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结构及应用该夹持结构的平织网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726642.3 申请日 2017-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7350400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7
申请人 金倍励金属(苏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爱春;
摘要 本 发明 揭示一种夹持结构及应用夹持结构的平织网装置,该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其内具有第一夹持空间;第二夹持部,由所述第一夹持部延伸弯折,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间呈一夹 角 ,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相通的第二夹持空间。该平织网装置包括平织网及夹持结构,所述平织网的两端皆设有上述夹持结构,所述平织网的两端夹持于上述夹持结构的夹持空间里。由于是将平织网夹持于所述夹持结构内,而所述夹持结构的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夹角,因此具有较好的夹持效果,并且所述夹持结构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平织网两端的长度,使得平织网在该方向具有较好的张紧度,该装置使用起来具有较好的筛漏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持部,其内具有第一夹持空间;
第二夹持部,由所述第一夹持部延伸弯折,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间呈一夹,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相通的第二夹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间呈一夹角大于30度且小于61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为金属冲压折弯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向外侧翻转设有折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夹持结构还具有隔层布,所述隔层布贴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内侧或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全部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夹持部,由所述第二夹持部延伸折弯,所述第三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相通的第三夹持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呈小于10度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布贴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及第三夹持部的全部内侧。
9.一种平织网装置,该装置包括平织网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结构,所述平织网的两端皆设有上述夹持结构,所述平织网的两端夹持于上述夹持结构的夹持空间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织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平织网两端的长度。

说明书全文

夹持结构及应用该夹持结构的平织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平织网的夹持结构。【背景技术】
[0002] 平织,是一种编织法,即当其经纬纱是以一上一下(One Over One Under) 之方式编织者,称为平织法。由平织法生产出来的金属丝网通常称作平织网。
[0003] 平织网因其目数的不同也具备不同的应用。高目数的平织网例如用于药品的筛漏。然而,目前缺乏一种好的夹持结构对平织网进行夹持,以达到对平织网的全面张紧,使其具有更好的筛漏效果。
[0004]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夹持结构及应用该夹持结构的平织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发明内容】
[0005]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结构及应用该夹持结构的平织网装置,解决现有的夹持结构对平织网的张紧效果差筛漏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夹持结构,包括:
[0007] 第一夹持部,其内具有第一夹持空间;
[0008] 第二夹持部,由所述第一夹持部延伸弯折,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间呈一夹,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相通的第二夹持空间。
[0009]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间呈一夹角大于30度且小于61 度。
[0010] 可选的,所述夹持结构为金属冲压折弯一体成型结构。
[0011]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向外侧翻转设有折边。
[0012] 可选的,所述所述夹持结构还具有隔层布,所述隔层布贴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内侧或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全部内侧。
[0013] 可选的,该夹持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夹持部,由所述第二夹持部延伸折弯,所述第三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相通的第三夹持空间。
[0014] 可选的,所述第三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呈小于10度的夹角,较佳为所述第三夹持部弯折后于所述第二夹持部贴合或基本贴合。
[0015] 可选的,所述隔层布贴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及第三夹持部的全部内侧。
[0016] 本发明还揭示一种应用该夹持结构的平织网装置,该装置包括平织网及夹持结构,所述平织网的两端皆设有上述夹持结构,所述平织网的两端夹持于上述夹持结构的夹持空间里。
[0017] 可选的,所述夹持结构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平织网两端的长度。
[0018]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夹持结构及应用该夹持结构的平织网装置,由于是将平织网夹持于所述夹持结构内,而所述夹持结构的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夹角,因此具有较好的夹持效果,并且所述夹持结构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平织网两端的长度,使得平织网在该方向具有较好的张紧度,该装置使用起来具有较好的筛漏效果。【附图说明】
[0019] 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局部示意图。
[0020] 图2绘示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局部示意图。
[0021] 图3绘示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绘示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对应的平织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绘示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对应的平织网装置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4] 请参阅图1,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局部示意图。
[002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夹持结构,包括:
[0026] 第一夹持部101,其内具有第一夹持空间;
[0027] 第二夹持部102,由所述第一夹持部101延伸弯折,所述第二夹持部10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间呈一夹角,所述第二夹持部102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相通的第二夹持空间。
[0028] 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部10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间呈一夹角大于30度且小于61度,较佳可以为60度,该角度可以使得各夹持空间(例如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及第二夹持空间)内夹持的物件(例如为平织网104)不易滑落。
[0029] 其中,所述夹持结构为金属冲压折弯一体成型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及表面线条流畅度。
[0030]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01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102的一端,可以为向外侧翻转设有折边,避免了第一夹持101的边缘与所述平织网104之间的刮擦,以及避免了长期使用张紧后对平织网104造成的持续伤害。
[0031] 其中,于该第一实施例,所述所述夹持结构还可以具有隔层布103(例如为尼龙油布),所述隔层布103贴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的两内侧,减少平织网104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之间的刮擦,并增大所述平织网104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之间的夹紧度,避免所述第一夹持部101与所述平织网104松弛或摩擦较小而滑落。
[0032] 请再结合参阅图2,图2绘示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局部示意图。
[0033] 于该第二实施例,所述隔层布103贴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及第二夹持部102的全部内侧,更大程度上减少平织网104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及所述第二夹持部102之间的刮擦,并增大所述平织网104与各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101及第二夹持部102)之间的夹紧度,避免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第二夹持部102与所述平织网104松弛或摩擦力较小而滑落。
[0034] 请再结合参阅图3、图4、图5,图3绘示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绘示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对应的平织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绘示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对应的平织网装置分解示意图。
[0035] 于该第三实施例,该夹持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夹持部106,由所述第二夹持部 102延伸折弯,所述第三夹持部106具有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相通的第三夹持空间。增加第三夹持部106后,平织网104经过第二夹持部102弯折夹持,再经过第三夹持部106弯折夹持后,两个角度的调整,使其几乎没有脱落的可能。
[0036] 其中,所述第三夹持部106与所述第二夹持部102之间呈小于10度的夹角,较佳为所述第三夹持部106弯折后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02贴合或基本贴合。
[0037] 其中,所述隔层布103贴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第二夹持部102及第三夹持部106的全部内侧。极大程度上减少平织网104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所述第二夹持部102及第三夹持部106之间的刮擦,并增大所述平织网104与各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第二夹持部102及第三夹持部106)之间的夹紧度,避免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第二夹持部102、第三夹持部106与所述平织网 104松弛或摩擦力较小而滑落。
[0038] 其中,所述平织网104的目数例如可以为400目、600目等高目数,达到对细小物件的筛漏。所述平织网104以及各所述夹持部的材质可以为SUS304或 SUS316。
[0039] 本发明还揭示一种应用该夹持结构的平织网装置,该装置包括平织网104 及夹持结构,所述平织网104的两端皆设有上述夹持结构,所述平织网104的两端夹持于上述夹持结构的夹持空间里。对应上述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所述平织网104的两端夹持于上述第一夹持空间及第二夹持空间内。
[0040] 其中,所述夹持结构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平织网104两端的长度,进而使得平织网104在长度方向有较好的张紧度。
[0041]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夹持结构及应用该夹持结构的平织网装置,由于是将平织网104夹持于所述夹持结构内,而所述夹持结构的第一夹持部101 及第二夹持部102之间具有夹角,因此具有较好的夹持效果,并且所述夹持结构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平织网104两端的长度,使得平织网104在该方向具有较好的张紧度,该装置使用起来具有较好的筛漏效果。
[0042] 需指出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