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

申请号 CN201610926499.8 申请日 2016-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6438514A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申请人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晓锋; 王创波; 黄胤真; 刘万天;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为解决现有装载机侧卸装置的限位问题;提供一种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包括分配 阀 、侧卸油缸、 控制器 、第一、第二、第三 开关 阀、控制器、第一和第二 传感器 、 蓄能器 、液压油箱,分配阀工作A口和工作B口分别经管路对应与侧卸油缸的小腔和大腔连通;第一、第二、第三开关阀均是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的 电磁阀 ,第一、第二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开关阀设置在分配阀的工作A口与侧卸油缸大腔之间的油路上;第二开关阀设置在侧卸油缸的大腔与蓄能器之间的连接油路上,第三开关阀连接在蓄能器与液压油箱的连接油路上。本发明有效的解决液压系统的内部冲击提高其可靠性,同时解决碰撞时产生的噪音污染,提升驾驶舒适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包括分配、侧卸油缸、所述分配阀的工作A口和工作B口分别经管路对应与所述侧卸油缸的小腔和大腔连通;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控制器、用于检测装载机侧卸铲斗与托架度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分配阀阀杆位置第二传感器、蓄能器、液压油箱;所述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均是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阀,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分配阀的工作A口与侧卸油缸大腔之间的油路上;
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在所述侧卸油缸的大腔与所述蓄能器之间的连接油路上,所述第三开关阀连接在所述蓄能器与液压油箱的连接油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与所述第三开关阀并联在所述蓄能器与液压油箱之间的连接油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检测铲斗与托架的夹角和分配阀阀杆位置并判断铲斗的动作状态,当铲斗的动作状态为收斗状态且铲斗与托架之间夹角小于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控制第二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当铲斗处于翻斗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控制第二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当铲斗处于收斗状态且时铲斗与托架之间夹角大于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控制第二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三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时所述第三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

说明书全文

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装载机侧卸铲斗的一端铰接在铲斗托架上,在铲斗与托架之间用侧卸油缸连接,侧卸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时,侧卸铲斗绕铰接端转动,铲斗内的物料从铲斗的端部卸出;侧卸油缸的活塞杆回缩时,侧卸铲斗绕铰接端转动回落,并置于托架上。由于铲斗最后要置于托架上,为了缓冲侧卸铲斗回落至托架上时的冲击,均设置有缓冲装置,目前在装载机侧卸装置上使用的缓冲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3] 第一种为纯机械式的限位缓冲技术(限位刚性碰撞),是目前国内、国际普遍采用的侧斗限位技术。主要由焊接式刚性转向限位支座、侧卸油缸、侧卸液压系统组成。其原理是:侧斗复位到极限位置时,侧斗限位支座块直接与托架限位支座接触,直接碰撞限位。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其技术不足主要有:
[0004] (1)刚性碰撞的冲击很大,会导致侧斗及托架相应部位疲劳断裂;
[0005] (2)碰撞时发出巨大的噪音,噪音污染,影响驾驶舒适性;
[0006] (3)由于复位到终点位置的冲击比较大,侧卸液压系统因压力流量突然变化可靠性下降、车辆因时常激烈振动可靠性下降、驾驶室操作人员的不适等现象。
[0007] 第二种是纯机械式的橡胶阻尼缓冲限位技术。目前国内、国际少量采用的侧斗限位技术。主要由侧卸限位橡胶块、焊接式刚性转向限位支座、侧卸油缸、侧卸液压系统组成。其原理是:侧卸斗复位到极限位置时,限位橡胶块首先与转向限位支座接触,利用限位橡胶块的阻尼吸能缓冲特性,延长缓冲碰撞时间,减小转向极限位置的冲击力。剩余没有被限位橡胶块吸收的转向能量再通过限位支座的刚性冲击最终消除。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其技术不足主要有:
[0008] (1)限位橡胶块的阻尼吸能能力有限,导致侧斗复位终点的冲击力很大;
[0009] (2)转向限位橡胶块的安装精度、刚性限位座的焊接加工精度要求高;
[0010] (3)由于复位到终点位置的冲击比较大,侧卸液压系统因压力流量突然变化可靠性下降、车辆因时常激烈振动可靠性下降、驾驶室操作人员的不适等现象。
[0011] (4)限位橡胶块阻尼缓冲性能对环境温度敏感,温度过低或过高时易失效。
[0012] 第三种是机械顶杆切断式的缓冲限位技术。目前国内、国际少量采用的侧斗限位技术。主要由液压切断阀、限位座、管路系统组成。其原理是在分配阀、侧卸油缸之间串联接入两个切断阀,在侧卸斗复位时,切断进入侧卸油缸大小腔的液压油,从而实现极限位置的缓冲。其优点是切断迅速、减震效果较好、环境适应性较强。其技术不足主要有:
[0013] (1)切断阀是开关原理,切断瞬间,液压系统内部压力冲击还是比较大;
[0014] (2)对切断阀和限位块(杆)的安装制造精度要求较高,调校难度大。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装载机侧卸装置的限位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限位缓冲功能的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
[0016]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包括分配阀、侧卸油缸、所述分配阀的工作A口和工作B口分别经管路对应与所述侧卸油缸的小腔和大腔连通;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控制器、用于检测装载机侧卸铲斗与托架度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分配阀阀杆位置第二传感器、蓄能器、液压油箱;所述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均是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阀,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分配阀的工作A口与侧卸油缸大腔之间的油路上;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在所述侧卸油缸的大腔与所述蓄能器之间的连接油路上,所述第三开关阀连接在所述蓄能器与液压油箱的连接油路上。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检测铲斗与托架的夹角和分配阀阀杆位置并判断铲斗的动作状态,当铲斗的动作状态为收斗状态且铲斗与托架之间夹角小于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控制第二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当铲斗处于翻斗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控制第二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当铲斗处于收斗状态且时铲斗与托架之间夹角大于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控制第二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三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时所述第三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
[0017] 在本发明的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中,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与所述第三开关阀并联在所述蓄能器与液压油箱之间的连接油路上。
[001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本发明侧卸装置缓冲限位系统安装方式新颖,布置合理,由于蓄能器的缓冲作用有效的减少或消除了侧斗的质量惯性,提高侧卸装置的可靠性,有效的解决液压系统的内部冲击提高其可靠性,同时解决碰撞时产生的噪音污染,提升驾驶舒适性。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0020]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0021] 分配阀1、第一开关阀2、侧卸油缸3、第二开关阀4、第三开关阀5、安全阀6、蓄能器7、第一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控制器10、液压油箱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0023] 本发明中的装载机侧卸液压系统,包括分配阀1、第一开关阀2、侧卸油缸3、第二开关阀4、第三开关阀5、安全阀6、蓄能器7、第一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控制器10、液压油箱11。
[0024] 如图1所示,分配阀1具有工作A口和工作B口以及进油口,进油口用于与压力油源如液压(图中未示)连接;分配阀1的工作A口和工作B口分别经管路对应与侧卸油缸3的小腔R和大腔H连通;侧卸油缸3的大腔H经管路与蓄能器7连接;
[0025] 第一开关阀2、第二开关阀4、第三开关阀5均是控制端与控制器10连接的电磁阀,其中第一开关阀2设置在分配阀1的工作A口与侧卸油缸3的大腔H之间的油路上,控制分配阀1的工作A口与侧卸油缸3的大腔H之间油路的通断;第二开关阀4设置在侧卸油缸3的大腔H与蓄能器7之间的油路上,控制侧卸油缸3的大腔H与蓄能器7之间油路的通断;第三开关阀5设置在蓄能器7与液压油箱11之间的油路上,控制蓄能器7与液压油箱11之间油路的通断,安全阀6与第三开关阀5并联,当第三开关阀5处于截止状态且蓄能器内压力过高时,可通过安全阀泄压。
[0026] 分配阀1具有三个工作位,分别是左位、中位、右位,分配阀1处于左位时,其工作A口出油,工作B口回油,此时侧卸油缸3的活塞杆伸出,对应着铲斗的翻斗动作状态;处于中位时,分配阀的工作A口和工作B口均处于截止状态;处于右位时,其工作B口出油,工作A口回油,此时侧卸油缸3的活塞杆回缩,对应着铲斗的收斗动作状态。第二传感器9与控制器10连接,用于检测分配阀的阀杆位置信息,控制器10通过第二传感器9检测分配阀1的阀杆位置,从而判断铲斗的动作状态。
[0027] 第一传感器8与控制器10连接,用于检测侧卸铲斗与托架之间的夹角,第一传感器8可以是角度传感器或接近开关,当侧卸铲斗与托架所成夹角小于一定值时,第一传感器8可以检测到并向控制器发送有效信号。控制器10根据第一传感器8的信号和第二传感器9的信号从而可以判断出侧卸铲斗的位置以及是否处于收斗状态;当铲斗处于翻斗状态时,控制器10控制第一开关阀2处于导通状态、控制第二开关阀4处于截止状态,此时分配阀1的工作A口向侧卸油缸3的大腔充油,侧卸油缸3的小腔(有杆腔)向分配阀1的工作B口回油,侧卸油缸3的活塞杆伸出而将侧卸铲斗顶起进行翻斗动作;当铲斗处于收斗状态且时铲斗与托架之间夹角大于预定值时,也即侧卸铲斗虽然是进行收斗动作,但侧卸铲斗的位置离限位位置相远,此时控制器10控制第一开关阀2处于导通状态、控制第二开关阀4处于截止状态从而满足侧卸铲斗能够快速收斗动作。当铲斗的动作状态为收斗状态且铲斗与托架之间夹角小于预定值时,也即收斗动作接近尾声,此时侧卸铲斗靠近限位位置,此时控制器10控制第一开关阀2和第三开关阀5处于截止状态、控制第二开关阀4处于导通状态,此时侧卸油缸
3的大腔内的液压油经第二开关阀4进入到蓄能器7,从而对铲斗的收斗起到缓冲的作用;在收斗缓冲的过程中,若压力过高,则液压油经安全阀6进入到液压油油箱11;当收斗动作完成后,分配阀1处于中位,此时控制器10可以让第一开关阀2和第二开关阀4处于截止状态,从而对侧卸铲斗限位。在第二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三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第二开关阀处于截止状态时第三开关阀处于导通状态,将蓄能器中的液压油进行泄压,为下次收斗缓冲做准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