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 H01R 线路连接器 集电器 / 两个或两个以上导电部件之间直接接触的导电连接;用于实现或维持该连接的装置; / .至少一个连接部件有一个凸出部分咬入或卡入其他连接部件以改善接触的连接(H01R4/188, H01R4/203, H01R4/5075优先;使用形状记忆材料的入H01R4/01)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用于将端子压接于电线的方法 CN200880121884.9 2008-12-16 CN101904061B 2013-03-06 近藤贵哉; 坂口忠久
为了提升凭借压接的压接端子(1)与电线(100)之间的附着,从而能够实现的电连接性能的改善,将施加于压接端子(10)的导体压接部(13)的内表面的的厚度设定在从2.1μm到5.0μm的范围内,然后,将导体压接部(13)压接于铝电线(100)的导体(100a)。
82 无焊电连接 CN201080047001.1 2010-10-04 CN102668247A 2012-09-12 P·耶克勒; S·里希; M·克拉普; S·富科维克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子部件、插脚板或者引脚框的第一连接配对件(10,46)和第二连接配对件(24,26;44)之间的无焊电连接(42)。第一连接配对件(10,46),或者两个连接配对件(10,46,24,26,44)在其各自的接触表面(14,48,54,34,50)上设有OSP涂层(56)。
83 接线盒及其导线连接装置 CN201110114922.1 2011-04-29 CN102412326A 2012-04-11 周彦奇; 游承谕; 黄金柱; 黄仁德
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太阳能接线盒及其导线连接装置,该导线连接装置包括一接触组件及一压合组件。其中,接触组件具有一接触部与一导线相连接,以及至少一第一卡合组件。压合组件具有一压制部以及至少一第二卡合组件,其中压制部与接触组件的接触部相配合,用以固定相对应的导线,且第二卡合组件与第一卡合组件相组接,用以组合接触组件与压合组件。本发明的接线盒及导线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具成本效益、耐用性足够对抗各种环境变量,且更易于安装及维护,且不需使用辅助工具或螺丝起子而可将太阳能模块的薄型传导线耦合至接线盒。
84 接线盒及其电连接机构 CN201110114912.8 2011-04-29 CN102412324A 2012-04-11 周彦奇; 游承谕; 黄金柱; 陈智仁; 黄仁德; 张永裕
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太阳能接线盒及其电连接机构,接线盒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开口,用以由该开口导入多个导线;以及一电连接机构,设置于壳体的一容置槽内。其中电连接机构包括多个导线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一内表面上,用以连接多个导线;以及一电流路径安排模块,可拆卸地与导线连接装置连接,并具有一载具、多个电传输组件及多个电子组件,其中电力传输组件与电子组件设置于载具的一表面上,且每一该电子组件连接至两相邻的电力传输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接线盒其结构简单、具成本效益、耐用性足够对抗各种环境变量,且更易于安装及维护。
85 导体连接垫片、使用它的连接机构及导体连接垫片制造方法 CN201110144683.4 2011-04-11 CN102332644A 2012-01-25 桑原高志; 石山善明
发明涉及一种导体连接垫片、使用它的连接机构及导体连接垫片的制造方法。该导体连接垫片为用于电气连接两个导体而在两个导体间配置的导体连接垫片,具有在中央有垫片孔的金属的板部、和与板部一体在板部的两面分别形成的24个以上的接触突起,在这些突起中16个以上的接触突起沿板部的外周在一面和另一面侧交互弯曲,8个以上的接触突起沿垫片孔的内周在一面和另一面侧交互弯曲。
86 用于将端子压接于电线的方法 CN200880121884.9 2008-12-16 CN101904061A 2010-12-01 近藤贵哉; 坂口忠久
为了提升凭借压接的压接端子(1)与电线(100)之间的附着,从而能够实现的电连接性能的改善,将施加于压接端子(10)的导体压接部(13)的内表面的的厚度设定在从2.1μm到5.0μm的范围内,然后,将导体压接部(13)压接于铝电线(100)的导体(100a)。
87 尤其是用于自动断路器的、改进的端子 CN200810146026.1 2008-08-06 CN101471204A 2009-07-01 D·伯萨特里
一种用于自动断路器的改进型端子,该端子是由金属条带制成的,该条带受到冲裁和弯折处理,从而形成平行六面体,且该平行六面体上连接有抵紧螺钉,平行六面体是由两个侧壁、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构成的;下表面是由板体的端部构成的,板体利用两个接合点相互接合起来。
88 用于电池电缆连接器装置 CN200680045413.5 2006-10-20 CN101356691A 2009-01-28 开尔文·帕特里克·多曼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接线柱上的电缆连接器装置,所述电缆连接器包括导电安装盖帽,所述导电安装盖帽的内部安装壁的表面积与所述的电池安装柱的表面积相一致,以在使用中使所述盖帽能够被安装到所述的电池安装柱上,所述安装盖帽包括与所述安装盖帽一体形成的或者依附于所述安装盖帽上的电缆安装柱,所述电缆安装柱适用于电缆紧固装置,以在使用中容纳电缆并将其紧固到所述装置上。
89 电连接元件 CN200680019429.9 2006-05-29 CN101199085A 2008-06-11 彼得·贝格霍费尔; 约瑟夫·叙盖蒂克; 马蒂亚斯·佩代维拉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电导体(2)和导电的涂层(3)的电连接元件(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元件,其容易加工,能够实现高粘合,且仅需小的涂层厚度。为此,电导体(2)的表面至少局部地被结构化,和/或至少局部地是粗糙的表面(5)。
90 尖锐的、取向的接触尖端结构 CN03124958.2 1999-11-10 CN1497794A 2004-05-19 B·N·埃尔德里奇; G·W·格鲁伯; I·Y·哈恩德罗斯; A·马森; G·L·马蒂厄
描述了用于在电子元件的端子之间进行压连接的改进的互连元件和尖端结构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尖端结构具有一在该尖端结构的上表面上取向的尖锐刀刃,当尖端结构横向于电子元件的端子偏移时,刀刃的长度方向基本上平行于尖端结构的平运动方向。以这种方式,尖锐的、基本上平行取向的刀刃可完全削破端子表面上的一层或多层不导电层,并在互连元件和电子元件之间提供可靠的电接触
91 尖锐的、取向的接触尖端结构 CN99813155.5 1999-11-10 CN1127781C 2003-11-12 B·N·埃尔德里奇; G·W·格鲁伯; I·Y·哈恩德罗斯; A·马森; G·L·马蒂厄
描述了用于在电子元件的端子之间进行压连接的改进的互连元件和尖端结构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尖端结构具有一在该尖端结构的上表面上取向的尖锐刀刃,当尖端结构横向于电子元件的端子偏移时,刀刃的长度方向基本上平行于尖端结构的平运动方向。以这种方式,尖锐的、基本上平行取向的刀刃可完全削破端子表面上的一层或多层不导电层,并在互连元件和电子元件之间提供可靠的电接触
92 两构件互连的方法及其结构 CN97125540.7 1997-12-12 CN1114969C 2003-07-16 A·P·恩格拉汉姆; J·A·莫拉; D·B·斯托内
一种利用枝状体将第一构件连接到第二构件上的技术。将第一和第二构件放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上,使第一构件一个面上的枝状体与第二构件一个面上的枝状体容纳和接合材料接触。然后围绕所述枝状体与所述枝状体容纳和接合材料在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形成一个密封室。此后,在该密封室内抽取真空,因而使作用在两个构件上的环境大气压将两个构件彼此相对地推压,这将使所述枝状体嵌入所述枝状体容纳和接合材料内,以便在它们之间形成互连。
93 尖锐的、取向的接触尖端结构 CN99813155.5 1999-11-10 CN1325553A 2001-12-05 B·N·埃尔德里奇; G·W·格鲁伯; I·Y·哈恩德罗斯; A·马森; G·L·马蒂厄
描述了用于在电子元件的端子之间进行压连接的改进的互连元件和尖端结构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尖端结构具有一在该尖端结构的上表面上取向的尖锐刀刃,当尖端结构横向于电子元件的端子偏移时,刀刃的长度方向基本上平行于尖端结构的平运动方向。以这种方式,尖锐的、基本上平行取向的刀刃可完全削破端子表面上的一层或多层不导电层,并在互连元件和电子元件之间提供可靠的电接触
94 具有引线连接用端子配件的电气部件单元 CN99107034.8 1999-05-25 CN1239804A 1999-12-29 经泽一郎; 大门和史
一种电气部件单元,其中:在设置在壳体的端子配件安装部5中的端子安装用嵌装部上形成一对端子安装用嵌装沟63,64,并在其中嵌装有引线连接用端子配件2的被嵌装部21。引线连接用端子配件2由厚度为0.7mm以上的金属板机械加工而成。端子部的宽度尺寸大于金属板的厚度。在引线连接用端子配件2的引线连接部22中设有引线插入用开口部22a和引线压入沟22b。
95 微型多导体电连接器 CN91102281.3 1991-04-10 CN1055838A 1991-10-30 罗伯特·S·瑞雷克; 肯尼斯·C·汤普森
二个具有小间距引线阵列的电子器件可以用一个由一对可相互咬合构件所组成的多导体电连接器可卸拆地相互连接起来。每个构件都有一个绝缘基体,它有一个包括一组楔形圆的结构表面。当这二个构件相互咬合时,这些圆的倾斜面就相互贴合,并且,如果所述倾斜侧面的半β的正切不大于接触表面的材料的摩擦系数,则这二个构件就会牢牢地粘结在一起。每个构件在适当位置都有一组导电段,使得在二个构件相互咬合时形成良好的电接触。
96 SHIELDED COAXIAL CONNECTOR PCT/US2006037812 2006-09-27 WO2007041193B1 2007-05-31 SULLIVAN JONATHAN; ROHDE MONTY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eful to attach a coaxial cable power feed comprises a connector body (1) and a connector top (2) coupled together, [n the engaged position, a power contact (4) interfaces with the central conductor of the cable and a ground contact engages the shield of the cable.
97 RETURN PAD CABLE CONNECTOR PCT/US2004004196 2004-02-11 WO2004074854A3 2005-03-17 EHR CHRIS J; SARTOR JOE D
A return pad cable connector (100) for use with a disposable return pad (120), includes a cord having a conductive wire (132) disposed therethrough which interconnects the return pad cable connector to an electrosurgical energy source. The return pad clamp further includes a connector operatively coupled to the cord, the connector having a conductive surface (130) which is selectively engageable with a corresponding conductive surface disposed on the return pad, the conductive surface of the connector including a conductive adhesive (134) disposed thereon and a non-conductive adhesive (112) disposed above the periphery of the conductive surface of the connector for engagement with a corresponding non-conductive adhesive disposed above the periphery of the conductive surface of the return pad. The connector can include a magnet for magnetically coupling the connector to the conductive surface disposed on the return pad.
98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020151796.8 2010-04-07 CN201667396U 2010-12-08 苏聘胜; 李小利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0),其包括绝缘本体(11)、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1312,1322)及线缆(14),所述端子包括对接部(1315,1325)及尾部(1316,1326),端子的尾部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所述线缆包括若干芯线(142,143)及包覆在这些芯线外面的绝缘外皮,芯线与端子的尾部沿前后方向对应,端子的尾部沿轴向刺入芯线内,且端子的尾部与芯线通过电阻焊接结合在一起。
99 アース端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5240442 2015-12-09 JP6262191B2 2018-01-17 石原 義之; 後藤 弘樹; 野本 剛志; 塩浜 貴宏; 上野 秀司; 松田 裕之
100 端子金具 JP2016116014 2016-06-10 JP2017220416A 2017-12-14 上園 克哉
【課題】端子金具を大型化することなく、端子金具の不正な変形を防止する。
【解決手段】端子金具Fは、筒状の本体部10を構成する第1天板部13の一部を弾性接触片18側へ突出させた形態の受圧部20と、第1天板部13の前後方向に延びた延出端縁13Eから第1天板部13と面一状に突出し、右側板部12Rに係止された係止突起15と、受圧部20の外周縁部を構成し、第1天板部13の延出端縁13Eに沿うように配された右側縁部22Rとを備え、第1天板部13の延出端縁13Eと右側縁部22Rとの間の幅方向の間隔は、係止突起15と対応する領域で最小である。
【選択図】図4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