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制动装置

申请号 CN200580009508.7 申请日 2005-03-28 公开(公告)号 CN1934368A 公开(公告)日 2007-03-21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稻垣裕巳; 绵田明文;
摘要 一种驻车 制动 装置,其驻车制动状态基于使背面侧面向驻车用控制液压室(47)、能够滑动地与罩(22)配合的驻车 活塞 (44)的前进动作而获得;其驻车活塞(44)的前进状态由 锁 定机构(31))机械性锁定。而且,构成锁定机构(31)局部的插入轴(59)及罩(23),采用的构成是在驻车活塞(44)位于后退限的状态,使各球体(58)配置在半径方向内方侧,同时随着驻车活塞(44)从后退限前进,锁定活塞(56)前进到前进 位置 时,使各球体(58)配置在半径方向外方侧;在插入轴(59)外表面,多条导向槽在插入轴(59)的轴方向延伸设置,该导向槽具有以大于球体(58)半径的半径向内方凹陷的曲面的横剖面。从而,能够以不伴随着耗电的简单结构获得自动驻车制动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驻车活塞(44),其可滑 动地嵌合于罩(23),通过对应驻车用控制液压对背面侧的作用的前进动 作能够得到驻车制动状态;定机构(31),其在上述驻车活塞(44)后 侧设置在上述罩(23)内,根据为将该驻车活塞(44)在前进位置机械地 锁定的上述驻车活塞(44)的前进动作而自动地进行锁定动作,并且根据 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的作用进行锁定解除动作;液压发生源(10A、10B、 M);液压控制装置(105A、105B),其能够控制上述液压发生源(10A、 10B、M)产生的液压,得到上述驻车用控制液压及上述驻车解除用控制 液压,
上述锁定机构(31)具有:锁定活塞(56),其在上述驻车活塞(44) 后侧可滑动地嵌合于上述罩(23),至少在上述驻车活塞(44)的前进动 作时作用朝向前方的推压,并且能够向后方作用驻车解除用控制压;圆 筒状的保持筒(57),其一体且同轴地连设于上述驻车活塞(44)的后部; 球体(58),其被保持在上述保持筒(57)的周向的多个位置,能够向沿 保持筒(57)的半径方向的方向移动;插入轴(59),其一体地连设于锁 定活塞(56)的前端,从保持筒(57)的内侧接触上述各球体(58),为 了和上述罩(23)的内面之间夹住上述各球体(58),能够轴向相对移动 地插入上述保持筒(57),
上述罩(23)及上述插入轴(59),构成为在上述驻车活塞(44)位 于后退限的状态下,使上述各球体(58)配置在上述半径方向内侧,并且 在对应上述驻车活塞(44)从后退限前进,上述锁定活塞(56)前进到前 进位置时,使上述各球体(58)配置在上述半径方向外侧,在上述插入轴 (59)的外表面,沿插入轴(59)的轴向延伸设有具有以球体(58)的半 径以上的半径凹向内侧的曲面的横剖面形状的多条导向槽(125),以使上 述各球体(58)的一部分分别可滚动地嵌入,在上述罩(23)内面设有限 制台阶部(42),该限制台阶部(42)可从后侧接触在上述锁定活塞(56) 处于前进位置时由上述插入轴(59)推高到半径方向外侧的上述各球体 (58)。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驻车制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将制动活塞在其 动作状态下进行定,从而获得驻车制动状态的驻车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驻车制动装置,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10-5129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0-50481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制动活塞被分割成前部及后部制动活塞, 同时在与后部制动活塞的前端相接触的传递构件和固定于前部制动活塞 上的堵塞板之间缩设弹簧,且在前部制动活塞的后方可与制动钳的内面刻 设的内槽啮合的止动销尽管在上述传递构件与后部制动活塞的前部相接 触的状态下与内齿啮合,但在传递构件从后部制动活塞的前端向前方相对 移动时,也会通过弹簧推压将与内齿的卡合解除而收纳在制动钳内,在 上述后部制动钳上滑动自如地嵌合有可使传递构件相对后部制动活塞沿 轴向相对移动的辅助活塞。但是,必须在制动钳的内面刻设内齿,另外, 由于将制动活塞分割成前部及后部转动活塞,并将止动销收纳在制动钳 内,所以制动钳内的结构复杂。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在制动活塞上固定地连接前端部的调整 螺栓上拧合调整螺母,并将使该调整螺母与罩摩擦卡合的发挥电磁力的电 磁在上述调整螺母后方配置在制动钳内,在得到驻车制动状态时,在制 动活塞上作用了制动液压的状态下,通过上述电磁铁使调整螺母与罩摩擦 卡合,由此阻止制动活塞的后退。但是,需要将电磁铁收纳在制动钳内, 不仅其结构复杂,而且在驻车制动的状态下,需要维持电磁铁的绕阻的通 电状态,因此,电力消耗量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构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驻车制动装置, 不随电力消耗,而可以以简单的构造得到驻车制动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驻车活塞,其可滑动地嵌合于罩,通过对应驻车用控制液压对背面侧作用 的前进动作能够得到驻车制动状态;锁定机构,其在上述驻车活塞后侧设 置在上述罩内,根据为将该驻车活塞在前进位置机械地锁定的上述驻车活 塞的前进动作而自动地进行锁定动作,并且根据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的作 用进行锁定解除动作;液压发生源;液压控制装置,其能够控制上述液压 发生源产生的液压,得到上述驻车用控制液压及上述驻车解除用控制液 压,
上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活塞,其在上述驻车活塞后侧可滑动地嵌合 于上述罩,至少在上述驻车活塞的前进动作时作用朝向前方的推压力,并 且能够向后方作用驻车解除用控制压;圆筒状的保持筒,其一体且同轴地 连设于上述驻车活塞的后部;球体,其被保持在上述保持筒的周向的多个 位置,能够向沿保持筒的半径方向的方向移动;插入轴,其一体地连设于 锁定活塞的前端,从保持筒的内侧接触上述各球体,为了和上述罩的内面 之间夹住上述各球体,能够轴向相对移动地插入上述保持筒,
上述罩及上述插入轴,构成为在上述驻车活塞位于后退限的状态下, 使上述各球体配置在上述半径方向内侧,并且根据上述驻车活塞从后退限 前进,上述锁定活塞前进到前进位置时,使上述各球体配置在上述半径方 向外侧,在上述插入轴外表面,沿插入轴的轴向延伸设有具有以球体的半 径以上的半径凹向内侧的曲面的横剖面形状的多条导向槽,以使上述各球 体的一部分分别可滚动地嵌入,在上述罩内面设有限制台阶部,该限制台 阶部从后侧接触上述锁定活塞处于前进位置由上述插入轴推高到半径方 向外侧的上述各球体。
根据本发明,如果在驻车活塞的背面侧作用驻车用控制液压,则驻车 活塞前进,并且锁定机构机械地锁定驻车活塞的前进位置,因此,可自动 得到驻车制动状态,另外,在将驻车制动状态解除时,只要对锁定机构作 用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即可,在驻车制动状态下,不伴随电力消耗,而可 以以简单的结构自动得到驻车制动状态。
另外,锁定结构具有:锁定活塞,其在驻车活塞做前进动作时作用朝 向前方的推压力,在驻车活塞后侧可滑动地嵌合于上述罩上,并且可向后 方作用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圆筒状的保持筒,其一体且同轴联设于上述 驻车活塞的后部;球体,其被保持在上述保持筒的周向的多个部位;插入 轴,其从保持筒的内侧接触各球体,一体联设在将上述各球体夹在其与上 述罩的内面之间的上述锁定活塞的前端,罩及插入轴,构成为在驻车活塞 位于后退限的状态下,使各球体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并且根据上述驻车 活塞从后退限前进,上述锁定活塞前进到前进位置时,使各球体配置在上 述半径方向外侧,在罩内面,设有限制台阶部,该限制台阶部从后侧接触 由插入轴推高到半径方向外侧的上述各球体,在驻车活塞做前进动作时, 通过锁定活塞前进,由此,各球体被插入轴压起,且各球体构成被限制台 阶部限制向后方移动,同时由插入轴限制其向半径方向内方移动的状态, 能够维持锁定状态。另外,通过对锁定活塞作用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使该 锁定活塞后退,从而,能够解除驻车制动状态。
而且,在插入轴外表面,沿插入轴的轴向延伸设有具有以球体的半径 以上的半径凹向内侧的曲面的横剖面形状的多条导向槽,以使各球体的一 部分分别可滚动地嵌入,因此,球体及插入轴的接触面积比较大,能够缓 和在锁定状态对球体及插入轴作用的应力。另外,由于锁定活塞相对于驻 车活塞笔直地插入,从而,球体在导向槽中向与锁定活塞动作方向相同方 向转动,因此,驻车活塞及锁定活塞间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并且锁定活塞 被顺畅地插入驻车活塞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用制动装置的液压回路图。(第一实施例)
图2是非驻车制动时的左前轮用车轮制动器的纵剖面图。(第一实施 例)
图3是图2的3向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第一实施例)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第一实施例)
图6是图5的6-6线剖面图。(第一实施例)
图7是驻车制动状态下的与图2对应的纵剖面图。(第一实施例)
图8是表示把工具与锁定活塞连结的状态的剖面图。(第一实施例)
图中,10A、10B-作为液压发生源的,23-罩,31-锁定机构, 42-限制台阶部,44-驻车活塞,56-锁定活塞,57-保持筒,58-球体, 59-插入轴,105A、105B-液压控制装置,125-导向槽,M-作为液压 发生源的总泵(master cylinder)。
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图8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首先,图1中,串联式总泵M具有与驾驶员施加在制动踏板4上的踏力 相对应的产生制动液压的第一及第二输出孔1A、1B,第一输出孔1A与第 一输出液压路3A连接,第二输出孔1B与第二输出液压路3B连接。
第一输出液压路3A经由作为常开式电磁的截流阀17A与第一液压 路20A连接,第二输出液压路3B经由作为常开式电磁阀的截流阀17B与第 二液压路20B连接。
第一液压路20A经由作为常开式电磁阀的进压阀6A与带驻车制动机 构的盘式制动器即左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A连接,并且经由作为常开式电磁 阀的进压阀6B与盘式制动器即右后轮用车轮制动器2B连接。另外,第二 液压路20B经由作为常开式电磁阀的进压阀6C与带驻车制动机构的盘式 制动器即右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C连接,并且经由作为常开式电磁阀的进压 阀6D与盘式制动器即左后轮用车轮制动器2D连接。进而在各进压阀6A~ 6D上分别并联连接止回阀7A~7D。
在与第一液压路20A对应的第一油箱8A和左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A及 右后轮用车轮制动器2B之间分别设置作为常闭式电磁阀的排压阀9A、9B, 且在与第二液压路20B对应的第二油箱8B和右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C及左 后轮用车轮制动器2D之间分别设置作为常闭式电磁阀的排压阀9C、9D。
第一及第二油箱8A、8B经由容许制动液向各油泵10A、10B流通的一 方向阀19A、19B与由公共电动机11驱动的第一及第二油泵10A、10B的吸 入侧连接。另外,上述第一及第二输出液压路3A、3B经由作为常闭式电 磁阀的吸油阀18A、18B连接在第一及第二油泵10A、10B及上述一方向阀 19A、19B之间,第一及第二液压路20A、20B经由第一及第二衰减装置13A、 13B与第一及第二油泵10A、10B的排出侧连接。
在各车轮不可能产生锁定的常规制动时,各进压阀6A~6D被消磁而 构成开阀状态,并且各排压阀9A~9D被消磁而构成闭阀状态,从总泵M 的第一输出孔1A输出的制动液压经由进压阀6A、6B作用在左前轮及右后 轮用车轮制动器2A、2B上。另外,从总泵M的第二输出孔1B输出的制动 液压经由进压阀6C、6D作用在右前轮用及左后轮用车轮制动器2C、2D上。
在上述制动中车轮快要进入锁定状态时,进压阀6A~6D中与快要进 入锁定状态的车轮对应的进压阀被励磁而闭阀,并且排压阀9A~9D中与 上述车轮对应的排压阀被励磁而开阀。由此,快要进入锁定状态的车轮的 制动液压的一部分被第一油箱8A或第二油箱8B吸收,将快要进入锁定状 态的车轮的制动液压减压。
另外,在将制动液压保持恒定时,进压阀6A~6D被励磁而闭阀,并 且排压阀9A~9D被消磁而闭阀,进而在将制动液压增压时,只要进压阀 9A~9D被消磁而构成开阀状态,并且排压阀9A~9D被消磁而构成闭阀状 态即可
这样,通过控制各进压阀6A~6D及各排压阀9A~9D的消磁·励磁, 可不使车轮锁定而进行高效地制动。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防抱死制动控制中,电动机11做旋转动作,第一 及第二油泵10A、10B随该电动机11的动作而被驱动,因此,被第一及第 二油箱8A、8B吸收的制动液被第一及第二油泵10A、10B吸入,之后经由 第一及第二衰减装置13A、13B在第一及第二输出液压路3A、3B内环流。 通过这样的制动液的环流,可防止第一及第二油箱8A、8B的制动液的吸 收引起的制动踏板4踏入量的增加。而且,第一及第二油泵10A、10B的排 出压的波动被第一及第二衰减装置13A、13B的动作抑制,且上述环流不 会损害制动踏板4的操作感觉。
而且,通过在将吸油阀18A、18B励磁使其开阀,并且将截流阀17A、 17B励磁使其闭阀的状态下使电动机11动作,第一及第二油泵10A、10B从 总泵M侧吸入制动液,并将加压了的制动液排出到上述第一及第二液压路 20A、20B内。
另外,左前轮及右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A、2C上连接用于检测制动液 压的压力传感器15A、15B。
图2中,在带驻车制动机构的盘式制动器即左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A中, 在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71的两侧对向配置第一摩擦垫72及第二摩擦 垫73。这些第一及第二摩擦垫72、73由可与制动盘71接触的制动衬片72a、 73a和固定于制动衬片72a、73a背面的背板72b、73b构成,在固定于车体 上的托架74上,沿制动活塞78的轴线方向移动自如地轴承上述背板72b、 73b。另外,在托架74上,沿上述制动活塞78的轴线方向移动自如地轴承 跨过第一及第二摩擦垫72、73的制动钳75。
制动钳75具有与第一摩擦垫72的背板72b对向的第一夹臂75a和与第 二摩擦垫73的背板73b对向的第二夹臂75b,第一及第二夹臂75a、75b由通 过制动盘71外周部的桥梁部75c一体连接。在第一夹臂75a上设有圆柱孔 76,在该圆柱孔76上经由密封构件77滑动自如地嵌合杯状的制动活塞78。 可与第一摩擦垫72的背板72b相接触地对向的制动活塞78的前端部通过波 纹状的防尘罩79与圆柱孔76的开口端连接,另外,面临制动活塞78背面的 制动液压室80在第一夹臂75a内形成,该制动液压室80经由设于第一夹臂 75a上的孔81与进压阀6A连接。
在上述制动钳75的第一夹臂75a内设置调整机构82,该调整机构82具 有:与制动活塞78连接而不能相对其旋转,被收纳在上述制动液压室80内 的调整螺母83;前端部拧合在该调整螺母83上的调整螺栓84;配置于上述 制动液压室80后部,并且不能绕轴线旋转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液体 密封且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制动钳75上的中继活塞85;与上述调整螺栓84的 后部一体且同轴联设,液体密封性且滑动自如地嵌合于上述中继活塞85 上,并且向与上述中继活塞85摩擦卡合的方向弹性施力的小活塞86。
在制动钳75的第一夹臂75a上,在制动盘71的相反侧的端部同轴设有 直径比圆柱孔76小的直径中继圆柱孔87,阶梯式中继活塞85的后部,将其 前部插入圆柱孔76的后部,并经由密封构件88滑动自如地嵌合于中继圆柱 孔87。而且,在制动钳75及中继活塞85上嵌合限制销89的两端部,该限制 销具有与圆柱孔76及中继圆柱孔87平行的轴线,被配置在从圆柱孔76的轴 线偏离的位置。由此,中继活塞85被阻止绕与圆柱孔76及中继圆柱孔87同 轴的轴线旋转,并且可向沿上述轴线的方向移动,被支承在制动钳75上。
在中继活塞85上同轴设置前端开口部具有椎状离合面90的小圆柱孔 91。另一方面,在调整螺栓84的后部同轴且一体地连设可与上述离合面90 摩擦卡合的可动离合器体92和液体密封且滑动自如地嵌合于上述小圆柱 孔91的小活塞86。
在被安装于圆柱孔76内面的箍圈94卡合支承的护圈95上,发挥使可动 离合器92与中继活塞85的离合面90摩擦卡合的弹力的离合器弹簧93的一 端与其相接触,该离合器弹簧93的另一端经由滚珠轴承96与可动离合器体 92接触。
调整螺母83及调整螺栓84通过具有节距粗的多条螺纹峰及螺纹槽的 快动螺丝97啮合。使发挥将调整螺母83向制动活塞78侧施力的弹力的防过 度调整弹簧98的一端与调整螺母98接触,并使上述防过度调整弹簧98的另 一端与被安装于制动活塞78内面的箍圈99卡合并支承的护圈100相接触并 被其支承。
调整螺母83及制动活塞78因它们的接触部的凹凸卡合而不能相对旋 转,且第一摩擦垫72的背板72b及制动活塞78因它们的凹凸卡合而不能相 对旋转。
在这种调整机构82中,如果在常规制动时向制动液压室80供给液压, 则受到其液压的制动活塞78使密封构件77弹性变形,同时在圆柱孔76内向 图2的左侧移动,如果将第一摩擦垫72压向制动盘71的一侧面,则因其反 作用制动钳75而向制动活塞78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右侧移动,第二夹 臂75b将摩擦垫73压向制动钳71的另一侧面。其结果是,第一及第二摩擦 垫72、73以均等的面压力与制动盘71的两面相接触,产生制动车轮的制动 力。
在上述制动器中,被供给到制动液压室80内的液压不会在调整螺母83 上产生轴线方向的负荷,但在与啮合于调整螺母83的调整螺栓84一体的可 动离合器部92上产生在小活塞86的截面积上相乘了上述液压的大小的向 右的负荷,与该负荷对应的摩擦卡合力作用在可动离合器体92及中继活塞 85的离合面90间。
但是,在常规制动时,由于作用在制动液压室80内的液压较低,所以 作用在可动离合器体92及中继活塞85间的摩擦卡合力也较小。因此,如果 制动活塞78随着第一及第二摩擦垫72、73的制动衬片72a、73a的磨损而前 进,则调整螺母83通过防过度调整弹簧98的弹力而与制动活塞78一起前 进,与啮合于调整螺母83的调整螺栓84一体的可动离合器体92与作用在制 动液压室80内的液压及离合器弹簧93的弹力向抗衡,从中继活塞85的离合 面90离开。
如果可动离合器体92从中继活塞85的离合面90离开,则因作用在可动 离合器体92上的液压及离合器弹簧93的弹力而向右推压的调整螺栓84相 对不能旋转的调整螺母83在快动螺丝97上相对旋转,同时向右移动,可动 离合器体92与中继活塞85的离合面90再次卡合。这时,通过在与离合器弹 簧93之间配置的滚珠轴承96的作用,可动离合器体92可顺畅的旋转。
这样,随着第一及第二摩擦垫72、73的制动衬片72a、73a的磨损的进 行,使调整螺母83相对于调整螺栓84相对左移,以补偿其损耗量,因此, 能够将非制动时的第一及第二摩擦垫72、73的制动衬片72a、73a和制动盘 71的余隙自动保持一定。
如果为解除制动状态而将作用在制动液压室80上的液压减压,则制动 活塞78因密封构件77的变形恢复力而后退,但由于其后退力经由调整螺母 83及调整螺栓84使可动离合器体92与之间活塞85的离合器面90卡合,从而 限制调整螺栓84相对调整螺母83的相对旋转。因此,制动活塞78只能后退 调整螺母83及调整螺栓84间的间隙量的行程,而在第一及第二摩擦垫72、 73和制动盘71之间赋予上述间隙量的适当的余隙。
另外,在进行了强力制动的情况下,在制动液压室80的液压上升到使 制动钳75变形的规定值为止,进行上述自动调整,当其液压超过上述规定 值时,由于可动离合器体92被液压强力地压向中继活塞85的离合面90,故 可动离合器体92及中继活塞85相对不能旋转地结合。其结果是,调整螺栓 84受限制不能旋转,原来不能旋转的调整螺母83留在调整螺栓84上,因此, 当制动活塞78进一步随液压引起的制动钳75弹性变形前进时,防过度调整 弹簧98被压缩,同时保留调整螺母83,仅制动活塞78前进。这样,防止进 行了强力制动时的调整螺母83及调整螺栓84间的过度调整。
一并参照图3,在制动钳75的第一夹臂75a上,通过多个例如4个螺栓 25...和分别拧合于这些螺栓25...上的螺母26...紧固连结由具有左前轮用 车轮制动器2A的相反侧的后端部具有端臂24a的有底圆筒状罩主体24、和 嵌入并固定于该罩主体24内的圆筒状套筒36构成的罩23。即,一体设于第 一夹臂75a上的凸缘27和一体设于上述罩主体24前端部的凸缘28由上述螺 栓25...及螺母26...紧固连结。
而且,上述4个螺栓25...中除其中一个以外的3个螺栓25...被配置于在 与上述圆柱孔76的轴线正交的平面内与该圆柱孔76的轴线为中心的假想 圆C上,与此相对,剩余的1个螺栓25被配置在从上述假想圆C错开的位置, 通过这样配置螺栓25...,使绕上述圆柱孔76的轴线的相对位置恒定,罩23 与制动钳75的第一夹臂75a紧固连结。
在上述罩23内设置驻车工作机构30和锁定机构31,其中,驻车工作机 构30可对应制动用控制液压的作用得到左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A的驻车制 动状态,锁定机构31被配置在驻车工作机构30的后方,将该驻车工作机构 30的驻车工作状态机械锁定,同时根据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的作用进行锁 定解除动作。
一并参照图4,在罩主体24内设有第一滑动孔32、螺丝孔33、和安装 孔34,其中,第一滑动孔32使正交圆柱孔87的后端同轴面临前端,其直径 比直径圆柱孔87大,螺丝孔22的其直径比第一滑动孔32小,与第一滑动孔 32的后端同轴连接,安装孔34的直径比螺丝孔33小,同轴与螺丝孔33的后 端连接,同时在罩24的端壁24a将后端关闭,在第一滑动孔32及螺丝孔33 间形成面临前方侧的环状的台阶部35。
在上述安装孔34内嵌入圆筒状的套筒36,设于该套筒36前端外周部的 螺栓部37到使套筒36的后端与上述端臂24a相接触为止,拧合在上述螺丝 孔33上,由此,套筒36其前端被配置在上述台阶部35的后方,固定在罩主 体24内。
在该套筒36上设置:直径比上述第一滑动孔32小且与第一滑动孔32的 后端同轴连接的第二滑动孔38、直径比第二滑动孔38小且与第二滑动孔38 的后端同轴连接的导向孔39、直径比导向孔39大且与导向孔39的后端同轴 连接的第三滑动孔40、直径比第三滑动孔40大且与第三滑动孔40的后端同 轴连接的第四滑动孔41,在第二滑动孔38及导向孔39之间形成面临前方的 椎状的限制台阶部42,在第三及第四滑动孔40、41之间形成面临后方的环 状的台阶部43。
驻车工作机构30由可滑动地嵌合于第一滑动孔32内的驻车活塞44、在 上述驻车活塞44的前方可沿轴向滑动地收纳在第一滑动孔32内的按压活 塞45、设于驻车活塞44及按压活塞45间的多个碟型弹簧46...构成。
在驻车活塞44的后端同轴且一体地设置可滑动地嵌合于第二滑动孔 38内的小径部44a,在罩23的罩主体24的台阶部35及驻车活塞44的后端间 形成用于从背面侧向驻车活塞44作用驻车用控制液压的环状的驻车用控 制油压室47,用于从轴向两侧密封该制动用控制油压室47的环状的密封构 件48、49被安装在驻车活塞44的外周及驻车活塞44的小径部44a的外周。 在按压活塞45的前端,与上述中继活塞85的后端相接触,一体突设插入中 继圆柱孔87内的按压突部45a。
另外,在驻车活塞44的前端中央部设置凹部44b,并将插入该凹部44b 的插入筒部45b同轴并一体设于按压活塞45的后端中央部。而且,插入筒 部45b的外径被设为比凹部44b的内径小,使其容许相对于制动活塞44的按 压活塞45的半径方向的相对变位,按压活塞45的外径也被设定为比第一滑 动孔32的内径小,使得即使产生了在上述凹部44b内的插入筒部45b的半径 方向相对变位,也不会与第一滑动孔32的内面接触。
另一方面,碟型弹簧46...的自由长度被设定为在驻车活塞44后退时不 会发挥弹簧负荷的值,以使上述驻车用控制液压室47的容积最小限,在该 状态下,在凹部44b内插入上述插入筒部45b的至少一部分。
这样,夹着多个碟型弹簧46...的制动活塞44及按压活塞45构成容许向 半径方向的相对变位,且在轴向连接的状态,从而将驻车动作机构30装入 罩23内的作业变容易。
在罩23的罩主体24的前部内形成有面临驻车活塞44前端的空气室50, 上述按压活塞45及碟型弹簧46...收纳在该空气室50内。另外,在中继活塞 85和液体密封且滑动自如地嵌合于该中继活塞85上的小活塞86之间形成 有小空气室51,为避免随着中继活塞85及小活塞86的轴向相对移动的上述 小空气室51的加·减压,而在中继活塞85上设置使前端与小空气室51连通, 同时后端在中继活塞85的后端开口的空气通路52。另一方面,在与中继活 塞85的后端相接触而一体设于按压活塞45的前端的按压突部45a的前端面 设置用于使上述空气通路52与空气室50连通的槽53。
但是,制动钳75的第一臂部75a和罩23的罩主体24由多个螺栓25...及 螺母26...紧固连结,但在第一臂部75a及罩主体24的结合面间设置用于从 外部遮断上述空气室50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O环54。
而且,O环54为安装在第一臂部75a及罩主体24的至少一侧,例如设于 罩主体24的环状槽55内的环,该环状槽55如下形成,根据空气室50的容积 随制动活塞44沿轴向移动而变化,容许上述O环54扩大缩小,O环54将空 气室50的容积变化吸收。
一并参照图5及图6,锁定机构31具有:锁定活塞56,其在驻车活塞44 做前进动作时,为作用朝向前方的推压力,而在驻车活塞44的后方侧可滑 动地嵌合于套筒36的第三及第四滑动孔40、41内,并且可朝向后方作用驻 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圆筒状的保持筒57,在其后部一体具有的小径部44a 处一体且同轴连设上述驻车活塞44;多个球体58、58...,其被保持在上述 保持筒57的周向的多个位置,可向沿保持筒57的半径方向的方向移动;插 入轴59,其一体连设于锁定活塞56的前端,使得从保持筒57的内侧与上述 各球体58、58...接触,可相对轴向移动地插入用于将各球体58、58...夹在 其与套筒36的内面之间的保持筒57内。
锁定活塞56一体具有小径部56a和大径部56b,其中,小径部56a嵌合 于第三滑动孔40内可以滑动,大径部56b在与小径部56a的后部之间形成面 临前方的环状的台阶部56c,与小径部56a的后部同轴连接,并且嵌合于第 四滑动孔41内可以滑动。
在锁定活塞56的台阶部56c及罩23的套筒36的台阶部43间,在锁定活 塞56及套筒36间形成面临锁定活塞56前面侧的环状的驻车解除用控制液 压室60,另外,在罩23的罩主体24的端壁24a及锁定活塞56间形成弹簧室 61。
在锁定活塞56的小径部56a及大径部56b的外周,从轴向两侧将驻车解 除用油压室60密封,安装与第三及第四滑动孔39、40滑动接触的环状的密 封构件62、63。
在与上述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室60对应的部分,在罩23的套筒36的外 周及罩主体24间形成有环状室66,在套筒36上设置使该环状室66与上述驻 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室60连通的多个连通孔67...,之间夹着上述环状室66的 一对环状的密封构件68、69被安装在套筒36的外周,使其与罩主体24的安 装孔34的内面弹性接触。
在罩主体24的端壁24a及锁定活塞56间缩设有弹簧64,锁定活塞56通 过上述弹簧64的弹力被弹性推压向前方侧。而且,弹簧64的弹力负荷被设 定地比调整机构82的离合器弹簧93的弹力负荷小。
保持筒57形成有可插入套筒36的导向孔39的外径,在该保持筒57的周 向隔开一定间隔的多个部位设有保持孔65...,各球体58...被插入并保持在 这些保持孔65...内。
另外,插入轴59通过将前方侧的小径轴部59a和大径轴部59b经由使各 球体58...的接触位置随锁定活塞56的前进移动从上述小径轴部59a向上述 大径轴部59b变化的锥部59c同轴一体连设而成,其中,小径轴部59a在驻 车活塞44处于后退限的状态下将上述各球体58...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大 径轴部59b在锁定活塞56随着驻车活塞44从后退限前进而前进到前进位置 时,将上述各球体58...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
而且,实现将球体58...从与小径轴部59a接触的半径方向内侧位置向 与大径轴部59b接触的半径方向外侧位置推押的功能的上述锥部59c相对 插入轴59的轴线所形成的度α被设为20~60度。
另外,在插入轴59的外表面,设有多条导向槽125...,使各球体58... 的局部分别能够转动地嵌入在从其小径轴59a经过锥形部59c直到到达大 径轴部59b之间沿轴方向延伸的多条导向槽125...中,各导向槽125...的横 剖面形状,形成以球体58...的半径r以上的半径R向内方凹陷的曲面状。
而在驻车活塞44处于后退限、锁定活塞56也处于后退限时,与驻车活 塞44一体的保持筒57处于插入导向孔39内的状态,插入轴59处于使其小径 轴部59a与上述保持筒57对应的位置。因此,由保持筒57保持的球体58... 处于半径方向内方位置、处于被夹在导向孔39及小径部59a间的状态。
如图7所示,驻车活塞44从后退限前进,与其对应,如果锁定活塞56 通过弹簧64的弹力前进,则球体58...从插入轴59的小径轴部59a经由锥部 59c与大径轴部59b接触,此时,保持筒57前进到使各球体58...与直径比小 径孔即导向孔39大的作为大径孔的第二滑动孔38的内面接触的位置,被大 径轴部59b推上去的各球体58...由于与配置于第二滑动孔38及导向孔39间 的限制台阶部42相接触,从而向后方的移动被限制。即,限制保持着各球 体58...的保持筒57即驻车活塞44的后退。
作用在驻车用控制液压室47上的驻车用控制液压以及作用在驻车解 除用控制液压室60上的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是通过由液压控制装置105A 控制通过由电动机11驱动而从作为液压产生源起作用的第一油泵10A排出 的液压得到的,该液压控制装置105A具有与驻车用控制液压室47连通并设 置在罩主体24上的液压路108及设于进压阀6A间的第一常闭式电磁阀106、 和以与连通于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室60的环状室66连接的方式设于罩主 体24上的液压路109及设于上述进压阀6A间的第二常闭式电磁阀107,该液 压控制装置105A与罩23的罩主体24一体设置,收纳在从罩主体24膨出到一 侧的膨出部24b内。
另外,在罩23的罩主体24上,如图3所示一体设置与驻车制动液压室 47连通的泄压管101、和连通于与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室60连接的环状室 66的泄压管102,使其在上述膨出部24c的相反侧向斜上方延伸,这些泄压 管101、102的前端部通过盖103、104分别可开关地关闭。
在得到驻车制动状态时,利用电动机11驱动第一油泵10A,将截流阀 17A励磁使其闭阀,并且将吸油阀18A励磁使其开阀,进而将液压控制装 置105A的第一常闭式电磁阀106励磁使其开阀。由此,对制动液压室80作 用制动液压,同时对驻车用控制液压室47作用驻车用控制液压,进而通过 将第二常闭式电磁阀107励磁使其开阀,对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室60作用 液压,由此,抑制锁定活塞56的前进动作,同时使驻车活塞78及驻车活塞 44前进。其次,将第一电磁常闭式电磁阀106消磁使其闭阀,并且停止电 动机11进行的第一油泵10A的驱动,当将截流阀17A消磁使其开阀,并且 将吸油阀18A消磁使其闭阀时,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室60的液压被释放, 锁定活塞56通过弹簧64的弹力进行前进动作,随着驻车活塞44及锁定活塞 56的前进,锁定机构31进行锁定动作。但是,在锁定活塞56停止前进的时 刻,将第一常闭式电磁阀106暂时激励而开阀,清除驻车控制用液压室47 内的残留压。
这样,如果驻车活塞44通过其前进动作而被锁定,则按压活塞45经由 碟型弹簧46被压向前方,通过该按压活塞45在前端具有的按压突部45a使 中继活塞85前进,中继活塞85的移动经由可动离合器体92、调整螺栓84及 调整螺母83使驻车活塞78前进,与常规制动时相同,将第一、第二摩擦垫 72、73的制动衬片72a、73a压向制动盘71的两面,产生制动力,从而可得 到驻车制动状态。
在得到该驻车制动状态的过程中,中继活塞85及可动离合器体92通过 驻车活塞44的推押力相对不能旋转地摩擦卡合,因此,调整螺栓84及调整 螺母83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因此,在左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A作为驻车制动 器起作用时,不能进行调整机构82的上述自动调整。
另外,在常规制动操作中得到驻车制动状态时,在压力传感器15A的 检测值足够高时,将总泵M作为液压产生源使用,不进行电动机11对第一 油泵10A的驱动,而且,在将截流阀17A消磁使其开阀,并且将吸油阀18A 消磁使其闭阀的状态下只要使液压控制装置105A动作即可,另外,在压力 传感器15的检测值低时,执行电动机11对第一油泵10A的驱动,并且将截 流阀17A激励使其闭阀,同时将吸油阀18A激励使其开阀,只要使液压控 制装置105A动作即可,进而,不管压力传感器15A的检测值,也可以执行 电动机11对第一油泵10A的驱动,并且将截流阀17A激励使其闭阀,同时 将吸油阀18A激励使其开阀,使液压控制装置105A动作。
在将驻车制动状态解除时,由电动机11驱动第一油泵10A,并且,将 截流阀17A激励使其闭阀,并且将吸油阀18A激励使其开阀,并将液压控 制装置105A的第一及第二常闭式电磁阀106、107激励使其开阀。这样,制 动液压室80、驻车用控制液压室47及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室60的液压同时 上升,在其增压过程中,首先通过将大于弹簧64的弹力的液压力作用于锁 定活塞56,使锁定活塞56后退,然后通过驻车用控制液压室47的液压,使 作用在小活塞86上的后退方向的液压力及离合器弹簧93的合力大于作用 在驻车活塞44上的前进方向的推押力,从而驻车活塞44后退。由此,锁定 机构31进行锁定解除动作,解除驻车制动状态。
但是,在锁定活塞56和罩主体24的端壁24a之间形成于套筒36内的弹 簧室61的容积根据锁定活塞56的轴向移动而变化,由于该弹簧室61随着其 容积变化,避免加·减压,因此,在锁定活塞56的大径部56a及插入轴59 上同轴设置与弹簧室61连通的连通路110,并在驻车活塞44上同轴设置使 上述流通路110与空气室50连通的连通路111,通过使上述弹簧室61与空气 室50连通,避免弹簧室61的加、减压。
另外,在面临锁定活塞56背面的部分,在罩23的罩主体24的端壁 24a同轴设有作为开口部的螺丝孔112,该螺丝孔112通过拧入作为盖构 件的螺栓113而可拆装地关闭。
另一方面,在锁定活塞56上,在上述连通路110的后部内面设有刻设 阴螺纹114而构成的工具连接部115,如图8所示,通过松开并取下螺栓113, 可将从开口了的螺丝孔112插入的工具116可拆装地与上述工具连接部115 连结。
右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C的构成与上述的左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A相 同,在得到右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C的驻车制动状态时,也可以通过在将吸 油阀18B励磁使其开阀,同时将截流阀17B励磁使其闭阀的状态下使电动 机11工作,使第二油泵10B作为液压产生源起作用,控制液压控制装置 105B的动作。
其次对该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通过由液压控制装置105A、105B 控制总泵M或第一及第二油泵10A、10B产生的液压,如果对驻车动作机构 30具有的面临驻车活塞33背面侧的驻车用控制液压室47作用驻车用控制 液压,则可通过驻车活塞44的前进动作得到左前轮及右前轮用车轮制动器 2A、2C的驻车制动状态,另外,由于利用锁定机构31将驻车动作机构30 的驻车动作状态机械地锁定,故可自动得到驻车制动状态,另外,在将驻 车制动状态解除时,只要对锁定机构31作用驻车解除用控制液压即可,在 驻车制动状态下,不伴随电力消耗,而可以以简单的构造自动得到驻车制 动状态。
而且,驻车动作机构30通过在驻车活塞44和按压活塞45之间设置多个 碟型弹簧46...而成,其中,驻车活塞44使背面侧面朝驻车用控制液压室47, 可滑动地嵌合于罩23的第一滑动孔32内,按压活塞45与左前轮及右前轮用 车轮制动器2A、2B的中继活塞85连结,通过碟型弹簧46...的动作,可使 作用在左前轮及右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A、2C侧的驻车力随驻车活塞44的 前进·后退最缓慢变化。
另外,由于碟型弹簧46...的自由长度被设定为在驻车活塞44的后退限 不能发挥弹簧负荷的值,因此,在驻车制动器解除的状态下,可防止碟型 弹簧46...的弹簧负荷作用在左前轮及右前轮用车轮制动器2A、2C侧。
另外,驻车动作机构30的按压活塞45在前端具有的按压突部45a被插 入设于制动钳75的第一夹臂部75a上的中继圆柱孔87内,且与可滑动地嵌 合于中继圆柱孔87内的中继活塞85的后端相接触,但是,由于夹着碟型弹 簧46...的驻车活塞44及按压活塞45被容许向半径方向相对变位,且与轴向 连接,故即使在制动钳75及罩23的紧固连结状态下产生中继圆柱孔87及第 一滑动孔32的轴心偏离,也可以将该轴心偏离吸收,将上述按压突部45a 可靠地插入中继圆柱孔87内,可使其与中继活塞85相接触。
但是,面临驻车活塞44前方的空气室50在罩23内形成,伴随驻车活塞 44的轴向移动的空气室50的容积变化被O环54的扩大缩小吸收,因此,可 回避空气室50的加·减压,实现驻车活塞44的圆滑的动作,即圆滑的驻车 制动动作及圆滑的驻车制动解除动作。
而且,O环54被设于相互紧固连结的制动钳75及罩23间,具有从外部 遮断上述空气室50的功能,不需要用于空气室50进排气的专用配管等,可 实现部件数量的降低,同时能够吸收空气室50的容积变化。
另外,一体设于制动钳75的第一夹臂75a上的凸缘27、和一体设于罩 23的罩主体24前端部的凸缘28通过多个螺栓25...及螺母26...紧固连结,但 由于这些螺栓25...中的一个在与制动钳75的圆柱孔76的轴线正交的平面 内被配置在从以该圆柱孔76的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C错开的位置,与此相 对,剩余的螺栓25...被配置在假想圆C上,因此,使绕上述圆柱孔76的轴 线的相对位置恒定,将罩23与制动钳75的第一夹臂75a紧固连结。
由此,设于罩23的罩主体24上的膨出部24b及泄压管101、102的相对 制动钳75的相对位置没有错位,可将罩23与制动钳75紧固连结。
另外,构成锁定机构31局部的插入轴59,由前方侧的小径轴部59a和 大径轴部59b形成,小径轴部59a在驻车活塞44处于后退限的状态下使各球 体58配置在半径方向内方侧,大径轴部59b在对应于驻车活塞44从后退限 前进、锁定活塞56前进到前进位置时,使上述各球体58配置在半径方向外 方侧,小径轴部59a和大径轴部59b介由锥状台阶部59c同轴且一体相连设 置,锥状台阶部59c对应于锁定活塞56的前进移动使各球体58的接触位置 从上述小径轴部59a变化到大径轴部59b。
根据这种插入轴59的构造,由于在驻车活塞44做前进动作时锁定活塞 56前进,从而各球体58...通过锥部59c被圆滑地从插入轴59的小径轴部59a 引导向大径轴部59b侧而被推起,且各球体58...构成被罩23侧的限制台阶 部42限制向后方移动,并且被大径轴部59b限制向半径方向内侧移动的状 态,可维持锁定状态。另外,通过将制动解除用控制液压对锁定活塞56作 用,使该锁定活塞56后退,可将驻车制动状态解除。
另外,在插入轴59的外表面,在插入轴59轴方向延伸设有具有以球体 58...的半径r以上的半径R向内方凹陷的曲面的横剖面的多条导向槽 125...,以使各球体58...的一部分分别能够滚动地嵌入多条导向槽125... 中,因此,球体58...及插入轴59的接触面积比较大,能够缓和在锁定状态 对球体58...及插入轴59作用的应力。
另外,由于锁定活塞56相对于驻车活塞44笔直地插入,从而球体58... 在导向槽125...中向与锁定活塞56动作方向相同方向转动,因此,驻车活 塞44及锁定活塞56间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同时锁定活塞56被顺畅地插入驻 车活塞44内。
而且,由于锥部59c相对于插入轴59的轴线构成的角度α被设定为 20~60度,故可避免插入轴59的行程无谓地增大,且可在锁定活塞56及插 入轴59前进时圆滑地压起各球体58...。即,在上述角度α低于20度时,尽 管可圆滑地进行各球体58...的压起,但插入轴59的行程过大,另外,如果 上述角度α超过60度,随锁定活塞56的前进压起各球体58...的分力不足, 难以圆滑地压起各球体58...。
另外,由于在面临锁定机构31的锁定活塞56背面的部分,在罩23的罩 主体24的端部24a设置用螺栓113堵住的螺丝孔112,且在锁定活塞56的后 部设置可拆装地连接从螺丝孔112插入的工具116的工具连接部115,所以, 通过弹簧64的弹力拉伸与工具连接部115连接的工具116,从而强制地使锁 定活塞56后退,由此,可手动操作强制地将驻车制动状态解除,从而在保 养检修时便利。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 只要不脱离专利要求范围所述的本发明,可以进行种种设计变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