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储油壶

申请号 CN201710231589.X 申请日 2017-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7061380A 公开(公告)日 2017-08-18
申请人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龙; 李刚; 江元; 葛晋;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动 力 转向储油壶,包括壳体和设在 滤芯 固定轴上的回油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开有进油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有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油口外安装有油壶盖,还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进油口内的进油滤芯,所述进油滤芯为向上开口的碗形结构;所述滤芯固定轴 支撑 于所述进油滤芯和所述回油口间;所述回油滤芯的外径小于所述进油滤芯的顶端开口直径。本方案中进油滤芯采用碗形结构,使得进油口轴径较大,由此实现回油滤芯的轻松拆卸,同时,将进油滤芯与回油滤芯组合安装在一起使得转向动力油壶结构更紧凑,节省了其内部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动转向储油壶,包括壳体和设在滤芯固定轴上的回油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开有进油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有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油口外安装有油壶盖,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进油口内的进油滤芯,所述进油滤芯为向上开口的碗形结构;
所述滤芯固定轴支撑于所述进油滤芯和所述回油口间;所述回油滤芯的外径小于所述进油滤芯的顶端开口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储油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进油口处的转接座,所述转接座的顶部内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转接座的底部内壁向内凸设有卡合台;所述进油滤芯的顶端具有翻边,所述翻边搭接在所述卡合台上,所述油壶盖安装于所述转接座内并压紧所述翻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转向储油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壶盖上还设有上下贯穿所述油壶盖设置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内设有贯穿所述油壶盖设置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油壶盖外和油壶盖内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转向储油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轴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油壶盖内且其端部与所述油壶盖的内壁间具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转向储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滤芯的底端中部向上凹陷形成与所述滤芯固定轴相配的定位槽,所述滤芯固定轴的顶端插接在所述定位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转向储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固定轴的底端插装在所述回油口内;还包括设在所述滤芯固定轴上的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一端与回油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滤芯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储油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滤芯固定轴上的弹簧,所述弹簧预紧的安装于所述进油滤芯和所述回油滤芯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储油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油量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储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滤芯的外径不大于所述进油滤芯的底端直径。

说明书全文

转向储油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转向储油壶。

背景技术

[0002] 转向助力在商用车和乘用车上已经普遍运用,利用发动机提供动力源,提高驾驶员的操纵轻便性和操纵舒适性,减轻驾驶员的转向劳动强度。液压助力动力转向系统,需要动力转向储油壶实现杂质过滤、卸荷、散热、防止油液溢出、翻滚。动力转向从动力转向储油壶中吸油并加压为转向系统提供动力,油液经动力转向系统后又回流到动力转向储油壶,汽车动力转向储油壶是实现动力转向的重要组成部件。
[0003] 如图1所示,现有的动力转向储油壶主要由油液加注系统3a、油液过滤系统2a、油气分离系统1a三大系统组成,其中,油气分离系统1a与油液过滤系统2a一起,油液加注系统3a与二者分离,由此导致其结构较为复杂,占用储油壶空间较大。同时,现有的油液过滤系统2a中的回油滤芯更换时,需先拆除油气分离系统1a,而由于油气分离系统1a本身结构占用空间较小,导致油液过滤系统中的回油滤芯在拆卸时,拆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转向储油壶,以期解决现有的动力转向储油壶的内部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大以及回油滤芯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转向储油壶,包括壳体和设在滤芯固定轴上的回油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开有进油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有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油口外安装有油壶盖,还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进油口内的进油滤芯,所述进油滤芯为向上开口的碗形结构;所述滤芯固定轴支撑于所述进油滤芯和所述回油口间;所述回油滤芯的外径小于所述进油滤芯的顶端开口直径。
[0006]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进油口处的转接座,所述转接座的顶部内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转接座的底部内壁向内凸设有卡合台;所述进油滤芯的顶端具有翻边,所述翻边搭接在所述卡合台上,所述油壶盖安装于所述转接座内并压紧所述翻边。
[0007] 优选地,在所述油壶盖上还设有上下贯穿所述油壶盖设置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内设有贯穿所述油壶盖设置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油壶盖外和油壶盖内连通。
[0008] 优选地,在所述安装轴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油壶盖内且其端部与所述油壶盖的内壁间具有间隙。
[0009] 优选地,所述进油滤芯的底端中部向上凹陷形成与所述滤芯固定轴相配的定位槽,所述滤芯固定轴的顶端插接在所述定位槽内。
[0010] 优选地,所述滤芯固定轴的底端插装在所述回油口内;还包括设在所述滤芯固定轴上的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一端与回油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滤芯相连通。
[0011]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滤芯固定轴上的弹簧,所述弹簧预紧的安装于所述进油滤芯和所述回油滤芯间。
[0012]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油量传感器
[0013] 优选地,所述回油滤芯的外径不大于所述进油滤芯的底端直径。
[0014]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方案中进油滤芯采用碗形结构,使得进油口轴径较大,由此实现回油滤芯的轻松拆卸,同时,将进油滤芯与回油滤芯组合安装在一起使得转向动力油壶结构更紧凑,节省了其内部空间。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现有的动力转向储油壶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中动力转向储油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油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 现有技术图中:1a-油气分离系统 2a-油液过滤系统 3a-油液加注系统[0020] 本发明图中:1-壳体 2-滤芯固定轴 3-回油滤芯 4-油壶盖 5-进油滤芯 6-转接座 7-安装轴 8-泄压通道 9-挡板 10-弹簧 11-回油通道 12-油量传感器 
13-出油口 14-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2]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转向储油壶,包括壳体1和设在滤芯固定轴上2的回油滤芯3;壳体顶部开有进油口,壳体1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采用板材冲压成型,其连接处为翻边结构,通过焊接连接,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油口,壳体底部开有出油口13和回油口14;进油口外安装有油壶盖4,其中,还包括活动安装在进油口内的进油滤芯5,进油滤芯5为向上开口的碗形结构,从而使得进油滤芯5向上轴径逐渐增大;滤芯固定轴2支撑于进油滤芯5和回油口14间;回油滤芯3的轴径不大于进油滤芯2的底端直径,以确保进油口大于回油滤芯2的轴径。从而当回油滤芯3拆卸时,先拆卸进油滤芯5,此时,由于进油口轴径较大,可实现回油滤芯3的轻松拆卸,同时,将进油滤芯与回油滤芯组合在一起使得转向动力油壶结构更紧凑,节省了其内部空间。壳体1内还安装有流量传感器12,油量传感器12利用滑动电位器为基本检测原件,利用浮子带动电位器,再利用欧姆表检测器阻值,从而达到监测油量的目的。
[0023] 如图2所示,进油滤芯5和油壶盖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接座6安装于进油口处,其中,转接座6的顶部内壁设有外螺纹,转接座6的底部内壁设有向内凸设的卡合台;进油滤芯5的顶端具有翻边,翻边搭接在卡合台上,油壶盖4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转接座6内并压紧翻边,也就是说,油壶盖4的第一个作用为密封出油口,第二个作用为压紧固定进油滤芯5。
[0024] 回油时,由于是发动机经加热后的油液回流至动力转向储油壶内,因此油液较热,导致油壶内压力较大,因此,本方案中,在储油壶内还设置有泄压结构,其包括,在油壶盖4上设有上下贯穿油壶盖设置的安装轴7,安装轴7内设有上下贯穿所述油壶盖4设置的泄压通道8,泄压通道8的两端分别与油壶盖4外和油壶盖4内连通,当壳体1内的压力过高时,通过泄压通道8与外界大气相通,实现泄压功能。
[0025] 进一步,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回油时,油液向上飞溅至油壶盖内部,导致泄压通道被堵塞,以及防止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油液不会窜出油壶。本方案中,在安装轴7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挡板9,挡板9位于油壶盖4内且其端部与油壶盖4的内壁间具有间隙,以确保泄压通道8能与壳体1内相通。
[0026] 另外,在进油滤芯5的底端中部向上凹陷形成一与滤芯固定轴2相配的定位槽,定位槽用以定位安装滤芯固定轴2,其中,滤芯固定轴2的顶端插接在定位槽内。
[0027] 为了确保回油滤芯在储油壶内的固定稳固,可靠,在滤芯固定轴2上还安装有弹簧10,弹簧10预紧的安装于进油滤芯5和回油滤芯3间,用以给予回油滤芯3一向下的压紧力,确保其稳固的安装于壳体1内,防止回油滤芯3轴向运动,当然,也可在滤芯固定轴2的底部增设一支架,以避免其直接与壳体1接触
[0028] 滤芯固定轴2的底端插装在回油口14内;还包括设在滤芯固定轴2上的回油通道11,回油通道11的一端与回油口14相连通,另一端与回油滤芯3相连通。其中,滤芯固定轴2下半段为中空结构,端部和回油口14连通,中空段开有过油孔,过油孔和回油滤芯内部联通,其共同组成一回油通道。动转油经过回油口进入滤芯固定轴2的中空腔内,再通过过油孔流入回油滤芯3,经过滤芯过滤后油液回流入油壶。
[0029]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