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电感应开关

申请号 CN200380109984.7 申请日 2003-10-28 公开(公告)号 CN1757080A 公开(公告)日 2006-04-05
申请人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发明人 理查德·P.·沃朗特; 约翰·E.·弗洛克; 罗伯特·A.·格洛维斯;
摘要 介绍了一种能够感应耦合和解耦电 信号 的微机电(MEM) 开关 。感应MEM开关由在可移动平台(15)上的第一组线圈(20、30)和在固定平台或 基板 上的第二组线圈(40、50)构成,在可移动平台上的线圈在固定基板中的线圈的上面或下面。通过相对于在固定基板上的线圈旋转或横向移动可移动平台的线圈实现耦合和解耦。分别在可移动和固定基板上的各种不同的排列或线圈允许多极和多掷开关结构。所述MEM开关消除了开关触点的静摩擦、拉弧和熔接问题。可以使用标准CMOS技术制造本 发明 的MEMS开关。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导体微机电(MEM)开关,包括:
至少一个可移动电感;以及
在固定基板上的至少一个电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电感相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电感的相对运动使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电感与 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电感电耦合和解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MEM开关,还包括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可 移动电感的驱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MEM开关,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电感 和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电感分别放在第一和第二平面或基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MEM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是在所述第 二平面上面或下面的可移动平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MEM开关,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可移 动平台外部,所述驱动装置提供旋转运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MEM开关,还包括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的 第二和第三电感,在其各端彼此互连。
7.在固定基板上的MEM开关,包括:
彼此靠近的分组排列的电感,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感排列分开 的电感;以及
在旋转平台上彼此互连的两个电感,其中在所述旋转平台上的所 述电感中的一个通过旋转平台的旋转与在所述电感排列中的所述电感 中的一个交替耦合和解耦,同时在所述旋转平台上的第二电感耦合和 解耦与在所述固定基板上的所述电感排列分开的所述至少一个电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MEM开关,其中所述旋转平台附着到枢轴 销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MEM开关,其中所述旋转平台连接到一支 杆,所述支杆围绕所述枢轴销的一端旋转。
10.一种MEM开关,包括:
在固定基板上的第一和第二电感排列;以及
两对电感,所述两对分别放在两个可移动平台上,所述可移动平 台在支杆的各端彼此耦合,所述支杆附着到枢轴销,允许所述可移动 平台的旋转运动,其中所述旋转运动使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的每一对 所述电感与在所述固定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感排列的各对耦合 和解耦。
11.一种MEM开关,包括:
在固定基板上的电感排列;以及
围绕枢轴销旋转的可移动平台,所述可移动平台上具有两个电 感,所述可移动平台允许其上的每个所述电感与在所述固定基板上的 所述排列的电感交替耦合和解耦。
12.一种半导体多极极感应MEM开关,包括:
在固定基板上的多个电感;
在可移动平台上的至少一个电感,所述可移动平台连接到驱动装 置,驱动装置使所述可移动平台相对于所述固定基板横向位移,所述 可移动平台使所述至少一个电感与在所述固定基板上的所述多个电感 耦合和解耦。
13.如权利要求13所述半导体多极感应MEM开关,其中所述电感 形成单闭合环路或多个环路构成的螺旋。
14.一种半导体感应MEM开关,包括:
在固定平台上的至少一个电感;
两对电感,所述两对中的每一对分别放在一个旋转平台上,每个 所述旋转平台一端附着到枢轴销,其中所述两个平台的旋转运动使所 述电感对与在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电感交替耦合和解耦。
15.一种半导体感应MEM开关,包括:
在固定基板上的电感排列;
在旋转平台上的多个互连电感,其中所述旋转平台使所述多个互 连电感与在所述固定基板上的所述电感排列耦合和解耦。
16.如权利要求16(15)所述半导体感应MEM开关,其中所述旋 转平台附着到在所述旋转平台重心上或附近的枢轴销,所述枢轴销被 锚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
17.一种半导体MEM开关-开关组合,包括:
在固定基板上的多个电感;
其上具有至少一个电感的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围绕在其一端 附着的枢轴销旋转,所述枢轴销被锚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所述旋转 平台使所述多个电感与在所述固定基板上的所述电感交替耦合和解 耦。

说明书全文

发明背景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微机电系统(MEMS),特别是MEMS开关, 更具体的,涉及利用感应耦合和解耦,并且完全兼容标准CMOS制造 材料和工艺的感应MEMS开关。开关操作是许多电气、机械和机电 应用的基本部分。MEMS开关在最近几年吸引了相当多的注意。使 用MEMS开关技术的产品广泛用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和通信系统 中。

虽然已经使用各种结构制造出了MEMS开关,但是它们都是进 行金属到金属接触的静电控制的梁,或使用绝缘材料挡形成容性开 关的类似结构。这些器件的共同特征是提供至少一个活动元件,接触 另一个元件,形成电路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在参考示出了具有锚定在绝缘材料2 上的可变形梁5的两端的MEMS开关的剖面图的图1介绍常规MEMS 开关。最下层由电介质材料1构成,电介质材料构成用来连接或形成 器件的各种电气元件的导电元件3和4。用数字3和6表示的导体用 来提供使梁弯曲(或变形)的操作电压。当MEMS开关工作时,传 导电信号的导体4接触可变形的梁。图2示出了同一个常规开关的顶 视图。

在常规MEMS开关的典型实现中,接触梁通过在由例如SiO2构 成的绝缘材料上淀积多晶形成。蚀刻掉周围的材料,留下连接到硅 梁5的凸起结构。锚定在硅梁5的一端的接触元件6的另一端悬在导 体3和4上方,并且最好由多晶硅制成。随后,器件经过化学,通 常镀金,连接到多晶硅上,以完成常规导电元件3、4和6的制造。

通过在接触梁6和电极3之间提供电位差操作开关。该电压产生 使梁6与电极4接触的静电吸引力,由此闭合开关。一旦控制电压消 失,赋予锚定的梁5的扭曲用来将接触元件6恢复到其打开位置

通常,所有常规MEMS开关依靠物理接触,特别是金属到金属 的接触,来进行开关操作。这导致许多与拉弧、材料转移、微焊 (micro-welding)、位置(station)等有关的可靠性问题。在本领域 中众所周知,这些开关的大多数在越高的频率下可靠性越差。试图缓 和这些问题而通常使用的某些冶金技术,例如,镀金,与标准CMOS 制造不兼容。将在下文中介绍的本发明的感应MEMS开关适于通过 许多已知的MEMS致动器操作。

在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y的网址(www.sandia.gov)或与 致动器有关的几个MEMS专利,例如,12/11/2001公开的George E. Vernon,Sr.的题为“Surface-Micromachined Chain for Use in Micro-Mechanical Structures”的美国专利No.6,328,903中可以找到 MEMS致动器的例子。例如,在Jerman等人12/07/1999公开的题为 “Electrostatic Microactuator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的美国专 利No.5,998,906中将找到特别涉及下文中介绍的梳状驱动系统的其它 专利。

例如,在Yao等人06/13/2000公开的题为“Method of Fabricating Suspended Single Crystal Silicon MEMS Devices”的美国专利No. 6,074,890中,并且在2001年12月出版的IEEE Microwave中进一步 进行了介绍,在常规MEMS开关中,如上所述,通常,在开关电路 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具有作为静电驱动的一部分施加的DC电位。因此, 存在不同的需要,以将驱动系统与开关电路分开,从而没有DC控制 电压加到至少一个触点上,以便进行静电驱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基于电信号的感应耦合和解耦提供感 应MEMS开关。
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将开关信号的路径与用来操作器件的控制电 路分开,来隔离控制信号与开关的信号,提供感应MEMS开关。
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在关断状态超过常规开关的关断状态隔 离的感应MEMS开关,处于关断状态的常规开关在6GHz只能提供大 约50dB的隔离。
又一个目的是提供可以以各种多极多掷方式构成并且由许多 MEMS线性或旋转驱动系统控制的感应MEMS开关。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可靠地进行“热开关”,即,在额定功率下 工作的同时开关,的感应MEMS开关。可以在1瓦、5瓦直到电路的 其它部分可以承受的任何值下实现开关,因为开关是非接触的,因此 没有拉弧或触点的熔接。
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可靠地工作,而在信号路径中没有可能导致拉 弧、熔接或材料转移和退化的DC电位或物理接触点的感应MEMS 开关。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在更高的频率下增加其效率的感应MEMS开 关,当信号频率增加时,允许减小线圈的尺寸,通过开关元件之间的 磁场耦合实现效率的增加,由此在更高的频率下提供更好的插入损耗 特性,而不会相应的降低隔离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实现阻抗匹配的开关/变压器组合。 通过适当选择感应开关各部分的电感,可以独立调节开关的输入和输 出阻抗。该调节允许同时进行阻抗匹配和开关。可以利用变压器的特 殊结构产生单端到双端变换器或平衡-不平衡变换器(balun: BALanced-UNbalaced(平衡-不平衡)),在单个器件中提供开关和信 号转换。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可以使用CMOS兼容工艺和材料制造的感应 MEMS开关。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通过固定线圈与可移动线圈之间的感应 耦合和解耦实现信号的开关。随着可移动线圈对准或不对准固定线圈 实现开关。
金属厚度4μm,线宽度10μm并且外径150μm的构成开关的 一个元件的四匝螺旋电感与直接在上方或下面的另一个类似的螺旋磁 耦合,产生大约0.85的耦合系数。当如上所述构成这些螺旋时,在 13GHz下实现6.6dB的开关闭合插入损耗和65dB的开关打开隔离。 通过在开关的两个端口之间增加外部调谐电容调谐到低于13GHz的 频率实现出色的开关通断比。同样,金属厚度4μm,线匝宽度10μm 并且外径150μm的构成开关的一个元件的一匝半螺旋电感与直接在 上方或下面的另一个类似的螺旋磁耦合,产生大约0.85的耦合系数。 当这样构成螺旋时,在25GHz下实现10dB的开关闭合插入损耗和 60dB的开关打开隔离。通过在开关的两个端口之间增加外部调谐电容 调谐到低于25GHz的频率实现出色的开关通断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本MEMS开关解决了已知的开关触 点的静摩擦、拉弧和熔接问题,因为在开关元件之间没有物理接触, 所以消除了所有问题。线圈简单的以非常接近的方式对准,从而感应 耦合可以在一个和另一个之间传递信号。根据该特性,MEMS开关容 易以全功率并且显然比常规MEMS开关更大的功率进行开关(热开 关)。
通过改变固定或可移动线圈的数量,和/或通过改变线圈的几何 结构和可移动元件的相应位移,实现多开关结构。另外,因为驱动电 路完全独立于开关电路,所以能够实现控制信号和开关信号路径的完 全隔离。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介绍,本发明的这 些和其它目的、方案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和2示出了现有技术MEMS开关的剖面和顶视图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可移动电感模块绕枢轴销 旋转,感应耦合和解耦一组线圈与另一组线圈。还示出了梳状驱动器, 示出了一种可能的工作方式。图3示出了处于解耦方式下的开关位置, 以更好的观察固定线圈。
图4是与图3所示相同的器件,但是充分旋转,以示出根据本发 明耦合可移动电感到固定电感的方式。
图5是可移动线圈方案的顶视图。定界符A-A示出了图6中使 用的剖面图。
图6是穿过图5的A-A的剖面图。还示出了下面基板的相关部 分,包括固定线圈40和50,枢轴孔和器件围绕旋转的枢轴销。
图7是同一个器件沿不同定界符B-B的另一个顶视图,将在图8 所示的剖面中使用。
图8示出了穿过定界符B-B的图7的器件的剖面,示出了用来连 接可移动线圈的元件的更好的透视图。
图9示出了枢轴移动到一个可移动线圈内部的方案。还示出了线 圈耦合到固定线圈40,以提供多掷开关。
图10示出了在移动支杆的一端用线圈构成的MEMS开关。
图11是图10的扩展,提供增加的功能作为多极开关。
图12示出了使用用于多位置MEMS开关的旋转驱动的方案。
图13示出了线性(或齿条)和传动齿轮驱动,为本发明的MEMS 开关提供横向运动的方案。
图14是完全封闭的空腔封装在图3到5中所示的开关的剖面图。
图15示出了图14的MEMS开关,示出了增加的上线圈组,以 增强功能。
图16是MEMS器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示出了单匝线圈, 并且在器件的可移动部分中只需要一层布线。
图17示出了图16所示器件从定界符C-C看的剖面图。
图18和19示出了制造用于要求更苛刻的应用中的移动线圈的多 个方案的能力。
图20示出了能够同时耦合多于两对线圈的方案。
图21示出了如何使用单个线圈构成开关/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balun)组合。
图22示出了处于耦合状态的图21所示的同一个开关/平衡-不平 衡变换器。
图23示出了线性方案的顶视图,其中垂直于基板平面构成线圈。
图24示出了图23所示器件的剖面图,示出了在MEMS开关的 可移动元件内如何构成可移动线圈。
图25是类似于图23所示的更复杂的可移动线圈方案的另一个顶 视图。
图26是图25所示MEMS开关的剖面图。
图26A示出了图25和26所示三维线圈方案的透视图。
本发明的详细介绍
现在参考示出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更全面地介绍本发明。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以最简单的形式示出了本发明。由 绕枢轴销70旋转的可移动电感20和30的基板、平台或模块15构成 的可移动线圈组件10,所述旋转将可移动线圈20和30与定位在平台 15上方或下面的第二基板上的固定线圈40和50电感耦合和解耦。虽 然也可以使用同样有效的其它驱动系统,但是梳状驱动器8和9为组 件提供驱动能力,以示出一种操作方式。后续附图将示出在两个位置 定位的器件,以便更好的说明可移动线圈相对于固定线圈的相对位置。
两个电感20和30通过导体25和35连接从而使电路闭合,从而 在一个线圈中感应的任何电流将流过另一个线圈。枢轴销70穿过孔 75(在图6中更详细地示出)。在下伏基板7上定位电感40和50(在 图6中示出),并且连接到需要开关机构的其它电路,比如功率放大 器、接收器和天线。
实现旋转的机制不是本实施例的要素。本领域的从业人员容易认 识到,许多MEMS开关适于为器件提供所需的移动。例如,在Yao 等人介绍简单梳状驱动器制造方法的题为“Method of Fabricating Suspended Single Crystal Silicon MEMS devices”的美国专利No. 6,074,890中,或者在Levitan等人的题为“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actuator for extended linear motion”的美国专利No.6,465,929 中可以找到这种器件的例子。这两个文献通过引用被结合在本申请中。
图4示出了图3的MEMS开关旋转到线圈感应耦合的位置,即, 可移动电感20与固定电感40耦合,同时可移动电感30与固定电感 50耦合。这样,注入到线圈40中的信号可以感应传送到线圈20。电 信号传送到线圈30,线圈30又与线圈50感应耦合。由此,例如来自 发送器功率放大器的电信号加到线圈40,信号流过器件到达线圈50, 线圈50可以连接到例如天线。应当注意,附加的线圈可以是组件的一 部分,以实现附加的功能。这将在下文中参考图9-10、13和18-20说 明。
图5是组件10的顶视图,分别示出了线圈20和30以及它们各 自的内部和外部线圈连接35和25。还示出了将在下文中参考图6使 用的定界符A-A。
图6是沿图5的线A-A的剖面图。这里示出了包含固定线圈(可 能还包含其它相关电路(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的下基板7。在基 板7上构成围绕枢轴销70的凸肩80。凸肩提供必要的间隙,以允许 器件10移动。凸肩的高度确定该间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确定线圈耦 合的效率。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凸肩的厚度在1000左右到超过2μm。 枢轴销70在凸肩区域中,其尺寸由器件10能够自由移动而不会粘接 或明显摇摆的能力确定。枢轴的直径应当足以提供必要的机械可靠性, 并由此确定大小。其直径还受材料的选择和工艺能力的影响。同样, 设计器件10中的孔75以适合枢轴销,从而形成所需的移动范围而不 会粘接。确定枢轴的高度,以符合器件10的厚度。例如,如果器件 10为3μm厚,则枢轴将占据厚度的绝大部分,以便可靠地保持器件。 最好,使枢轴稍稍高于器件10的厚度,从而枢轴接触上凸肩85(参 见图14),以封闭和保持器件。
图7是从由用在图8中的定界符B-B定义的不同位置看器件10 的可移动部分的顶视图。
图8是从定界符B-B看图7的剖面图。具体示出了线圈和用于制 造形成真正的螺旋电感所需的多层结构的间柱60之间的上连接35。 这样,线圈20和30的内端互相连接。在线圈的同一层上建立外连接 25,因此,不需要间柱。应当注意,该方案并不是唯一可行的。下文 中介绍的图16和17将示出仅使用一层布线构成的线圈。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枢轴70向器件10的移动 部分的一端移动,并且在线圈40和50旁边结合另外的固定线圈42 和45。这示出了实现多掷方案的一个方法。在所示方案中,输出线圈 30可以耦合到固定线圈42、45和50中的任一个。通过固定线圈40 到线圈20的耦合提供到可移动线圈的输入。因为枢轴销70位于线圈 20的中心,所以当器件10旋转时保持到40的感应耦合,如图9A所 示,其中梳状驱动器13啮合,并且器件逆时针旋转,同时线圈42与 30重叠,形成感应耦合。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支杆11的一端构成 可移动线圈20和30。当移动它们时,它们相对于固定线圈40、42和 50成对的耦合和解耦。图10示出了器件10处于耦合到固定线圈42 和40的位置。图10A示出了由梳状驱动器13顺时针旋转之后的器件 10,线圈42解耦,由此允许线圈40和50分别与20和30耦合。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扩展图10的实施例以 包括多个可移动线圈组,以形成多极多掷开关。使用图10所示结构的 对称结构,复制图10的线圈排列,其中固定线圈42A、40A和50A 分别耦合到连接到支杆11上并且绕枢轴销70旋转的移动线圈20A和 30A。图11示出了线圈20和30分别感应耦合到42和40的器件。同 时,线圈20A和30A分别感应耦合到42A和40A。在图11A中,示 出了在由驱动器13顺时针旋转之后处于互补位置的同一个器件。在该 位置,示出了线圈20和30分别耦合到40和50,同时线圈20A和30A 分别耦合到40A和50A。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其中由旋转驱动器(未示 出)驱动可移动线圈器件10,以提供多模式开关。该应用例如对于移 动电话的波段开关特别有利。驱动器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并且例如 在Vegan的题为“High Performance Integrated micro-actuator”的美 国专利No.6,404,599中进行了全面介绍。图12示出了线圈20和30 分别耦合到固定线圈42和42A的器件10。图12A示出了当器件10 顺时针旋转时,线圈20和30分别耦合到40和40A。该顺时针旋转进 一步移动器件,从而20和30分别耦合到50和50A。旋转可以沿顺时 针方向进一步扩展而形成其它组合,或者在该点尼转,重复所述移动 线圈20和30相对于各固定线圈的耦合和解耦。可以通过本领域中目 前公知的许多方式赋予器件10旋转运动。
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器件10由轨道16或导槽 约束,并且通过线性驱动器或如图所示使用齿条17和传动齿轮18横 向移动。所示器件仅包括一个固定线圈42和两个可移动线圈。也可以 在器件10下面(或上面)靠近固定线圈42引入其它线圈(类似于图 15中的40A和50A),这里为了清楚起见没有示出所有这些线圈。当 器件10来回移动时,与定位在器件下面或上面的各个固定线圈耦合和 解耦。在Capurso等人的题为“MEMS ink-jet nozzle clea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的美国专利No.6,305,779中介绍了齿条和传动齿 轮MEMS器件的例子,在这里引入作为参考。
图14是为了可靠性的目的完全封装起来的完成器件的剖面图。 在下介质层7构成下固定线圈40和50。另外,在同一个层7上建立 下凸肩80,并且用与共面的介质层90相同的材料制造。在介质层90 内形成空腔12,提供移动器件10所需的空间。上介质层100封闭器 件10,并且,如图所示,通过与枢轴销70接触的上凸肩85,为结构 提供更多的机械支撑
图15类似于图14,但是前者示出了如何通过在上介质层100中 引入额外的线圈40A和50A得到额外的功能。
图16是采用消除对间柱(例如,图8中的60)的需要的更简单 的一层布线方案的器件10的顶视图。本实施例简化了器件10的结构, 但不能使用螺旋电感,因此只能用于特定的应用。定界符C-C提供图 17所示剖面图的基准。
图17是图16的定界符C-C所示结构的剖面图。该图可以与之 前介绍的说明需要螺旋电感的多层布线的图8相比较。
图18是利用与固定线圈30相关的多个移动器件10和10A的本 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可以在结构的不同层形成这些器件,从而如图 19所示移动它们,形成超过两个电感的同时垂直耦合。图18示出了 处于解耦状态的可移动线圈10和10A,图19示出了处于耦合状态的 图18的器件。
图20示出了包含多于两个线圈的感应开关的结构,三形基板 绕枢轴销70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了线圈20、21和30分别与线 圈56、41和51耦合。图示的未对准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如果器 件顺时针旋转,则线圈20、21和30分别与线圈40、50和55对准。
图21示出了处于解耦状态的感应MEMS开关,其中使用单个可 移动线圈提供开关/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组合。如上所述,通过在感应 开关内的适当位置提供不同的电感值,允许在实现开关功能的同时实 现阻抗匹配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功能。
图22示出了处于耦合状态的图21的同一个器件。可移动线圈/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20A同时与两个电感40和50耦合。
图23是线性方案的顶视图,其中垂直于基板10的平面或者竖直 地构成固定线圈和可移动线圈。
图24示出了图23的可移动线圈方案10的剖面,说明了如何在 可移动元件10中构成可移动线圈。图24A更详细地示出了垂直线圈 的结构。以多层的形式制造该结构,用层A形成电感环的底部。该过 程类似于标准镶嵌线路层。层B包含环中的外部和内部垂直导体部分, 以及平内部导体,类似于提供通孔和互连线路的双镶嵌结构。层C 包含垂直环的上部和完成线圈的上水平导体,同样与双镶嵌结构相同。 层D只是还具有封装和保护金属的功能的上部绝缘层。
图25是类似于图23所示的更复杂的可移动线圈方案的另一个顶 视图,而图26是图25所示结构的剖面图,其中以垂直三维结构的线 圈20和30代替前面介绍的水平二维线圈。图26A示出了图25和26 所示三维线圈方案的透视图。以类似于图24介绍的方式构成该方案, 其中就象在镶嵌和双镶嵌工艺中通常所作的那样将线圈的各段构成在 多层中。
本发明的感应MEMS开关在更高的频率下显示出更高效率,从 而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加,允许减小线圈的尺寸。通过开关元件之间的 磁场耦合实现效率的提高。该磁场耦合在更高的频率下提供更好的插 入损耗特性,而不会相应的降低隔离性能。在更高的频率下有效的操 作与典型的金属到金属和容性开关在更高的频率下由于处于开关打开 状态下隔离性能的降低引起的性能不断下降形成对比。典型的金属到 金属开关只能可靠地工作在2到3GHz的频率范围内,而本发明可以 在直到25GHz的频率下可靠的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下有效的操作与 典型的金属到金属和容性开关在更高的频率下由于处于开关打开状态 下隔离性能的降低引起的性能不断下降形成对比。)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构成开关/变压器组合,用于建立阻抗 匹配的能力。通过适当选择感应开关各部分的电感,可以独立调节开 关的输入和输出阻抗。该调节允许同时实现阻抗匹配和开关。可以利 用特殊结构的变压器,产生单端到双端转换器或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在单个器件中同时提供开关和信号转换。
虽然结合优选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根据上述介 绍,许多替代、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然的。因此, 本发明试图包含所有落入附带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这种替代、 修改和变型。这里所述或附图所示的所有内容应当理解为说明性而不 是限定性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