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819033.8 申请日 2016-09-13 公开(公告)号 CN106361259A 公开(公告)日 2017-02-01
申请人 天津理工大学; 发明人 郭书祥; 郭健; 梁楠;
摘要 一种医用球形微 机器人 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位机控制 信号 发送单元、射频接收单元、 控制信号 发生单元、状态显示单元和三轴外 磁场 发生单元;其工作方法包括:机器人在三轴外磁场作用下运动;推导 频率 和磁场的对应关系;改变三轴上的 电流 信号频率参数;状态显示;控制运动方式;其优越性在于:实现了球形微机器人的远程控制、无线运动控制;灵活性好;降低 辐射 的潜在威胁;成本低、携带方便;通过按键指令来控制医用球形微机器人的运动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射频接收单元、控制信号发生单元、状态显示单元和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其中,所述射频接收单元的输入端接收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射频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发生单元可以输出正弦电流信号,作为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输入信号;所述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可以产生空间万向旋转磁场,作为驱动医用球形微机器人的外部驱动源;所述状态显示单元可以实时显示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是带S键、A键和D键的键盘;其中,所述S键是移位/选位按键;所述A键是频率增加按键;所述D键是频率减小按键;通过按下不同的键可以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单元由稳压电路和NRF24l01射频电路构成;所述稳压电路输入端接收5V电压信号,输出端OUT+引脚将电压稳定到3.3V;所述稳压电路的OUT+引脚和OUT-引脚分别与NRF24l01射频电路的VCC引脚和GND引脚连接,为NRF24l01射频电路提供有效的工作电源;所述NRF24l01射频电路的IRQ、MISO、MOSI、SCK、CSN、CE引脚依次与STC89C52RC单片机的P1^2~P1^7引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发生单元是由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和PA93功率放大电路构成,两者均为常规电路连接;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可以输出频率、相位、幅值参数可以独立调节的四路正弦电流信号,并通过CH0_IOUT、 CH1_IOUT、 CH2_IOUT、
CH3_IOUT、 引脚输出;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
中使用到了CH0_IOUT、 CH1_IOUT、 CH2_IOUT、
引脚输出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并将其依次通入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PA93功率放大电路将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的正弦电流信号放大,其中一路PA93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引脚-IN、+IN分别与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的CH0_IOUT、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使用的是三轴正交圆形亥姆霍兹线圈系统,所述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产生的强度、方向可控的空间万向旋转磁场与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内嵌永磁体产生的内磁场发生磁耦合产生磁,可以有效实现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平前进、后退以及转弯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显示单元由三个数码管、74HC573芯片和74HC138芯片构成,其连接为常规连接;所述74HC573芯片连接STC89C52RC单片机的P0口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段选操作;利用74HC138芯片连接STC89C52RC单片机的P2^0,P2^1,P2^2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位选控制;
三个数码管依次显示的是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即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
7.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患者口服下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在胃肠道生理蠕动的作用下,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到达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所作用的控制范围内;
(2)医生根据事先推导的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产生的空间万向旋转磁场的对应关系,通过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A、D三个按键对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即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进行实时调节,其中S键,代表shift,实现移位/选位功能;A键,代表add,实现频率增加功能;D键,代表decrease,实现频率减小功能;
(3)操作时,医生首先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来选择要改变的是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或Y轴或Z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若默认选择的是要改变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则按一次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就选择了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Y轴,再按一次,就选择了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Z轴,如果此后再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就会重复上述选择过程;
(4)当医生完成了上述选择过程,若选择了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此时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A键或D键,将改变作用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每按一次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A键,作用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增加一个单位量度1,每按一次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D键,作用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减小一个单位量度
1;在此过程中,医生仍可以随时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来重新选择要改变的是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或Y轴或Z轴,哪一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
(5)状态显示单元的三个数码管对应显示的是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的数值,同时通过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选定的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某轴对应的数码管将呈现高亮显示;其中利用74HC573芯片连接主控制器的P0口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段选操作;利用74HC138芯片连接主控制器P2^0,P2^1,P2^2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位选控制;
(6)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发送的控制信号通过射频向外传输,被射频接收单元接收,进一步使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满足要求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并将其依次通入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以产生强度、方向可控的空间万向旋转磁场,与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内嵌永磁体产生的内磁场发生耦合产生磁力,有效实现医用球形微机器人水平前进、后退以及转弯运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一)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学微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主要适用于人体胃肠道疾病的远程诊疗及后续相关医学作业。(二)背景技术:
[0002] 中国是胃癌大国,全世界约有35%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中国。胃肠道疾病,如出血、肿瘤和溃疡等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高。传统内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痛苦较大,约0.075%的患者会并发胃肠穿孔,极少数患者甚至出现心脏骤停,因而无法被患者广泛接受。
[0003] 医用微机器人是一个综合了医学、机械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机电系统,能够进入人体胃肠道等组织器官,对相应病变位置进行观测,具有无创、无痛、检查方便并且无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研究对提高人类的寿命和生活质量,避免外部手术对人体造成的创伤甚至致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必将对医学工程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0004] 但是临床应用的医用微机器人是依靠胃肠道的生理蠕动实现被动移动的,无法实现加速、停止、后退等运动形式,限制了其对胃肠道疾病的全面诊疗。同时对医用微机器人的控制为本地医生直接操控,对操作医生的要求高,难以满足个性化治疗远程医疗的需要。另外医用微机器人本体上缺乏医学作业的有关装置,功能性单一。最后当医用微机器人处于胃肠道环境中时,外界无法精准确定医用微机器人的位置等信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安全隐患。以上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医用微机器人的临床化。
[0005] 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中利用外磁场驱动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运动,实现了医用球形微机器人的主动、无线控制,显著提高了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外磁场产生的控制信号是通过上位机发送,通过网络便于实现远程医疗。整个控制系统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同时系统在反馈方面的可扩展性强,有助于提高控制的精度和对医用球形微机器人位姿信息的监控。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有效实现了对胃肠道疾病的诊疗。(三)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达到有效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目的,还可以缓解偏远地区专业医生不足的现实问题。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射频接收单元、控制信号发生单元、状态显示单元和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其中,所述射频接收单元的输入端接收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射频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发生单元可以输出正弦电流信号,作为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输入信号;所述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可以产生空间万向旋转磁场,作为驱动医用球形微机器人的外部驱动源;所述状态显示单元可以实时显示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
[0008] 所述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是带S键、A键和D键的键盘;其中,所述S键是移位/选位按键;所述A键是频率增加按键;所述D键是频率减小按键;通过按下不同的键可以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
[0009] 所述射频接收单元由稳压电路和NRF24l01射频电路构成;所述稳压电路输入端接收5V电压信号,输出端OUT+引脚将电压稳定到3.3V;所述稳压电路的OUT+引脚和OUT-引脚分别与NRF24l01射频电路的VCC引脚和GND引脚连接,为NRF24l01射频电路提供有效的工作电源;所述NRF24l01射频电路的IRQ、MISO、MOSI、SCK、CSN、CE引脚依次与STC89C52RC单片机的P1^2~P1^7引脚连接。
[0010] 所述控制信号发生单元是由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和PA93功率放大电路构成,两者均为常规电路连接;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可以输出频率、相位、幅值参数可以独立调节的四路正弦电流信号,并通过CH0_IOUT、 CH1_IOUT、CH2_IOUT、 CH3_IOUT、 引脚输出;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
程控制系统中使用到了CH0_IOUT、 CH1_IOUT、 CH2_IOUT、
引脚输出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并将其依次通入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
轴、Y轴和Z轴;PA93功率放大电路将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的正弦电流信号放大,其中一路PA93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引脚-IN、+IN分别与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的CH0_IOUT、 连接。
[0011] 所述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使用的是三轴正交圆形亥姆霍兹线圈系统,所述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产生的强度、方向可控的空间万向旋转磁场与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内嵌永磁体产生的内磁场发生磁耦合产生磁力,可以有效实现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平前进、后退以及转弯运动。
[0012] 所述状态显示单元由三个数码管、74HC573芯片和74HC138芯片构成,其连接为常规连接;所述74HC573芯片连接STC89C52RC单片机的P0口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段选操作;利用74HC138芯片连接STC89C52RC单片机的P2^0,P2^1,P2^2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位选控制;三个数码管依次显示的是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即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
[0013] 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14] (1)患者口服下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在胃肠道生理蠕动的作用下,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到达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所作用的控制范围内。
[0015] (2)医生根据事先推导的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产生的空间万向旋转磁场的对应关系,通过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A、D三个按键对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即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进行实时调节,其中S键,代表shift,实现移位/选位功能;A键,代表add,实现频率增加功能;D键,代表decrease,实现频率减小功能。
[0016] (3)操作时,医生首先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来选择要改变的是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或Y轴或Z轴,哪一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默认选择的是要改变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按一次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就选择了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Y轴,再按一次,就选择了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Z轴,如果此后再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就会重复上述选择过程。
[0017] (4)当医生完成了上述选择过程,以选择了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为例,此时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A键或D键,将改变作用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每按一次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A键,作用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增加一个单位量度1,每按一次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D键,作用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减小一个单位量度1;在此过程中,医生仍可以随时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来重新选择要改变的是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或Y轴或Z轴,哪一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
[0018] (5)状态显示单元的三个数码管对应显示的是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的数值,同时通过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选定的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某轴对应的数码管将呈现高亮显示;其中利用74HC573芯片连接主控制器的P0口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段选操作;利用74HC138芯片连接主控制器P2^0,P2^1,P2^2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位选控制。
[0019] (6)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发送的控制信号通过射频向外传输,被射频接收单元接收,进一步使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满足要求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并将其依次通入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以产生强度、方向可控的空间万向旋转磁场,与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内嵌永磁体产生的内磁场发生耦合产生磁力,有效实现医用球形微机器人水平前进、后退以及转弯运动。
[002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NRF24l01射频电路可以软件设地址,硬件连接简单,编程也非常方便,利用USB转串口驱动,方便实现与上位机的联系,从而实现远程控制。通过与上位机的地址匹配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控制信号,使用的地址是{0xFF,0xFF,0xFF,0xFF,0xFF}。
[0021] 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在参考时钟脉冲的控制下,经过相位累加器、存储器数模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可以输出频率、相位、幅值参数可以独立调节的四路正弦电流信号,是三轴正交圆形亥姆霍兹线圈的最佳驱动源之一。
[0022] 三轴正交圆形亥姆霍兹线圈系统,当向其中通入频率、相位、幅值参数可以独立调节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时,它可以在中央一定区域范围内产生稳定的旋转磁场,并且通过调节三路正弦电流的频率可以得到沿空间任意方向的旋转磁场。三轴正交圆形亥姆霍兹线圈系统产生的外磁场与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内嵌的永磁体产生的内磁场耦合产生的磁力可以有效地驱动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实现多种运动形式,如水平前进、后退以及转弯运动。
[0023]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1)实现了对磁场驱动的医用球形微机器人的上位机远程控制,并实现对医用球形微机器人的主动、无线运动控制,提高了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增强了系统临床化应用的潜能,远程控制主要用于缓解偏远地区专业医生不足的现实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辐射对操作医生造成的潜在威胁;(2)本控制系统的成本低、携带方便,便于大规模生产;(3)本控制系统的可扩展性强,在上位机发送上,可以设置更多的按键指令来控制医用球形微机器人的运动形式。(四)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中射频接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中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的电路结构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中PA93功率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中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中状态显示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见图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射频接收单元、控制信号发生单元、状态显示单元和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其中,所述射频接收单元的输入端接收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射频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发生单元可以输出正弦电流信号,作为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输入信号;所述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可以产生空间万向旋转磁场,作为驱动医用球形微机器人的外部驱动源;所述状态显示单元可以实时显示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
[0031] 所述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见图1)是带S键、A键和D键的键盘;其中,所述S键是移位/选位按键;所述A键是频率增加按键;所述D键是频率减小按键;通过按下不同的键可以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
[0032] 所述射频接收单元(见图2)由稳压电路和NRF24l01射频电路构成;所述稳压电路输入端接收5V电压信号,输出端OUT+引脚将电压稳定到3.3V;所述稳压电路的OUT+引脚和OUT-引脚分别与NRF24l01射频电路的VCC引脚和GND引脚连接,为NRF24l01射频电路提供有效的工作电源;所述NRF24l01射频电路的IRQ、MISO、MOSI、SCK、CSN、CE引脚依次与STC89C52RC单片机的P1^2~P1^7引脚连接。
[0033] 所述控制信号发生单元是由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见图3)和PA93功率放大电路(见图4)构成,两者均为常规电路连接;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可以输出频率、相位、幅值参数可以独立调节的四路正弦电流信号,并通过CH0_IOUT、 CH1_IOUT、CH2_IOUT、 CH3_IOUT、 引脚输出;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中使用到了CH0_IOUT、 CH1_IOUT、
CH2_IOUT、 引脚输出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并将其依次通入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见图1);PA93功率放大电路将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的正弦电流信号放大,其中一路PA93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引脚-IN、+IN分别与AD9959正弦信号发生电路的CH0_IOUT、 连接。
[0034] 所述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见图5)使用的是三轴正交圆形亥姆霍兹线圈系统,所述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产生的强度、方向可控的空间万向旋转磁场与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内嵌永磁体产生的内磁场发生磁耦合产生磁力,可以有效实现医用球形微机器人水平前进、后退以及转弯运动。
[0035] 所述状态显示单元(见图6)由三个数码管、74HC573芯片和74HC138芯片构成,其连接为常规连接;所述74HC573芯片连接STC89C52RC单片机的P0口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段选操作;利用74HC138芯片连接STC89C52RC单片机的P2^0,P2^1,P2^2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位选控制;三个数码管依次显示的是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即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
[0036] 一种医用球形微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37] (1)患者口服下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在胃肠道生理蠕动的作用下,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到达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所作用的控制范围内。
[0038] (2)医生根据事先推导的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产生的空间万向旋转磁场的对应关系,通过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A、D三个按键对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即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进行实时调节,其中S键,代表shift,实现移位/选位功能;A键,代表add,实现频率增加功能;D键,代表decrease,实现频率减小功能。
[0039] (3)操作时,医生首先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来选择要改变的是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或Y轴或Z轴,哪一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默认选择的是要改变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按一次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就选择了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Y轴,再按一次,就选择了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Z轴,如果此后再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就会重复上述选择过程。
[0040] (4)当医生完成了上述选择过程,以选择了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为例,此时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A键或D键,将改变作用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每按一次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A键,作用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增加一个单位量度1,每按一次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D键,作用于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减小一个单位量度1。在此过程中,医生仍可以随时按下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来重新选择要改变的是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或Y轴或Z轴,哪一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
[0041] (5)状态显示单元的三个数码管对应显示的是作用在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上的正弦电流信号的频率参数的数值,同时通过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的S键选定的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某轴对应的数码管将呈现高亮显示,硬件连接如图6所示;其中利用74HC573芯片连接主控制器的P0口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段选操作;利用74HC138芯片连接主控制器P2^0,P2^1,P2^2与数码管引脚,实现对数码管的位选控制。
[0042] (6)上位机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发送的控制信号通过射频向外传输,被射频接收单元接收,进一步使控制信号发生单元输出满足要求的三路正弦电流信号,并将其依次通入三轴外磁场发生单元的X轴、Y轴和Z轴,以产生强度、方向可控的空间万向旋转磁场,与医用球形微机器人内嵌永磁体产生的内磁场发生耦合产生磁力,有效实现医用球形微机器人水平前进、后退以及转弯运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