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上拉设备

申请号 CN97191061.8 申请日 1997-08-07 公开(公告)号 CN1128688C 公开(公告)日 2003-11-26
申请人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森部康生; 松下恭之; 田口尊博;
摘要 公开了用来从其中保持有模板并沿输送路径载运此模板的载承板上将模板上拉的设备。此设备包括:具有可向上延伸的 活塞 杆(5A)且固定地设于输送路径下方的第一起重缸(5);装设于第一起重缸 活塞杆 (5A)的梢端上的安装台(7);以及按分隔 开关 系安装于安装台(7)上的第二与第三起重缸,此第二与第三起重缸各有可向上延伸的活塞杆(9,9A)、固定于活塞杆(9,9A)梢端上的安装板(10,10A),以及竖立地设定于此安装板上的一批拉销(11,11A)。
权利要求

1.用来从其中保持有模板并沿输送路径载运此模板的载承板上 将模板上拉的设备,此设备包括:
具有可向上延伸的活塞杆(5A)且固定地设于输送路径下方的 第一起重缸(5);
装设于第一起重缸活塞杆(5A)的梢端上的安装台(7);
以及按分隔开关系安装于安装台(7)上的第二与第三起重缸, 此第二与第三起重缸各有可向上延伸的活塞杆(9,9A)、固定于活 塞杆(9,9A)梢端上的安装板(10,10A),以及竖立地设定于此 安装板上的一批拉销(11,11A)。
2.用来从其中保持有模板并沿输送路径载运此模板的载承板上 将模板上拉的设备,此设备包括:设在所述输送路径下的固定框架件 (6);
安装在框架件(6)上的第一起重缸(5),后者有可向上延伸 的活塞杆(5A);
装设在第一起重缸活塞杆(5A)梢端上的安装台(7);
以及以一间隔的关系装在所述安装台(7)上的第二与第三起重 缸(8,8A),它们各有一可向上延伸的活塞杆(9,9A),还各包 括有设定在活塞杆(9,9A)梢端上的安装板(10,10A)以及竖立 装设在此安装板上的一批拉销(11,11A)。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各第二与第三起重缸(8,8A) 还包括导杆件(12,12A),沿着与第二和第三起重缸活塞杆(9,9A) 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并与框架件(6)结合。
4.从载承板上将模板上拉的设备,此设备包括:
用来在其上保持一或多模板并沿输送路径载运此种模板的载 承板(2),此载承板于其底部中有一批通孔(4,4A);
固定地安装在上述输送路径下的第一起重缸(5),此起重缸有 可向上延伸的活塞杆(5A);
设定在所述第一起重缸活塞杆(5A)梢端上的安装台(7);
以及以一间隔的关系装在所述安装台(7)上的第二与第三起重 缸(8,8A),它们各有一可向上延伸的活塞杆(9,9A),还各包 括有设定在活塞杆(9,9A)稍端上的安装板(10,10A),以及竖 立装设在此安装板上的一批拉销(11,11A)。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从载承板上将模板上拉的设备,此载承板业已从上 方将模板装入其模腔内并沿输送机载运此模板。

为了从载承板上将模板上拉,通常是在模板的上表面于四个 上形成了四个带螺纹螺栓孔,再用带钩螺栓与这些孔结合。然后用 丝索固定到带钩螺栓上而由吊车吊起模板。

由于上述作业需用大量手工,故要用很多时间。此外,对于去 上拉保持于一载承板上的两块模板(或由两个模块组成的模板)的 作业时,取决于是将这两块板或两个块件同时上拉还是先上拉其中的 一个,就需用不同的工序。这样的作业本质上便是一个复杂从而是不 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自信解决了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从保持有两块 模板的载承板上快速和安全地同时上拉这两块模板或其中之一的设 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用来从保持模板并沿输送路径载运 它的载承板上将模板上拉的设备包括:具有可向上延伸的活塞杆且固 定于输送路径下的第一起重缸;安装在第一起重缸活塞杆梢端的安装 台;以及按间隔开关系安装在此安装台上的第二与第三起重缸,后两 个起重缸各有向上延伸的活塞杆、固定于活塞杆梢端的安装板以及竖 立地设定于安装板上的一批拉销。

当使第一起重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这批拉销便能进入位于上 拉设备的上方并保持着模板的载承板底部中形成的通孔内,而由此将 模板从载承板上上推。或者,使第二或第三起重缸的活塞杆向上运 动,让第二或第三起重缸的拉销能移入载承板底部中形成的通孔内, 而从载承板上将模板上推。

图1是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的横剖侧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类似于图1的横剖侧视图,其中的模板已被上拉;

图4是类似于图1的横剖侧视图,其中的两个模板之一已被上 拉。

下面参看附图说明最佳实施例。

在图1与2中,地面上固定有框架20,框架上设有起到输送路 径作用的辊式输送机3。上面保持有模板1的载承板2则位于此路径 上,载承板2底部中形成有八个通孔4、4A。

载承板2上装有型箱限定出加入型砂的模型空间。于是,模板1 配合地放置于载承板2内使其不会在载承板2内移动。

在输送路径中有一牵引设备30安装于框架20的中央部分上。 框架20包括两根横梁21、21和从横梁上悬挂下的竖直件22。竖直件 22的端部上固定有平框架件6。

第一起重缸5在框架件6上安装成可使此缸的活塞杆5A向上延 伸。活塞杆5A的梢端上水平地固定着安装台7。在缸5的两侧,于 台7上安装着两个相对而分开的第二与第三起重缸8、8A(图1), 后两者的各自活塞杆9、9A可分别地上伸。

第二与第三起重缸8、8A的活塞杆9、9A的梢端分别水平地设 置着安装板10、10A。安装板10、10A上分别在其四个角部安装着八 个竖直拉销11、11A。拉销11、11A对应于载承板2底部中形成的通 孔4、4A。第二起重缸8有两根导杆12、12从安装台7下延而与框 架件6结合,同时第三起重缸8A有两个导杆12A、12A从安装台7 下延与框架6结合,导杆12、12A阻止了安装台7滚动并在其上升时 为其垂直运动导向。此外,第二起重缸8有一批导杆13(图中只示 明其中的一根),从安装板10上延而与框架20结合,同时第三起重 缸8A则有一批导杆13A(图中只示明其中的一个)从安装板10A上 延,也同框架20结合。导杆13、13A防止了相应的安装板滚动并在 其上升时为其垂直运动导向。

下面说明此上拉设备的操作。首先由图3示明如何将配合于载 承板2内的模板1从载承板2中上拉。启动第一起重缸5伸展出活塞 杆5A(未启动第二与第三起重缸),使安装台7与八个拉销11、11A 上升。在它们上升的同时,第二与第三起重缸8、8A的导杆12、12A 伸展出来导引安装台7。所有的拉销11、11A通过通孔4、4A并从载 承板2将模板1上拉。此业已上拉的模板如图3所示。然后将模板接 受工具(未图示)插到模板1的下方,同时使第一起重缸5的活塞杆 5A回撤。这样,模板1便放定到上述工具上而卸出。此后,再次将 活塞杆5A伸出而将另一模板放到已提升的拉销11、11A之上。这时 将活塞杆5回撤,使模板配合到载承板2内。

当图4的两块模板1A、1B同时从保持它们的载承板2上拉时, 可采用结合图3所述的相同方法。

在图4中,当只是两块模板1A、1B中的模板1A上拉时,第二 起重缸8的活塞杆9便从图1所示的位置伸展出。结果,有四个拉销 通过对应的通孔并从载承板2将模板1A上推。卸出模板1A后,再 将一新的模板按上述相同的方式放到此载承板上。

在只是模板1B上拉时,则启动第三起重缸8A。

以上所述各实施例仅用作示范目的而不是把本发明的范围限制 于此。显然,内行的人是可以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其变更形式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