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环糊精-纤维素-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申请号 CN201510743448.7 申请日 2015-11-05 公开(公告)号 CN105384943A 公开(公告)日 2016-03-09
申请人 江苏大学; 发明人 邱凤仙; 闫洁; 李欣; 赵浩; 杨冬亚;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高分子 复合材料 合成领域,涉及β-环糊精- 纤维 素- 氧 化 石墨 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β-环糊精- 纤维素 -氧化 石墨烯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得氧化石墨烯,然后将β-环糊精和纤维素置于 碱 性环境中在环氧氯丙烷作用下制得β-环糊精-纤维素,再将β-环糊精-纤维素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进行超声分散, 真空 干燥 研磨 后制得。本发明所制得的复合材料,既能保持环糊精包结、缓释及催化的能 力 又包含了纤维素的多孔结构,同时兼具高聚物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可调性等,而氧化石墨烯 碳 层呈负电性易于 吸附 有机阳离子,为去除 废 水 中的染料分子提供了新的可行方向,具有脱色效果好、操作方法简便,吸附率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β-环糊精-纤维素-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羟甲基纤维素在3~20%的NaOH溶液中浸泡24h,抽滤、洗、干燥后加入NaOH溶液,加入二甲亚砜,升温至25~60℃,搅拌下滴加环氧氯丙烷,加完后反应30min,每隔5~
10min测一次pH,滴加NaOH溶液使体系pH维持在9~13,抽滤、水洗,烘干后得到环氧化纤维素,其中,所述羟甲基纤维素与二甲亚砜的质量比为1:1~5;羟甲基纤维素与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比为1:1~5;
B、将 β-环糊精溶于浓度为6.82~120.23%的NaOH溶液中,升温至25~85℃,加入环氧化纤维素,搅拌反应0.5~6h,加蒸馏水,抽滤,水洗至中性,于50℃真空干燥,研磨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其中,所述羟甲基纤维素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5;羟甲基纤维素与NaOH的质量比为1:1~10;
C、将β-环糊精-纤维素溶解于水中,搅拌下加入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0.5~5h,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于50℃真空干燥,研磨后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β-环糊精-纤维素溶解于水的浓度为0.33~
3.33%;氧化石墨烯与β-环糊精-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NaOH溶液14%;体系pH维持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羟甲基纤维素与二甲亚砜的质量比为1:3.9;温度40℃;羟甲基纤维素与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比为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40.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羟甲基纤维素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羟甲基纤维素与NaOH的质量比为1:4;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β-环糊精-纤维素溶解于水的浓度为2%;氧化石墨烯与β-环糊精-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超声分散2h。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方法制得的 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 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应用于废水中染料的吸附

说明书全文

β-环糊精-纤维素-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合成领域,涉及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近些年来,印染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染料污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中位居首位,而多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额一直处于世界首位,是纺织品生产加工的大国,染料生产量达157.5万吨/年,其中有近10~15%的染料会随废水直接排放入水环境中。这些染料废水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毒性强、水量大、成分复杂、pH 值变化大、色度深、难以生化降解、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浓度高,并含有极性基团(如-SO3Na, -OH, -NH2)和有色基团或者混有类、苯胺、酚类等,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吸附法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早已被学者们证实为最理想,近年来许多科学家在开发新型吸附剂及其吸附机理、吸附处理的工艺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使其能更好的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之中。
[0003]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是由石墨经氧化得来的一种层状材料,它的表面及边缘修饰了许多含氧功能基团,可以进一步通过共价或非共价合成技术宏量制备功能化石墨烯。应用修饰化的石墨烯纳米材料设计和制备聚合物复合材料,进而通过改变石墨烯基纳米填料,调控界面相互作用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0004] 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 β-CDs)是由7个葡萄糖单元经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环状低聚物,表面分布着众多反应性羟基,具有一个环外亲水、环内疏水且有一定尺寸的立体手性空腔, 可以与性质适宜、结构匹配的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包合物。β-CDs分子内可形成完全的环形氢键,使分子具有相当强的刚性,导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在N,N-二甲基甲酰胺( DMF) 、二甲亚砜( DMSO) 和乙二醇中有较高的溶解度。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已经发展成为超分子化学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在材料、不对称催化等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
[0005] 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组成的,由天然的可再生木质纤维通过机械法、化学处理等得到的一种有机絮状纤维物质,是结构较复杂的多糖,具有自然资源丰富、无污染、成本低、吸湿性能好、可生物改性及降解等特点。
[0006] 目前研究的主要成果为:(1) 分析科学学报,2014,30 (3):323-326,报道了氧化石墨及石墨烯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石墨及石墨烯对亚甲基蓝、结晶紫、碱性品红都具有较高的吸附量,但是该物质在吸附后不易分离。
[0007] (2) 上海大学学报,2013,19 (4):400-404,报道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甲烯蓝的吸附动学。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对甲烯蓝的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pH=12的条件下,吸附量可达798mg/g,但是该吸附剂需要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较长。
[0008] (3)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4, 290, 116-124,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 by a magnetic graphene-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文中说明了磁性石墨烯-纳米管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65.79mg/g,并且在吸附后利用磁场对吸附剂极易分离,但吸附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β-环糊精、纤维素以及氧化石墨烯无污染、成本低及吸附性能好的特点,公开了一种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应用于废水中染料的吸附。
[0010] 本发明所公开的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得氧化石墨烯,然后将β-环糊精和纤维素置于碱性环境中在环氧氯丙烷作用下制得β-环糊精-纤维素,再将β-环糊精-纤维素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进行超声分散,真空干燥研磨后制得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0011] 本发明所述的改进Hummers法制得氧化石墨烯,制备步骤包括:在烧杯中加入230mL98%浓硫酸,用水冷至4℃左右,不断搅拌中加入10g石墨和
5g NaNO3的混合物。剧烈搅拌,然后缓慢加入30g KMnO4粉末,同时控制温度在20℃以下,KMnO4加料完毕后移去冰水浴。升高温度至35℃,将上述混合物继续搅拌30min,然后缓慢加入460mL水,使温度上升至98℃,在此温度下维持15min,用温水稀释到1400mL,接着加
2-
入100mL的H2O2,趁热过滤,用5%盐酸充分洗涤固体,直至滤液中无SO4 (用BaCl2溶液检测),60℃烘箱内干燥,研磨得到氧化石墨烯粉末。
[0012] 一种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羟甲基纤维素在3~20%的NaOH溶液中浸泡24h,优选14%,抽滤、水洗、干燥后加入NaOH溶液,加入二甲亚砜,升温至25~60℃,搅拌下滴加环氧氯丙烷,加完后反应
30min,每隔5~10min测一次pH,滴加NaOH溶液使体系pH维持在9~13,优选12,抽滤、水洗,烘干后得到环氧化纤维素,其中,所述羟甲基纤维素与二甲亚砜的质量比为1:1~5,优选1:3.9;温度优选40℃;羟甲基纤维素与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比为1:1~5,优选1:3.5;
B、将 β-环糊精溶于浓度为6.82~120.23%的NaOH溶液中,升温至25~85℃,加入环氧化纤维素,搅拌反应0.5~6h,加蒸馏水,抽滤,水洗至中性,于50℃真空干燥,研磨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其中,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优选40.32%;羟甲基纤维素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5,优选1:1.1;羟甲基纤维素与NaOH的质量比为1:1~10,优选1:4;
反应温度优选50℃;反应时间优选2h;
C、将β-环糊精-纤维素溶解于水中,搅拌下加入氧化石墨烯(GO),超声分散0.5~
5h,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于50℃真空干燥,研磨后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β-环糊精-纤维素溶解于水的浓度为
0.33~3.33%,优选2%;氧化石墨烯与β-环糊精-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10,优选1:6;
超声分散优选2h。
[0013]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废水中染料的吸附,本发明以碱性品红模拟染料,以进行吸附试验。
[0014] 染料的吸附实验:(1) 碱性品红染料的吸附实验和吸附率计算:在25mL比色管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碱性品红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振荡,于室温下静态吸附,将吸附后的溶液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碱性品红的最大吸收波长(544nm)处,测定吸光度,并依照公式(1)计算吸附率(D)。
[0015] D(%)=(A0-At)/A0 ×100% (1)式中:A0为未放置吸附剂的碱性品红溶液的吸光度;At为放置吸附剂后碱性品红溶液的吸光度。
[0016] 本发明所用的石墨粉、浓硫酸、硝酸钠、羟甲基纤维素、β-环糊精、二甲亚砜,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机公司;高锰酸,金山县光塔化工厂;30%过氧化氢,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上海中式化工总公司;碱性品红,上海试剂三厂;环氧氯丙烷,上海化学试剂站中心化工厂。
[0017]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公开的制备方法,当β-环糊精-纤维素复合氧化石墨烯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既能保持环糊精包结、缓释及催化的能力又包含了纤维素的多孔结构,同时兼具高聚物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可调性等,而氧化石墨烯碳层呈负电性易于吸附有机阳离子,对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分子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方向,具有费用低、脱色效果好的特点。
将所制得的材料作为吸附剂,以碱性品红溶液为吸附对象,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利用该材料处理污水中的染料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吸附率高的特点,有一定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9]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步骤包括:在烧杯中加入230mL98%浓硫酸,用冰水冷至4℃左右,不断搅拌中加入10g石墨和
5g NaNO3的混合物。剧烈搅拌,然后缓慢加入30g KMnO4粉末,同时控制温度在20℃以下,KMnO4加料完毕后移去冰水浴。升高温度至35℃,将上述混合物继续搅拌30min,然后缓慢加入460mL水,使温度上升至98℃,在此温度下维持15min,用温水稀释到1400mL,接着加
2-
入100mL的H2O2,趁热过滤,用5%盐酸充分洗涤固体,直至滤液中无SO4 (用BaCl2溶液检测),60℃烘箱内干燥,研磨得到氧化石墨烯粉末。
[0020] 实施例1(1)在200mL烧杯中,加入4.86g羟甲基纤维素,在3% NaOH溶液中浸泡24h,抽滤,水洗,干燥后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再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5mL,二甲亚砜19.80g,升温至25℃,搅拌下分三次加入环氧氯丙烷16.52g,加完后反应30min,每隔5~10min测一次pH,滴加NaOH溶液,使体系pH为9,抽滤,水洗,烘干得到环氧化纤维素;
(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 β-环糊精4.86g,使其溶解于60mL含5.12g的NaOH水溶液中,升温至25℃,加入环氧化纤维素,搅拌反应0.5h后,加蒸馏水,抽滤,水洗至中性,于
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在200mL烧杯中,取2.39g 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溶解于150mL水中,搅拌下加入0.5g GO,超声0.5h,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后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β-CD-CMC-GO)复合材料;
(3)在25mL比色管中加入碱性品红染料溶液,再加入β-CD-CMC-GO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振荡,于室温下静态吸附碱性品红溶液,吸附率在81.47%~93.82%之间。
[0021] 实施例2(1)在200mL烧杯中,加入6.14g羟甲基纤维素,在5% NaOH溶液中浸泡24h,抽滤,水洗,干燥后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再加入0.2mol/L的NaOH溶液10mL,二甲亚砜17.63g,升温至35℃,搅拌下分三次加入环氧氯丙烷11.86g,加完后反应30min,每隔5~10min测一次pH,滴加NaOH溶液,使体系pH为10,抽滤,水洗,烘干得到环氧化纤维素;
(2)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 β-环糊精13.51g,使其溶解于90mL含6.14g的NaOH水溶液中,升温至35℃,加入环氧化纤维素,搅拌反应1h后,加蒸馏水,抽滤,水洗至中性,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在200mL烧杯中,取0.5g 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溶解于150mL水中,搅拌下加入0.5g GO,超声1h,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后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β-CD-CMC-GO)复合材料;
(3)在25mL比色管中加入碱性品红染料溶液,再加入β-CD-CMC-GO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振荡,于室温下静态吸附碱性品红溶液,测得吸附率在54.44%~87.28%之间。
[0022] 实施例3(1)在200mL烧杯中,加入3.23g羟甲基纤维素,在8% NaOH溶液中浸泡24h,抽滤,水洗,干燥后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再加入0.3mol/L的NaOH溶液15mL,二甲亚砜3.23g,升温至40℃,搅拌下分三次加入环氧氯丙烷8.26g,加完后反应30min,每隔5~10min测一次pH,滴加NaOH溶液,使体系pH为11,抽滤,水洗,烘干得到环氧化纤维素;
(2)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 β-环糊精9.69g,使其溶解于55mL含6.78g的NaOH水溶液中,升温至45℃,加入环氧化纤维素,搅拌反应3h后,加蒸馏水,抽滤,水洗至中性,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在200mL烧杯中,取2.57g 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溶解于150mL水中,搅拌下加入0.5g GO,超声1.5h,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后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β-CD-CMC-GO)复合材料;
(3)在25mL比色管中加入碱性品红染料溶液,再加入β-CD-CMC-GO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振荡,于室温下静态吸附碱性品红溶液,测得吸附率在76.17%~90.19%之间。
[0023] 实施例4(1)在200mL烧杯中,加入5.04g羟甲基纤维素,在14% NaOH溶液中浸泡24h,抽滤,水洗,干燥后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再加入0.4mol/L,NaOH溶液18mL,二甲亚砜19.86g,升温至40℃,搅拌下分三次加入环氧氯丙烷17.72g,加完后反应30min,每隔5~10min测一次pH,滴加NaOH溶液,使体系pH为12,抽滤,水洗,烘干得到环氧化纤维素;
(2)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 β-环糊精5.54g,使其溶解于50mL含20.16g的NaOH水溶液中,升温至50℃,加入环氧化纤维素,搅拌反应2h后,加蒸馏水,抽滤,水洗至中性,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在200mL烧杯中,取3.00g 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溶解于150mL水中,搅拌下加入0.5g GO,超声2h,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后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β-CD-CMC-GO)复合材料;
(3)在25mL比色管中加入碱性品红染料溶液,再加入β-CD-CMC-GO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振荡,于室温下静态吸附碱性品红溶液,测得吸附率在93.86%~97.37%之间。
[0024] 实施例5(1)在200mL烧杯中,加入5.47g羟甲基纤维素,在16% NaOH溶液中浸泡24h,抽滤,水洗,干燥后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再加入0.6mol/L的NaOH溶液20mL,二甲亚砜11.28g,升温至50℃,搅拌下分三次加入环氧氯丙烷23.52g,加完后反应30min,每隔5~10min测一次pH,滴加NaOH溶液,使体系pH为12,抽滤,水洗,烘干得到环氧化纤维素;
(2)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 β-环糊精18.58g,使其溶解于82mL含9.69g的NaOH水溶液中,升温至65℃,加入环氧化纤维素,搅拌反应4h后,加蒸馏水,抽滤,水洗至中性,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在200mL烧杯中,取3.53g 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溶解于150mL水中,搅拌下加入0.5g GO,超声3h,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后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β-CD-CMC-GO)复合材料;
(3)在25mL比色管中加入碱性品红染料溶液,再加入β-CD-CMC-GO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振荡,于室温下静态吸附碱性品红溶液,测得吸附率在86.17%~96.97%之间。
[0025] 实施例6(1)在200mL烧杯中,加入4.53g羟甲基纤维素,在18% NaOH溶液中浸泡24h,抽滤,水洗,干燥后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再加入0.7mol/L的NaOH溶液25mL,二甲亚砜22.65g,升温至60℃,搅拌下分三次加入环氧氯丙烷18.12g,加完后反应30min,每隔5~10min测一次pH,滴加NaOH溶液,使体系pH为13,抽滤,水洗,烘干得到环氧化纤维素;
(2)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 β-环糊精13.59g,使其溶解于45mL含31.71g的NaOH水溶液中,升温至85℃,加入环氧化纤维素,搅拌反应6h后,加蒸馏水,抽滤,水洗至中性,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在200mL烧杯中,取4.23g 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溶解于150mL水中,搅拌下加入0.5g GO,超声4h,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后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氧化石墨烯(β-CD-CMC-GO)复合材料;
(3)在25mL比色管中加入碱性品红染料溶液,再加入β-CD-CMC-GO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振荡,于室温下静态吸附碱性品红溶液,测得吸附率在78.55%~95.86%之间。
[0026] 实施例7(1)在200mL烧杯中,加入5.26g羟甲基纤维素,在20% NaOH溶液中浸泡24h,抽滤,水洗,干燥后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再加入0.8mol/L的NaOH溶液30mL,二甲亚砜10.91g,升温至60℃,搅拌下分三次加入环氧氯丙烷26.30g,加完后反应30min,每隔5~10min测一次pH,滴加NaOH溶液,使体系pH为11,抽滤,水洗,烘干得到环氧化纤维素;
(2)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 β-环糊精18.12g,使其溶解于35mL含42.08g的NaOH水溶液中,升温至75℃,加入环氧化纤维素,搅拌反应5h后,加蒸馏水,抽滤,水洗至中性,于50℃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得到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在200mL烧杯中,取5.00g β-环糊精-纤维素粉末溶解于150mL水中,搅拌下加入0.5g GO,超声5h,得到β-环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