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涵支模机

申请号 CN201410839916.6 申请日 2014-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4631351A 公开(公告)日 2015-05-20
申请人 贵州科润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旭; 谢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桥涵支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9),横梁(9)连接立柱(5),立柱(5)底部设有行走轮(6),行走轮(6)位于 导轨 (7)上,在横梁(9)两侧设有边支腿(1),边支腿(1)和立柱(5)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模具(3)的外模 支撑 装置(2)和内膜支撑装置(4)。用该模架施工时,快速高效,减少人工,不占用吊车等设备,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

1. 一种桥涵支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9),横梁(9)连接立柱(5),立柱(5)底部设有行走轮(6),行走轮(6)位于导轨(7)上,在横梁(9)两侧设有边支腿(1),边支腿(1)和立柱(5)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模具(3)的外模支撑装置(2)和内模支撑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桥涵支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和边支腿(1)上都设有装配(10),边支腿(1)上的装配块(10)经外模支撑装置(2)与模具(3)的外模(11)连接,立柱(5)上的装配块(10)经内模支撑装置(4)与模具(3)的内模(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桥涵支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杆(14),所述边支腿(1)和立柱(5)上均设有高度调节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桥涵支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3)经提升装置(8)与横梁(9)连接,模具(3)的外模(11)和内模(12)经横向滑动吊(13)与提升装置(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桥涵支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支撑装置(4)包括内模调整油缸(17),内膜调整油缸(17)经第一耳座(18)与立柱(5)上的装配块(10)连接,内膜调整油缸(17)经第二耳座(19)与内模(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桥涵支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支撑装置(2)包括外模调整油缸(20),外模调整油缸(20)经第三耳座(21)与边支腿(1)上的调配块(10)连接,外模调整油缸(20)经第四耳座(22)与外模(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桥涵支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位于枕木(16)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桥涵支模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模机,特别是一种桥涵支模机。

背景技术

[0002]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 。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冀墙等 。涵洞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目前修建涵洞施工时,需人工将模板一一块的装在模架上,然后用竹竿或其他杆顶住模板,将混泥土倒入模板和木架组成的腔内,待一处施工完毕后,需人工将模板拆除,再用吊车或其他设备将施工装置移至下一施工处,这样反复的人工关闭和拆除,移动模架,浪费人,效率很低,成本高,且大多数模架的尺寸固定,只能针对某一尺寸的桥涵,通用性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涵支模机。所述支模机能使施工快速高效,减少人力,不占用吊车等设备,降低了成本,且通用性很强。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桥涵支模机,包括横梁,横梁连接立柱,立柱底部设有行走轮,行走轮位于导轨上,在横梁两侧设有边支腿,边支腿和立柱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模具的外模支撑装置和内模支撑装置。
[0005] 前述桥涵支模机中,所述立柱和边支腿上都设有装配块,边支腿上的装配块经外模支撑装置与模具的外模连接,立柱上的装配块经内模支撑装置与模具的内模连接。
[0006] 前述桥涵支模机中,所述立柱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杆,所述边支腿和立柱上均设有高度调节杆。
[0007] 前述桥涵支模机中,所述模具经提升装置与横梁连接,模具的外模和内模经横向滑动吊与提升装置连接。
[0008] 前述桥涵支模机中,所述内膜支撑装置包括内模调整油缸,内膜调整油缸经第一耳座与立柱上的装配块连接,内膜调整油缸经第二耳座与内模连接。
[0009] 前述桥涵支模机中,所述外模支撑装置包括外模调整油缸,外模调整油缸经第三耳座与边支腿上的调配块连接,外模调整油缸经第四耳座与外模连接。
[0010] 前述桥涵支模机中,所述导轨位于枕木上。
[0011]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通过在边支腿和立柱上安装装配块,装配块经外模支撑装置中的外膜调整油缸和内模支撑装置中的内模调整油缸分别与模具的外模和内模连接,利用外膜调整油缸和内模调整油缸进行关模板或拆模板,模板安装过程,均使用外膜调整油缸和内模调整油缸完成,减少人工,高效快速。本发明还在立柱底部安装行走轮,使模架移动方便,省力,且不占用吊车等其他设备,从而节约成本。另外,本发明在立柱之间安装间距调节杆,在立柱和边支腿上设有高度调节杆,这样使得立柱和边支腿高度可调,立柱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使得本发明适用各种尺寸桥涵施工,通用性强。综上所述,本发明能使桥涵施工快速高效,减少了人力,不占用吊车等设备,降低了成本,且通用性很强。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外模与边支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模与立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 附图标记:1-边支腿,2-外模支撑装置,3-模具,4-内膜支撑装置,5-立柱,6-行走轮,7-导轨,8-提升装置,9-横梁,10-装配块,11-外模,12-内模,13横向滑动吊耳,14-间距调节杆,15-高度调节杆,16-枕木,17-内模调整油缸,18-第一耳座,19-第二耳座,20-外模调整油缸,21-第三耳座,22-第四耳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一种桥涵支模机,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横梁9,横梁9连接立柱5,立柱5底部设有行走轮6,行走轮6位于导轨7上,在横梁9两侧设有边支腿1,边支腿1和立柱5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模具3的外模支撑装置2和内模支撑装置4。
[0015] 所述立柱5和边支腿1上都设有装配块10,边支腿1上的装配块10经外模支撑装置2与模具3的外模11连接,立柱5上的装配块10经内模支撑装置4与模具3的内模12连接。
[0016] 所述立柱5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杆14,所述边支腿1和立柱5上均设有高度调节杆15。
[0017] 所述模具3经提升装置8与横梁9连接,模具3的外模11和内模12经横向滑动吊耳13与提升装置8连接。
[0018] 所述内膜支撑装置4包括内模调整油缸17,内膜调整油缸17经第一耳座18与立柱5上的装配块10连接,内膜调整油缸17经第二耳座19与内模12连接。
[0019] 所述外模支撑装置2包括外模调整油缸20,外模调整油缸20经第三耳座21与边支腿1上的调配块10连接,外模调整油缸20经第四耳座22与外模11连接;所述导轨7位于枕木16上。
[0020] 工作原理:调整内模支撑装置4中的内模调整油缸17和外模支撑装置2中的外模调整油缸20,使模具3中的内膜12和外模11上的模板关闭,将混泥土倒入关闭的模具3中,即可施工,拆模板时,调整内模支撑装置4中的内模调整油缸17和外模支撑装置2中的外模调整油缸20,拆除内膜12和外模11上的模板,当施工完一个工位后,驱动行走轮6,将支模机移动到下一工位,继续施工,无需吊车等设备;当需修建的桥涵高度较高时,可调节边支腿1和立柱5上的高度调节杆15,使其高度与桥涵所要求的高度配合,当桥涵的宽度较大时,可调整立柱5之间的立柱间距的调整杆14以满足施工尺寸,使其间距与桥涵所要求的间距配合,通用性较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