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 传输 / 近场传输系统,例如感应环型的 / .{用于询问、鉴定或读/写系统(记录载体入G06K7/00,G06K19/00;用于铁路系统入B61L3/12)}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电路装置 CN201510105329.9 2015-03-11 CN104917540A 2015-09-16 M.布赫斯鲍姆; J.格鲁贝尔; J.赫尔茨尔; W.卡格尔; P.拉加姆
根据一个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电路装置,其具有:天线;第一电路,其与天线耦合并被构建为从天线接收包含第一数据的天线信号并且处理天线信号,使得第一电路产生具有与天线信号的电压电平不同的电压电平的经处理的天线信号,其中第一数据是从通信设备传输给电路装置的数据;以及第二电路,其与第一电路经由基于线的接口耦合,其中第一电路被构建为借助基于线的接口的第一通信信道将处理过的天线信号传输给第二电路,并且其中第二电路被构建为借助基于线的接口的第二通信信道将第二数据传输给第一电路,其中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不同,其中第二数据是用于配置第一电路的配置数据。
22 供电电路 CN201510130386.2 2007-01-12 CN104751221A 2015-07-01 道海雄也; 加藤登; 石野聪
发明得到能够安装在无线IC器件等、具有稳定的频率特性、并且能够实现宽频带的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16)与无线IC芯片(5)相连接,包含具有特定谐振频率的谐振电路辐射板(20)辐射由供电电路(16)提供的发信信号,并且接收收信信号向供电电路(16)提供。供电电路(16)包含形成线圈状电极图案的电感元件(L1,L2)。电感元件(L1,L2)相互并联电连接并且相互磁耦合。
23 射频识别中的负载调制电路 CN201310485800.2 2013-10-17 CN104579175A 2015-04-29 傅志军; 马和良
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识别中的负载调制电路,包括一与耦合电路相连接的第一负载调制模的第二负载调制模块;在小场强时,负载调制的工作主要由第一负载调制模块完成,第二负载调制模块对负载调制波形和负载调制深度的贡献远小于第一负载调制模块;随着场强的增加,第一负载调制模对负载调制波形和负载调制深度的贡献逐渐减小;随着场强的增加,在可变电压的控制下,第二负载调制模块对负载调制波形和负载调制深度的贡献逐渐增加;在大场强时,负载调制的工作主要由第二负载调制模块完成。本发明能较好的改善大场强下的负载调制波形和负载调制深度,提升射频识别卡片的兼容性,保证射频识别卡片和读卡机之间的正常通讯。
24 触发组网的方法、节点及网关 CN201410507863.8 2014-09-28 CN104410435A 2015-03-11 郑少华; 黎剑辉; 张圳; 朱一伟; 罗海彬; 湛浩
发明适用于物联网领域,提供了触发组网的方法、节点及网关,所述方法包括:节点接收非接触式触发感应;节点与网关加入到同一网络。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便捷的触发方式,将节点和网关加入到同一网络中,同时保证节点加入到正确的网络中,便于用户进行触发组网操作。
25 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201310285912.3 2013-07-09 CN104283731A 2015-01-14 刘晓娟
一种监控系统,包括有一被监控装置及一与所述被监控设备无线连接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一显示器,并内置一NFC接收模组,所述被监控装置内置一控制器、一传输器、及一通过所述传输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NFC获取模组,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被监控装置的系统信息,所述传输器用于将所述控制器获取的系统信息发送至所述NFC获取模组,所述NFC获取模组连接所述NFC接收模组,并用于将所述控制器获取的系统信息传输至NFC接收模组,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NFC接收模组接收到的系统信息。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监控方法。
26 无线IC标签、读写器及信息处理系统 CN201080031921.4 2010-11-01 CN102473244B 2014-10-08 池本伸郎
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延长通信距离的无线IC标签、读写器及信息处理系统。无线IC标签包括无线IC芯片(10)和两个线圈状天线(20A)、(20B)。线圈状天线(20A)、(20B)的各自的一端与无线IC芯片(10)进行电连接,各自的另一端彼此进行电连接。此外,线圈状天线(20A)、(20B)的各自的卷绕轴配置于不同的位置,且线圈状天线(20A)、(20B)的卷绕方向相同。此外,读写器(50)包括与信息处理电路(51)相连接的天线(52),该天线(52)与线圈状天线(20A)、(20B)通过电磁耦合来进行通信。
27 使用Q因数调整的近场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 CN201410083660.0 2014-03-07 CN104038260A 2014-09-10 赵钟弼; 宋壹种
提供一种使用Q因数调整的近场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一种NFC(近场通信)装置可包括谐振单元和NFC芯片。谐振单元可通过电磁波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NFC芯片可将输出数据提供给谐振单元,从谐振单元接收输入数据,并且当信号接收操作在卡模式下被执行时,可减小谐振单元的Q因数(品质因数),并且在读取器模式下和当信号发送操作在卡模式下被执行时,可保持谐振单元的Q因数。
28 用于在便携式终端中提供近场通信功能的装置和方法 CN201410006966.6 2014-01-07 CN103914672A 2014-07-09 李在赥; 文永信; 朴洪柱
提供了一种在便携式终端中提供近场通信(NFC)功能的装置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识别标签并从所述标签读取NFC消息;当NFC消息包括预定记录类型的第一数据时在存储器中存储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对应于NFC消息中包括的所有数据中除了第一数据之外的其它数据;确定是否安装了与第一数据相对应的特定应用;以及当安装了所述特定应用时,执行所述特定应用并向该特定应用提供第二数据以便使得所述特定应用能够通过使用第二数据来执行特定功能。
29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1210397751.2 2012-10-18 CN103781068A 2014-05-07 郭帅; 伍燕; 张博; 蔡燕燕
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数据接收终端接收数据发送终端发送的近场通信标签;数据接收终端解析近场通信标签,得到传输信息;数据接收终端根据传输信息与数据发送终端建立连接;以及数据接收终端接收数据发送终端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传输信息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写入所述近场通信标签。本发明通过设备间采用近场通信方式实现认证,有效避免网络空间的传统认证方式的身份欺骗问题,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而且,通过设备间的近距离靠近取代传统的设备上繁琐的点选按操作,使得用户能简单快捷地与欲连接设备自动连接实施数据传输,达到能耗最小化的要求。
30 电子安装和/或楼宇系统技术和/或通信的设备 CN201310327310.X 2013-07-31 CN103581455A 2014-02-12 H.林德; J.普拉特; C.克莱内-科萨克; T.韦格纳
发明的名称为电子安装和/或楼宇系统技术和/或通信的设备,提出一种具有微控制器单元(3)的电子安装和/或楼宇系统技术和/或门通信的设备(1),所述微控制器单元与传统操作元件(2)连接,以及可选地与参数存储器(4)连接,其中短距离通信单元(5)设置有最大50厘米的可达范围并且与所述微控制器单元(3)连接,并且其中短距离通信利用移动设备(7)的相应构造的短距离通信单元(10)实现。
31 对于NFC读取器解调器的自动增益控制 CN201210560193.7 2012-12-20 CN103516386A 2014-01-15 阿拉斯泰尔·莱弗利
发明公开了对于NFC读取器解调器的自动增益控制。其中,提供改良NFC通信的装置和方法。第一NFC设备天线通过电流来驱动天线模从而产生磁场,将信息发射到第二NFC设备。根据第一操作参数集,调制磁场且发射信息。第二NFC设备从磁场得到电,且通过根据第二操作参数集来调制磁场,将信息传递到第一NFC设备,其由第一NFC设备接收。第一NFC设备从调制磁场恢复信号度量。第一NFC设备使用信号度量来提供关于第二操作参数集的反馈。各种系统被提出以利用信号度量反馈,且提供第一NFC设备和第二NFC设备之间高效且可靠的通信。
32 每轻敲多个非接触式装置交互和通信协议 CN201180066157.9 2011-12-02 CN103477358A 2013-12-25 乔纳森·沃尔; 罗伯·冯贝伦
发明提供用非接触式装置的单个轻敲启用多个非接触式交互和通信协议。装置读取器产生轮询循环并且使用RF场检测非接触式装置。所述装置读取器识别所述非接触式装置的通信协议并且经由ISO/IEC18092协议启动第一通信协议。所述装置读取器经由MIFARE协议启动储值通信。然后,所述装置读取器经由ISO/EIC14443协议启动EMV通信。非接触式装置可以用于与EMV兼容的支付交易和替代对等类型的交易两者。将基于EMV的支付应用和交易作为独立的支付应用来保持,从而防止EMV技术的额外数据交换过程影响对等技术并且避免EMV技术的重新认证。
33 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 CN201380001012.X 2013-02-08 CN103460712A 2013-12-18 田中聪明; 山冈胜; 松本通弘
发明的终端设备具备:近距离通信部(14),与便携式设备(20)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15),与中继设备(30)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器(120),仅解析无线通信部(15)以及近距离通信部(14)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终端设备(10)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控制部(13),对无线通信部(15)以及近距离通信部(14)与终端控制器(120)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控制部(13)具有:识别号附加部(133),对来自近距离通信部(14)或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部(131),使用将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体系与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132),将另一方的指令变换为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34 射频通信设备以及操作这种射频通信设备的方法 CN200980116133.2 2009-04-21 CN102017438B 2013-12-18 哈拉德·威斯汀; 埃里克·默林; 亚历山大·梅尔
一种射频(RF)通信设备(1、1’、10),有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数据发送装置包括:负载调制装置(3),适于接收由另一RF通信设备(1、1’、10)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CS1、CS2),并且根据要发送的数据,通过负载调制,对RF载波信号(CS1、CS2)进行调制。数据接收装置包括:RF频率载波信号发生器(4),适于发射射频载波信号(CS1、CS2);以及负载解调装置(5),连接至射频载波信号的发射路径(4a),并且在射频载波信号(CS1、CS2)已经被另一RF通信设备(1、1’、10)负载调制时对该射频载波信号进行解调。
35 用于近场通信的认证 CN201310181929.4 2013-05-16 CN103427993A 2013-12-04 M.惠特波恩; C.菲利普斯; A.A.阿姆斯特朗
公开了用在近场通信系统中的一种系统和方法,用于在近场通信接收器(106)处认证近场通信发射器(102)的用户,其包括:数据接收器(202),用于从近场通信发射器接收(404)包括第一唯一标识符的信号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204),用于测量(406)所述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跟踪器(206),用于跟踪(406)所述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将所述随时间的变化转换(408)为第二唯一标识符;以及比较器(208)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一唯一标识符与所述跟踪并转换的第二唯一标识符进行比较(410)并输出指示所述比较的结果的信号。
36 一种射频通信终端及系统 CN201210153050.4 2012-05-17 CN103427882A 2013-12-04 黄臻
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通信终端及系统,用于解决当射频通信终端与射频读卡器之间存在障碍或者距离较远时存在的无法进行正常通信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射频读卡器及射频通信终端,射频读卡器与射频通信终端进行射频通信;其中射频通信终端包括用于接收第一射频信号的接收模,用于处理第一射频信号获取通信信息的处理模块,用于提供参考频率的参考模块,用于根据通信信息及参考频率生成第二射频信号的信号合成模块,及用于向射频读卡器传送第二射频信号的发送模块。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解决了射频通信终端发送与射频读卡器发射频率不同的射频信号所造成的射频读卡器需增加不同频率接收电路的问题,保证了射频通信终端与射频读卡器的正常通信。
37 用短程通信的外围设备检测 CN201180068666.5 2011-12-22 CN103416047A 2013-11-27 马尔滕·特霍夫特
总的来说,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用于根据使用短程无线通信对环境中的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的检测对移动设备进行配置的技术。在一个示例中,方法包括使用短程无线通信来与外围设备通信的计算设备接收该外围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如果计算设备识别出该外围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则计算设备可以基于该唯一标识符来确定将在该计算设备上执行的至少一个应用的当前操作状态改变成不同的操作状态的配置操作。如果计算设备没有识别出该外围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则计算设备可以向在该计算设备外部的网络资源发送请求指定用于计算设备的配置操作的数据的查找请求。
38 用于无接触通信的收发电路 CN200880116331.4 2008-11-13 CN101861703B 2013-08-28 埃里克·默林
一种用于无接触通信的收发电路(1,1’,1”),包括收发装置(3),其适于产生电磁载波信息并根据发射数据调制载波信息,和具有电感线圈(lant)的天线(5),其中天线(5)被连接到具有调制的载波信号的发射装置(3)并受其驱动。AC耦合电容(C4)器被耦合到天线(5)的电感线圈(Lant),其中AC耦合电容(C4)还被连接到开关(S1,S2)的输入。这些开关(C4)的输出可以在地电势和整流装置(6)的输入间切换。整流装置(6)的输出被馈送到收发电路(1)的电源轨(PbF1,PbF2)。
39 发送装置、电子设备、接收装置和认证系统 CN201310048523.9 2013-02-06 CN103248402A 2013-08-14 竹村和纯; 林邦也; 和城贤典; 相马功; 田中佳世子; 佐古曜一郎; 芹田和俊; 日贺野聪
发明涉及发送装置、电子设备、接收装置和认证系统。该发送装置包括:端子,电连接至另一装置的端子;身体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持有发送装置的用户的身体信息;以及发送单元,可操作用于通过根据接触另一装置的端子或位于另一装置的端子附近的端子来实施负载调制,从而经由端子发送叠加有由身体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身体信息的信息。
40 信号检测装置及具备其的无线电传输装置 CN201210553739.6 2012-12-19 CN103178622A 2013-06-26 郑春吉; 孙秀东
发明涉及信号检测装置及具备其的无线电传输装置,所述信号检测装置,谐振槽路根据输电装置向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传输的信号而发生的电力传输线圈的磁场变化谐振来发生谐振信号,信号提取部从发生的谐振信号中提取输电装置传输的信号,谐振槽路包括: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应答器,检测所述电力传输线圈的磁场变化;电容器,并联于RFID应答器,谐振于所述电力传输线圈的磁场变化信号,从而可以通过简单的电路结构准确地检测输电装置向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传输的信号。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