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调整装置及其组装装置

申请号 CN200410095652.4 申请日 2004-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0338339C 公开(公告)日 2007-09-19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衣川浩行; 弓达孝治;
摘要 本 发明 的 阀 定时调整装置(1),包括:与 发动机 的 曲柄 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3);在该第1旋转体(3)内仅可相对转动规定 角 度且一体地固定于吸气或排气 凸轮 轴(5)的端面的第2旋转体(7);对第1旋转体(3)与第2旋转体(7)的相对转动进行限制的 锁 定机构(9)。锁定机构(9)的收放孔(29)是具有在装置径向的最外 位置 形成的小直径部(29a)的台阶构造。故可提供一种具有组装容易且可靠性高的锁定机构的阀定时调整装置及其组装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定时调整装置,包括:
内燃机曲柄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
第2旋转体,其在该第1旋转体内可相对转动规定度且一体地固定于所 述内燃机的吸气凸轮轴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以及
定机构,其具有沿装置径向贯通所述第1旋转体形成的收放孔、可滑动 地配设在该收放孔内的锁定销、形成于所述第2旋转体且接受所述锁定销卡合 的卡合孔、将所述锁定销朝所述第2旋转体侧施的施力构件、将该施力构件 卡止在所述收放孔内的卡止构件,
其特征在于,该锁定机构的所述收放孔是在装置径向的最外位置具有小直 径部的台阶构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定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止构件、施力 构件及锁定销按此顺序从装置径向的内侧组装在收放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定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止构件具有与 锁定销大致相同的外径,由锻造制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定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止构件具有与 锁定销大致相同的外径,由板金制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定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止构件具有与 锁定销大致相同的外径,由合成树脂制作。
6.一种用于阀定时调整装置的组装装置,所述阀定时调整装置包括:
与内燃机的曲柄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
第2旋转体,其在该第1旋转体内可相对转动规定角度且一体地固定于所 述内燃机的吸气凸轮轴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以及
锁定机构,其具有沿装置径向贯通所述第1旋转体形成且在装置径向的最 外位置具有小直径部的台阶构造的收放孔、可滑动地配设在该收放孔内的锁定 销、形成于所述第2旋转体且接受所述锁定销卡合的卡合孔、将所述锁定销朝 所述第2旋转体侧施力的施力构件、将该施力构件卡止在所述收放孔内的卡止 构件、形成于该卡止构件且将所述锁定销的背压朝外气排出的背压排出孔,
其特征在于,具有负压发生装置,其配设在所述收放孔的装置径向的外侧 位置且通过所述卡止构件的背压排出孔赋予将所述锁定销保持在后退端用的 负压。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对发动机内燃机(以下称为发动机)的吸气或排气阀的开闭时 间进行控制的阀定时调整装置及其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阀定时调整装置大致包括:第1旋转体、其由发动机的曲柄轴和 链条等旋转驱动传递构件进行连接、并与曲柄轴同步进行旋转;第2旋转 体、其仅以规定度可在该第1旋转体内相对转动地配设、且一体地固定在 所述发动机的吸气凸轮轴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上;该第2旋转体与所述第1 旋转体之间划分成的多个油压室。在油压室中供给·排出有向发动机滑动部分 提供油的油的油压,通过该油压,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的位置得 到控制。
在如此的阀定时调整装置中,还有一种具有在油压小的发动机起动时等、 为了防止第1旋转体与第2旋转体不经意地接触而产生杂音、将第1旋转体 与第2旋转体的相对转动限制在初期位置的定机构的结构。该锁定机构大 致包括:在一方的旋转体上形成的锁定孔;设置在另一方的旋转体上的圆筒 状的收放孔;可滑动地设置在该收放孔内的锁定销;将该锁定销始终朝该滑 动方向的一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克服该施力构件的施力将锁定销朝其滑动 方向的另一方向移动用的供给油压的锁定解除油路。如此的锁定机构通过施 力构件的施力将锁定销嵌合在锁定孔内,对两旋转体的相对转动进行限制(锁 定),同时通过来自锁定解除油路的油压克服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解除锁定 销与锁定孔的嵌合,从而解除两旋转体的相对转动的锁定。
这里,锁定销的滑动方向及施力构件的施力方向是阀定时调整装置的径 向(以下称为装置径向)的场合,需要在收放孔的装置径向的最外位置装入防止 施力构件从收放孔脱落的卡止构件。
各种文献中记载有以往的阀定时调整装置的卡止构件的构成及其脱落防 止方法。比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339116号公报权利要求1 及图3等)揭示了一种在构成第1旋转体的一部分的同步皮带轮的内周面堵塞 收放孔的装置径向的最外部分以防止卡止构件脱落的方法。但是,这样的卡 止构件的脱落防止方法,不仅不适合于不使用同步皮带轮的阀定时调整装置, 而且还存在出于在同步皮带轮的内周面堵塞收放孔的需要,而无法避免该收放 孔的外侧部分朝装置径向的尺寸扩大的问题。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1-101107号公报,权利要求1及图2等) 揭示了朝装置轴向延伸、与朝装置轴向端面开口的槽内嵌合的卡止构件(板状的 止动件)。但是,锁定销的滑动方向与卡止构件的插入方向正交,故卡止构件插 入时,需要利用夹具将施力装置一度朝装置径向内方压缩、卡止构件插入结束 后拔出夹具的工序,存在组装作业麻烦的问题。
专利文献3(国际专利申请WO01/34947A,图4)揭示了一种通过朝装置轴 向插入的限制构件对在锁定销滑动方向上可滑动地配设在收放孔内的卡止构 件进行动作限制的方法。但是,需要增加用于防止卡止构件脱落的作为新的其 他构件的限制构件,存在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往阀定时调整装置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具有组装容易且可靠性高的锁定机构的阀定时调整装置及其组装装置。
本发明的阀定时调整装置,包括:与内燃机的曲柄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 体;在该第1旋转体内可相对转动规定角度且一体地固定于所述内燃机的吸气 凸轮轴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的第2旋转体;以及由沿装置径向贯通所述第1旋 转体形成的收放孔、可滑动地配设在该收放孔内的锁定销、形成于所述第2旋 转体且接受所述锁定销卡合的卡合孔、将所述锁定销朝所述第2旋转体侧施力 的施力构件、将该施力构件卡止在所述收放孔内的卡止构件构成的锁定机构, 其特征在于,该锁定机构的所述收放孔是在装置径向的最外位置具有小直径部 的台阶构造。
本发明的用于阀定时调整装置的组装装置,所述阀定时调整装置包括:与 内燃机的曲柄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在该第1旋转体内可相对转动规定角 度且一体地固定于所述内燃机的吸气凸轮轴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的第2旋转 体;以及由沿装置径向贯通所述第1旋转体形成且在装置径向的最外位置具有 小直径部的台阶构造的收放孔、可滑动地配设在该收放孔内的锁定销、形成于 所述第2旋转体且接受所述锁定销卡合的卡合孔、将所述锁定销朝所述第2旋 转体侧施力的施力构件、将该施力构件卡止在所述收放孔内的卡止构件、形成 于该卡止构件且将所述锁定销的背压朝外气排出的背压排出孔构成的锁定机 构的阀定时调整装置进行组装,所述组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负压发生装置, 其配设在所述收放孔的装置径向的外侧位置且通过所述卡止构件的背压排出 孔赋予将所述锁定销保持在后退端用的负压。
根据本发明,由于包括:与内燃机的曲柄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在该 第1旋转体内仅可相对转动规定角度且一体地固定于所述内燃机的吸气凸轮轴 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的第2旋转体;以及由沿装置径向贯通所述第1旋转体形 成的收放孔、可滑动地配设在该收放孔内的锁定销、形成于所述第2旋转体且 接受所述锁定销卡合的卡合孔、将所述锁定销朝所述第2旋转体侧施力的施力 构件、将该施力构件卡止在所述收放孔内的卡止构件构成的锁定机构,该锁定 机构的所述收放孔构成为在装置径向的最外位置具有小直径部的台阶构造,故 可从装置径向的内侧起按卡止构件、施力构件及锁定销的顺序插入收放孔内, 具有可容易地进行零件组装作业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收放孔 的小直径部可防止卡止构件朝装置径向的外方脱落,故具有可极大地提高锁定 机构的可靠性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一种包括:与内燃机的曲柄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 在该第1旋转体内仅可相对转动规定角度且一体地固定于所述内燃机的吸气凸 轮轴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的第2旋转体;以及由沿装置径向贯通所述第1旋转 体形成且在装置径向的最外位置具有小直径部的台阶构造的收放孔、可滑动地 配设在该收放孔内的锁定销、形成于所述第2旋转体且接受所述锁定销卡合的 卡合孔、将所述锁定销朝所述第2旋转体侧施力的施力构件、将该施力构件卡 止在所述收放孔内的卡止构件、形成于该卡止构件且将所述锁定销的背压朝外 气排出的背压排出孔构成的锁定机构的阀定时调整装置的组装装置,具有负压 发生装置,其配设在所述收放孔的装置径向的外侧位置且通过所述卡止构件的 背压排出孔赋予将所述锁定销保持在后退端用的负压,故通过负压发生装置将 锁定销完全收放在收放孔内,可避免锁定销朝装置径向内方的突出,且具有可 容易地进行第2旋转体向第1旋转体内的组装作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阀定时调整装置的内部构成的径向剖视 图。
图2是表示图1的II-II线所看到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阀定时调整装置的锁定机构的组装方法的一工序, 将以卡止构件、施力构件及锁定销的顺序插入收放孔内的情况放大表示的径向 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后工序,将卡止构件、施力构件及锁定销插入收放孔内的 情况放大表示的径向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后工序,将通过组装装置的负压发生装置将锁定销保持在 后退端上的状态进行放大表示的径向剖视图。
图6是在图1所示的阀定时调整装置的收放孔的制作工序中,将通孔制 作工序的情况放大表示的径向剖视图。
图7是将作为图6的后工序的收放孔内的精加工情况放大表示的径向剖 视图。
图8是将作为图7的后工序的收放孔的小直径部制作工序的情况放大表 示的径向剖视图。
图9是将图1所示的阀定时调整装置中的卡止构件的构成放大表示的立 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阀定时调整装置的卡止构件的板金制 作工序中所使用的展开后的板材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将图10所示的板材弯曲加工制成的卡止构件的构成的立体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形态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阀定时调整装置的内部构成的径向剖 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II-II线所看到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 的阀定时调整装置的锁定机构的组装方法的一工序,将以卡止构件、施力构 件及锁定销的顺序插入收放孔内的情况放大表示的径向剖视图,图4是图3 的后工序,将卡止构件、施力构件及锁定销插入收放孔内的情况放大表示的 径向剖视图,图5是图4的后工序,将通过组装装置的负压发生装置将锁定 销保持在后退端上的状态进行放大表示的径向剖视图,图6是在图1所示的 阀定时调整装置的收放孔的制作工序中,将通孔制作工序的情况放大表示的 径向剖视图,图7是将作为图6的后工序的收放孔内的精加工情况放大表示 的径向剖视图,图8是将作为图7的后工序的收放孔的小直径部制作工序的 情况放大表示的径向剖视图,图9是将图1所示的阀定时调整装置中的卡止 构件的构成放大表示的立体图。本说明书中,轴向是仅指阀定时调整装置的 轴方向(装置轴方向),径向是仅指同一装置的半径方向(装置半径方向)。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1的阀定时调整装置1,主要包括:通 过发动机(未图示)的曲柄轴(未图示)和链条(未图示)朝箭头A方向同步旋转的 第1旋转体3;配设在该第1旋转体3内且一体地固定在吸气或排气凸轮轴(以 下简称凸轮轴)5的端面的第2旋转体7;对第1旋转体3与第2旋转体7的相 对转动进行限制的锁定机构9。
第1旋转体3,主要包括:外侧具有承接曲柄轴(未图示)的旋转驱动力的 链轮11a且在内侧具有与上述凸轮轴5的端面附近的外周面滑接的轴承部(未 图示)的外壳11;与该外壳11相邻配设、内侧具有用于形成朝径向内方突出 以形成多个空间的多个(本实施形态1中,如图1所示为4个)滑动瓦13a(日文: シユ一)的壳体13;以及堵塞该壳体13的内空间的盖15,由螺栓17一体紧固 固定。
第2旋转体7是具有通过螺栓19一体地紧固于凸轮轴5的端面上的凸缘 部7a、从该凸缘部7a的外周部朝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叶片7b的转动体(以下 将第2旋转体7也称为叶片转动体7)。叶片转动体7的各叶片7b将由壳体13 的滑动瓦13a形成的多个内空间区分成多个提前角油压室21和多个延迟角油 压室23,提前角油压室21将叶片转动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朝提前角侧相 对转动时接收油压的供给,而延迟角油压室23将叶片转动体7相对于第1旋 转体3朝延迟角侧相对转动时接收油压的供给。形成于凸轮轴5的内部的第1 油路25的一端与各提前角油压室21连接,同样,形成于凸轮轴5的内部的 第2油路27的一端与各延迟角油压室23连接。第1油路25及第2油路27 的各另一端通过油控制阀(未图示,以下称为OCV)一直到达油泵(未图示)及油 盘(未图示)。
该阀定时调整装置1中的壳体13的1个滑动瓦13a上形成有在装置径向 贯通的收放孔29。该收放孔29,如图3所示,具有由在装置径向的最外位置 形成的小直径部29a、该小直径部29a的装置径向内侧形成的大直径部29b构 成的台阶结构。卡止构件31、螺旋弹簧(施力构件)33及锁定销35按此顺序从 径向内侧插入收放孔29的大直径部29b内,位于装置径向最外侧的卡止构件 31利用小直径部29a,即使朝径向外方被施加应力也可防止从收放孔29向外 部脱落。锁定销35是在收放孔29的大直径部29b内沿其轴向可径向往复滑 动的大致圆柱状的构件,在位于其径向外侧的底部形成有底孔35a。
卡止构件31是在径向内侧具有有底孔31a的有底筒状构件,在该有底孔 31a的底部形成在其轴向贯通、将位于锁定销35的后方的收放孔29内的空间 与大气连通的背压排出孔37。另外,位于卡止构件31的装置径向内侧的上端 缘31c对锁定销35的后退端进行限制。卡止构件31,如图9所示,是可上下 拼合模的简单的形状,可利用尺寸精度高、廉价的锻造合成树脂的注塑成 型进行制造。
螺旋弹簧33配设在卡止构件31的有底孔31a与锁定销5的有底孔35a 之间,始终对锁定销35朝径向内方施力。因为该螺旋弹簧33设定为具有与 卡合孔嵌合时不会因离心力而不经意地使锁定销解除的安装负荷,故如图4 所示,在自由长度状态下,锁定销35从收放孔29的大直径部29b向装置径 向内方突出。
另一方面,在与具有上述收放孔29的滑动瓦13a相对的叶片转动体7的 凸缘部7a的外周部形成卡合孔39(最延迟角锁定),当叶片转动体7相对于壳 体13的相对位置处于最延迟角位置时,上述锁定销35通过螺旋弹簧33的施 力朝径向内方前进并与该卡合孔39进行卡合。在该卡合孔39与第2油路27 之间设有锁定解除油路41,其克服螺旋弹簧33的施力,将用于使锁定销35 朝径向外方后退的油压(锁定解除油压)向锁定销35的上端面35b进行供给。
上述收放孔29、卡止构件31、螺旋弹簧33、锁定销35、背压排出孔37、 卡合孔39及锁定解除油路41构成上述锁定机构9。
在叶片转动体7的叶片部7b的最外周部及壳体13的滑动瓦13a的最内 周部设有阻止油在提前角油压室21与延迟角油压室23之间流动的密封装置 43。密封装置43如图2所示,主要由与构成提前角油压室21或延迟角油压 室23的叶片转动体7的凸缘部7a的外周部或壳体13的滑动瓦13a的内周部 滑接的密封43a、将该密封43a朝上述外周部或内周部施力的板簧43b构成。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发动机停止时或发动机刚起动后,阀定时调整装置1的提前角油 压室21及延迟角油压室23内的油经由第1油路25、第2油路27及OCV(未 图示)等返回油盘(未图示),提前角油压室21及延迟角油压室23内的油压下 降,故锁定销35通过螺旋弹簧33的施力与卡合孔39卡合,将第1旋转体3 与第2旋转体7的相对转动限制在最延迟角位置(锁定状态)。
下面,通过发动机起动使油泵(未图示)运行,油从油盘(未图示)经由 OCV(未图示)、第2油路27供给阀定时调整装置1的延迟角油压室23。然后 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将阀定时调整装置转动至规定的提前角位置的场合, 当延迟角油压从第1油路25经由锁定解除油路41对锁定销35的前端部分作 用,则锁定销35克服螺旋弹簧33的施力被推回而后退,脱离卡合孔39。此 时,锁定销35开始朝装置径向外方后退,存在于锁定销35的背后的背压从 设置在卡止构件31的背压排出孔37向外部排出,故锁定销35的后退移动不 受上述背压的影响。由此,锁定销35受到提前角油压而脱离卡合孔39,同时 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朝提前角侧相对转动。
锁定解除状态下的第1旋转体3和第2旋转体7,此时通过向提前角油 压室21供给提前角油压及向延迟角油压室23供给延迟角油压,被允许朝提 前角侧或延迟角侧相对转动规定的转动角度。
锁定解除状态下,如图2所示,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的相 对位置处于提前角侧或最提前角位置的场合,通过提前角油压,使第2旋转 体7朝箭头A方向相对转动。
同样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如图3所示,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 3的相对位置处于延迟角侧或最延迟角位置的场合,通过延迟角油压,使第2 旋转体7朝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转动。
下面对将零件向锁定机构9的收放孔29内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所示,在将叶片转动体7装入壳体13的内部之前,将卡止 构件31插入在1个滑动瓦13a上形成的收放孔29的大直径部29b内,此时成 为将螺旋弹簧33的一端插入卡止构件31的有底孔31a内的状态。然后,边做 成将螺旋弹簧33的另一端插入锁定销35的有底孔35a内的状态,边如图4所 示,将锁定销35随螺旋弹簧33之后插入收放孔29的大直径部29b内。该状 态下,螺旋弹簧33成为自由长度状态,如上所述,锁定销35的上端面35b 从收放孔29的大直径部29b朝装置径向内方突出。另外,卡止构件31的下 端面31b与收放孔29的小直径部29a抵接,利用该小直径部29a防止朝装置 径向外方脱落。
下面,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将具有与减压装置本体(未图示,负压发生 装置)连接的吸引路45a的吸嘴(负压发生装置)45的前端部与通过收放孔29的 小直径部29a卡止的卡止构件31的底部接触,对上述减压装置本体(未图示) 进行驱动,则如图5所示,存在于锁定销35的背后的空间及存在于卡止构件 31与锁定销35之间的空间内的空气开始通过卡止构件31的背压排出孔37朝 箭头C方向排出。由此,上述两个空间逐渐变为负压状态,通过该负压,锁 定销35克服螺旋弹簧33的施力开始后退,最终锁定销35的下端缘35c与卡 止构件31的上端缘31c接触。此时,锁定销35停止于后退端,锁定销35的 上端面35b完全收放在收放孔29内,不会从滑动瓦13a内周部突出。该状态 下,如图1所示,将叶片转动体7插入壳体13内。
下面,对收放孔29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收放孔29不管壳体13的材质是金属还是轻金属,都难以用塑性加工制 作,故需要机械加工制作。另外,由于在收放孔29的内周面具有将锁定销35 圆滑地进行滑动、同时与锁定销35的外周面之间对锁定销35的上端面35b 所受到的锁定解除油压完全进行密封的作用,故对于收放孔29的内周面要求 严格的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利用机械加工制作收放孔29的场合,首先,如图6所示,利用具有比应 该制作的收放孔29的内径小的外径的钻头47,从壳体13的外侧向内侧箭头 D方向对滑动13a开孔,形成通孔49(开孔工序)。然后,如图7所示,将镗 刀51从壳体13的外侧插入通孔49内,从壳体13的外侧朝箭头E方向对通 孔49的内周面进行切削,一直加工至与收放孔29的大直径部29b的内径相 等,从而形成大直径部29b(精加工)。下面,如图8所示,当镗刀51接近通孔 49的装置径向最外位置时,停止镗刀51的精加工,将镗刀51朝箭头F方向 移动,从通孔49取出。通过如此的精加工,通孔49中没有实施镗刀51的精 加工而剩下的最外部分成为收放孔29的小直径部29a。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态1,由于包括:与发动机(未图示)的曲柄轴(未 图示)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3;在该第1旋转体3内仅可相对转动规定角度 且一体地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未图示)的凸轮轴5的端面的第2旋转体7;以及 对第1旋转体3与第2旋转体7的相对转动进行限制的锁定机构9,成为锁定 机构9的收放孔29的装置径向的最外位置具有小直径部29a的结构,故通过 收放孔29的小直径部29a可防止卡止构件31朝装置径向的外方脱落,并具有 可极大地提高锁定机构9的可靠性的效果。
本实施形态1,构成为卡止构件31、螺旋弹簧33及锁定销35按此顺序 从装置径向的内侧组装在收放孔29内,故可按卡止构件31、螺旋弹簧33及 锁定销35的顺序从装置径向的内侧插入在收放孔29内,具有可容易地进行 零件的组装作业的效果。
本实施形态1中,作为卡止构件,具有与锁定销大致相同的外径,采用 由锻造制作的构件,通过使用尺寸精度高且廉价的卡止构件,具有可实现提 高锁定机构9进而提高阀定时调整装置1的可靠性和低成本化的效果。
本实施形态1中,作为卡止构件,具有与锁定销大致相同的外径,采用 由合成树脂制作的构件,通过使用尺寸精度高且廉价的卡止构件,具有可实 现提高锁定机构9进而提高阀定时调整装置1的可靠性且低成本化及轻量化 的效果。
本实施形态1中,由于构成为通过收放孔29内的小直径部29a防止卡止 构件31的脱落,故与以往的卡止构件的脱落构造不同,不会扩大装置径向的 尺寸,即使在不使用同步皮带轮的场合,也不用增加防止脱落用的补充零件, 具有能可靠地防止卡止构件脱落的效果。
本实施形态1中,由于构成为具有配设在收放孔29的装置径向外侧位置 且通过卡止构件31的背压排出孔37赋予将锁定销35保持在后退端用的负压 的吸嘴45,故通过吸嘴45能将锁定销35完全收放在收放孔29内,避免锁定 销35朝装置径向内方突出,具有可容易地进行将叶片转动体7向壳体13内 的组装作业的效果。另外,本实施形态1,具有以下效果,即,不需要象以往 的卡止构件的组装作业那样,补充在卡止构件组装时利用夹具对螺旋弹簧等 的施力构件进行压缩、并在卡止构件组装后将夹具拔出这样的工序。
本实施形态1中,构成为将壳体13与叶片转动体7的相对转动限制位置 (初期位置)设定在最延迟角位置,但也可构成为将初期位置设定在最提前角位 置或最提前角位置与最延迟角位置的中间位置。
[实施形态2]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阀定时调整装置的卡止构件的板金制 作工序中所使用的展开后的板材的平面图,图11是表示将图10所示的板材 弯曲加工制成的卡止构件的构成的立体图。不过,对本实施形态2的结构构 件中与实施形态1的结构构件共同的结构构件标上同一符号,并省略该部分 的说明。
本实施形态2的特征是利用板金制作具有与锁定销35大致相同外径的卡 止构件31。即,制作卡止构件31的场合,首先,如图10所示,准备好金属 制的板材53。该板材53大致为长方形状,主要由沿其短边赋予切口而形成的 多个长方形部53a、与各长方形部53a的一短边一体化的三角形部53b、划分 长方形部53a与三角形部53b的多个交界线部53c构成。如此结构的板材53 的各长方形部53a之间及各交界线部53c形成可弯折的弱化线。然后,对板材 53的各长方形部53a间的弱化线弯折构成1个圆筒体,根据需要将其对接缝 进行固定。下面,将各三角形部53b在各交界线部53c处弯折,构成上述圆筒 体的一个端面(下端面31b),故得到具有有底孔31a及上端缘31c的卡止构件 31。此时,三角形部53b的各顶部高度设定得比上述圆筒体的一个端面的半 径短,在一个端面的中央部分形成圆形孔(背压排出孔37)。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态2,由于构成为利用板金制作具有与锁定销35 大致相同外径的卡止构件31,通过使用尺寸精度高且廉价的卡止构件,具有 可实现提高锁定机构9进而提高阀定时调整装置1的可靠性和低成本化的效 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