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顶升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635371.6 申请日 2016-08-04 公开(公告)号 CN106086295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洪彦; 吴荣善; 冯元中; 魏相亮; 吴雾帆; 尹志红; 张真春; 鲁晓欣;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转炉顶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依次向上设置有主千斤顶、 支架 、主 支撑 台;底座包括位于外侧的固定 基座 ,底座的中间部分为底座平台,底座平台下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限位柱;还包括位于底座平台下部的活动小车,活动小车的车架还设置有与限位柱适配的限位孔,限位孔套设在限位柱周面;还包括小车压机,小车压机一端抵靠在底座平台底面,一端抵靠在活动小车上面,使用上述转炉顶升装置,能直接顶在转炉的炉底,配合倾动机构的辅助顶升装置,无需拆除倾动机构的传动连接,即可进行 耳 轴 轴承 更换,省略了倾动机构拆装和搭建和拆除临时支架的工序,大大减少作业工时消耗。
权利要求

1.转炉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部设置有主千斤顶(21),主千斤顶(21)上部设置有支架(2),支架(2)上部设置有用于顶住转炉的炉底(91)的主支撑台(31);所述底座(1)包括位于外侧的固定基座(11),底座(1)的中间部分为底座平台(12),所述底座平台(12)与固定基座(11)连接,底座平台(12)下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限位柱(121),所述限位柱(121)的下表面高于固定基座(11)下表面或与固定基座(11)下表面平齐;还包括位于底座平台(12)下部的活动小车(13),活动小车(13)包括车架,车架下部设置有车轮(131),车架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121)适配的限位孔(132),所述限位孔(132)套设在限位柱(121)周面;还包括小车压机(122),所述小车压机(122)一端抵靠在底座平台(12)底面,一端抵靠在活动小车(13)上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小车(13)为矩形,活动小车(13)四个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车轮(131),包括四个所述限位孔(132),且四个限位孔(132)分别位于活动小车(13)四边的中部,每个限位孔(132)均设置有所述限位柱(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矩形,所述固定基座(11)分别位于矩形两侧的位置,底座平台(12)两侧分别与固定基座(11)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所述主千斤顶(21),四个主千斤顶(21)分别位于底座(1)的四个角的位置,所述支架(2)为型连接成的桁架结构,且外形为方柱形。

说明书全文

转炉顶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炼转炉的设备,具体的是用于转炉轴承更换的转炉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转炉是炼钢的常用设备,如图4所示,其结构上包括桶形的炉体9,炉体9周面设置有托圈93,托圈93两侧设置有耳轴931,耳轴931安装在轴承座上,耳轴还传动连接有倾动机构92。倾动机构92可以带动炉体绕耳轴931转动。
[0003] 由于炉体内装有高温,耳轴所在的轴承长期在高温环境下承受炉体的重量负荷,又承受倾动机构带来的频繁冲击,使轴承下半部快速磨损,因此耳轴轴承需要定期更换,或者将轴承翻转180°,使轴承上下部分对调。
[0004] 而更换轴承的过程,传统方式是需要拆除耳轴两侧的连接,然后在耳轴下部搭建临时支架,在支架上设置千斤顶顶起耳轴和炉体,然后进行轴承更换。
[0005] 上述操作方式中,拆卸耳轴和倾动机构的连接过程涉及多种零部件,过程非常复杂,而临时搭建耳轴下的支架也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后期轴承更换后,又需要从新组装倾动机构和拆除临时支架,整个过程周期非常长,而且反复操作容易造成设备损害。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炉顶升装置,能优化耳轴轴承更换过程,减少作业工时消耗。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转炉顶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主千斤顶,主千斤顶上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部设置有用于顶住转炉的炉底的主支撑台;所述底座包括位于外侧的固定基座,底座的中间部分为底座平台,所述底座平台与固定基座连接,底座平台下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下表面高于固定基座下表面或与固定基座下表面平齐;还包括位于底座平台下部的活动小车,活动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下部设置有车轮,车架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适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套设在限位柱周面;还包括小车压机,所述小车压机一端抵靠在底座平台底面,一端抵靠在活动小车上面。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小车为矩形,活动小车四个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车轮,包括四个所述限位孔,且四个限位孔分别位于活动小车四边的中部,每个限位孔均设置有所述限位柱。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矩形,所述固定基座分别位于矩形两侧的位置,底座平台两侧分别与固定基座连接。
[0011] 进一步的,包括四个所述主千斤顶,四个主千斤顶分别位于底座的四个角的位置,所述支架为型钢连接成的桁架结构,且外形为方柱形。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上述转炉顶升装置,能直接顶在转炉的炉底,配合倾动机构的辅助顶升装置,无需拆除倾动机构的传动连接,即可进行耳轴轴承更换,省略了倾动机构拆装和搭建和拆除临时支架的工序,大大减少作业工时消耗。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转炉顶升装置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发明转炉顶升装置的底座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发明的转炉顶升装置底座的活动小车的俯视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发明的转炉顶升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
[0017] 图5是本发明的转炉顶升装置使用时,倾动机构侧的示意图;
[0018] 图中附图标记为:底座1、固定基座11、底座平台12、限位柱121、小车压机122、活动小车13、车轮131、限位孔132、支架2、主千斤顶21、副千斤顶22、主支撑台31、副支撑台32、炉体9、炉底91、倾动机构92、扭梁921、扭力梁连杆922、托圈93、耳轴93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0] 转炉顶升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部设置有主千斤顶21,主千斤顶21上部设置有支架2,支架2上部设置有用于顶住转炉的炉底91的主支撑台31;所述底座1包括位于外侧的固定基座11,底座1的中间部分为底座平台12,所述底座平台12与固定基座11连接,底座平台12下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限位柱121,所述限位柱121的下表面高于固定基座11下表面或与固定基座11下表面平齐;还包括位于底座平台12下部的活动小车13,活动小车13包括车架,车架下部设置有车轮131,车架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121适配的限位孔132,所述限位孔132套设在限位柱121周面;还包括小车压机122,所述小车压机122一端抵靠在底座平台12底面,一端抵靠在活动小车13上面。
[0021] 本转炉顶升装置,用于顶在转炉的炉底91,与倾动机构92的顶升装置配合,可以实现不拆除倾动机构的传动连接,将炉体9、耳轴931和倾动机构92同时顶升,然后可以进行轴承更换。
[0022] 具体的,如图1所示,顶升装置从下到上,依次为底座1、主千斤顶21、支架2和主支撑台31,主千斤顶21伸出即可将上部的炉体顶升,主支撑台31用于顶住转炉的炉底91,其上表面形状可以是与炉底91形状适配,便于均匀稳固的受力。
[0023] 底座1包括位于外侧的固定基座11,固定支座11用于稳定的支撑起上部结构,底座1还包括活动小车13,可以用于方便的在地面推动。
[0024] 具体的,底座1的中间部分为底座平台12,活动小车13位于底座平台12下部,底座平台12下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限位柱121,与活动小车13的限位孔132相对应,如图2所示,限位柱121插入限位孔132中,使活动小车13可以上、下移动,小车压机122两端分别抵靠在底座平台12底面和活动小车13上面,用于实现伸出和缩回功能,用于将活动小车13向下推动,例如,小车压机122可以是千斤顶,千斤顶,更为优选的可以是丝杠结构的机械千斤顶,千斤顶伸出后能实现自功能。
[0025] 使用时,小车压机122伸出,即可推动活动小车13向下移动,直到活动小车13的车轮131与地面接触,而固定基座11脱离地面,此时,底座平台12相当于一个可以方便推动的平板车,可以将上部的主千斤顶21、支架2等部件转移到需要的地方。
[0026] 所述限位柱121的下表面高于固定基座11下表面或与固定基座11下表面平齐,当小车压机122缩回时,活动小车13向上移动,固定基座11落下支撑在地面上。小车压机122也可以是其他的采用丝杠传动实现伸缩的装置。
[0027] 底座1和活动小车13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例如可以是,所述活动小车13为矩形,活动小车13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车轮131,包括四个所述限位孔132,且四个限位孔132分别位于活动小车13四边的中部,每个限位孔132均设置有所述限位柱121。
[0028] 如图3所示,活动小车13为矩形,矩形的四个角均设置有车轮131,在矩形四个边中部均设置限位孔132,当小车压机122伸缩时,四个限位柱可以保证活动小车13平稳的上下移动。
[0029] 底座1也可以是矩形,可以是包括四个固定基座11,四个固定基座11分别位于底座1的四个面;也可以是包括两个固定基座11,两个固定基座11分别位于矩形两侧的位置,底座平台12两侧分别与固定基座11连接。
[0030] 主千斤顶21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可以是包括四个所述主千斤顶21,四个主千斤顶21分别位于底座1的四个角的位置,顶升时,四个主千斤顶21以相同速度同步顶升。
[0031] 根据情况,支架2可以是型钢连接成的桁架结构,且外形为方柱形。如图1所示,可以根据底座1与炉底91的间距,向上堆叠一个或多个支架2。
[0032] 具体的,本转炉顶升装置的使用方法可以是,操作小车压机122使其伸出,使活动小车13向下移动,直到车轮131与地面接触,固定基座11脱离地面,此时将底座1连同上部的支架2等,推动到转炉的炉体9下方,操作小车压机122使其缩回,使活动小车13向上移动,直到车轮131与地面脱离,固定基座11接触地面,形成稳定支撑。如图4、5所示,转炉工作时倾动机构92的箱体通过扭力梁连杆922与扭力梁921连接,拆除转炉的倾动机构92箱体与扭力梁连杆922的连接螺栓,在倾动机构92的箱体下部设置副支撑台32,副支撑台32下部设置副千斤顶22,拆除转炉另一侧耳轴的连接,以及其他相关的连接附件;然后操作主千斤顶21和副千斤顶22顶升,使整个炉体9连同托圈93、耳轴931和倾动机构92,同步上升,达到需要高度后,耳轴931与轴承座形成间隙,即可更换耳轴轴承。
[0033] 上述操作过程,省略了耳轴931与倾动机构92传动连接的拆除,可以避开倾动机构92的复杂结构拆装,而且不用在耳轴931下搭建临时支架,轴承更换完成后,顶升装置可以快速撤离,恢复生产,预计轴承更换所用工时可以节省50~70%左右。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