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具有小孔径的坚固的高密度泡沫体玻璃瓷砖 CN200480024081.3 2004-07-16 CN101014461A 2007-08-08 佩德罗·M·布阿尔克·德马塞多; 哈米德·霍贾吉
可在建筑物墙壁的内和外表面上作为立面使用的具有小孔径的坚固、高密度泡沫体玻璃瓷砖。本发明的泡沫体玻璃瓷砖足够坚固,以致于它还可用作建筑物的结构元件。该泡沫体玻璃瓷砖非常坚固,且抗压强度为6000psi(磅/平方英寸)或更大,和更特别地为8000磅/平方英寸或更大,和甚至更特别地为10000磅/平方英寸或更大,和甚至更特别地为12000磅/平方英寸或更大,和甚至更特别地为14000磅/平方英寸或更大。这些泡沫体玻璃瓷砖将吸收更多来自爆炸的能量,耐受更高的热和负载和其它机械。本发明的瓷砖的平均孔径可以是1.0mm或更低,和优选0.7mm或更低,和更优选0.6mm或更低,和甚至更优选0.5mm或更低,和甚至更优选0.4mm或更低,和甚至更优选0.3mm或更低。本发明的泡沫体玻璃瓷砖的密度从商业推荐的密度9.5磅/立方英尺增加到介于30-100磅/立方英尺,和更特别地大于40磅/立方英尺,和甚至更特别地大于50磅/立方英尺,和甚至更特别地大于60磅/立方英尺的较高密度。本发明的泡沫体玻璃瓷砖的重量超过10磅,和更特别地超过20磅,和甚至更特别地超过30磅,和更特别地35磅或更大,和甚至更特别地40磅或更大,和甚至更特别地50磅或更大,和甚至更特别地65磅或更大,和甚至更特别地100磅或更大。本发明的瓷砖也可具有闭孔结构。
142 环保型的无机复合不燃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0610049148.X 2006-01-18 CN101003990A 2007-07-25 缪震国; 章伟清; 方梁
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无机复合不燃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人造板材料及制造工艺领域。采用层状结构,包括面层、内芯层、底层。其特征在于,面层、底层料采用的比例配方为:硫酸镁溶液(高浓度);轻烧化镁;填充剂;抗添加剂;增韧剂。内芯层在底层料的基础上加入纤维质填充剂,改性剂。本发明配方结合机械的三层铺装,分层预压,热压定型等方法进行批量生产。板材解决了传统镁水泥的产品容易返卤的缺点,分三层并采用不同配方的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板材的防水性能、防火性能及强度。
143 碾压柔性纤维混凝土作为基层的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0610095379.4 2006-12-30 CN100999888A 2007-07-18 易志坚; 马银华; 杨庆国; 何小兵; 董明思; 崔海琴
一种碾压柔性纤维混凝土作为基层的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道路结构及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法。利用混合后的柔性纤维与水泥、水形成的胶结料粘结集料、填料、外加剂等,经碾压工艺形成碾压柔性纤维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2,铺筑于底层3上,然后再在碾压柔性纤维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2上铺筑面层1。掺入柔性纤维后,碾压柔性纤维水泥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干缩、温缩性能显著改善,抗裂、韧性、抗冲击性能、抗冻性能、抗冲刷性能均显著增强,抗疲劳性能成倍提高。碾压柔性纤维水泥混凝土作为基层的路面结构,基层的收缩裂缝显著减少,抗变形性能、抗裂性能、韧性、抗冲刷性能、耐久性等大幅提高,其它各方面物理学性能均显著改善,有利于减少路面病害,提高道路的路用性能,并大幅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144 聚合物改性泥孔隙混凝土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0610054555.X 2006-10-31 CN1948622A 2007-04-18 易志坚
聚合物改性泥孔隙混凝土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道路工程等铺面工程。在底层4上,喷涂粘结层3,在粘结层3上,利用混合的聚合物与水泥形成浆体作为胶结料粘结碎石、砂,形成富含孔隙的聚合物改性水泥孔隙混凝土,摊铺、整平、振实,形成聚合物改性水泥孔隙混凝土层2,最后喷洒表面处理层1。掺入聚合物后,混合料中的粒料与浆体粘结更加牢固,粘结层的采用使路面结构与底层形成一个整体,路面结构具有强度高,抗裂性好、耐水性好、抗老化、耐腐蚀性好的特点;采用间断级配或者单一级配,孔隙大,使路面结构能够透水、降噪,聚合物用量少,经济性强;表面处理层使路面表面性能显著提高;根据不同的运用情况,可以使聚合物改性水泥孔隙混凝土面层呈现刚性或者柔性性质。本发明采用摊铺机或人工摊铺、整平、振实,具有施工简单方便,适用面广。
145 蜂窝状结构体 CN200580001459.2 2005-09-22 CN1926313A 2007-03-07 吉田丰
发明提供可以防止排气温度的高温化、改善排气净化特性的蜂窝状结构体。该蜂窝状结构体是将密封材料层介于多个蜂窝状单元之间将该蜂窝状单元相互接合使其一体化而成的集合型蜂窝状或一体型蜂窝状单块,所述蜂窝状单元由沿长度方向并列配置的小室和将该小室彼此隔开的室壁构成,其特征在于,用包含化物粒子、无机粘合剂着色剂的物质形成上述密封材料层或设置在蜂窝状单块的外周的密封材料层。
146 具有天然石材质的可见面的复合瓷砖及其制造方法 CN00810912.5 2000-07-27 CN1301855C 2007-02-28 胡安·何塞·塞古拉·帕斯托; 肯帕·阿普拉泽·塞亚; 何塞·玛利亚·特赫拉·马丁内斯
发明提供具有天然石材(优选大理石)可见面的复合瓷砖,该复合瓷砖包括减缩厚度的天然石板,并通过粘合装置将其牢固地固定于起增硬和加固作用的底板上,所述的底板具有与天然石板材料特性相应的特定组成。
147 冷等压压制法 CN01818912.1 2001-09-14 CN1298520C 2007-02-07 P·S·阿普特; S·W·卡拉汉
一种冷等压压制法,按此法在等压压模(1,2)内形成至少两层的第一层和第二层(16、22;38、40;38、46;38、52)并依托这些层中的第一层(16;38;46)对这些层的第二层(22;40;46;52)均匀地压制来压实第二层(22;40;46;52)。16、22、38、40层可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粒状材料或浆液。每层(52)又能有不同的材料区(54,56,58)。粒状材料可有产生居中多孔层的孔隙形成剂。在等压压制过程中可将孔道形成材料(50)放置在层(38、46)之间。另一方面,第一层(16,38)能借助挤压、流铸或注入等压模压而形成。
148 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 CN200510044050.0 2005-07-18 CN1900006A 2007-01-24 李智广; 李浩; 田爱奎
发明提供一种氯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由彩釉层、偶联剂基层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其中基层的重量组成为:氧化镁20~30%,波美度为20~32的氯化镁溶液30~40%,活性添加剂30~45%,另加含固量大于45%的苯丙乳液0.6~1.2%和改性剂0.3~0.5%,其中活性添加剂由活性灰与硫酸废渣组成,重量比例为3∶1~1.5;偶联层为40~60目干燥的非金属矿物颗粒。制备时,在聚酯薄膜上涂一层彩釉料浆,在彩釉层上均匀铺撒一层偶联剂,在偶联剂上均匀再铺抹一层基层浆料,以“三浆两布”的方式重复,最后铺盖上一层聚酯薄膜,将上述过程制得的复合材料体置于模具上静停硬化24小时,揭下聚酯薄膜即可得到初步成品,无返卤、泛霜、变形现象,表观特性好、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149 用于隔热表面的粘合促进剂 CN200480035704.7 2004-12-01 CN1890338A 2007-01-03 C·埃杜安; D·茹贝尔; R·雷埃布
发明涉及促进对隔热表面尤其是对聚苯乙烯表面特别是当润湿时或在较大温度变化影响下时的粘合性的新型试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试剂在应用于建筑领域尤其是外部隔热体系的不溶性成膜聚合物组合物或无机粘结料组合物中的用途。
150 超轻质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0580001237.0 2005-11-04 CN1878668A 2006-12-13 辛相镐
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可膨胀粘土矿物的用于非承重墙的超轻质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轻质陶瓷板由包含90~98重量%的可膨胀粘土矿物、1.5~5重量%的熔剂(玻璃)和0.5~5重量%的的粘土组合物组成,并且通过混合并挤压该粘土组合物、随后在1100~1200℃的温度焙烧而制备。通过在陶瓷材料的内部形成封闭孔,根据本发明的超轻质陶瓷板是具有轻的重量、并在物理性质诸如防性、阻燃性隔热性和刚性上表现出进步的材料。
151 多层瓦或砖 CN200480030867.6 2004-09-08 CN1871187A 2006-11-29 阿肖克·阿南特·甘普乐
发明涉及多层瓦或砖,由至少三个不同的层构成,其中至少一层包含与填充料和/或颗粒体混合的泥材料。
152 复合建筑材料 CN01817024.2 2001-10-03 CN1287057C 2006-11-29 H·D·德福特; D·J·默克莱伊; J.A.格利森
发明一般是涉及一种复合建筑材料而其中包括轻量的心芯并且薄的纤维增强泥面板在心芯的一侧上而第二面板材料在另一侧上。使用在此建筑材料至少一面上的纤维增强水泥面板为3/16″或更薄,更优选在1/8″或更薄。此绿色纤维增强水泥面板优选由淤浆脱水方法以形成片材,其在生产复合材料之前是塑性、未硬化的状态。此复合建筑材料是在未硬化的状态之中组装然后硬化。
153 复合材料制品 CN200480020292.X 2004-07-08 CN1823234A 2006-08-23 戴维·卡勒姆·约翰逊
一种用于飞行器制动器热填料的复合材料制品(21),该制品包括具有面部分的核心层(22)和附着到该面部分的承磨层(23),其中承磨层(23)具有低于核心层(22)的密度。核心层(22)可以由压缩的C-C或由浸渍和/或的C-C制备。承磨层(23)可以由C-C制备。
154 蜂窝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0480002116.3 2004-12-24 CN1784370A 2006-06-07 高桥知久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平状的蜂窝结构体,其在升温时,密封材料层不易受到损坏,能够维持粘接强度,而且对于物理冲击的抵抗性能强。本发明的蜂窝结构体中,多个蜂窝状单元通过密封材料层被粘接构成扁平状陶瓷构件,扁平状陶瓷构件的外周部上设有密封材料层,上述蜂窝状单元以多孔陶瓷为主要成分,并且多个贯通孔隔着隔壁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并且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上的蜂窝状单元之间的密封材料层图形相对于构成截面轮廓的形状的长轴是倾斜的。
155 一种通过涂洒来制造层状板材的方法和装置 CN02805897.6 2002-03-01 CN1254352C 2006-05-03 约翰·S·科捷; 格雷格·布伦顿; 罗伯特·莱昂斯
一种由具有液体成分的浆料来制造层状板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以连续层的方式把浆料涂洒到一基底上,以便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湿板;通过涂洒来涂洒其中的至少一层;把湿板从基底上移走;使湿板干燥或硬化,以便除去大部分液体成分,从而制成所说的板材。
156 具有至少一含气凝胶层和至少一其它层的多层复合材料、其制法和应用 CN98803191.4 1998-01-22 CN1253309C 2006-04-26 F·施沃特格费; M·史密特; D·弗朗克
发明涉及多层复合材料,其具有至少一含气凝胶层和至少一其它层,其中至少一含气凝胶层还包含至少一种粘合剂,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57 组合物、硬化体、收容装置、以及硬化体的制造方法 CN03145358.9 2003-07-08 CN1252735C 2006-04-19 谷内广明; 下条纯; 杉原丰; 大胁英司; 冈本礼子
发明采取由有底无盖的筒状收容装置主体和能够自由遮断该容器上部开口的盖构成,同时,上述收容装置主体和上述盖的双方是用含有波特兰泥或含有含波特兰水泥的混合水泥的组合物、并由水合反应硬化后的氢含有率为15~60质量%的硬化体形成的收容装置。在收容装置主体内埋设装备金属制的传热散热片。
158 用于排气净化过滤器催化剂的基材 CN200480004401.9 2004-02-13 CN1750879A 2006-03-22 野村久美子; 犬冢乡子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气净化过滤器催化剂的基材。在细孔的多孔间隔壁的表面上开口的表面空孔的分布中,通过直接观测法测量的其最大直径为10~50μm的表面空孔的总开口面积占据细孔在多孔间隔壁的表面上开口的全部表面空孔的总开口面积的8%以上,并且在内部细孔的分布中,通过使用CT扫描的断面观测测量出的其断面面积与直径在300μm以上的圆的断面面积相当的细孔的总断面面积占据全部细孔的总断面面积的20%以上。即使当在短时间内密集地排放大量的PMs时,由于PMs被各个细孔分散和捕集,所以可控制PMs沉积,并抑制压损失的增大,以及提高捕集效率。
159 污染控制装置及用来固定污染控制元件的垫子 CN200380107381.3 2003-11-17 CN1732331A 2006-02-08 渡边俊行; 宫坂宗樹
发明提供一种用来固定污染控制元件(如催化转化器、柴油机颗粒过滤器等)的垫子,即使长期暴露在超过800℃的高温,它能保持对支撑体的夹持强度而不影响弹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这种垫子的污染控制装置。该垫子至少由两层纤维层组成,一个纤维层和一个陶瓷纤维层,这两层构成一单片,无需使用辅助结合手段。
160 用于透气上口的透气耐火材料 CN200380106388.3 2003-10-14 CN1726106A 2006-01-25 P·G·德赛; D·德贝斯第亚尼; D·詹森
描述了一种透气的树脂结合的组合物,其可在注气口中用作多孔元件。这种透气组合物在无外壳的树脂结合的注气水口中非常有用,其特征在于用不透气的树脂结合的组合物代替了金属外壳。有利地,这种树脂结合的组合物中包括抗化剂,其将氧在其抵达熔融水之前就去除掉。描述了一种制造这种水口的方法,包括将标准的树脂结合的组合物在这种透气的树脂结合的组合物周围共压制。并使压制品在低于大约800℃的温度固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