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应用差速机构实现物料强制收缩功能的装置 CN201610014688.8 2016-01-11 CN106956413A 2017-07-18 沈展; 王俊彪; 陈雅娟; 郑月苹; 李莉; 吴艳瑕
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差速机构实现物料强制收缩功能的装置,包括支撑架、前变频电机、带有锥齿轮差速机构的辊筒、后变频电机。传动辊筒直径一致但所联接的锥齿轮差速机构上的链轮齿数由左到右依次递增,各传动辊筒在两端不同速度的前、后变频电机驱动下,转速依次渐变,物料在传动辊筒上方被强制收缩,避免拉伸现象的发生,对轮胎胎面胶挤出后会拉伸变形采取逐步差速达到恢复胎面胶外形。该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极大的提高了轮胎胶面寄出后物料的质量
2 一种用于胶料在线测量的双排检重称 CN201710140297.5 2017-03-10 CN106863754A 2017-06-20 周宏建; 陈政伟; 段忠福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胶料在线测量的双排检重称,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简单、功能齐全,能够实时在线测量胶料的重量,从而方便控制挤出的胎面的均匀性,保证了生产线生产的连续性,增加产品的精度,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具体实现方式如下:胶料经过缓冲滚筒和称重滚筒的连续传递时,这时会把胶料的重量依次经过上酒碗、珠和下酒碗传递给称重传感器,使称重传感器的形变片发生改变而产生模拟信号模拟信号会经过转换模的合并转换,形成数字信号传递给重量控制器,经过重量控制器的处理转换,重量显示器把胶料的重量显示出来,并把重量信号传递给挤出机,挤出机则会根据胶料的重量改变挤出速度,从而使挤出的胶料尽可能的均匀一致。
3 轮胎剃毛机 CN201610834289.6 2016-09-19 CN106426685A 2017-02-22 方跃; 陈雅德; 方菲
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剃毛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部设置上刀组升降机构,上刀组机构连接于上刀组升降机构上;机架中部设置有用于承托轮胎的从动辊机构及主动辊机构,机架上部设置有与从动辊机构相配合的上压辊机构,机架中部对应于从动辊机构的外侧位置设有顶胎机构;机架下部设置下刀组升降机构,下刀组机构连接于下刀组升降机构上。本发明产品通过对上刀组机构和下刀组机构的控制,可对轮胎胎面的胶柱和胎侧的毛边进行修理;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高,生产效率高,适用于轮胎生产的流线中。
4 一种胎坯宽度检测及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及检测控制系统 CN201610560602.1 2016-07-15 CN106042327A 2016-10-26 宋永端; 沈志熙; 陈旭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胎坯宽度检测及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及检测控制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胎坯宽度的检测装置;2)、预设胎坯宽度免调范围和合格范围,通过工业相机采集传送带上胎坯的图像,工控机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计算出胎坯的实时宽度,并得出具体的控制方法,通过PLC的模拟电压输出控制变频器,调节胎坯传送带驱动电机的转速;系统包括工业相机、光源、工控机、PLC、变频器、检测箱。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的图像处理技术,能对胎坯宽度进行在线实时检测,检测精度高;且能对胎坯传送带驱动电机的转速进行在线自动调控,从而克服了因传送速度波动导致的生产质量问题;本发明对电机转速调节的时间短,次品率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5 用于联接胎面的方法和装置 CN201180070516.8 2011-06-30 CN103501981B 2016-08-17 C·潘; D·C·W·龙; M·D·彼得罗维奇
发明包括用于联接胎面的方法和装置。这样的方法包括提供用于形成经联接的胎面的第一胎面部分和第二胎面部分的步骤,每个胎面部分包括在长度方向上从末端延伸的一段轮胎胎面。附加步骤包括提供配置成保持第一胎面部分的第一夹具和配置成保持第二胎面部分的第二夹具以及将第一胎面部分固定到第一夹具中并且将第二胎面部分固定到第二夹具中,第一和第二夹具的每一个在第一和第二夹具内布置成使得每个胎面部分的末端与每个夹具的联接侧连通。方法还包括朝着彼此引导末端并且与布置在末端之间的弹性体联接材料强接合。
6 一种轮胎圈校正机鼓 CN201510984360.4 2015-12-25 CN105415718A 2016-03-23 谢镇鸿; 谢燕华; 郑育群; 黄清桂; 谢凡; 蚁晓昕
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圈校正机鼓,包括双向丝杆、上鼓机构、下鼓机构、滑动组件、定位机构、加热装置、轴承固定座、深沟球轴承和带方形座轴承;所述的滑动组件由双向丝母和滑动楔组成,滑动楔块固定于双向丝母上,所述的上鼓机构和下鼓机构分别与滑动楔块相匹配做配合滑动;所述的双向丝杆一端与减速机相连,一端的梯形螺纹与双向丝母配合,带动滑动楔块做对称的涨缩运动,使上鼓机构和下鼓机构做相对的上下运动;所述的双向丝杆中间固定有定位机构,限定上鼓机构和下鼓机构;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在上鼓机构上。该校正机鼓可以同时解决胎圈部位橡胶均匀性及方便胎圈钢丝圆度的校正。
7 胎面开裂预防和去模减小的台架 CN201380071688.6 2013-01-31 CN104955626A 2015-09-30 C·潘; R·克雷斯; M·D·彼得罗维奇
发明包含用于将胎面脱模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含布置一或多个滚轮以跨胎面模穴的横向范围且跨胎面的暴露外侧延伸。所述一或多个滚轮可自由旋转且经布置以界定从所述模具延伸的所述胎面的脱模路径。沿着所述脱模路径将所述胎面从所述胎面模穴脱模,使得初始地从所述胎面模穴内的模制位置以与所述模制位置小于90度的初始度向外引导所述胎面,所述胎面沿着所述脱模路径继续直到在与所述模制位置成90度的方向上在位于距离所述模穴至少等于所述胎面厚度的大致80%的垂直位置处引导所述胎面远离所述模穴为止。
8 一种轮胎模具花纹圈侧板装配工艺 CN201410243563.3 2014-06-04 CN104070335A 2014-10-01 田晓峰; 王自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模具花纹圈侧板装配工艺,包括:模具成型加工—模具连接面粗糙度精加工—模具装配,其中在对模具进行装配时采用均匀加热过盈配合螺栓连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专配。本发明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轮胎花纹圈模具的装备精度及装配后个连接面的连接质量,从而有助于提高轮胎生产质量,另一方面也有效的避免了装配中易出现的模具损坏现象,从而有效的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及重复使用率。
9 充气轮胎以及用于制造该充气轮胎的方法 CN201280067251.0 2012-11-22 CN104053561A 2014-09-17 真船敏行
防止了导电端子橡胶条料的崩塌,同时导电端子部稳定地形成为具有5mm或更小的外露宽度。导电端子部通过从胎面导电层向胎面接地面朝向径向向外方向连续卷绕由导电橡胶形成的端子条料而形成。端子条料顺次地进行卷绕,同时在供给端子条料时沿轮胎轴向方向以间距D的距离处的位置进行移位使得导电端子部构成梯形截面,在该梯形截面中,上底的宽度(Wa)小于端子条料的宽度(Ws)并且下底的宽度(Wb)大于端子条料的宽度(Ws)。上底的宽度(Wa)在2mm与5mm之间的范围内。
10 制造微结构的方法 CN200980156945.X 2009-05-08 CN102448692B 2014-07-23 W·P·金; 安德鲁·H·坎农
本文描述的是用于制造微结构物体的铸造和模塑方法。通过在物体表面上包含多个微观特征,可使物体具有其它特性,如增强的疏性。本文所述的一些铸造和模塑方法还能够制造同时具有微观特征和宏观特征的物体,例如微观特征处于宏观特征或所选择的宏观特征区域之上或之中。
11 加热元件的位置优化 CN200880130116.X 2008-06-30 CN102076474B 2014-04-23 王有能; C·S·马登; M·C·安德鲁斯
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加热元件在用于橡胶制品的模具内的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更加特别而言,提供了对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在轮胎的胎面当中的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以提高固化工艺的效率,所述加热元件例如为固化销或者细沟槽。
12 用于联接胎面的方法和装置 CN201180070516.8 2011-06-30 CN103501981A 2014-01-08 C·潘; D·C·W·龙; M·D·彼得罗维奇
发明包括用于联接胎面的方法和装置。这样的方法包括提供用于形成经联接的胎面的第一胎面部分和第二胎面部分的步骤,每个胎面部分包括在长度方向上从末端延伸的一段轮胎胎面。附加步骤包括提供配置成保持第一胎面部分的第一夹具和配置成保持第二胎面部分的第二夹具以及将第一胎面部分固定到第一夹具中并且将第二胎面部分固定到第二夹具中,第一和第二夹具的每一个在第一和第二夹具内布置成使得每个胎面部分的末端与每个夹具的联接侧连通。方法还包括朝着彼此引导末端并且与布置在末端之间的弹性体联接材料强接合。
13 橡胶构件的成形装置以及成形方法 CN200980128181.3 2009-07-09 CN102099172B 2013-06-26 木村进一
发明提供一种橡胶构件的成形装置以及成形方法。在将自口模挤出的橡胶压延后进行层压而成形橡胶构件时,防止在压延后的橡胶上发生宽度方向上的变动、起伏。利用辊头(30)将自挤出机(10)的口模(11)挤出的条带状橡胶(G)压延而使其伸长,然后利用下辊(31)向支承体(2)上层压条带状橡胶(G)而成形橡胶构件。将口模(11)的开口部形成为具有与压延后的条带状橡胶(G)的宽度相同的开口宽度,并具有用于挤出具有如下厚度的条带状橡胶(G)的开口形状:将条带状橡胶(G)在压延后的厚度乘以压延时的伸长率所得出的厚度。利用辊(30)将自该口模(11)的开口部挤出的条带状橡胶(G)维持宽度地进行压延而使其厚度发生变化,以该状态使条带状橡胶(G)伸长而将其层压在支承体(2)上。
14 胎面胶装载于胎面压制机上的方法 CN200680027634.X 2006-07-10 CN101232983B 2011-11-16 B·帕潘; T·H·卢沙尔; W·G·派克
发明涉及一种装载胎面压制机的装置和方法。更加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将胎面胶装载在胎面压制机上,当在胎面压制机中将胎面胶移动到适当的纵向位置时,胎面胶悬挂在模制元件上方。使用本发明也可以提供横向定位
15 橡胶构件的成形装置以及成形方法 CN200980128181.3 2009-07-09 CN102099172A 2011-06-15 木村进一
发明提供一种橡胶构件的成形装置以及成形方法。在将自口模挤出的橡胶压延后进行层压而成形橡胶构件时,防止在压延后的橡胶上发生宽度方向上的变动、起伏。利用辊头(30)将自挤出机(10)的口模(11)挤出的条带状橡胶(G)压延而使其伸长,然后利用下辊(31)向支承体(2)上层压条带状橡胶(G)而成形橡胶构件。将口模(11)的开口部形成为具有与压延后的条带状橡胶(G)的宽度相同的开口宽度,并具有用于挤出具有如下厚度的条带状橡胶(G)的开口形状:将条带状橡胶(G)在压延后的厚度乘以压延时的伸长率所得出的厚度。利用辊(30)将自该口模(11)的开口部挤出的条带状橡胶(G)维持宽度地进行压延而使其厚度发生变化,以该状态使条带状橡胶(G)伸长而将其层压在支承体(2)上。
16 胎面带脱模工具 CN200880130073.5 2008-06-30 CN102076461A 2011-05-25 R·克雷斯; N·J·潘宁
发明公开了用于使得聚合材料从模具脱模的方法和装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材料放置在模具内,关闭模具,对位于模具之内的材料进行模制,以及打开模具。所述模具包括脱模工具,所述脱模工具具有与模具部分流体联通的材料接合部分,所述脱模工具与第一模具构件是可逆可脱离的。所述脱模工具是可从第一模具构件内的静止位置脱离的,以从所述第一模具构件转移与所述材料接合部分结合的模制的聚合材料,从而使得所述模制的聚合材料的一部分与模具腔分离。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材料接合部分是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材料接合部分与延伸越过所述第一模具构件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纵向构件结合。
17 轮胎胎面 CN200480020957.7 2004-07-20 CN1826377B 2010-06-16 S·康邦; D·瓦瑟尔
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胎面,包括基于至少一种二烯弹性体、增强无机填料、弹性体/无机填料偶联剂、和以0.05到2pce比率的微少量炭黑橡胶组合物。在上述胎面已经经受光氧化处理之后,包括上述物质的轮胎对湿道路具有显著改善的抓着。优选地,在例如明显的紫外辐射下进行的上述光氧化处理可以在所述胎面或轮胎的生产期间,在环保状态下进行,如在固化之后、或随后在所述轮胎的使用期限期间。
18 用于处理轮胎的装置和方法 CN200780006956.0 2007-02-23 CN101389458A 2009-03-18 D''阿尔西·沙恩·拉塞; D''阿尔西·迈克·拉塞
一种轮胎切割装置30包括:限定用于安装到支承结构的安装构造34的主体构件32。切割组件46由主体构件32支承。切割组件46包括控制构件52和用于切割轮胎的切割部件53。控制构件52实现切割部件53相对于主体构件32的位置变化。
19 用于压紧轮胎部分的装置和方法 CN200780006937.8 2007-02-23 CN101389451A 2009-03-18 D''阿尔西·沙恩·拉塞; D''阿尔西·迈克·拉塞
一种轮胎胎面压紧装置110包括:用于承载要处理的轮胎的一部分94的承载器112,承载器112具有一对相对面。安装装置布置在承载器112的第一面上,用于安装在支承构造上。盘绕机构122布置在承载器112的相对的第二面上,用于将要处理的轮胎的该部分94盘绕成压紧的形式。轮胎盘绕工具124设置为与承载器112并列布置,以便提供机械利益以帮助将轮胎的该部分94盘绕在盘绕机构122周围。
20 用于挤出机头的双流通道 CN200510113577.4 2005-10-13 CN1760012A 2006-04-19 E·W·小罗曼; B·J·图尔纳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由材料同时形成两个或多个预定截面轮廓的弹性体条的方法与设备。来自挤出机的材料被接收进入通道,其在此处被分入第一、第二互成度的流通道。这些材料穿过过渡区,其在此处平直流出,并且使得材料的质量中心移动至与位于排放通道内的转向器的中心对齐。然后,将材料排入预成型机和挤出板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