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开口网格网制造装置及机器

申请号 CN200980162898.X 申请日 2009-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2656304A 公开(公告)日 2012-09-05
申请人 奥菲奇内·马卡费里股份公司; 发明人 F·费拉约洛;
摘要 一种用于加捻塑料线以形成塑料开口网格网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前部加捻机构和后部加捻机构,所述前部加捻机构和所述后部加捻机构具有用于接收待加捻塑料线的相应成对的前丝线孔和后丝线孔。每对前丝线孔和后丝线孔通过相应的导热丝线导向件相连,所述导向件优选地呈管的形式,所述管提供对在其中所引导的塑料线的均匀加热。用于制造塑料开口网格网的机器包括位于加捻装置的下游的保持装置以维持刚形成的开口网格网的一致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加捻塑料线以形成塑料开口网格网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前部加捻机构和后部加捻机构,所述前部加捻机构和所述后部加捻机构具有用于接收待加捻塑料线的相应成对的前丝线孔和后丝线孔,每对前丝线孔和后丝线孔通过相应的导热丝线导向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各导热丝线导向件是导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各导热管是金属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部加捻机构与所述后部加捻机构之间的加热装置以加热所述导热丝线导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导热丝线导向件和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封闭空间中。
6.一种用于加捻塑料线以形成塑料开口网格网的机器,所述机器包括:用于供给塑料线的供给装置、用于加热和软化所述塑料线的加热装置、用于加捻软化的所述塑料线且形成开口网格网的加捻装置、用于收集所形成的开口网格网的收集装置,所述机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捻装置与所述收集装置之间的保持装置以将刚形成的所述网保持为一致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保持装置至少包括多个凹入部分,各凹入部分均设置在与所述开口网格网的沿所述网的前进方向的各加捻部分相对应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保持装置包括连接到一起的两个梳状保持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保持装置由波纹状注塑件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捻装置。

说明书全文

塑料开口网格网制造装置及机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开口网格网的装置和机器的领域。
[0002] 在本说明书的背景下,术语“蜂窝状网”也用于表示开口网格网,其中若干根线通过使相邻的线彼此加捻而相连,从而形成其开口类似于蜂窝单元的网。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六边形单元或双加捻网。
[0003] 本发明已经特别关注于能够加捻塑料线且制造开口网格网或蜂窝状网的装置而被开发。
[0004] 在本发明的简单结构中,每根塑料线刚好在加捻之前被均匀加热。本发明还简化和有利于塑料线的穿线操作,并且另外,在制造蜂窝状网的领域中,该装置有助于维持一致的蜂窝形状。

背景技术

[0005] 使用加捻的金属线或加捻的合成树脂线编织蜂窝状网是已知的。
[0006] 蜂窝状网使用彼此相邻且彼此加捻的加捻线进行构造。强度和耐用性是非常优秀的,并且由此这种网能够用于栅栏、扶植培育、保持下落岩石等。当与金属线的蜂窝状网进行比较时,加捻和编织的合成树脂蜂窝状网不会生锈且不会腐蚀,并且由此它们具有更好的耐用性。
[0007] 关于网格的强度和规则性,开发出如在专利文献JP 57-56556中所示的极好的一个,该专利涉及蜂窝状网本体的制造方法。
[0008] JP 57-56556示出了如何将锻造的、非固体线预加热至规定的温度,随后在张紧的条件下加捻该线。在成型之后,网本体在所需形状不变的情况下被加热,随后快速冷却以保持该形状。
[0009] 现有的专利文献JP 57-28645、JP 54-96183、JP 54-46970也限定了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0010] 现有技术具有在下面讨论的多种缺点。
[0011] 在加捻塑料线之前均匀地预加热塑料线(与现有技术专利的线相对应)特别是通过加热器或通过热空气区进行均匀预加热是不简单的。经常发生的是发生局部不均匀地预加热,使得随后难以将线加捻和编织为开口网格网或蜂窝状网,其中一致的形状和强度是期望的。
[0012] 而且当进行穿线操作时,每根塑料线必须穿入或插入设置在后部网加捻辅助机构的修缘(semi-cut)齿轮中的丝线孔内,后部网加捻辅助机构的运动与相似且对应的前部网加捻机构协作。每根塑料线随后必须穿入或插入前部网加捻机构的加捻修缘齿轮的对应丝线孔内。该操作是很关键的,这是由于如果线被错误地穿入到错误的丝线孔(例如另一前部网加捻机构的)内时,所有丝线将偏移并且整个穿线操作将必须再次进行。
[0013] 从已知机器和装置的后部网加捻辅助机构到前部网加捻机构的这种穿线操作已经证实总是麻烦的并且涉及很多工作和时间。
[0014] 另外,在两根塑料线在已知技术的机器中进行加捻时,相同的两根塑料线朝向相反两侧打开、即分开以形成蜂窝的形状,即开口网格的开口中的一个。但是,如此做,将网的加捻部分朝向相反的方向有地拉动,使得其能够变形至不能正确获得或维持蜂窝形状的位置。由此,难以加捻线和编织具有均匀和一致的形状和强度的蜂窝状网。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可以在机器中使用的装置,所述装置在以较低成本、高生成率、以及很少或没有维修的情况下制造强的、一致的和耐用的塑料开口网格网或蜂窝状网。
[001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开口网格网或蜂窝状网的制造装置,其中,分别设置在前部网加捻机构和后部网加捻辅助机构中的两个对应的丝线孔通过导热丝线导向件相连。
[0017] 在优选但非限制性示例中,所述导热丝线导向件呈导热丝线管或导管的形式。
[0018] 通过该布置,每根塑料线在加捻之前穿过该受热的导热丝线导向件或者优选地管,使得所述塑料线通过该简单结构被均匀地预加热以防止局部预加热的不均匀性。所述导向件尤其在其优选的管形式下简化和有利于所述塑料线从所述后部网加捻辅助机构到所述前部网加捻机构的穿线操作。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各加捻点在刚从所述网加捻机构中输出之后能够维持其网宽度间距和均匀且一致的蜂窝形状,使得所编织的蜂窝状网具有均匀的强度。
[0020] 生产根据本发明的塑料网的机器提供了一种网加捻机构,其中若干对加捻修缘齿轮沿所生成网的宽度方向布置。这些加捻修缘齿轮具有用于塑料线的丝线孔并且成对相联,使得它们能够一起旋转以加捻穿过它们的相应丝线孔的两根线。在这些成对加捻修缘齿轮的一些旋转之后(其中所述旋转导致沿着所生成网的宽度分布的若干对塑料线的对应加捻),每对加捻修缘齿轮分离并且相应加捻修缘齿轮中的一个或两个横向偏移直到其与另一相邻的加捻修缘齿轮重合以形成另一对加捻修缘齿轮为止,所述另一对加捻修缘齿轮随后旋转以形成所述呈蜂窝形式的网的后续加捻部分。所述加捻修缘齿轮随后回到初始位置以通过线的旋转和加捻形成所述网的另一加捻部分。
[0021] 在该网加捻机构的背面,设有网加捻辅助机构,所述网加捻辅助机构具有与所述网加捻机构的各加捻修缘齿轮一对一对应的相应加捻修缘齿轮。所述网加捻辅助机构的各加捻修缘齿轮具有用于塑料线的相应丝线孔,并且与所述前部网加捻机构的对应加捻修缘齿轮在旋转和沿网宽度方向的分离/偏移上同步。
[0022] 回加捻机构设置在所述网加捻辅助机构的背侧,并且包括导向齿轮,所述导向齿轮在旋转上与所述网加捻机构和所述网加捻辅助机构的每对加捻修缘齿轮同步。向一对加捻修缘齿轮中的一个供给塑料线的前部供给绕线筒或卷筒安装在该导向齿轮的内侧,而向另一个加捻修缘齿轮供给塑料线的背部供给绕线筒或卷筒设置在所述导向齿轮的背部。来自所述背部供给绕线筒的所述塑料线在所述导向齿轮的外轴向通道处钩住并且与所述导向齿轮一起旋转。
[0023] 导向装置在前部供给绕线筒与后部供给绕线筒之间安装至对应的导向齿轮,所述导向装置用于改变从各后部供给绕线筒所供给的塑料线的悬挂。
[0024] 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导热丝线导向件使所述后部网加捻辅助机构和所述网加捻机构的对应加捻修缘齿轮的丝线孔相连的区域中。所述加热装置对通过所述导热丝线导向件引导的所述塑料线均匀加热,尤其是当所述丝线导向件呈所述塑料线在其内部运行的导热丝线管的形式时。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呈优选的保持梳形式的保持装置在所述网加捻机构之后设置,以改进所制造的塑料蜂窝状网的均匀性和一致性。这些保持装置至少包括多个凹入部分,各凹入部分设置在与所述蜂窝状网的沿网方向的各加捻部分相对应的位置。这些保持设备优选但非排他地由波纹状注塑件制成。所述保持设备以与所述蜂窝状网从所述网加捻机构的供给速度相同的速度向前移动一些,随后快速回到初始位置以重复该前向运动。
[0026]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塑料蜂窝状网制造机器,塑料线穿过相应的导热丝线导向件、优选地为导热丝线管,所述导热丝线管使位于设置在前部网加捻机构和后部网加捻辅助机构中的修缘齿轮中的相应丝线孔相连。用于通过导热丝线导向件(或优选地管)均匀加热所述塑料线的加热装置使得能够防止由于预加热的不均匀性而导致的不均加捻,以便编织具有一致的形状和强度的塑料蜂窝状网。
[0027] 另外,由于设置所述导热丝线导向件或优选地管,能够省去在塑料线已经穿入所述后部网辅助加捻机构的所述丝线孔内之后将所述塑料线穿入所述前部网加捻机构的所述丝线孔内的常规麻烦的操作,由此简化和有利于所述塑料线的穿线操作以显著缩短操作时间。
[0028] 在所述前部网加捻机构之后或其下游设置保持设备,该保持设备优选但非排他地呈波纹状保持装置的形式,容许在各加捻部分刚从网加捻机构中供给之后将各加捻部分沿网宽度方向保持为正确的距离或间距,在所述保持装置中,在沿网宽度方向与蜂窝状网的各加捻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处相应地至少有一个凹入部分,其中这些保持设备以与蜂窝状网从所述网加捻机构的供给速度相同的速度向前偏移一些,并且随后快速回到初始位置并且重复该前向运动。这样,即使两根线通过恒定张力向两侧打开或移动开,也可能防止所述网的所述加捻部分的变形,即使右侧或左侧被有力拉动的情况下也如此,从而编织具有一致的蜂窝形状和规定强度的蜂窝状网。附图说明
[0029] 从下面参照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附图而对本发明的优选但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显现,其中:
[0030]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塑料蜂窝状网制造机器的示意图;
[0031] 图2是网加捻机构和网加捻辅助机构中的加捻修缘齿轮的旋转的局部立体图;
[0032] 图3是图2的加捻修缘齿轮的分开/偏移的局部立体图;
[0033] 图4是背部加捻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0034] 图5是本发明的呈保持装置形式的保持设备的局部立体图;以及[0035] 图6A-图6C是说明图5的保持装置的运动解释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现在参照图1至图3,塑料开口网格网制造机器1包括网加捻机构2以加捻塑料线a且编织塑料线a以形成蜂窝状网b。网加捻辅助机构或辅助机构3设置在网加捻机构2的后方。图1中也可见到导向齿轮41、用于供给塑料线a的前部供给绕线筒42、后部供给绕线筒43、包括安装在前部供给绕线筒42与后部供给绕线筒43之间的导向装置44的回加捻机构4。另外,机器1包括加热装置5以均匀加热在导热丝线管51的内部运行的塑料线a,其中导热丝线管51安装在网加捻机构2与网加捻辅助机构3之间。保持设备6(优选地为保持装置)安装在所述网加捻机构2的前方以维持蜂窝状网形状。
[0037] 网加捻机构2包括一双加捻修缘齿轮(twisting semi-cut gear)21和22,该对加捻修缘齿轮一起反复旋转并且随后沿网宽度方向分开/偏移,以将塑料线a编织为塑料线蜂窝状网b。蜂窝状网b通过网加捻机构2连续生产。在网加捻机构2中,设置有齿条23(在顶部和底部)并且具有与加捻修缘齿轮21和22相配的齿以使齿轮21和22旋转。
[0038] 网加捻机构2具有用于塑料线a的螺纹孔21a和22a,并且例如若干对加捻修缘齿轮21和22沿网宽度方向一个在另一个的旁边安装。在加捻穿过分别设置在一起旋转的成对加捻修缘齿轮21和22内的螺纹孔21a和22a的塑料线a几次之后,加捻修缘齿轮21和22中的一个或两个沿网宽度方向分开和/或偏移直到其顶部在底部上地对应于相邻且不同的加捻修缘齿轮21和22为止。接着,新对应的且成对的加捻修缘齿轮21和22旋转,以便将穿过所述加捻修缘齿轮21和22的螺纹孔21a、22a的两根塑料线a被加捻若干次。在该操作之后,加捻修缘齿轮回到初始位置并且使用先前对应的加捻修缘齿轮21和22通过一起旋转而重复加捻操作,并且编织蜂窝状网b。
[0039] 网加捻机构2包括例如若干成对的顶部和底部齿轮21和22沿网宽度方向安装在其中的结构。在成对加捻修缘齿轮21和22的对应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分别形成螺纹孔21a、22a,并且塑料线a穿入各螺纹孔21a、22a内。成对的顶部和底部加捻修缘齿轮21和
22构造为旋转几次并且最终到达在图1中图示的类似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其中加捻修缘齿轮21再次置于另一个、对应的加捻修缘齿轮22的上方。
[0040] 最顶上的加捻修缘齿轮21和最底下的加捻修缘齿轮22构造为使得一个或两个沿网宽度方向分开或偏移,直到它们以顶部对底部相邻的方式分别与其它加捻修缘齿轮21和22相对应为止。
[0041] 在所述网加捻机构2的背部,即在塑料线a的供给方向的上游,设有网加捻辅助结构3,网加捻辅助机构3具有相应的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1、32,其中的每一个单独地对应于网加捻机构2的各加捻修缘齿轮21、22。
[0042] 在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各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1和32具有用于待穿入的塑料线a的相应螺纹孔。在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各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1和32在旋转和沿网宽度方向的分开/偏移上同步,并且构造为旋转和沿网宽度方向分开/偏移。在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齿条33布置在顶部和底部上以与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1、32的齿相配。
[0043] 由于与网加捻机构2的相同运动,因此网加捻辅助机构3与网加捻机构2几乎具有相同构造。这用于防止各导热螺纹管51由于加捻修缘齿轮21、22的旋转运动和沿网宽度方向的分开/偏移运动而导致的彼此接触和加捻。实际上,如果导热螺纹管51相对于彼此接触或加捻,则实施在网加捻结构2中的加捻修缘齿轮21、22的旋转和分开/偏移可能变为困难或有问题的。此外,如果导热螺纹管51故障或被弯曲,或者如果穿入的塑料线a被切割或加捻,则编织蜂窝状网b将变为不可能。网加捻辅助机构3设置在网加捻机构2的背部以防止该现象。
[0044] 回加捻机构4通过将连续供给至网加捻辅助机构3的塑料绳a往回加捻而防止塑料线a的另外加捻。实际上,连续供给至网加捻辅助机构3的塑料线a的不适当的另外加捻以及随后在网加捻机构2中进行加捻可能导致在平滑形成蜂窝状网b中的困难,并且这可能不利地影响蜂窝状网b的强度。
[0045] 此外,回加捻机构4能够防止连续供给至网加捻辅助机构3的每根塑料线a由于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各加捻修缘齿轮31、32的旋转和沿网宽度方向的分开/偏移运动而导致的交织,以便向网加捻辅助机构3平滑地供给塑料线a。
[0046] 回加捻机构4包括导向齿轮41、供给塑料线a的前部供给绕线筒42、供给另一根塑料线a的后部供给绕线筒43、位于所述网加捻辅助机构3的背部的导向装置等。向后倒退,导向齿轮41、前部供给绕线筒42、导向装置44和后部供给绕线筒43以该顺序布置。
[0047] 导向齿轮41旋转以与网加捻机构2和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每对修缘齿轮21、22;31、32的旋转同步。在直径上大于前部供给绕线筒42的导向齿轮设置在所述网加捻辅助机构3的后面。大齿轮在导向齿轮41的外周缘处形成,并且设有与该大齿轮相啮合的旋转齿轮41a以使导向齿轮41旋转。在导向齿轮41的外周缘部分处,外周缘通道41b被形成以钩住且旋转从后部供给绕线筒43所供给的塑料线a。
[0048] 前部供给绕线筒42通过位于对应且成对的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1或32中的一个向网加捻机构2中的加捻修缘齿轮21或22中的一个供给塑料线a。塑料线a缠绕在前部供给绕线筒42处。前部供给绕线筒42布置在导向齿轮41的周缘内侧。前部供给绕线筒42安装为使得其不会阻止使导向齿轮41旋转的旋转。
[0049] 后部供给绕线筒43供给塑料线a,塑料线a钩在导向齿轮41的外周缘通道41b处并且通过在对应且成对的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另一加捻修缘齿轮辅助32或31旋转至网加捻机构2中的另一加捻修缘齿轮22或21。塑料线a缠绕在后部供给绕线筒43处并且其布置在导向齿轮41和导向装置44的背部。
[0050] 导向装置44设置在前部供给绕线筒42与后部供给绕线筒43之间并且是用于改变从各后部供给绕线筒43所供给的塑料线a的悬挂以与导向齿轮41相对应的装置。在导向装置44中(参见图4),安装有阻挡件44a以钩住塑料线a,并且这些阻挡件44a与各修缘齿轮21、22和31、32的旋转和沿网宽度方向的分开/偏移运动联动而向上和向下或向右和向左偏移,以便使塑料线a从后部供给绕线筒43的供给平稳。
[0051] 在前部网加捻机构2的修缘齿轮21、22中的各螺纹孔都借助于导热螺纹管51连接至在后部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修缘齿轮31、32中的相应螺纹孔,其中塑料线a在导热螺纹管51的内部运行。各导热螺纹管51相应地以并行的关系以与加捻修缘齿轮相同的速度偏移。
[0052] 导热螺纹管51的一端连接至网加捻机构2中的加捻修缘齿轮21的螺纹孔21a,而导热螺纹管51的另一端连接至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1的螺纹孔31a,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1与加捻修缘齿轮21相对应,在旋转和沿网宽度方向的分开/偏移上同步。类似地,另一导热螺纹管51的一端连接至网加捻机构2中的加捻修缘齿轮22的螺纹孔22a,而导热螺纹管51的另一端连接至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2的螺纹孔32a,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2与加捻修缘齿轮22相对应,在旋转和沿网宽度方向的分开/偏移上同步。
[0053] 各导热螺纹管51在内部是中空的,使得一根塑料线a穿过其中。如果一根塑料线从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各加捻修缘齿轮辅助31、32借助于导热螺纹管51穿线至对应宽度的各加捻修缘齿轮21、22,则穿线能够连续且以其最简单的形式进行。
[0054] 有利地,各导热螺纹管51构造为通过加热导热的管(例如金属圆筒形管)。如果各导热螺纹管51通过加热装置5进行加热,则热量传递给所有各导热螺纹管51。每根穿入的塑料线a随后在其朝向前部网加捻机构2偏移时通过导热螺纹管51均匀加热且内部软化。每根软化的塑料线a随后被平滑地加捻并且编织为蜂窝状网b而没有在加捻时刻的加捻阻力。
[0055] 如之前提及的加热装置5是均匀加热穿入导热丝线管51内的塑料线a的装置。加热装置5设置在接管区域中,其中若干导热丝线管51彼此平行安装在前部网加捻机构2与后部网加捻辅助机构3之间。加热装置5沿关于若干导热丝线管51的横向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对于加热装置5,例如使用电加热器。在网加捻机构2与网加捻辅助机构3之间的、分配用于加热装置5和各导热丝线管51的间距例如是封闭空间,使得热量被保持在该空间的内部而不具有或具有对其外部的很少分散。
[0056] 在所述网加捻机构2的前方,设有两个保持装置6,其类似于梳并且优选地为保持装置。保持装置6维持编织到由网加捻机构2所供给的蜂窝状网b内的蜂窝形状。两个保持装置6通过连接板62彼此相连(参见图5)并且执行相同的动作。各保持装置6至少具有凹入部分61,由于该部分对应于从网加捻机构2所供给的蜂窝状网b中的沿网宽度方向的各加捻部分c。各保持机器6能够以与蜂窝状网b通过网加捻机构2的供给速度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在向前偏移些许之后,其快速地回到初始点,并且构造为重复该运动。而且通过连接板62相连的这两个保持装置6构造为与网加捻机构2联动地通过驱动机构(未示出)驱动。
[0057] 各凹入部分61例如是圆的,以便在各加捻部分c从顶部推出时不会被破坏。这些部分中的很多在椭圆形保持装置6的下面以相同的间距形成。保持装置6形成为从前方看去时的波纹形状。可能的是,沿从网加捻机构2送来的蜂窝状网b的宽度方向的各加捻部分c位于设置在椭圆形保持装置6下面的相应成型的凹入部分61的下面。在图中所示的优选示例中,蜂窝状网b的加捻部分c设置在保持装置6的交替的凹入部分61中。这意味着凹入部分61交替地清空或由蜂窝状网b的加捻部分c占据。
[0058] 如图6A-图6C中清楚可见的,在一个设置在另一个后面的两个注塑机器6中形成的凹入部分61对齐。并且在两个保持装置6中,在蜂窝状网b的六边形网格的两侧处的加捻部分c的位置沿后/前方向变为六边形网格的中心位置。在两个保持机器6上沿后/前方向对齐的凹入部分61由此交替地清空或由蜂窝状网b的加捻部分c占据。这意味着如果蜂窝状网b的加捻部分位于前部保持装置6的凹入部分61内,则沿后/前方向对齐的后部保持装置6的凹入部分61是空的。
[0059] 刚好设置在网加捻机构2的旁边的后部保持装置推动加捻部分c,该加捻部分c变为刚从网加捻机构2供给的蜂窝状网b的六边形的右侧和左侧,并且其凹入部分61交替地填充和清空。在连接条件下,以与蜂窝状网b的速度相同的速度,保持装置向前方偏移以下总长度:该总长度等于加捻部分c(该加捻部分c变为蜂窝状网b的六边形的右侧和左侧)的长度以及正弦值(sine)(前侧与倾斜侧的比值)乘以从加捻部分c的最后端点至下一蜂窝状网b的加捻部分的开始端点的距离;随后快速回到初始位置,并且该运动被重复。
[0060] 变为蜂窝状网b的右侧和左侧的、从网加捻机构2的加捻修缘齿轮21、22供给的两个塑料线加捻部分伴随顶部和底部修缘齿轮21、22的分开/偏移运动,从而使右侧线和左侧线与加捻部分c的最后端点分开,以与相邻的加捻修缘齿轮相对应。随后,新成对的顶部和底部及旋转部分被加捻,并且蜂窝状网b被编织。
[0061] 此时,这两根塑料线a从加捻部分c的最后端点向右和向左分开。
[0062] 如果有力地向右和向左拉开,则各加捻部分c的最后端点连接至在保持装置6的下面形成的凹入部分61,使得它们维持在中心位置而没有沿向右或向左的方向拉动,并且维持蜂窝状六边形。
[0063] 特别是刚好在加捻之后,塑料线a由于加热而仍然为软,由此如果右边和左边的塑料线a的软化条件略有不同,则(在使用已知类型的机器和装置时)存在塑料线a向右侧或左侧不均匀拉动而使蜂窝形状破坏的险。使用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具体而非排他地呈保持装置6的形式,各加捻部分c的最后端边连接于或进入凹入部分61并且保持在其中,使得能够维持蜂窝形状而没有向右侧或左侧拉动。
[0064] 设置在前部的其他保持装置从顶部推动且接合位于蜂窝状网b的六边形的两侧的中心部分的加捻部分c,蜂窝状网b由后部保持装置6推动且与通过连接板62成一体的前述后部注塑装置6相连而联动,从而以完全相同的运动进行工作。
[0065] 刚好在编织为蜂窝形状之后,蜂窝状网b是软化的并且形状可能正好在加热之前变形,但是蜂窝形状的变形通过后部和前部保持装置6阻止和维持。
[0066] 在保持装置6之后,安装有向前运输刚编织的蜂窝状网b的圆筒形输送辊7。在输送辊7的周缘表面上,销71径向突出,以恒定的间距间隔分布在周缘上。旋转的销71钩住且拉动蜂窝形状的六边形的顶侧,使得蜂窝状网b向前移动并且缠绕在缠绕装置或卷筒上,该缠绕装置或卷筒设置在输送辊之后并且其在图中未示出。
[0067] 现在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操作。
[0068] 从设置在背部的回加捻机构4的各后部供给绕线筒所供给的塑料线a被分别插入例如位于网加捻辅助机构3的前方的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1的各丝线孔31a内。其随后穿入导热丝线管51内并且其边缘从设置于其前方的网加捻机构2中的加捻修缘齿轮22的丝线孔22a中伸出。
[0069] 类似地,从设置在背部的回加捻机构4中的各后部供给绕线筒43所供给的塑料线a被钩在设置于各前部供给绕线筒42的外周缘处的导向齿轮41的外周缘通道41b处,以与导向装置44的前部相对应。经由在前部对应的各导向装置44,分别插入例如位于导向齿轮41的前部网加捻中的加捻修缘齿轮辅助件32的各丝线孔32内,穿入导热丝线管51内并且其边缘从设置于其前方的网加捻机构2中的加捻修缘齿轮22的丝线孔22a中伸出。
[0070] 如上所述,在将塑料线a设定到塑料蜂窝状网b的制造机器1之后,加热装置5加热以便加热各导热丝线管51。一旦导热丝线管51被加热,则其热量传递给所有导热丝线管51,使得在其内部的塑料线a被均匀加热且软化。这样,在塑料线a软化而使得加捻阻力减小之后,网加捻机构2和与网加捻机构2联动的网加捻辅助机构3、以及回加捻机构4的导向齿轮41和导向装置44全都激活。
[0071] 网加捻机构2的操作为:在将穿入丝线孔21a、22a内的两根塑料线a加捻若干次之后(其中丝线孔21a、22a彼此相联且通过对应的加捻修缘齿轮21、21成对),这些加捻修缘齿轮21、22中的一个或两个沿网宽度方向分开/偏移以抵达相邻的、不同的加捻修缘齿轮21、22且与该加捻修缘齿轮21、22成对。通过新的对应且成对加捻修缘齿轮21、22的旋转,两根塑料线a被加捻若干次,随后回到初始位置,并且重复以与先前的加捻修缘齿轮21、22相对应并且最后再次旋转。这样,蜂窝状网b被编织并且一个网格接另一个网格地输送至网加捻机构2的前方。
[0072] 位于网加捻机构2与网加捻辅助机构3之间的导热丝线管51在加捻修缘齿轮21、22的旋转和沿网宽度方向的分离/偏移上同步,以分别与网加捻机构2相对应以便旋转和沿网宽度方向分开/偏移。
[0073] 类似地,在网加捻辅助机构3的后面的回加捻机构4通过将从前部供给绕线筒42和后部供给绕线筒43连续供给的塑料线a捻回至网加捻辅助机构3而与网加捻机构2中的加捻修缘齿轮21、22在旋转和沿网宽度方向的分开/偏移同步。由此,防止向在网加捻辅助机构中加捻的塑料线a添加加捻。此外,通过位于网加捻辅助机构3中的各加捻辅助修缘齿轮31、32的旋转运动和沿网宽度方向的分开/偏移运动而防止连续供给至网加捻辅助机构3的塑料线a彼此交织。
[0074] 当塑料线的加捻部分c的最后端部分传送过位于网加捻机构2中的加捻修缘齿轮21、22的丝线孔21a、22a时,后部保持装置6从顶部向下运动并且推动位于在后部保持装置
6的表面的下面形成的凹入部分61的内部的加捻部分c的最后端部分,从而连接和插入加捻部分c(参见图6A)。当塑料线a在离开网加捻机构2之后仍然处于软化状态中时,各加捻部分c通过后部保持装置6的凹入部分61保持在一起且被维持。刚好在此之后,两根塑料线a被分别朝向右边和左边拉动,并且由此分开,但是各加捻部分c的最后端部分通过保持装置6的凹入部分61保持在一起,从而可能维持蜂窝形状而不向右和/或向左偏移。
[0075] 当靠近网加捻机构2的后部保持装置6的凹入部分61推动各加捻部分c的塑料线a的最后部分并且由此保持相连时,前部保持装置6的凹入部分61同时从顶部向下移动,推动且连接各加捻部分的最后端部分,该加捻部分在此之前已经被向前传送一个捻距。
[0076] 在保持装置6的各凹入部分61以与蜂窝状网b从网加捻机构2的前行速度相同的速度推动和连接相应的塑料线a的最后端部分的各加捻部分之后,保持装置6向前偏移一总长度,该总长度是加捻部分c(其变为蜂窝状网b的右侧和左侧)以及正弦值(sine)(前侧与倾斜侧的比值)乘以从加捻部分c的最后端点至下一蜂窝状网b的加捻部分的开始端点的距离(参见图6B、图6C),随后快速移动至顶部,在回到后部初始位置的同时,从顶部向下移动,推动且连接刚从网加捻机构2传送的塑料线a的最后端部分,每根塑料线a通过部分c进行加捻(参见图6A)。往复保持装置6重复该运动。
[0077] 在刚编织为蜂窝形状之后,蜂窝状网b由于加热而仍然为软的并且存在其变形的可能性,并且由于保持装置6的上述往复机构,各加捻部分c的形状被保持并且不会横向扭曲,使得其防止蜂窝形状的变形。
[0078] 通过网加捻机构2编织的蜂窝状网b向前移动并且通过缠绕装置(未示出)进行缠绕,这是由于设置在保持装置6之后的前向辊7的旋转销71钩住蜂窝六边形的顶侧并且拉动该顶侧。
[0079] 本质地,本发明的实施例和特征能够通过采用在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等同而进行修改和改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