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复合聚合物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80037100.X 2014-06-23 CN105339163A 2016-02-17 罗纳德·W·奥森; 罗纳德·R·博斯特; 托马斯·P·汉斯申; 威廉·J·科佩基; 米歇尔·L·莱格特; 张伟
发明公开了复合聚合物,所述复合聚合物按顺序包括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所述第一层在组成上不同于所述第二层。所述第三层在组成上不同于所述第二层。所述第二层中包括空隙空间的阵列,但所述空隙空间不穿过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所述空隙空间各自具有穿过所述空隙空间的范围为最小面积至最大面积的一系列面积。所述最小面积不邻近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制备所述复合聚合物层的方法。本文所述的聚合物层可例如作为部件用于个人护理服装诸如尿布和女性卫生产品中。它们还可用于过滤(包括液体过滤)和隔音应用。
122 适用于生产涂敷薄膜的弯曲基片的工艺 CN200980163366.8 2009-12-14 CN102741035B 2016-02-17 赛莫西E.·黑罗德; 玛吉·亨德里克桑; 罗伯特·J.·里斯特
适用于生产涂敷薄膜(10)的弯曲基片(20)的工艺包括在预成型薄膜步骤和薄膜与基片组装步骤之间所预成型薄膜的热处理。预组装热处理的最高温度高于在组装步骤之后所进行组装后的热处理(F)的另一最高温度。然后,在组装后的热处理过程中,基片(20)和薄膜(10)所构成的组件就不再改变。尤其是,即使基片(20)具有低玻璃软化温度,组装后的热处理也不会使基片出现任何缺陷和分层以及弯曲形状的变化。
123 丙烯酸树脂叠层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三聚氰胺装饰板 CN201480032056.3 2014-05-27 CN105307862A 2016-02-03 中谷文纪; 庄子惠子; 阿部纯一
发明提供贴合性优异,耐泛白性和外观优异的丙烯酸树脂叠层膜。本发明涉及的丙烯酸系树脂叠层膜是具备由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丙烯酸系树脂层(I)、和由树脂组合物(B)形成的丙烯酸系树脂层(II)的丙烯酸系树脂叠层膜,该树脂组合物(B)包含:含有反应性基团的丙烯酸系树脂(B-1),(B)相对于(B-1)和除了(B-1)以外的丙烯酸系树脂(B-2)的合计100质量%,含有(B-1)10~100质量%、(B-2)0~90质量%,进一步,相对于(B-1)与(B-2)的合计100质量份,含有除了(B-1)和(B-2)以外的添加剂(C)0~50质量份,(B-1)含有具有对于基或羟甲基的反应性取代基的单体单元,上述具有反应性取代基的单体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B)100质量%为3质量%以上。
124 层合膜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12083.X 2013-03-07 CN104159746B 2016-01-27 阿部悠; 尾形雅美; 高田育
发明提供一种层合膜,该层合膜在聚酯膜的至少一侧设有树脂层,该树脂层至少含有数均粒径为3nm以上且为50nm以下的金属化物粒子(A)、丙烯酸类树脂(B)、和源于噁唑啉系化合物的成分(C1)及/或源于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的成分(C2),该丙烯酸类树脂(B)为具有单体单元(b1)、单体单元(b2)和单体单元(b3)的树脂。本发明以低成本提供一种层合膜,其透明性、层合高折射率硬涂层时的干涉斑抑制性、与高折射率硬涂层的密合性、高温高湿下的粘接性(湿热粘接性)优异。
125 封闭医疗系统的塞子 CN200980139842.2 2009-08-07 CN102177017B 2016-01-27 托马斯·尼古拉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闭医疗系统的圆柱形塞子,涉及一种用于封闭医疗系统的方法,以及用本发明的塞子封闭的医疗系统本身。
126 一种多层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510654303.X 2015-10-12 CN105252866A 2016-01-20 陈亦锋; 鲁听; 陈红央; 劳梦斌; 邹佳沣; 陈锞锞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膜,为五层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AYBYC层结构,其中所述层结构中A层、B层和C层独立地选自聚乙烯、环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Y为复合粘结层,选自熔点低于130℃的烯烃聚合物;每层的厚度为10-50μm。该膜具有高抗戳穿强度、气体阻透性能好、耐热性能好的特性,可用于制备真空压缩袋。
127 多层结构体、使用该多层结构体的内衬以及充气轮胎 CN201080069398.4 2010-11-30 CN103118871B 2016-01-20 高桥祐和; 田井伸二; 日笠正雄; 北野秀树; 天本哲生; 田中隆嗣
发明为多层结构体、使用该多层结构体的内衬、以及具备该内衬的充气轮胎,该多层结构体具有由包含阻气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A层,和与该A层邻接的由包含弹性体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B层,所述A层和B层共计为7层以上,所述A层的单层的平均厚度为0.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所述B层的单层的平均厚度为0.001μm以上且40μm以下,该多层结构体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成。
128 低发射率的EMI屏蔽窗膜 CN201180016895.2 2011-02-28 CN102834258B 2016-01-20 查尔斯·N·梵纳特; 詹姆斯·P·恩尼斯; 杰米·A·李; 安东尼·B·波特; 斯科特·E·皮克特; 杰里米·B·斯特格尔; 科比·L·哈伯德; 瑞塔·M·菲利普斯; 斯蒂芬·A·巴思
发明提供一种低发射率的EMI屏蔽透明复合薄膜,所述透明复合薄膜通常与玻璃窗联用且包含:透明薄膜衬底,所述透明薄膜衬底的一侧上具有由耐磨硬涂层材料构成的底层与覆盖所述底层的至少一个红外线反射层,所述红外线反射层通常为可包覆于金属化物层内的金属层,所述金属层随后由具有硬化氟化树脂的薄外部保护性顶涂层覆盖。
129 合成树脂叠层体 CN201380009493.9 2013-02-19 CN104169086B 2016-01-06 青木俊成; 大西猛史; 日野浩靖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的形状稳定性、表面硬度等优异的合成树脂叠层体。上述课题能够通过一种合成树脂叠层体来解决,该合成树脂叠层体的特征在于,其是在含有聚酸酯的基材层(B)的一面或两面叠层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5~55质量%和聚碳酸酯(D)95~45质量%的树脂层(A)而成的,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含有以质量比(c1/c2)计为5~80/20~95的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单元(c1)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c2),且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C)的质均分子量为5,000~30,000,上述聚碳酸酯(D)的质均分子量为21,000~40,000。
130 透明粘合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N200980140865.5 2009-10-08 CN102186939B 2016-01-06 稻永诚
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透明粘合片,使得在对夹着该粘合片贴合而成的叠层体进行切割时,切割端面不会随时间而变得发粘,并且,即使在被粘附面上存在凹凸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不残留气泡的情况下实现贴附,此外,即使被粘附体为塑料等会产生脱气的材料,也能够实现贴附而不会产生发泡。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片,其具有一层以上的第1粘合层及一层以上的第2粘合层,该第1粘合层及第2粘合层具有不同的粘弹性行为,并且,该粘合片具有将这些层叠层一体化而形成的结构,其中,在频率1Hz的温度分散下测定的动态剪切储能模量G’的值在下述范围内:G’(20℃)为2×104~5×105Pa;G’(150℃)为1×104~1×105Pa。
131 具有隔音性能的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多层薄膜 CN201510551313.0 2009-07-31 CN105172289A 2015-12-23 M.斯托伊尔; J.比克休詹; U.凯勒; K.伊索
发明涉及具有隔音性能的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多层薄膜。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隔音性能的由至少两个分薄膜组成的用于复合玻璃的中间层薄膜,其中第一分薄膜包含聚乙酸乙烯酯基团的比例为0.1-11mol%的聚乙烯醇缩醛,并且第二分薄膜包含聚乙酸乙烯酯基团的比例为5-8mol%的聚乙烯醇缩醛。
132 一种流延聚丙烯膜 CN201510529093.1 2015-08-26 CN105172287A 2015-12-23 邓锐; 俞学锋; 李知洪; 梅海金; 邹家武
一种流延聚丙烯膜,由流延机三层共挤而成,具有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结构。上述内层的材料采用重量比为50%三元共聚聚丙烯、40%丙烯基弹性体与10%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共混而成。上述中层的材料采用丙烯基弹性体与茂金属聚乙烯二则共混而成,其中丙烯基弹性体60%-90%。上述外层材料采用均聚聚丙烯或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上述所有树脂熔融指数为3-8,其中内层厚度≥10微米,经三层共挤流延设备成型,形成复合包装膜,解决了现有CPP材料气密性、增韧与相容性技术难题,满足气调包装高气密性及高速枕式自动包装(HFFS)要求,特别适合于烘焙类食品充气耐压包装。
133 塑料膜 CN201480015364.5 2014-03-13 CN105143322A 2015-12-09 郑顺和; 金芙敬; 张锡勋; 姜俊求; 沈载勋; 李承贞; 张影来; 洪性敦
发明涉及一种塑料膜,更具体地,涉及表现出高硬度、低反射率、耐冲击性、耐磨性和优异特性的塑料膜。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高硬度同时也具有耐磨性、耐冲击性和低反射率特性的塑料膜。
134 偏振板 CN201480019048.5 2014-03-27 CN105122098A 2015-12-02 神野彩乃; 美浓贵之; 任大均; 赤田胜己
发明提供一种偏振板,是将在聚酸酯系树脂层的单面或双面层叠具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层叠膜、由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构成的偏振膜、以及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依次贴合而成的,该偏振板的特征在于:该层叠膜中,该聚碳酸酯系树脂层与层叠于其单面或双面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总膜厚为10~100μm;在100℃加热10分钟时,膜在辊长度方向的收缩率为1.0%以下;且该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相对于该层叠膜的总膜厚,占2~60%的膜厚。该偏振板可确保生产稳定性,且耐热性优良。
135 压花聚合物薄片 CN201480020332.4 2014-04-02 CN105102223A 2015-11-25 文森特·J·亚科沃内
发明涉及一种高频,半各向同性,压花的聚合物中间层薄片。压花的聚合物中间层薄片具有第一面,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和在至少一面上的压花表面,和表面纹理率,Str,(通过ISO25178测量)在0.1到0.99之间。压花聚合物薄片可以具有至少50的每厘米粗糙峰数(R PC,通过ASME B46.1(1985)测量)。压花聚合物薄片可以具有小于等于2.5的斑驳值(通过清晰斑驳分析仪(CMA)测量)。压花聚合物薄片可以是聚乙烯醇缩丁
136 带有真丝面料层的软包发光面料 CN201510523367.6 2015-08-25 CN105058908A 2015-11-18 周生保
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真丝面料层的软包发光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外层(3)、下表面设有提花层(4),所述外层(3)和面料本体(1)之间设有填充物(2),并且外层(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装饰物(5),装饰物(5)交错排列,提花层(4)固定在面料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体(1)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和发光线材,所述发光线经针织或刺绣方式固定设置于织物本体上,并于织物本体上形成造型体。凸起的软包和装饰物增强了带有真丝面料层的软包发光面料的层次感。
137 一种聚四氟乙烯隔热防腐膜材制备方法 CN201510463900.4 2015-07-31 CN105058894A 2015-11-18 李维伟
发明公开一种聚四氟乙烯隔热防腐膜材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在纤维布上单面涂覆以聚四氟乙烯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涂层材料而制得聚四氟乙烯(以下简称PTFE)隔热防腐膜材的生产方法,纤维布先通过浸渍装置单面浸渍PTFE底层分散液,经过干燥、烘焙等工艺处理后形成底涂层,再通过涂覆装置表面涂覆PTFE结构层浆料,经过干燥、烘焙等工艺处理后形成结构涂层,最后通过浸渍装置单面浸渍PTFE表面层分散液,经过干燥、烘焙、烧结等工艺处理后形成面涂层,从而制得所需PTEE隔热防腐膜材。该产品可用于制作可拆卸式管道、等管件、机械设备、仪器仪表保温隔热套;也可用于管道、阀门等管件、机械设备、仪器仪表保温层外防护材料。
138 工业炸药包装用复合膜材 CN201510402250.2 2015-07-07 CN105034521A 2015-11-11 徐建学
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炸药包装用复合膜材,所述的复合膜材主要有外层、中层、内层构成,结构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外层由纳米颗粒改性树脂和聚乙烯胺共混物组成。由于外层的纳米颗粒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强韧、气体阻隔、阻燃性能,从而大幅提高或保证所述复合膜材的耐穿刺性能;而且外层中含有少量聚乙烯胺,提高了外层与中层的相容性,使得复合膜材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能,同时复合膜材还具有良好的防、防潮、爽滑性能,使其特别适用于工业炸药包装。
139 用于增强能量吸收的结构化材料 CN201380074364.8 2013-06-26 CN105026137A 2015-11-04 J·M·哈德利; T·A·舍德勒; S·S·杨; A·J·雅各布森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厚度层次的三维晶格架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彼此分离一定距离并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限定该三维晶格架构的厚度;沿多个方向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多个成度的支柱;将多个成角度的支柱彼此连接以形成多个晶胞的多个节点。多个成角度的支柱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晶格结构的厚度方向内部终止,并且朝向晶格架构的第一或第二表面提供多个内部自由度
140 带有透气层的盘花植绒导电和抗菌面料 CN201510440908.9 2015-07-25 CN105015071A 2015-11-04 黄磊
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透气层的盘花植绒导电和抗菌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呈网状,在所述面料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盘花层(2),下表面设有植绒层(3),所述盘花层(2)上设有盘花,所述植绒层(3)上设有绒花,所述面料本体(1)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包括经线和纬纱,所述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经线和纬线中的纤维外包裹层。凸起的盘花和绒花增强了带有透气层的盘花植绒导电和抗菌面料的层次感,并且手感柔软舒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