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传动机构

申请号 CN94190187.4 申请日 1994-04-08 公开(公告)号 CN1047820C 公开(公告)日 1999-12-29
申请人 哈兹电机制造公司; 发明人 埃里克·阿布森格;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在柴油机中通过 凸轮 轴操纵进、排气 门 及喷油 泵 (6)的凸轮传动机构,其中,对每个 气缸 只设有一个用来完成这三项操纵工作的凸轮(2),为了降低这种凸轮传动机构的制造 费用 ,并使其结构更为简单紧凑,根据本发明,该凸轮(2)分别中间通过一杠杆(3,5)实现对进、排气门或 喷油泵 的操纵,其中杠杆(5)分别与凸轮(2)及喷油泵 柱塞 (13) 接触 ,杠杆(3)则分别与凸轮(2)及进、排气门(4)接触。本发明的凸轮传动机构特别适用于小型柴油机组。
权利要求

1、一种在柴油机中通过凸轮轴操纵进、排气及喷油(6)的 凸轮传动机构,其中,对每一个气缸只设有一个用来完成这三项操 纵工作的凸轮(2),其特征为:该凸轮(2)分别中间通过一杠杆(3、 5)实现对进、排气门或喷油泵的操纵,其中杠杆(5)分别与凸轮(2) 及喷油泵(6)的柱塞(13)接触,杠杆(3)则分别与凸轮(2)及进、排气 门(4)接触,并且,为了控制喷油泵(6)柱塞的速度,选择关于杠杆 回转轴(20)的杠杆传动比,以及杠杆(5)与凸轮(2)的滚切点(26)和 杠杆(5)与柱塞(13)的滚切点(25)之间连线与杠杆回转轴(20)之间距 离,使得在油泵行程最大为10毫米时,使柱塞速度随凸轮转的变 化曲线,比两个气门的速度曲线更加陡地上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传动机构,其特征为:所述的距 离小于连线长度的4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传动机构,其特征为:所述的距 离在连线长度的5%和15%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凸轮传动机构,其特征为:杠杆 (5)设计成大体为直线状平直的形状。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在柴油机中通过凸轮轴操纵进、排气及喷油 的凸轮传动机构,其中,对每个气缸只设一个凸轮来完成这三项 操纵工作。

尤其对于小型柴油机,缩短凸轮轴是在结构方面求达到的目 的。因此,人们试图减少通过凸轮轴来操纵的传动机构凸轮数。然 而,困难在于,两个气门和喷油泵它们所要求的运动过程是不同的。 就气门的操纵而言,在进气门到达上死点和排气门到达下死点时应 有足够长的开启时间,以便使气缸良好充填和充分排空。与之相应 地,设计者谋求在上死点和下死点之间为基本上平直的理想的矩形 曲线变化。采用一种近似于这种矩形的曲线,可以限制在气门传动 机构一侧产生的质量加速度和赫兹力。

另一方面,对于喷油泵的传动而言,要求将真正的喷油时间设 计得尽可能短。理想的柱塞速度随凸轮转变化的曲线,在这里是 一条直至上死点为非常陡的上升曲线,以便控制喷油泵柱塞的速度; 其中,在速度曲线上升线段内,按时间相继排列着操纵油泵的三个 阶段,即起始行程,在此期间吸油通道关闭;中间行程,在此期间 喷油泵中的卸荷腔充填;最后,在到达泵柱塞上死点前不久结束的 喷油行程。与之相对的速度曲线下降段认为是非关键性的。

由于对两个气门的操纵和对喷油泵的操纵要求不同,所以迄今 为了实现这两种功能,在结构上被迫采用分开的凸轮轴传动机构, 例如在形式上是一根凸轮轴带动两个凸轮,亦即其中一个凸轮操纵 进-排气门的摇臂,另一个凸轮操纵喷油泵。

此外,仅用一个凸轮完成三种功能的凸轮传动机构尽管是现有 已知的(DE-Al-3325510),这些功能指的是操纵喷油泵和进、排 气门,然而用这种已知的凸轮传动机构,不能满足上面所阐述的对 运动过程的不同要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制成一种简单的多功能凸轮传动机构, 它要求减少结构方面的费用支出,并能是一种紧凑的结构形式,因 此,这种传动机构特别适用于小型柴油机组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在柴油机中通过凸轮轴操纵进、排气 门及喷油泵的凸轮传动机构来实现的,其中,对每一个气缸只设有 一个用来完成这三项操纵工作的凸轮,该凸轮分别中间通过一杠杆 实现对进、排气门或喷油泵的操纵,其中一杠杆分别与凸轮及喷油 泵的柱塞接触,另一杠杆则分别与凸轮及进、排气门接触,并且, 为了控制喷油泵柱塞的速度,选择关于杠杆回转轴的杠杆传动比, 以及杠杆与凸轮的滚切点和杠杆与柱塞的滚切点之间连线与杠杆回 转轴之间距离,使得在油泵行程最大为10毫米时,使柱塞速度随凸 轮转角的变化曲线,比两个气门的速度曲线更加陡地上升。

这样一来,不仅获得了一种包括喷油泵在内的整个凸轮传动机 构极小的结构体积,而且,除了以上三种功能外,甚至还可以通过 用于喷油泵的杠杆,来完成其它的对发动机的操纵功能,例如润滑 油泵和/或燃油输送泵。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操纵喷油泵的杠杆的设计具有特殊意义。 操给进、排气门的杠杆可按常规设计为摇臂,而有关喷油泵杠杆的 结构,则通过造型设计来实现上述陡的柱塞速度变化曲线。为此目 的,按本发明以下述考虑为出发点,即,对于喷油泵柱塞速度的变 化而言,除了关于杠杆回转轴的杠杆比之外,杠杆回转轴的空间位 置是至关重要的,它应能使柱塞速度随凸轮转角的变化成为较陡的 曲线,在杠杆的两个滚切点之间连线与杠杆回转轴的距离选得愈小 则愈陡;这一距离甚至可取负值,也就是说,杠杆回转轴通过所述 的连线转移到凸轮轴所在一侧。在实践中已证明合乎目的的是,将 杠杆回转轴的中点和与凸轮滚切点以及与柱塞滚切点之间连线的距 离,选为小于连线长度的40%,最好在5%和15%之间。在一种最 佳实施例中,杠杆采用大体平直的形状,也就是说,杠杆回转轴的 侧向位移,小于凸轮端和柱塞端的杠杆滚切点连线长度的10%。以 此方式保证旋转的凸轮和有关滚切点之间有较高的相对速度。这一 点在几何上的意义是,滚切点的圆轨迹与由凸轮旋转给定的作用方 向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夹角,换句话说,凸轮的滚切点某种程度上反 向移动,其结果是,滚切点的相对速度增大,并相应地增加了泵柱 塞的速度。

因此,与普通的杠杆相比只增大操纵泵的杠杆的杠杆比也许是 不够的。尽管这么做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传动速度;但与此同时,加 长泵侧杠杆的臂长,意味着相应加大了泵的行程,因为喷油泵的位 置并不能任意地靠近凸轮轴。但在市场上只能买到泵行程较小的约 限为最大10毫米的喷油泵。所以,只有用按本发明建议的“平直杠 杆”,才能使用唯一的一个凸轮来既操纵气门,又操纵喷油泵。

操纵喷油泵杠杆的复位弹簧,或可用装在喷油泵中的柱塞弹簧, 或用装在杠杆凸轮端延长段上单独的压力弹簧,或也可以由在相应 位置处的拉力弹簧来构成,因此可以保证与凸轮的持续接触。两个 气门均按常规由气门弹簧支承。若喷油泵中取消柱塞弹簧,也就是 说,用一个作用在杠杆上的外部压力或拉力弹簧来替代,则需要用 一个扣卡,使杠杆在柱塞底端的滚切点与柱塞底部连续接触。

下面借助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通过三功能式凸轮轴的横截面;

图2所示为传动喷油泵的平伸式杠杆;

图3所示为传动喷油泵的向外弯角式杠杆;

图4所示为传动喷油泵的向内弯角式杠杆;

图5为按图2至4所示杠杆结构的曲线图。

图1表示通过凸轮轴1和唯一的一个凸轮2的横截面图,凸轮2一 方面操纵摇臂3,并通过摇臂控制进、排气门的气门杆4;另一方面 操纵杠杆5,并通过杠杆操纵喷油泵6。喷油泵6通过其泵柱塞7直接 安装在圆柱头8相应的孔中,在圆柱头8中还加工有燃油流动通道, 亦即燃油进油通道9和燃油回流通道10。在油泵头部11的上端设有 连接螺纹12,用于与压力管路连接。泵柱塞13通过其在杠杆侧的端 头14,借助于扣卡15,与装在轴16上的工作滚轮17相连。另一个围 绕着装在杠杆上的销子19及可转动的工作滚轮18,与凸轮2配合工 作。操纵喷油泵13的杠杆5可绕杠杆回转轴20摆动。在工作滚轮18 与凸轮轴1的凸轮2之间的持续接触,通过一个作用在杠杆5延长端 21上的压力弹簧22来保证,此压力弹簧22被紧压在杠杆5的端头21 和固定在外壳内的弹簧座23之间。当凸轮轴沿箭头24的方向旋转时, 通过此同一个凸轮2相继起三个作用,亦即操纵杠杆5以便控制喷油 泵,以及操纵两个摇臂3以便控制进、排气门的气门杆4。在操纵时 通过一个图上未进一步表示的制在泵柱塞13里端的控制曲线,来控 制通常与燃油喷射有关的各种功能。

图2至4表示操纵油泵用的杠杆5作不同设计时的比较。与按图2 所示大致为平直的杠杆相反,图3所示的杠杆向外弯角,亦即从图 纸上看,杠杆回转轴20位于杠杆5上两个滚切点25、26连线的下方; 图4所示的杠杆则相反,确切地说,此杠杆向内弯角,亦即从图纸 上看,杠杆回转轴20处于上述连线的上方。若人们将这些以视觉上 的形象图为依据的情况,与上述三种实施例中杠杆的几何中点联系 起来,则中点大体处在连线上(图4)或连线下方,其中,中点与 两个滚切点25、26之间连线的距离,大约为连线长度的10%(图2) 或30%(图3)。在图4中,杠杆回转轴20向里(即向上)错移得最 多,其结果是凸轮2旋转时在有关滚切点26引起的相对速度,明显 地高于图2或图3中的情况。在弯角的杠杆结构和平直的结构之间, 可以调整为许多中间状态;杠杆5合用的结构形式,可由专家例如 在图5所示两条极端的曲线之间,根据所要求的柱塞速度变化来取 定。在图5中,实线曲线表示具有按图2所示大体为平直杠杆时的柱 塞速度变化;点划线曲线表示在具有按图3所示向外弯角的杠杆时 柱塞速度变化。虚线曲线表示在具有按图4所示略向内弯角的杠杆 时柱塞速度的变化。在两条极端的曲线之间,可调整为许多不同的 方案,这些方案的柱塞速度随凸轮转角变化的曲线中,对喷油时间 为关键性的上升线段具有不同的陡度。这些曲线清楚表明,杠杆形 状或所选的杠杆回转轴位置对速度变化的影响。在图2至图4中,画 成实线的杠杆5均表示与凸轮2处于接触状态的位置;画成点划线的 杠杆位置均表示在凸轮2作用下的最大偏转状态,此时,泵柱塞13 总是处于最大行程位置。

对专家而言无疑可以理解,图5所表示的仅仅涉及当喷油泵13 和凸轮轴1在空间的位置固定时,杠杆回转轴20的不同位置。其中, 相对于杠杆回转轴20中心,在杠杆回转轴20中心和两个滚切点25、 26之间的杠杆长度选为等长;采用其它的毫无疑问可以预先调整好 的杠杆比,则可获得与所画曲线大体平行的曲线变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