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粉净化的方法

申请号 CN88109169 申请日 1988-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14778B 公开(公告)日 1991-11-20
申请人 凝固煤公司; 发明人 安东尼·G·丰塞卡;
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粉 煤 净化 的方法它包括:监视煤和灰粉杂质分离的浮选池的运行、这是通过自动检测浮选池尾煤的煤的含量进行的,并自动控制提供给浮选池的添加剂的数量,使得悬浮液的煤的回收达到最大限度。并且自动监视脱 水 过滤槽中煤的浮选产物的液面,以控制提供给过滤槽的添加剂的数量及脱水 过滤器 的运行。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控制粉净化和回收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浮选池中加入添加剂进行煤的浮选,把得到的煤的泡沫产物加入到过滤槽中,过滤槽中加入絮凝剂进行脱,得到煤的滤饼,该方法包括:
a)把光敏元件安装在来自浮选池的尾煤中,用以监视浮选池中的煤的回收情况,并自动控制提供给浮选池的添加剂的数量,使得浮选池的煤的回收达到最佳效果;
b)探测过滤槽中浮选产物的液面高度,并据此自动控制过滤器的速度和加入到过滤槽中的絮凝剂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过滤槽配备有液面警报装置,该装置使加入到浮选池的添加剂和加入到过滤槽的絮凝剂受到过载保护控制。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自动控制粉净化处理流程的方法。

把煤加工成不同大小的颗粒时,0.600毫米至0.150毫米(28目至100目)的细的未净化的煤可以放入浮选池中,这种浮选池能把粉煤与灰粉形成的杂质分离。然后,把浮选池中收集到的粉煤送入过滤槽中,过滤槽中有过滤器,过滤器用来把粉煤脱。美国专利4,552,651号阐明了一种把粉煤与灰粉形成杂质分离的浮选池。

在把不需要的灰粉形成的矿物质与可燃的粉煤分离的泡沫浮选处理中,起泡剂、捕收剂和水与煤在浮选池中混合,所得到的悬浮选液中又被充入气体,以致气泡粘附于煤上,这样,煤就上浮到浮选池的表面,然后被取走。从浮选池取走的浮选产物(即含煤的悬浮体)随后被送到过滤器中脱水。在过滤槽中,旋转真空圆盘过滤器通过浮选产物。絮凝剂被加入到过滤槽中,并且,在脱水期间,煤在过滤器中结成状物,并从过滤器中剥离出来,供下道工序处理。(关于圆盘过滤器粉煤脱水的讨论,请参考《煤时代》杂志,1972年7月一期中,第183-199页“煤的制备和组合式货车的装载”一文(CoalPreParation    and    Unit-Train    Loading,Coal    Age,PP.183-199(July    1972))。

在过去,有人试图自动控制这种粉煤净化流程的浮选池的操作。美国专利4,552,651号阐明了一种控制浮选池操作的方法。

然而,粉煤净化处理的现有技术没有把自动的浮选池操作与自动的过滤器控制结合起来,使得粉煤净化处理取得最佳效果。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把粉煤净化处理流程中的自动浮选池控制与自动的过滤器脱水控制结合起来。

本发明的发明主题是:使一种为优化浮选池操作的光敏元件的浮选池尾煤监视器与自动调整过滤槽浮选产物液面以控制絮凝剂的加入和过滤器速度的粉煤脱水过滤器控制配合工作,从而将过滤器性能提高到最大限度。

附图1是常规现有技术的粉煤净化处理流程的图解说明。

附图2是本发明的粉煤净化处理流程的图解说明。

参照附图1,它说明了常规的粉煤净化处理流程。粉煤与起泡剂以及可以使用的捕收剂,例如燃油,连同水一起被加入到泡沫浮选池中。对于上述获得的悬浮液充气,使得形成的气泡粘附于煤上,这样,煤就上浮到浮选池的表面,然后取走煤的悬浮体。过去,是通过人的视觉,观察浮选池中悬浮液的灰色色调来控制浮选池的操作的。若悬浮体液呈淡灰色,则表明含有较多的杂质;若悬浮体液呈深灰色,则表明它含有较多的煤。这种由浮选池操作人员的视觉检测,以及后面的人工向浮选池中加入起泡剂和捕收剂以使煤的分离获得最佳效果的操作,存在着控制不协调和人工操作容易出错等明显的缺陷

共同所有的美国专利4,552,651号说明了通过测量浮选池中浆液的浓度来控制浮选池运行的方法。

在上面叙述的常规的粉煤净化处理流程中,收集到的煤悬浮液,从浮选池取走后被送到过滤器,过滤器把煤脱水,并形成煤饼。在过滤槽(请参见附图1)中,将絮凝剂加入悬浮液中,以提高粉煤的粘附性。在过滤器中,旋转轴上许多圆盘形的过滤器旋转通过悬浮液。内部真空的圆盘吸引水通过过滤介质,同时在过滤器中,粉煤固化并结成块状。随后,煤块从过滤器中被剥离。现场的操作人员通过观测过滤槽的液面,确保过滤槽不溢出,保持该处理流程的过滤状态。

不难看出,上述的常规人工控制浮选池和过滤 槽液面的方法,不会使得粉煤的净化和回收取得最佳的效果。由于处理过程中进料速率的变化,以及由于处理对于悬浮添加剂和絮凝剂具有不同响应特性的不同种类的粉煤,再加上粉煤颗粒大小的稳定性问题等,因此,最好提供一种浮选池和过滤器相互影响的自动控制系统,使得粉煤净化处理取得最好的效果。

现在,我们参照附图2。附图2说明了粉煤净化处理系统的自动控制,该自动控制观测系统的各种参数,并调整到最优的处理状态。

在两份共同所有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其一申请号为117,263,申请日为1987年11月6日;其二申请号为117,264,申请日也是1987年11月6日)中,公开了控制处理粉煤浮选池操作的装置。上述专利中公开的内容在本申请案中引为参考。在上面提到的共同未决的申请案中,如在附图2所示,来自浮选池的尾煤将通过尾煤监视器。

在浮选池运行时,煤与灰粉形成的杂质的分离程度可以在尾煤中检测到。如果尾煤是黑颜色,那末,煤的含量就大(煤吸收光线),这表明浮选池中煤的回收情况不好。若尾煤呈淡灰色,则尾煤中泥土杂质的含量较高,而煤的含量较少。如前面提到的共同未决的两份申请案中所述,光敏元件能够辨认浮选池尾煤的灰色色调,并通过处理控制器,给起泡剂和捕收剂的信号,来改变加入到浮选池中的添加剂的数量,使浮选池中的粉煤回收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浮选产物进入用来脱水的过滤槽。(参考附图2)。过滤槽液面探测器,例如泡沫管,指示过滤槽中悬浮液的液面。检测到的液面信号通过前述探测器所预设的标定值,来改变和控制过滤器的速度。因此,当更多的煤加入到过滤槽中时(在浮选池中有较高含量的煤要回收),过滤槽的液面增高,而过滤器的速度随着液面探测器的响应信息将自动增加,使得有可能回收较多的煤。另外,通过与絮凝剂泵的相互作用,过滤槽的液面探测器也能够被用来改变和控制絮凝剂的加入量。例如,最理想的情况是在最佳的絮凝剂用量比率(每回收一吨煤所需要的絮凝剂的千克数)下运行;并且,来自浮选池的煤的进给量的变化将使得絮凝剂加入量产生变化。

过滤槽还应配备有液面警报装置,这种警报装置用作加入到过滤槽中的絮凝剂和起泡剂/捕收剂的过载保护控制,防止过滤槽溢出。

溢出警报装置能使得所使用的添加剂(起泡剂、捕收剂、絮凝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全部,以及其它可能加入的添加剂,例如:阻止过滤槽溢出的助凝剂,迅速增加或减少。报警装置也能够打开,以降低过滤槽的液面的高度(参照附图2)。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使得浮选池中煤的回收效果最佳,对来自浮选池的尾煤灰粉的自动监视与过滤器速度的自动控制及絮凝剂加入的自动控制配合工作,以提供粉煤净化处理的流程。其中所述的过滤器速度的自动控制及絮凝剂加入的自动控制,都是以过滤槽的液面为基础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