。
[0021] 本实施方式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如图1及图2所示,基本上由具有多个刀片座28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工具体20和装配在这些刀片座28上的多个切削刀片30构成。也有将本实施方式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称作粗加工刀具的情况。
[0022] 在工具体20上,如图3至图5所示,具有由第1端面21、第2端面22和外周面23构成的圆筒形状,所述第1端面21具有大致圆形形状,所述第2端面22对置于第1端面21配置,且具有与第1端面21同样的大致圆形形状,所述外周面23将这些端面21、22之间连接。工具体20具有穿过第1端面21的中心点和第2端面22的中心点的旋转中心轴O。以该旋转中心轴O为基准,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旋转。第1端面21是配置在工具体20的基端侧的端面,也称作基端面。这里,所谓工具体20的基端侧,是指装配于工作机械的一侧。第2端面22是配置在工具体20的末端侧的端面,也称作末端面。这里,所谓工具体20的末端侧,是指与被加工物接近的一侧。
[0023] 在工具体20上,设有从第1端面21到第2端面22沿着旋转中心轴O形成的贯通孔24、和供冷却剂流动的多个冷却剂供给孔25。在贯通孔24中,插入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在将工具体20向工作机械用的心轴固定时使用。在第1端面21上,形成有贯通孔24的开口部、冷却剂供给孔25的开口部、和用来从工作机械的主轴传递动键槽26。此外,在第2端面22上,形成有贯通孔24的开口部和因设置刀片座28带来的缺口。
[0024] 在工具体20的外周面23上,在第1端面21与第2端面22之间,以螺旋状形成有多个槽27。槽27形成为,从基端侧朝向末端侧,在工具体20的末端面观察绕逆时针扭转。槽27从工具体20的第1端面21的附近起,达到第2端面22止。在本实施方式中,槽27的数量是4条,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设有1条以上即可。在槽27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前方的区域中,形成有多个刀片座28。在本实施方式中,刀片座28在每1条槽27中设有5个,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设有两个以上即可。另一方面,在槽27的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区域中,设有用来将冷却剂喷出的多个冷却剂喷出口29。冷却剂喷出口29连通到冷却剂供给孔25。冷却剂喷出口29及冷却剂供给孔25的数量及配置部位等可以鉴于需求的冷却性能等而适当变更。
[0025] 这里,在工具体20的侧面观察,在同一个槽27中,将位于最靠工具末端侧的刀片座28定义为第1段,将下个刀片座28定义为第2段,将其下个刀片座28定义为第3段,将其下个刀片座28定义为第4段,将最靠基端侧的刀片座28定义为第5段(最上段)。
[0026] 如图3所示,刀片座28基本上由与切削刀片30的下表面(落座面)32抵接的底面281、和与切削刀片30的外周面(约束面)33抵接的两个侧面282构成。刀片座的底面281具有与安装的切削刀片30的落座面32大致同样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其形状是大致三角形,但并不限定于此。此外,在底面281的大致中央部,设有用来将切削刀片30借助例如螺纹紧固的方式固定到刀片座28上的固定孔283。即,图3所示的固定孔283被简略化表现,但在实际的固定孔283的内表面上形成有阴螺纹。关于刀片座28的底面281及侧面282的形状或它们的位置关系,在与装配的切削刀片的形状等的关系中能够适当变更。
[0027]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切削刀片30如图6及图7所示,基本上由上表面31、下表面32和外周面33构成,所述上表面31的基本的外轮廓形状为大致正三角形形状,所述下表面
32对置于上表面31配置,且呈大致三角形形状,所述外周面33将上表面31与下表面32连接。
更详细地,三角形的顶点附近为被与一侧的边大致正交的线段切掉那样的形状,所以上表面31也可以说具有通过长边部分与短边部分交替地交叉而形成的120°旋转对称的六边形形状。上表面31与外周面33所成的角度是锐角,下表面32与外周面33所成的角度为钝角。因而,该切削刀片30是所谓的正角型。上表面31作为前刀面发挥功能,外周面33作为后刀面或约束面发挥功能,下表面32作为落座面发挥功能。此外,以将上表面31及下表面32的大致中央贯通的方式设有安装孔36。
[0028] 并且,在上表面31与外周面33的交叉棱线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削刃。具体而言,在长边部分上形成有主切削刃34,在短边部分上形成有副切削刃35,在长边部分与短边部分大致直角地交叉的拐角部形成有拐角切削刃37。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30具有3个由主切削刃34、副切削刃35和拐角切削刃37构成的组,所以通过旋转120°并重新安装到刀片座28上、从而依次使用切削刃的组,能够用1个切削刀片30进行3次切削加工。
[0029] 但是,在本发明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中使用的切削刀片30的形状及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是上表面31及下表面32相对于外周面33以90°交叉的负角型的切削刀片。在此情况下,将上下两面做成全等的形状,如果在下表面32上也形成切削刃,则能够通过将上下两面反转使用来进行合计6次的切削加工。此外,基本的外轮廓形状也可以是四边形或五边形等其他的多边形。
[0030] 主切削刃34在切削刀片30的俯视(图7)中形成为波状。这里的所谓“波状”,是指在切削刀片30的俯视中、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与内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2交替地连接的形状,所述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朝向切削刀片30的外方以圆弧状弯曲,所述内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2朝向切削刀片30的内方以圆弧状弯曲。但是,并不一定需要波的全部部分都由圆弧状弯曲部构成,例如也可以是一部分形成为直线状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切削刃34遍及其全长形成为波状,呈正弦波状。与该波状的主切削刃34相邻的外周面33的部分也仿形于主切削刃34而形成为波状。在这样的波状切削刃中,基本上仅山的部分(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参与到切削中,所以切削屑被细小地分断。此外,由于仅切削刃的一部分参与到切削中,所以能够使切削阻力减小。因此,适合于粗加工刀具那样的、因切深较大而切削屑排出量较多且切削阻力较高的工具。
[0031] 如前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30中,沿着三角形的各边的主切削刃34、拐角切削刃37和副切削刃35以该顺序连接而构成1个组。因而,某个组中的副切削刃35与相邻组中的别的主切削刃34连接。某个组中的副切削刃35与相邻组中的别的主切削刃34的连接部A1及其周边附近也作为内刃38发挥功能。所谓“内刃”,是在通常的横进给(与工具轴正交的平面内的进给)中不发挥功能、而在如斜向加工那样使工具也在工具轴向上进给时使用的切削刃。通常,在如图1所示那样将切削刀片30装配在工具体上的状态下,在安装于最末端侧的切削刀片上设置并参与到切削中的副切削刃35的、设在与连接着拐角切削刃37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形成内刃38。
[003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能够形成内刃38的是从某个组的副切削刃35与相邻组的主切削刃34的连接点A1向该主切削刃34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的切削刃部分。即,主切削刃34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中的位于最靠端部(连接点A1)侧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附近是也作为内刃发挥功能的部分。此外,处于最靠端部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具有下述这样的形状:在俯视中最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形成与副切削刃35的连接点A1,即在山最高的地点(山的一半的地点)结束的形状。
[003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30中,遍及全部的切削刃34、35、37形成有刃带39,但其宽度及角度并不恒定。从主切削刃34的中央点C到主切削刃34的两端部(即,与相邻组的副切削刃35的连接点A1及与相同组的拐角切削刃37的连接点A2)的跟前,刃带宽及刃带角是恒定的。具体而言,刃带宽为0.15mm,刃带角为5°。另一方面,在主切削刃34中,从比各个连接点A1、A2稍稍靠近中央点C侧的地点起,刃带宽及刃带角变化。即,在该区域中,从中央点C侧朝向连接点A1、A2,以刃带宽变宽、刃带角变小的方式变化。并且,在连接点A1、A2处,刃带宽变得最宽,刃带角变得最小。具体而言,在连接点A1、A2处,刃带宽为0.2mm,刃带角为0°。拐角切削刃37及副切削刃35的刃带39遍及其全长,和与主切削刃34的连接部A1、A2处的刃带宽及刃带角相同。因而,副切削刃35及主切削刃34的刃带宽为0.2mm,刃带角为0°。
[0034] 这样的切削刀片30被固定螺纹件40装配在工具体20的刀片座28上。此时,切削刀片30的下表面32与刀片座28的底面281抵接。此外,切削刀片30的外周面33与刀片座28的侧面282抵接。此时,切削刀片30如图2所示那样装配,使得主切削刃34在工具体20的外周面23侧以与外周面23平行的位置关系配置,副切削刃35在工具体20的末端面侧以与末端面平行的位置关系配置。切削刀片30除了借助固定螺纹件40以外,也可以借助楔子或紧固垫片等固定。但是,若将安装孔36做成其两端部比中央部扩大了直径的结构,从而使固定螺纹件40的头部抵接在由安装孔的直径扩大部形成的台阶部分上并固定到工具体20上,则能够将向槽27内突出的突起物消除。因而,切削屑的排出性提高。
[0035] 切削刀片30的切削刃34、35、37可以用下述硬质材料制作:硬质合金金属陶瓷、陶瓷、对它们实施了涂层的材料、或含有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的超高压烧结体、对含有立方氮化硼的超高压烧结体实施了涂层的材料等。切削刀片30的切削刃34、35、37以外的部分也优选用同样的硬质材料制作。
[0036]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1条槽27装配有5个切削刀片30。此时,配置在最靠工具末端侧的第1段的切削刀片30的主切削刃34参与到被加工物的侧面的切削加工中,副切削刃35参与到被加工物的底面的切削加工中,拐角切削刃37参与到被加工物的角部的切削加工中。相对于此,在第2段至第5段的切削刀片30中,主切削刃34参与到被加工物的侧面的切削中,但副切削刃35及拐角切削刃37不参与到切削中。即,第2段至第5段的切削刀片30的副切削刃35及拐角切削刃37配置为,不比其他槽中对应的切削刀片30的主切削刃34的旋转轨迹突出。
[0037] 此外,各切削刀片30在工具体20的侧视中,在1个槽27内在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重叠地配置。更详细地,在1个槽内相邻的切削刀片30的主切削刃34彼此在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的切削部位重合。如图2所示,由于刀片座28在螺旋状的槽27内形成为阶梯状,所以能够进行重叠的切削刀片30的配置。
[0038] 这样,切削刀片30配置成在1个槽27内在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一部分重叠,具体而言具有以下这样的特征性的结构。
[0039] 图8表示在工具旋转方向的某个角度位置处将从位于最靠末端侧的切削刀片到位于最靠基端位置的切削刀片的5个切削刀片的旋转轨迹301~305投影的状态。如图8所示,当从正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绕旋转中心轴O旋转时的、由各个切削刀片30的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时,切削刀片30在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重合地配置,使得相邻的切削刀片30形成的旋转轨迹301~305的波的相位一致。即,配置为,由切削刀片30的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的波在相邻的切削刀片30之间连续。
[00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将图8的部分IX放大的图9所示,切削刀片30配置为,在各个槽27中,仅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在图9中是第2段及第3段的切削刀片分别形成的旋转轨迹302及303)中的、由位于主切削刃34的最靠端部侧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形成的旋转轨迹彼此在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重合。这更准确地讲,是相对位于末端侧的切削刀片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的旋转轨迹、和相对位于基端侧的切削刀片的与拐角切削刃连接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的旋转轨迹的关系。此外,这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全部的槽27中,关于全部的相邻的切削刀片30彼此的关系都是同样的。
[0041] 进而,在沿工具周向相邻的槽27彼此的关系中,构成为,将切削工具10的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在工具旋转轴O方向上错开而配置切削刀片30,使得当使全部的槽27的旋转轨迹重合时,槽27彼此的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不一致。即,如将图8的部分X放大的图10所示,在位于沿周向相邻的槽27的最靠末端侧的第1段的切削刀片之间的关系中,相对于用实线表示的旋转轨迹301,沿周向相邻的切削刀片的用虚线表示的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被错开。
[0042]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0043] 如本实施方式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那样,切削刀片30具有在俯视中形成为波状的主切削刃34,切削刀片30配置为,在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绕旋转中心轴O旋转时的、各个切削刀片30的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中,在1个槽27内在沿着旋转中心轴O的方向上相邻的切削刀片30形成的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一致;并且至少一部分切削刀片30配置为,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中的、一部分切削刃部分形成的旋转轨迹彼此在旋转中心轴向O上重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0044] 相邻的切削刀片30的波状旋转轨迹的相位一致、并且一部分切削刃部分形成的旋转轨迹彼此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至少位于主切削刃34的最靠端部(连接点A1)侧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彼此在周向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30中,主切削刃34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也能够作为内刃38发挥功能。因此,在配置于工具末端侧的切削刀片30中,仅其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被用于相对于被加工物的侧面及底面的两次的切削加工。即,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被作为主切削刃34使用,也被作为内刃38使用。
[0045] 因而,在该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上容易作用过大的负荷而造成损伤,但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该情况。这是因为,在与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对应的旋转方向的区域中,与其他切削刃部分相比,刃数成倍。即,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的附近与相邻的切削刀片的端部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的附近重合,并且在工具体20上设有4条槽,所以相对于在主切削刃34中的与其他切削刃部分对应的旋转方向的区域中用4片刃切削,在与重合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对应的旋转方向的区域中用8片刃切削。因此,在该区域中,每一刃的切取厚度变薄,所以切削负荷被大幅减轻。这样,将向被用于2次切削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的负担大幅减轻,由此能够显著抑制也作为内刃38使用的该部位的缺损。
[0046] 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削刀片30在旋转中心轴O方向上重合配置,使得仅主切削刃34形成的旋转轨迹中的、位于主切削刃34的最靠端部侧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即,相对位于末端侧的切削刀片的与内刃38对应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和相对位于基端侧的切削刀片的与拐角切削刃连接的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形成的旋转轨迹彼此一致,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配置为,从端部数多个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41形成的旋转轨迹彼此重叠。但是,为了使工具整体的切深最大化,优选的是配置为,仅最靠端部侧的部分重叠。
[004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为,在全部的槽27中,全部的相邻的切削刀片30彼此重合,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即使是以在一部分的槽27中、一部分相邻的切削刀片30彼此重合的方式配置的结构,也能够某种程度地实现抑制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的缺损的效果。但是,为了使缺损抑制效果最大化,优选的是配置为,在全部的槽27中,全部的相邻的切削刀片30彼此重合。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作为内刃38发挥功能的只是被定位在最末端的切削刀片30,但这是因为,当将工具整体的切削刀片同时替换时,将原来被定位在最末端的切削刀片与原来被定位在基端侧的切削刀片更换使用。
[0048] 此外,在沿工具周向相邻的槽27彼此中,构成为,将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在工具旋转轴O方向上错开而配置切削刀片30,使得当使全部的槽27的旋转轨迹重合时,前述槽27彼此的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不一致。由此,使全部的槽27重合时的主切削刃34的波状旋转轨迹的山部分与谷部分的高低差减小,所以由谷部分引起的切削残留量被削减,被切削件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改善。
[0049] 此外,在切削刀片30的全部的主切削刃34、副切削刃35及拐角切削刃37上形成有刃带39,构成为,主切削刃34和副切削刃35的连接点A1的刃带宽比主切削刃34的中央点C处的刃带宽大,并且连接点A1的刃带角比中央点C处的刃带角小。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与内刃38对应的主切削刃34的部分(外方弯曲切削刃部分351)的强度提高,能够进一步抑制缺损。
[0050] 此外,在前述的槽27彼此在工具旋转轴O方向上将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错开而配置的结构中,仅位于各个槽27的工具最末端的切削刀片30的内刃38最先与被加工物的底面接触,所以在该状态下参与到切削中的刃数变少。例如,在全部的槽27中,位于最靠工具末端侧的切削刀片30的相当于内刃38的区域是1片刃,其下个位于工具末端侧的切削刀片30的相当于内刃38的区域是两片刃,其下个位于工具末端侧的切削刀片30的相当于内刃38的区域为3片刃。因而,作用在内刃38上的切削阻力变得比通常的、即相对于其下个位于工具末端侧的切削刀片30的相当于内刃38的区域的4片刃时要大,所以如上述那样将刃带强化的方案是有效的。同时,在主切削刃34的其他部分(在切削中不两次使用的部分)中,使刃带39为锋利的原状而维持切削性能。
[0051] 进而,副切削刃35的刃带宽及刃带角优选的是与连接点A1的刃带宽及刃带角相等。这是因为,通过这样构成,在如前述那样槽27彼此在工具旋转轴O方向上将旋转轨迹的波的相位错开而配置的结构中能够使较大的负荷作用的副切削刃35的强度提高。
[0052]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切削刀片30并不限定于在俯视中具有三角形形状的结构。即,只要是主切削刃34的一部分的切削刃部分也被作为内刃38使用的结构的切削刀片30,也可以应用其他形状。
[0053] 以上,对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只要不脱离由本申请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主旨及技术范围,就能够进行替换、变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