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无痛易撕医用胶布 CN201410357867.2 2014-07-25 CN104095711B 2016-03-16 曾义成; 林燕
一种无痛易撕医用胶布,包括上下两层医用涂胶底布和离型纸,其中,下层医用涂胶底布上打有孔洞,下层医用涂胶底布与长宽、宽度相同的上层医用涂胶底布复合在一起,通过涂胶设备,在下层医用涂胶底布下部涂抹医用胶,在涂胶过程中利用医用胶的渗透作用,将上层医用涂胶底布和下层医用涂胶底布有限粘贴在一起,下层医用涂胶底布下部通过医用胶直接黏贴有离型纸;本发明使用时,由于上层医用涂胶底布与下层医用涂胶底布之间的黏贴比下层医用涂胶底布与皮肤之间的黏贴力小一些,可以先揭开上层医用涂胶底布,再撕揭下层医用涂胶底布,这样,通过二次揭开医用涂胶底布,可以显著降低撕裂的痛楚,提高患者舒适度。
122 纺织品的制造方法 CN201180008073.X 2011-01-17 CN102741473B 2016-01-20 哈拉尔德.考夫曼
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将平坦的花纹模板(10)放在织物基材(30)上;将花纹模板(10)缝制在织物基材(30)上以使邻近所要的花纹的穿孔产生在花纹模板(10)中;移除该花纹模板(10)的位于由该穿孔限定的花纹外部的部分(10b);及将花纹模板(10)的包括花纹的其余部分(10a)永久地固定在织物基材(30)上。
123 一种异味吸收纸管 CN201510465629.8 2015-08-03 CN105128411A 2015-12-09 张萍
发明公开一种异味吸收纸管,包括纸管本体、透气孔、防尘网、热塑性纤维以及活性炭纤维,所述纸管本体为圆柱体结构的中空管,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2毫米并且间隔1厘米均匀排布于纸管本体内壁表面,所述防尘网设置于纸管本体内部并且与透气孔相贴合,所述热塑性纤维固定于防尘网表面,所述活性炭纤维设置于热塑性纤维表面。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味吸收纸管,针对现有纸管没有吸收异味的功能,给纸管增加了热塑性纤维和活性炭纤维,能够吸收掉纸管吸附的异味,避免影响纸巾及其他物品的使用,并且具有防尘防腐额功能。
124 异形装饰线条的包覆皮 CN201510607219.2 2015-09-18 CN105082685A 2015-11-25 江海杰; 苏源彬
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装饰线条的包覆皮。旨在提供一种制造方便、强度高和硬度高、制造成本低的异形装饰线条的包覆皮。它依次包括有三聚氰胺浸渍纸、无纺布、木皮,无纺布的纤维方向与木皮的纤维方向相垂直,其特征是在木皮的下面涂有热固性树脂,由热固性树脂渗透到木皮、无纺布中将它们粘结在一起。用这种异形装饰线条的包覆皮所包裹的异形装饰线条可以制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装饰线条,提升了家具橱柜、木窗等产品的整体使用性能,它是一种新型的包覆装饰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很高的推广价值。
125 密封片材、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带有密封片材的基板 CN201480018205.0 2014-03-19 CN105074894A 2015-11-18 盛田浩介; 高本尚英
发明提供可通过对半导体元件或被粘物的凹凸的良好的埋入性而抑制空隙的产生并且在粘贴于被粘物的前后作业性良好的密封片材及使用其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贴合有该密封片材的基板。本发明的密封片材具备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上的具有以下特性的底部填充材料。自上述基材的90°剥离:1mN/20mm以上且50mN/20mm以下25℃下的断裂延伸率:10%以上40℃以上且低于100℃的最低粘度:20000Pa·s以下100℃以上且200℃以下的最低粘度:100Pa·s以上。
126 立体抗静电效果较好的抗静电装饰板及制备方法 CN201510519329.3 2013-05-15 CN105034524A 2015-11-11 孙学民
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抗静电效果较好的抗静电装饰板及制备方法,其芯板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纤维40~50%、酚酫树脂35~45%、抗静电剂3~8%、炭黑5~10%、偶联剂1~3%;装饰纸表面涂布有抗静电剂。制备该装饰板时,通过在芯板及其两面的装饰纸中分别加入抗静电剂,形成内部和表面共同作用的立体抗静电效果,获得了抗静电、高密度等优良性能,可广泛适用于对建筑装饰材料要求抗静电的特殊行业或场所,其表面及立体抗静电性能持久、不易消退,炭黑本身具有导电性能。此外,本发明改变了传统装饰板用纸做的特性,采用纤维而取代皮纸,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127 一种轻质高强度隔热防潮复合纸板 CN201510419909.5 2015-07-17 CN105015125A 2015-11-04 陈一
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高强度隔热防潮复合纸板,由多层板复合,依次包括表层的弹性聚乳酸抗冲板、抗冲纤维层I、蜂窝纸芯和底层面纸I、环保发泡缓冲层、抗冲纤维层II、瓦楞纸芯和底层面纸II和底层的聚乳酸强度板;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瓦楞纸芯和蜂窝纸芯与底层面纸构成的空间内表面喷涂有无机纤维素涂层;抗冲纤维层I、II为在多层织物中置入纳米颗粒悬浮液复合而成。该复合板质量轻,强度、抗冲性良好,可应用于缓冲保护的工用民用板材领域。
128 可粘合的柔性复合体 CN201380057470.5 2013-09-24 CN104797668A 2015-07-22 R·J·唐斯
发明描述了可粘合的柔性复合体系,其在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是包含层状布置的工程柔性复合组合物的预制胶带和片材。所述柔性复合组合物可以包含取向在网状物及嵌入在各种聚合物组合物中的非织物或其它纤维。在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充当粘接层。可粘合的组合物体系可以配置成以提供对于各种胶带的应用的结构定向和结构优化。根据各种实施方案,复合层压胶带可以包括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纤维基质层,以及粘合到第一纤维基质层的第二面的粘接层。第一纤维基质层可以是在其中具有单丝的延伸丝,单丝位于复合层压胶带内的第一预定方向。
129 湿纸巾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201010166290.9 2010-04-27 CN102211422B 2015-05-06 石川宜秀; 坂东健司
发明提供湿纸巾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湿纸巾。该湿纸巾的制造方法在防止装置大型化的同时、制造具有目标量的规定药液的湿纸巾。本发明的湿纸巾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利用输送装置(2、3、9)连续输送多个片材(71、72);将各个片材(71、72)向输送装置非抵接面侧折叠;使规定药液从输送装置抵接面侧浸渗于折叠的各个片材(71、72);将浸渗有规定药液的各个片材(71、72)层叠起来;切断层叠的片材(71、72)。
130 一种高柔韧性纳米管纸/玻璃纤维阻燃复合材料的物理制备方法 CN201510036336.8 2015-01-23 CN104527176A 2015-04-22 冷劲松; 楚合涛; 刘艳菊; 张志春
一种高柔韧性纳米管纸/玻璃纤维阻燃复合材料的物理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纸/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碳纳米管纸/树脂基复合材料无法兼具有较高的学性能,阻燃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一、制备PDMS的氯仿溶液;二、制备碳纳米管纸;三、高温固化复合。本发明的优点:一、本发明制备的高柔韧性碳纳米管纸/玻璃纤维阻燃复合材料兼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耐热性能。
131 酯叠层体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制造方法所获得的聚氨酯叠层体 CN201080023839.7 2010-05-20 CN102448695B 2015-03-25 米田久夫; 井上和正; 芦田哲哉
发明提供一种聚酯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熔融混合工序,将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的聚氨酯预聚物、扩链剂以及呈现指定的放热峰值温度的感温性聚氨酯催化剂,在比放热峰值温度低10℃至30℃范围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熔融混合,从而形成聚氨酯树脂组成物;树脂层形成工序,使用聚氨酯树脂组成物在片材表面形成聚氨酯树脂层;以及热处理工序,在所述放热峰值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对聚氨酯树脂层进行热处理。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叠层体,是复合纤维片材和聚氨酯树脂层的叠层体,其中,复合纤维片材是由纤维片材与高分子弹性体经含浸一体化而形成,且在表层具有多个空隙,聚氨酯树脂层层叠于复合纤维片材上,聚氨酯叠层体具有混在层,混在层是聚氨酯树脂层的一部分侵入空隙,从而聚氨酯树脂层的一部分和复合纤维片材的表层以不相容状态混在一起而形成的层,混在层具有10μm以上的厚度。
132 电绝缘材料 CN201380030895.7 2013-03-11 CN104364078A 2015-02-18 罗伯特·H·特平; 大卫·S·斯坦克斯; 马丁·H·福克斯; 米切尔·T·黄
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在两个非纤维素的非织造纸层之间的非纤维素的非织造织物层的制品,其中非织造纸和非织造织物之一或二者电绝缘。至少一些实施例是阻燃剂。
133 包装片材,使用该包装片材的香烟包装及用于该香烟包装的外坯料 CN201380017412.X 2013-02-08 CN104203769A 2014-12-10 满潮聪美
提供一种包装片材,适用于物品的包装并且能够显示日式格。本发明的包装片材具有作为纸基材的单面涂层纸(10)和覆盖材料(18),该覆盖材料(18)经由粘着层(16)贴合于该单面涂层纸(10)的涂层(14),并且具有比单面涂层纸(10)的密度低的密度。这样的包装片材适用于对香烟包装的外盒进行成形的外坯料。
134 具有弹性体不均匀存在的聚合物层的粘弹性部件 CN200880118447.1 2008-11-11 CN102405137B 2014-09-03 长崎国夫; 杉野裕介; 土井浩平
发明提供了部件的一个面与另一个面发挥不同性质、同时外观透明且对对象物的污染少的粘弹性部件。本发明的粘弹性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部件具有聚合物层与单体吸收层的层叠结构,其中所述单体吸收层能吸收构成该聚合物的至少一种单体成分,其中,该聚合物层是弹性体不均匀存在的聚合物层,其以集中分布在与单体吸收层相反一侧的界面或该界面附近的形态含有弹性体。在所述粘弹性部件中,弹性体不均匀存在的聚合物层的与单体吸收层相反一侧的面上可以层叠有覆盖薄膜。另外,与单体吸收层相反一侧的界面附近优选是从与单体吸收层相反的一侧的界面到相对于厚度方向的总厚度的50%以内的区域。
135 用于制造集成雷击防护材料的系统和方法 CN200980113022.6 2009-03-05 CN102006995B 2014-07-16 A·O·沙夫; A·H·源
发明涉及适于自动敷设在复合材料结构上的集成的雷击防护系统,该系统包括由有机聚合物树脂构成的铺面层、延展金属箔的导电层、隔离/附着层和载体纸层。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集成的雷击防护系统,其包括集成的雷击防护材料,所述材料由安置于载体纸上的封装在有机聚合物树脂中的延展金属箔构成,以及自动敷设机,其适于将所述材料敷设于航空器的复合材料零件上以保护该复合材料零件免于雷击影响。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用于制造具有雷击防护能的复合材料结构的方法。
136 散热胶带及其制作方法 CN201180009301.5 2011-03-25 CN102782068B 2014-02-19 郑在哲; 姜汉俊; 李星昊; 金志姬
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胶带及其制作方法,其目的在于,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网基材;及散热涂层。所述散热涂层是在金属网基材的一面或两面上形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网基材;散热涂层;及粘接层。所述散热涂层是在金属网基材的一面或两面上形成;所述粘接层是由热传导性粘合剂构成。本发明的散热胶带具有厚度薄;且因为在发热源垂直方向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优秀;粘合性优秀的特征。
137 茧衣壁纸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67361.2 2011-02-10 CN103384738A 2013-11-06 武井千秋
提供一种天然的纤维壁纸及其制造方法,这种壁纸具有抗菌性、高难燃性及高吸湿性这些丝绸的特性,同时作为加捻纤维而变粗,并且具有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手感。本发明的纤维壁纸是茧衣(“kibiso”silk waste)织物壁纸,这种壁纸是用内衬纸对平纹织成的茧衣织物进行内衬而形成的,纬纱是茧衣,经纱纱。
138 吸音性表皮材及使用了该吸音性表皮材的吸音材 CN200880126772.2 2008-05-23 CN101945762B 2013-11-06 小川正则; 藤井慎; 水谷直弘
发明提供一种吸音性、成型性优良的轻量的吸音性表皮材及使用了该吸音性表皮材的吸音材。在纤维片材(3)的一面或两面层叠通过起皱加工和/或压纹加工而得到的延展性纸材(例如起皱加工纸(1b))而形成吸音性表皮材(6)。所述延展性纸材将起皱率设定为10~50%,突起高度设定为0.02~2.00mm,突起数设定为20~200个/cm2。此外,在吸音性表皮材(6)上层叠片材状的通气性多孔质材料(7)而形成吸音材(8)。
139 非织造化学电容式或化学电阻式气体传感器 CN201180045038.5 2011-09-08 CN103119427A 2013-05-22 D-D·恩汉; S·盖克哈尔; S·兰加纳坦
描述了一种由非织造材料形成的化学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包括柔性、透气、非织造纤网材料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由以下纤维构成的基质:作为主要部分或次要部分的多种惰性的热塑性纤维、浆料纤维、纤维素纤维或人造短纤维,以及多种由能够吸收挥发性有机物(VOC)的聚合物形成的气敏纤维和多种导电纤维。所述气敏纤维与相邻导电纤维网络混合且在相邻导电纤维网络中空间关联,使得由与挥发性有机物相互作用导致的所述气敏纤维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引起干扰相邻导电纤维网络的介电性质的变化。所述传感器能够构造为化学电阻式传感器或化学电容式传感器。
140 层叠体、包含该层叠体的电路板、半导体封装件及制造层叠体的方法 CN200880004554.1 2008-02-07 CN101605653B 2013-01-30 吉崎一幸; 伊藤哲平; 小野塚伟师; 中村谦介
发明提供一种层叠体,其包括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包括第一纤维基材和树脂,第二树脂层包括第二纤维基材和树脂,其中,设置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使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至少部分置于由所述层叠体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分开的独立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基材和第二纤维基材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变形区域,所述变形区域是在所述纤维基材中经线/纬线较小的交叉小于90°的区域;且其中,在所述变形区域中,由所述第一纤维基材的经线与第二纤维基材的经线形成的角,和由所述第一纤维基材的纬线与第二纤维基材的纬线形成的角中的较大角为2°或更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