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低磁泥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245576.X 2016-12-29 CN106746774A 2017-05-31 王田堂; 王宁; 范有银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磁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泥技术领域。所述水泥包括低磁水泥熟料石膏,所述低磁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如下:C3S 25~45%;C2S 40~50%;C4AF 10~15%;C3A 0.1%~5%;所述低磁水泥熟料的立升重为1300~1500g/L;所述低磁水泥经磁化后的磁场强度<20nT。本发明填补行业中低磁性水泥的空白,提出了低磁性水泥,通过对水泥指标的控制,进行严格选材,保证磁性在20nT范围内,可广泛应用于大体积工程建设,如海洋工程、国防工程和精密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2 一种高早强、高抗蚀酸盐泥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407168.3 2016-06-08 CN106082724A 2016-11-09 王发洲; 穆元冬; 申培亮; 黄啸; 何永佳; 刘云鹏
发明涉及一种高早强、高抗蚀酸盐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泥生产领域,主要应用于复杂海洋环境、西部严酷环境中的工程项目,也涉及建筑材料领域。一种高早强、高抗蚀硅酸盐水泥,其特征在于由包含高水泥熟料矿物组分、辅助功能组分、辅助胶凝组分、工业石膏制备而成,上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数为:高铁低钙水泥熟料矿物组分60%‑90%,辅助功能组分2%‑10%,辅助胶凝组分5%‑25%,工业石膏3%‑7%;所述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矿物组分主要是由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熟料与高铁低钙Q相水泥熟料配制而成,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熟料与高铁低钙Q相水泥熟料的质量比为5‑15:1。该水泥不仅抗海水侵蚀能强、早期强度高,而且具有低收缩、低水化热的特点。
3 一种微纳米石膏粉体改性普通酸盐泥的方法 CN201610381560.5 2016-06-02 CN106045349A 2016-10-26 蒋灶; 董发勤; 徐中慧; 林龙沅; 颜翠平; 彭熙; 徐亚红; 徐午言; 谭钦文
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改性普通酸盐泥的制备方法,其核心是将普通硅酸水泥生产工艺由“两磨一烧”变为“两磨一烧+微纳米石膏改性”,主要是对“两磨一烧”工艺的熟料粉磨工序进行改进。首先将石膏通过气流粉碎机制备成微纳米石膏粉体。将熟料与其它混合材料进行粉磨(不添加石膏),然后将粉磨后的混合物与微纳米石膏粉体、分散剂、缓凝剂减水剂混合均匀,装袋密封。本发明通过向水泥熟料中添加微纳米石膏,既能在一定程序上发挥缓凝剂的作用,又具有微纳米效应,显著提升了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能。同时微纳米石膏粉体制备工艺简单,节能环保,制备成本远低于纳米化硅、纳米三氧化二、纳米氧化粉等其它纳米粉体,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4 由硫磺气体还原石膏硫酸联产泥熟料的方法 CN201510028070.2 2015-01-20 CN104555946A 2015-04-29 张国兴; 庞仁杰; 刘景霞; 马灿园; 陈琳玲
一种由硫磺气体还原石膏硫酸联产泥熟料的方法,包括制备高温硫磺气体、生料配置和预热、石膏还原、石膏还原产物制水泥熟料和尾气制硫酸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工艺完善,硫磺气体组分的纯度可保持在95~100%,由于控制还原炉硫酸转化为硫化钙的最佳比例在25~27%,有效地控制了煅烧窑内硫酸钙的转化效率最高,煅烧分解控制方便。并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系统控制指标可实施性强、操作运行管理方便、装置投资低、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5 无机质板 CN201310101435.0 2013-03-27 CN103360014A 2013-10-23 寺井健太; 藤原浩已
发明提供一种考虑了环境,并把泥含有量控制在0~11质量%,同时大量地利用了废料、副产品的适合于建筑板的无机质板。本发明的无机质板,其特征在于,其为对浆料进行脱水所形成的垫材固化体,所述浆料中相对于整个固体成分含有高炉矿渣30~53质量%、平均粒径是200~2000μm的石膏2~5质量%、性材料5~11质量%、增强纤维5~15质量%、无机混合料31~50质量%,且高炉矿渣∶石膏∶碱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0.05~0.15∶0.15~0.35。高炉矿渣优选比表面积为3000~5000。
6 珍珠岩泥混合材料 CN200910186607.2 2009-12-02 CN101704639A 2010-05-12 喻乐华
一种珍珠岩泥混合材料,该珍珠岩水泥混合材料通过采用珍珠岩破碎后与水泥熟料及少量石膏共混研磨后获得,其生产工艺流程为:珍珠岩原料检测合格→珍珠岩破碎至粒径≤5mm→珍珠岩与熟料及少量石膏一起共混研磨→掺珍珠岩的混合材料酸盐水泥成品。所述珍珠岩与水泥熟料及少量石膏一起共混研磨至细度为450m2/kg时,珍珠岩掺量≤20%组成混合材料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可达42.5级,珍珠岩掺量≤40%组成混合材料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可达32.5级以上。本发明适用于混合材料硅酸盐水泥制备,用珍珠岩水泥混合材料改善水泥性能、节约混凝土成本。
7 高硫酸盐泥及其生产方法 CN02138885.7 2002-08-02 CN1189414C 2005-02-16 范基骏; 王永域; 韦文谦; 周龙昌; 廖伟雄
一种高硫酸盐泥,其熟料的化物中SO3为1.5~3.0%,CaO为63~68%,矿物成分中CaSO4为2.6~5.1%。生产过程中四大率值分别控制在以下范围:KH:0.92~1.00;n:1.90~2.50;p:1.00~1.80;SR:0.18~0.32;其中:MgO控制在0.5~2.0%,煅烧温度控制在1350~1400℃。这种高硫硅酸水泥生产过程中不用加石膏,排出有毒废气少。产品强度高,性能优良,且生产成本下降,实施容易,利于环境保护。
8 一种建筑垃圾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0544179.0 2017-07-05 CN107311539A 2017-11-03 汪知明
发明属于节能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建筑垃圾免烧砖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玄武岩粉20-25份、玻璃粉16-29份、砒砂岩25-46份、建筑垃圾15-28份、活性白土废渣1-3份、蛭石5-11份、高矾土细粉9-14份、泥11-15份、1-6份、稳定剂2-5份、胶凝剂1-2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免烧砖及制备方法,该建筑垃圾免烧砖克服了目前的免烧砖强度、保温、节能等性能都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需求的问题。
9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泥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0420387.X 2017-06-06 CN107056097A 2017-08-18 俞克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泥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细沙、碎石、石膏、石灰石和黏土进行粉磨,得到生料A;将所述生料在1400‑1500℃下煅烧,得到熟料B;将所述熟料B、外加剂、水和玻璃纤维混合,粉磨后得到所述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解决了普通的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强度和抗裂能较差,且制备的方法复杂,能耗高的问题。
10 一种利用硫酸渣制备的 CN201611040737.1 2016-11-24 CN106746777A 2017-05-31 白朝春
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利用硫酸渣制备的泥。一种利用硫酸渣制备的水泥,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石灰石100~200份,无烟120~180份,硫酸渣10~40份,焦炭10~16份,石膏10~16份。本方法利用硫酸渣制备的水泥,主要利用硫酸渣代替传统水泥制备中的部分矿粉,有效利用硫酸渣中的铁资源,不但能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还能提高水泥的强度。
11 一种建筑用防乳胶的制备方法 CN201610749364.9 2016-08-26 CN106396434A 2017-02-15 何发丽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防乳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水泥,混合材料5-20%,石膏进行混合制成普通酸盐水泥,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孔径为80um的方孔筛进行筛取,筛余量不得超过10%,且初凝时间为30-45min,终凝时间为10-20h,选取丙烯酸聚合物与配制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1:0.5-1的比例进行混合,再加入2-3倍的水混合均匀,将制成的防水乳胶密封保存在阴凉通处,保存温度在5-25度。本发明通过在防水乳胶中添加活性混合材料或者非活性混合材料,如火山灰灰等成分,经过混合之后可以使乳胶的粘结性更好,且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衍生物上含有疏水基团。
12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纳微米改性胶凝材料 CN201610674695.0 2016-08-16 CN106277858A 2017-01-04 王民浩; 陈士强; 翟德勤; 刘黎慧; 祁明; 王冠东
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纳微米改性胶凝材料,包括预胶凝材料、半CaSO4和纳米,且以所述预胶凝材料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预胶凝材料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下列原料组分制成:活性SiO2:37.0-45.3%;活性Al2O3:14.6-25.5%,活性CaO:12.5-21.8%,活性Fe2O3:6.8-17.5%,活性TiO2:0-2%,活性Na2O:1.5-2.5%,活性MgO:1-2%。
13 超早强高强 CN201610420283.4 2016-06-15 CN106082719A 2016-11-09 彭建忠
发明一种超早强高强泥,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熟料、硬石膏、活性混合物及性能调节添加剂,所述的专用熟料、硬石膏、活性混合物及性能调节添加剂的配比范围分别是70‑80%、12‑16%、8‑12%和0.2‑0.4%,所述的水泥研磨细度为500‑550m2/kg,所述专用熟料包括石灰石、石和石膏,其配比范围分别是50~55%、32~35%和14~16%,所述的专用熟料度系数达到1.0‑1.15,其它控制参数在正常范围,所述的性能调节添加剂是减水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超早强高强水泥相比较其它水泥,它的凝结时间缩短且早期强度也很高,而且后期不同龄期的水泥强度也很高,水泥质量提高;性能调节添加剂只有减水剂,降低水灰比,并没有添加促凝剂,水泥成本降低。
14 具有低熟料含量的硬性粘合剂 CN201280006742.4 2012-01-26 CN103339084B 2016-09-14 A·施瓦岑特鲁伯; M·马丁; F·普塞尔
发明涉及硬性粘合剂,其包含以质量份计的:(a)20至60份的波特兰熟料;(b)20至40份的炉渣;和(c)0至60份的非熟料和非炉渣的无机材料;(a)、(b)和(c)的总和等于100份;所述粘合剂进一步包含炉渣活化剂,所述炉渣活化剂包含相对于100份(a)和(b)的总和的:1.4至6.55份的金属盐,用当量‑Na2O表示;和1.1至11.0份的硫酸,用SO3表示。
15 一种复合酸盐P.C32.5R泥及其在装修中的应用 CN201610107731.5 2016-02-26 CN105800974A 2016-07-27 袁昌成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酸盐P.C32.5R泥及其在装修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水泥配方采用格雷斯缓凝型MCC599助磨剂,及采用玄武岩石粉、火山灰代替矿渣,改善水泥凝结时间效果显著,水泥砂浆浆体柔软,表面光滑,保水性好,能满足装修市场批荡、抹灰、贴瓷砖,客户满意度提高,销量显著增加。在延长凝结时间的同时,本发明的水泥保持了较好的强度和标准稠度,单位生产时间也与现有的基本相同。
16 混凝土混合组合物、灰浆混合组合物以及制造和固化混凝土或灰浆以及混凝土或灰浆物体和结构的方法 CN201280055070.6 2012-09-25 CN103946176A 2014-07-23 罗密欧·艾拉瑞安·丘佩尔克
发明包括一种制造具有大于约1,000psi的抗压强度的基于泥的物体或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一种基于水泥的材料放置在一个绝热混凝土模板中,其中该绝热混凝土模板具有至少1.5的R值,其中该基于水泥的材料包含按重量计大约10%至大约80%波特兰水泥、以及按重量计大约10%至大约90%矿渣水泥和按重量计大约5%至大约80%飞灰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制造一种基于水泥的物体或结构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包括由以上这些方法制造的物体或结构。
17 酸盐泥熟料中硫矿物二次合成方法 CN200910212645.0 2009-11-13 CN101717209B 2012-09-19 沈晓冬; 马素花; 邓松; 陈琳; 黎学润; 周伟强
发明涉及一种酸盐泥熟料中硫矿物二次合成的方法,在硅酸水泥生料中掺入石膏进行煅烧,然后通过对含硫铝酸钙矿物硅酸盐水泥熟料进行热处理,使熟料在高温状态下分解掉的硫铝酸钙矿物再次形成,从而达到提高熟料中硫铝酸钙矿物含量,充分发挥水泥熟料中硫铝酸钙矿物的优越性,提高水泥熟料的早期和长期性能,增加水泥中混合材的掺入量。
18 制造硫酸联产泥的改进方法 CN98124985.X 1998-11-27 CN1227824A 1999-09-08 田文峰; 杨国忠; 才常春; 武俊军; 王彬; 边志国; 李岚中; 刘三强; 骆焕俊
一种制造硫酸联产泥的改进方法,为提高窑气中二化硫的含量,在混合均匀的原料输入高温回转窑之前掺入1—7%(重量)的硫磺,在保持生产条件和动消耗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硫酸的产量,达到增产的功效。
19 用新型复合矿化剂煅烧泥熟料 CN92107596.0 1992-06-11 CN1067638A 1993-01-06 李兴应; 徐福明; 赵珊
本技术是在立窑厂生产普通酸盐泥的基础上,在原料配方中加入新型复合矿化剂——2~4%的熟料和1%的石膏,同时进行粉磨,并采用特殊的原料配方:高饱和系数(KH=0.92~0.99)、低配(n=1.3~1.8)、高(P=0.7~0.9)和采用特殊的烧成技术,即可达到优质(熟料平均标号>550#,水泥安全性出磨3天100%合格、)高产(可增产20—30%)、低消耗(热耗<950大卡)的目的,并可使用任何劣质煤进行煅烧,而制得的水泥为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耐磨性好的高抗折型水泥。
20 一种缓凝 CN201710531378.8 2017-07-03 CN107487993A 2017-12-19 高静
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缓凝泥,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组成:酸二10-15份、七酸十二钙12-18份、钙铝黄长石3.5-5份、硫酸钙2-4.5份、硫酸铝0.5-1.2份、苏打1.3-2.1份、氯化钠0.1-0.8份、纳米二0.05-0.15份、机粘结剂0.5-1.5份。使用本缓凝水泥减缓了在高温时混凝土中水分蒸发的速度,降低了混凝土的凝固速度,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型效果和质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