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活性染料、其制备及其用途

申请号 CN200780029880.3 申请日 2007-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1501143A 公开(公告)日 2009-08-05
申请人 亨斯迈先进材料(瑞士)有限公司; 发明人 G·罗恩特根; L·费克特;
摘要 具有式(1)的活性染料适用于 染色 纤维 素或含酰 氨 基的纤维材料,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为氢或未取代或取代的C1-C4烷基,D为具有式(2a)或(2b)的双偶氮成分的基团,X1和X2各自独立为卤素,T为具有式(3a)、(3b)、(3c)、(3d)、(3e)、(3f)或(3g)的纤维活性基团,(R3)0-2表示0-2个选自卤素、C1-C4烷基、C1-C4烷 氧 基和磺基的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Z为乙烯基或-CH2-CH2-U基团,且U为在 碱 性条件下可除去的基团,Q为-CH(Hal)-CH2-Hal或-C(Hal)=CH2基团,Hal为卤素,n为数值0、1或2,和m和q各自独立为数值0或1。
权利要求

1.一种下式的活性染料

其中
R1和R2各自独立为氢或未取代或取代的C1-C4烷基,
D为下式的双偶氮成分的基团

X1和X2各自独立为卤素,
T为下式的纤维活性基团
-NH-(CH2)2-3-SO2-Z                      (3a),
-NH-(CH2)2-3-O-(CH2)2-3-SO2-Z            (3b),




(R3)0-2表示0-2个选自卤素、C1-C4烷基、C1-C4烷基和磺基的 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
Z为乙烯基或-CH2-CH2-U基团,且U为在性条件下可除去的 基团,
Q为-CH(Hal)-CH2-Hal或-C(Hal)=CH2基团,
Hal为卤素,
n为数值0、1或2,和
m和q各自独立为数值0或1。
2.权利要求1的活性染料,其中R1和R2为氢。
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活性染料,其中X1和X2各自独 立为氯或氟。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活性染料,其中Z为乙烯基、β-氯乙 基或β-硫酸基乙基。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活性染料,所述染料相应于下式

其中
D、X1、X2、T和m各自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6.权利要求5的活性染料,其中
T为下式的基团

(R3)0-2表示0-2个选自甲基、甲氧基和磺基的相同或不同的取代 基,
Z为乙烯基、β-氯乙基或β-硫酸基乙基,
Me为甲基,且Et为乙基,和
m为数值1。
7.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的活性染料,其中
D为下式的双偶氮成分的基团

X1和X2为氯,
T为下式的基团



Z为乙烯基或β-硫酸基乙基,
m为数值1,和
q为数值0。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的式(1)的活性染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下式的各化合物以合适的顺序通过缩合、重氮化和偶合反应相互反 应D-NH2      (4),



其中D、R1、R2、X1、X2、T、n和m各自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9.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活性染料或根据权利要求8制备的活 性染料在染色或印刷含羟基或含氮的纤维材料中的用途。
10.权利要求9的用途,其中将纤维素类纤维材料特别是含的 纤维材料染色或印刷。
11.一种性油墨,所述油墨包含权利要求1的式(1)的活性染 料。
12.一种根据喷墨印刷法印刷纺织纤维材料、纸或塑料膜的方 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1的水性油墨。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新型活性染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染色或印刷纺织纤 维材料中的用途。

近来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实践使得对染色品的品质和染色法的经 济效率有较高的需求。因此,持续需要具有改进的性能(特别是其施 用)的新型活性染料。

现今的染色需要具有足够的直接染色性且同时具有良好易洗去 未固色的染料的活性染料。还应具有良好的得色率和高活性,待提供 的目标特别是具有高度固色和良好坚牢度性能的染色。已知的染料不 能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由US-A-5,599,911已知的染料在所需的性能方面仍具有某些缺 点。

因此,本发明待解决的问题是发现用于染色和印刷纤维材料的具 有高度的以上品质特征的新型改进的活性染料。所述新型染料的显著 之处在于高固色率和高纤维-染料结合稳定性。所述染料还应产生具 有良好综合坚牢度性能的染色,例如耐光和耐湿。

现已发现,通过下文定义的新型染料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提出的 问题。

因此,本发明涉及下式的活性染料

其中

R1和R2各自独立为氢或未取代或取代的C1-C4烷基,

D为下式的双偶氮成分的基团

X1和X2各自独立为卤素,

T为下式的纤维活性基团

-NH-(CH2)2-3-SO2-Z         (3a),

-NH-(CH2)2-3-O-(CH2)2-3-SO2-Z             (3b),

(R3)0-2表示0-2个选自卤素、C1-C4烷基、C1-C4烷基和磺基的 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

Z为乙烯基或-CH2-CH2-U基团,且U为在性条件下可除去的 基团,

Q为-CH(Hal)-CH2-Hal或-C(Hal)=CH2基团,

Hal为卤素,

n为数值0、1或2,和

m和q各自独立为数值0或1。

在式(3c)的基团中,Me为甲基,且Et为乙基。除了氢以外,所 述基团也适于用作氮原子上的取代基。

所考虑作为R1和R2的C1-C4烷基各自独立例如为甲基、乙基、 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或异丁基。所述基团可未被 取代或例如被以下基团取代:羟基、磺基、硫酸基、氰基、羧基、C1-C4 烷氧基或苯基,优选被羟基、硫酸基、C1-C4烷氧基或苯基取代。优 选相应的未取代的基团,特别是甲基或乙基。

所考虑作为R3的C1-C4烷基例如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 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或异丁基,优选甲基或乙基,特别是甲 基。

所考虑作为R3的C1-C4烷氧基例如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 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或异丁氧基,优选甲氧基或乙氧基,特别是 甲氧基。

所考虑作为R3的卤素例如为氟、氯或溴,优选氯或溴,特别是 氯。

优选D为式(2b)的基团,其中q如上定义。

R1优选为氢。

R2优选为甲基或氢,特别优选为氢。

优选(R3)0-2表示0-2个选自C1-C4烷基、C1-C4烷氧基和磺基的相 同或不同的取代基,特别是甲基、甲氧基和磺基。

R3特别优选为氢。

X1和X2各自独立例如为氟、氯或溴,优选氟或氯,特别是氯。

T优选为式(3c)或(3e)的基团,特别是式(3c)的基团。

在式(3g)的纤维活性基团中的Hal优选为氯或溴,特别是溴。

所考虑作为离去基团U例如为-Cl、-Br、-F、-OSO3H、-SSO3H、 -OCO-CH3、-OPO3H2、-OCO-C6H5、-OSO2-C1-C4烷基或-OSO2-N(C1-C4 烷基)2。优选U为下式的基团:-Cl、-OSO3H、-SSO3H、-OCO-CH3、 -OCO-C6H5或-OPO3H2,特别是-Cl或-OSO3H。

因此,合适的基团Z的实例为乙烯基、β-溴乙基或β-氯乙基、β- 乙酰氧基乙基、β-苯甲酰氧基乙基、β-磷酸基(phosphato)乙基、β-硫 酸基(sulfato)乙基和β-硫代硫酸基(thiosulfato)乙基。

Z优选为乙烯基、β-氯乙基或β-硫酸基乙基。

优选m为数值1。

优选n为数值1。

优选q为数值0。

式(3c)的基团优选为下式的基团

特别优选(3c’)或(3c”),其中Z具有以上给出的定义和优选的含 义。

优选下式的活性染料

其中

D、X1、X2、T和m各自具有以上给出的定义和优选的含义,特 别是

D为式(2b)的基团,其中q为数值0或1,优选为数值0,

X1和X2为氯,

T为上式(3c)的基团,优选式(3c’)或(3c”)的基团,

Z为乙烯基、β-硫酸基乙基或β-氯乙基,优选乙烯基或β-硫酸基 乙基,和

m为数值1。

本发明的染料通过下式的各化合物以合适的顺序通过缩合、重氮 化和偶合反应相互反应来制备

        T-H            (9)和

其中D、R1、R2、X1、X2、T、n和m各自具有上文给出的定义 和优选的含义。

优选使用等摩尔量,例如约1摩尔当量的每一种式(4)、(5)、(6)、 (7)、(8)、(9)和(10)的化合物。

式(7)或(10)的合适的2,4,6-三卤代-均三嗪(氰尿酰卤)为2,4,6-三 氯-均三嗪(氰尿酰氯)或2,4,6-三氟-均三嗪(氰尿酰氟),特别是氰尿酰 氯。

由于上述化合物可以不同的顺序互相反应,且还可任选同时相互 反应,各种工艺变体是可能的。总的来说,逐步进行反应,由具体的 条件决定有利地进行各反应物之间的单个反应的顺序。在优选的实施 方案中,

(i)约1摩尔当量的式(8)的化合物与约1摩尔当量的式(10)的化 合物缩合,以形成下式的化合物

(ii)约1摩尔当量的根据(i)制得的式(11)的化合物与约1摩尔当 量的式(9)的化合物反应,以形成下式的二次缩合产物

(iii)约1摩尔当量的式(5)的化合物与约1摩尔当量的式(7)的化 合物缩合,以形成下式的化合物

(iv)约1摩尔当量的根据(iii)制得的式(13)的化合物与约1摩尔 当量的式(6)的化合物反应,以形成下式的二次缩合产物

(v)将约1摩尔当量的式(4)的化合物重氮化,并与约1摩尔当量 的根据(iv)制得的式(14)的化合物偶合,以形成下式的产物

(vi)将约1摩尔当量的根据(v)制得的式(15)的化合物重氮化,并 与约1摩尔当量的根据(ii)制得的式(12)的化合物偶合,以形成式(1) 的活性染料.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下式的偶氮化合物

可如下制备:事先将约1摩尔当量的式(4)的化合物重氮化,并 与约1摩尔当量的式(5)的化合物偶合,再根据(iii)进行,其中使用1 摩尔当量的式(16)的化合物代替以上(iv)和(vi)中的1摩尔当量的式(5) 的化合物。

采用常用方式进行重氮化和偶合,例如在无机酸溶液(例如盐酸 溶液)中,用亚硝酸盐(例如亚硝酸钠)在低温下(例如在式(4)的化合物 的情况下,为0-5℃,或在式(15)的化合物的情况下,为10-30℃)将式 (4)的化合物或式(15)的化合物重氮化,随后在中性至微酸性介质中(例 如pH为3-7.5,优选为3-4或6-7.5)和低温至中等温度(例如0-30℃) 下偶合相应的偶合成分。

通常类似于已知的方法进行缩合反应,通常在溶液中,温度例 如为0-30℃,且pH值例如为2-10。

式(4)、(5)、(6)、(7)、(8)、(9)和(10)的化合物为已知的或可类似 于已知的化合物进行制备。

式(1)的活性染料包含多个磺基,其各自为游离的磺酸形式,或 优选为其盐形式(例如钠、锂、或铵盐)或有机胺的盐(例如三乙醇铵 盐)。

式(1)的活性染料可包含其他添加剂,例如氯化钠或糊精。

本发明的式(1)的活性染料可任选包含其他助剂,所述助剂例如 改进处理或提高存储稳定性,例如为缓冲剂、分散剂或防尘剂。这些 助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本发明的式(1)的染料适用于染色和印刷极宽范围的材料,例如 含羟基或含氮的纤维材料。可提及的实例为丝、皮革、羊毛、聚酰胺 纤维和聚酯,特别是所有种类的纤维素类纤维材料。这种纤维素类 纤维材料例如为天然纤维素纤维(例如、亚麻和大麻)以及纤维素和 再生纤维素。本发明的染料还适用于染色或印刷存在于混纺织物(例 如棉与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的共混物)中的含羟基的纤维。本发明 的染料特别适用于染色或印刷纤维素类(特别是含棉)纤维材料。此外, 本发明的染料可用于染色或印刷天然或合成的聚酰胺纤维材料。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式(1)的染料在染色或印刷含羟基 或含氮的纤维材料(特别是纤维素类纤维材料)中的用途。

可将本发明的式(1)的染料施用于纤维材料,并采用各种方式固 色于纤维,特别是以染料水溶液和印浆的形式。这些染料均适用于浸 染法和根据浸扎-染色法进行染色,根据这些方法将物品用任选含盐 的染料水溶液浸渍,且在用碱处理后或在碱存在下,将染料固色,固 色时适当地施加热量或于室温下储存数小时。固色后,用冷水和热水 充分漂洗染色物或印品,任选加入具有分散作用并促进未固色的染料 扩散的试剂

本发明的染料的特征是活性高、固色能良好和染深性能非常良 好。因此,本发明的染料可在低染色温度下采用浸染法使用,且在轧 蒸染色法中仅需要短的汽蒸时间。固色程度高,且未固色的染料可容 易地洗去,浸染程度和固色程度的差别非常小,也就是说皂洗损耗非 常低。本发明的染料还特别适用于印刷,更特别是适用于印刷棉,但 是同样还适用于印刷含氮的纤维,例如羊毛或丝或包含羊毛或丝的混 纺织物。

使用本发明的染料得到的染色物和印品在酸性和碱性范围内均 着色强度高且纤维与染料结合稳定性高,此外,具有良好的耐光和非 常良好的耐湿性能,例如耐洗、耐水、耐海水、耐交染和耐汗,以及 良好的耐打褶、耐熨平和耐摩擦。得到的染色物具有纤维匀染性和表 面匀染性。

本发明的式(1)的染料还适于用作用于记录体系的着色剂。合适 的记录体系例如为市售可得的用于纸或纺织印刷的喷墨印刷机,或书 写工具,例如笔或圆珠笔,特别是喷墨印刷机。就该目的而言,首 先将本发明的染料制成适用于记录体系的形式。合适的形式例如为水 性油墨,其包括本发明的染料作为着色剂。可采用常用方式,将各种 成分在所需量的水中混合在一起来制备油墨。

所考虑的底材为上述含羟基或含氮的纤维材料,特别是纤维素类 纤维材料。所述纤维材料优选为纺织纤维材料。

还考虑的底材有纸和塑料膜。

可提及的纸的实例有市售可得的喷墨纸、相纸、光泽纸、涂塑料 的纸,例如Epson喷墨纸、Epson相纸、Epson光泽纸、Epson有光 泽的膜、HP专用喷墨纸、Encad相片光泽纸和Ilford相纸。塑料膜例 如为透明的或混浊的/不透明的。合适的塑料膜例如为3M透明膜。

根据用途的性质,例如纺织品印刷或纸印刷,例如可能需要适应 油墨的粘度或其他物理性质,特别是对所考虑的底材的亲和力有影响 的性质。

用于水性油墨的染料应优选具有低盐含量,也就是说盐的总含量 应小于染料重量的0.5%。可将由于其制备和/或由于随后加入稀释剂 而具有较高盐含量的染料例如通过膜分离法(例如超滤、反向渗透或 透析)进行脱盐。

优选油墨的染料总含量为油墨总重量的1-35%,特别是1-30%, 优选1-20%。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下限为1.5%重量,优选2%重量, 特别是3%重量。

所述油墨可包含水混溶性有机溶剂,例如C1-C4醇,例如甲醇、 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或异丁醇;酰胺, 例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或酮醇,例如丙酮或二丙酮醇; 醚,例如四氢呋喃或二氧六环;含氮杂环化合物,例如N-甲基-2-吡 咯烷酮或1,3-二甲基-2-咪唑烷酮;聚亚烷基二醇,例如聚乙二醇或聚 丙二醇;C2-C6亚烷基二醇和硫代甘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 醇、三甘醇、硫代二甘醇、己二醇和二甘醇;其他多元醇,例如甘油 或1,2,6-己三醇;和多元醇的C1-C4烷基醚,例如2-甲氧基-乙醇、2-(2- 甲氧基乙氧基)乙醇、2-(2-乙氧基乙氧基)乙醇、2-[2-(2-甲氧基-乙氧基) 乙氧基]乙醇或2-[2-(2-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优选N-甲基-2-吡 咯烷酮、二甘醇、甘油,或特别是1,2-丙二醇,其量通常为油墨总重 量的2-30%,特别是5-30%,优选为10-25%。

此外,所述油墨还可包含增溶剂,例如ε-己内酰胺。

所述油墨可包含天然或合成来源的增稠剂,特别是用于调节粘度 的目的。

可提及的增稠剂的实例包括市售可得的藻酸盐增稠剂、淀粉醚或 刺槐豆粉醚,特别是单独或与改性纤维素混合的藻酸钠,所述改性纤 维素例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 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特别是优选 20-25%重量的羧甲基纤维素。可提及的合成的增稠剂例如为基于聚 (甲基)丙烯酸或聚(甲基)丙烯酰胺的那些以及分子量例如为2000-20 000的聚亚烷基二醇,例如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或环氧乙烷与环氧丙 烷的混合的聚亚烷基二醇。

所述油墨包含这些增稠剂,例如其量为油墨总重量的0.01-2%, 特别是0.01-1%重量,优选为0.01-0.5%。

所述油墨还可包含缓冲物质,例如砂、硼酸盐、磷酸盐、聚磷 酸盐或柠檬酸盐。可提及的实例包括硼砂、硼酸钠、四硼酸钠、磷酸 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五聚磷酸钠和柠檬酸钠。其具体 用量为油墨总重量的0.1-3%,优选为0.1-1%,以便使pH值例如为 4-9,特别是5-8.5。

作为其他添加剂,所述油墨可包含表面活性剂或润湿剂。

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市售可得的阴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油墨所考虑的润湿剂例如为尿素或乳酸钠(有利的是 50%-60%的水溶液形式)和甘油和/或丙二醇的混合物,其量优选为 0.1-30%重量,特别是2-30%重量。

优选所述油墨的粘度为1-40mPa·s,特别是1-20mPa·s,更特别是 1-10mPa·s。

此外,所述油墨可另外包含常用添加剂,例如消泡剂,或特别是 抑制真菌和/或细菌生长的防腐剂。这种添加剂的用量通常为油墨总 重量的0.01-1%。

所考虑的产生甲剂防腐剂例如为多聚甲醛和三噁烷,特别是约 30-40%重量的甲醛水溶液、咪唑化合物例如2-(4-噻唑基)-苯并咪唑、 噻唑化合物例如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或2-正辛基-异噻唑啉-3-酮、 碘化合物、腈、酚、卤代烷硫基化合物或吡啶衍生物,特别是1,2-苯 并异噻唑啉-3-酮或2-正辛基-异噻唑啉-3-酮。合适的防腐剂例如为 20%重量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二丙二醇溶液( GXL)。

所述油墨还可包含其他添加剂,例如氟化的聚合物或调聚物,例 如聚乙氧基全氟醇(或产物),其量例如为油墨总重量 的0.01-1%。

在喷墨印刷法的情况下,将单个墨滴以受控的方式从喷嘴喷在底 材上。主要有连续喷墨法和按需喷墨法用于该目的。在连续喷墨法的 情况下,连续产生液滴,将印刷操作不需要的液滴排放到贮器中,并 循环。另一方面,在按需喷墨法的情况下,按需产生液滴并用于印刷; 也就是说,仅当印刷操作需要时才产生液滴。例如通过压电喷墨头或 通过热能(泡压喷墨)可产生液滴。优选通过压电喷墨头印刷和根据连 续喷墨法印刷。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本发明的式(1)的染料的水性油墨以及 这种油墨在用于印刷各种底材(特别是纺织纤维材料)的喷墨印刷法中 的用途,以上定义和优选值适用于染料、油墨和底材。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温度用摄氏度 给出,份为重量份,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体积份与重量份的比值为 千克与升的比值。

实施例1

(a)于pH2-2.5和0-5℃下,将40份1-氨基-8-羟基-3,6-二磺酸 (H-酸)在200份水中的中性溶液逐滴加至23.5份氰尿酰氯在100体积 份水和100份中的细微分散体中。通过盐酸将混合物调节至pH为 2.5。在加入过程中,通过冷却将反应温度保持在0-5℃。加入完成后, 用苏打灰溶液(20%)使pH保持为2,直至反应完全。

(b)将35份3-(β-硫酸基乙基磺酰基)苯胺的中性水溶液加至根据 (a)制得的反应混合物中。使用苏打灰溶液(20%)将pH调节至4.5-5, 并保持在这些条件下。温度上升(5-25℃),直至反应完全。制得的混 合物包含相应于下式的游离酸形式的化合物:

(c)将31份盐酸(32%)加至105份以下中间体

在4000份水中的中性溶液中。于20-30℃下,向该溶液中逐滴加 入32体积份4N的亚硝酸钠。加入完成后,必须用淀粉-碘化物试纸 指示亚硝酸钠过量。将反应物料搅拌,直至重氮化完成。随后通过加 入氨基磺酸除去过量的亚硝酸盐。

(d)于5-25℃下,将根据(c)制得的重氮混合物加至根据(b)制得的 已冷却的混合物中,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使反应混合物的pH保持为 6.5-7.5。将所得到的反应物料搅拌直至偶合完成,通过透析脱盐,并 通过冻干干燥。制得相应于下式的游离酸形式的粉末状的染料(λmax =518nm)

该染料将纤维素材料印刷或染色为具有良好坚牢度性能的亮红 色色调

实施例2-9

类似于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程序,可制备下式的化合物

同样用这些染料将纤维素材料染色或印刷为具有良好坚牢度性 能的亮红色色调。

染色程序I

将X%(见下表1)的实施例1的式(101)的染料或本领域已知的式 (110)的染料分别溶解于400份水中。向该溶液中加入500份包含Y g/l(见下表1)的食盐(氯化钠)的溶液。将100份未丝光处理的棉质特里 科经编织物引入80℃的染浴中。将该温度保持15分钟,随后在5分 钟内升至90℃。于90℃下保持30分钟后,在10分钟内将温度降至 70℃,随后加入100份包含Z1 g/l(见下表1)煅烧酸钠(苏打灰)的溶 液。于70℃下保持15分钟后,加入Z2 ml/l(见下表1)NaOH(36°Bé)。 在该温度下再继续染色30分钟。随后将染好的物品漂洗,使用非离 子洗涤剂沸腾皂洗一刻钟,再次漂洗,并干燥。

表1 推荐的盐和碱

  染料 X% 食盐 Yg/l 苏打灰 Z1 g/l NaOH Z2 ml/l 0.25 10 5 1 0.50 10 5 1 1.00 15 5 1.25 2.00 25 5 1.75 4.00 40 5 2.5 6.00 40 5 2.5 8.00 40 5 2.5

表2 染深性能:参比色深(RD)与染料浓度的依赖关系

  染料X% 0.25 0.50 1.00 2.00 4.00 6.00 8.00 式(101)的染料的RD 0.17 0.32 0.60 1.09 1.74 2.03 2.11 式(110)的染料的RD 0.13 0.22 0.42 0.86 1.52 1.82 2.03

表2表明,实施例1的式(101)的染料的染深性能优于本领域已 知的式(110)的染料的染深性能。此外,本发明的式(101)的染料的洗 净性能比式(110)的染料有改进。

本发明的式(101)的染料的固色程度为75%,而本领域已知的式 (110)的染料的固色程度仅为66%。

染色程序II

于70℃下,将100份棉织物引入1500份包含20g/l氯化钠和2 份根据实施例1制得的活性染料的染浴中。于70℃下保持45分钟后, 加入5g/l煅烧苏打,再过10分钟后,加入2ml/l NaOH(36°Bé)。于 该温度下再继续染色45分钟。随后将染好的物品漂洗,使用非离子 洗涤剂沸腾皂洗一刻钟,再次漂洗,并干燥。

作为以上程序的可选方案,可在80℃下进行染色,而不是在70 ℃下进行染色。

染色程序III

将0.1份实施例1的染料溶解于200份水中,加入0.5份硫酸钠、 0.1份匀染剂(基于高级脂肪胺和环氧乙烷的缩合产物)以及0.5份乙酸 钠。随后使用乙酸(80%)将pH值调节至5.5。将染浴于50℃下加热10 分钟,随后加入10份羊毛织物。随后在温度为100℃下加热约50分 钟,并在该温度下染色60分钟,随后将染浴冷却至90℃,将染好的 物品移出。羊毛织物用热水和冷水洗涤,随后纺制(spun),并干燥。

印刷程序I

在快速搅拌下,将3份根据实施例1制得的染料喷洒至100份包 含50份5%的藻酸钠增稠剂、27.8份水、20份尿素、1份间硝基苯磺 酸钠和1.2份碳酸氢钠的储液增稠剂中。这样制得的印浆用于印刷棉 织物,将所得到的印刷材料干燥,并在102℃的饱和蒸汽中汽蒸2分 钟。随后将印好的织物漂洗,如果需要,沸腾皂洗,再次漂洗,并随 后干燥。

印刷程序II

(a)将经丝光处理的棉质缎纹组织织物(satin)用包含30g/l碳酸 钠和50g/l尿素(吸液率70%)的溶液轧染,并干燥。

(b)使用按需喷墨喷墨头(泡压喷射),使用包含以下物质的水性 油墨印刷根据步骤(a)预处理的棉质缎纹组织织物

-15%重量的实施例1的式(101)的活性染料,

-15%重量的1,2-丙二醇,和

-70%重量的水。

将印品完全干燥,并在102℃的饱和蒸汽中固色8分钟,冷漂洗, 沸腾洗净,再次漂洗,并干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