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隔离开关刀闸 CN201610584897.6 2016-07-20 CN106449252A 2017-02-22 朱佩龙
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刀闸,包括刀闸、上静触头和下静触头,所述刀闸的下端铰接下静触头,所述刀闸的上端用于接触上静触头,所述下静触头的两侧对称设有凹面,所述刀闸的下端对应凹面设有第一凸体,所述刀闸的上端与上静触头接触的平面上设有第二凸体。本发明的隔离开关刀闸在与下静触头的转动处设计成球形拱面,下静触头对应球形拱面在左右对称的设成圆锥台的凹坑,在适当的范围内,刀闸可以实现多方向的三维转动,在上下静触头装配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刀闸二端与上下静触头的可靠接触。
2 开关 CN201380012807.0 2013-03-11 CN104205277B 2016-12-28 森本胜; 鹫头智行; 小森威和
一种开关,具有:操作体(30);基座(10);导电弹性部件(40),其收纳于基座(10)的凹处部(41a、41b),可动接触部(42a、42b)具有被驱动部(44、44a、44b)和利用从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向被驱动部(44、44a、44b)的输入能够伸缩的伸缩部(43a,43b),在可动触点(45a,45b)与第一固定电极(21、22)分开的第一位置对操作体(30)施加负荷时,能够使操作体(30)移动到第二位置,在导电弹性部件(42a、42b)的伸缩部(43a,43b)为压缩状态且可动触点(45a,45b)与第一固定电极(21、22)接触的第二位置除去对操作体(30)的负荷时,操作体(30)自动恢复至第一位置,从而实现薄型化及零件数量的减少。(11),设置有可动接触部(42a、42b)和固定接触
3 触点(14a)电开闭。开关 CN201380013057.9 2013-03-11 CN104170044B 2016-12-28 有原武; 鹫头智行; 小森威和; 森本胜
发明提供一种开关,其是确保所希望的行程、触点压且高度尺寸低的超薄型开关。因此,开关包括:基座(10),其在框部(11)的内侧面设置常开固定触点(12a),并且突出设置有设有共用固定触点(14a)的支承突部(13);导电性弹簧部件(20),其将设于螺旋状弹簧部(23)的中心的连接部(22)以不能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突部(13),并且延伸设置有驱动片(24);操作杆动片(24)的操作片(32)。特别是,转动所述操作杆(30)而利用所述操作片(32)按压所述导电性弹簧部件(20)的驱动片(24),使所述螺旋状弹簧部(23)弹性变形而使设于所述导电性弹簧部件(20)的可动触点(24a)与所述常开固定触点(12a)接触、分离,从而经由所述导电性弹簧部件(20)将所述常开固定触点(12a)与所述共用固定(30),其设有按压所述导电性弹簧部件(20)的驱
4 低压侧停电检修及维护的隔离接地装置 CN201610592077.1 2016-07-25 CN106024481A 2016-10-12 李亮棠; 梁玉; 詹英华
一种低压侧停电检修及维护的隔离接地装置,包括连接于用电负荷侧与供电侧之间的双投闸刀开关,双投闸刀开关包括闸刀、静触头、第一动触头以及第二动触头,闸刀的一端铰接在静触头上,第一动触头连接供电侧,该第二动触头用于连接地线,该闸刀一端绕静触头转动,当闸刀运动到第一动触头与第一动触头合上接触时,供电侧通过第一动触头、闸刀和静触头给用电负荷侧供电;当闸刀反向运动离开第一动触头时,供电侧的第一动触头与闸刀分离,切断供电侧与用电负荷侧的供电回路;当闸刀反向运动到第二动触头并与第二动触头合上接触时,用电负荷侧自动会通过静触头、第二动触头接地线,它实现快速接地和格离操作,则既能保证作业安全,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容易实施。
5 一种两相电机封闭式闸刀切换倒顺开关 CN201610385243.0 2016-06-03 CN105810487A 2016-07-27 尹全权; 雷晓英
一种两相电机封闭式闸刀切换倒顺开关,其特征是:在一个封闭的弧形外壳(1)内的中间平设置两个中触点(2),并在其左端水平设置倒触点A(3)、倒触点B(4),在其右端水平顺触点C(5)、顺触点D(6)、全部触点分别两行三列水平排列,在两个中触点(2)上活动设置可以左右搬动180度的双联活动闸刀(7),在两个中触点(2)与双联活动闸刀(7)的活动连接轴上分别水平设置一个压紧弹簧(8),并将倒触点A(3)与顺触点D(6)电连接,倒触点B(4)与顺触点C(5)电连接。使用时,将主线圈的两端分别接在两个倒触点或者顺触点上,左右切换闸刀,就可以实现两相双电容电机的倒顺切换。
6 安全电闸刀 CN201510478032.7 2015-08-07 CN104992872A 2015-10-21 马人欢
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电闸刀,包括基座,静触头座、动触头座;静触头座中具有周向绝缘封闭的滑道,其绝缘侧壁上设有与该绝缘侧壁同平面的静触头,静触头将其所在的绝缘侧壁分成两段;动触头座可相对于基座活动,且在其活动范围内,动触头座上的动触头可插拔于滑道内;且动触头的外表面与滑道的内壁完全贴合;动触头的前段形成前绝缘段;前绝缘段向后连接有导电段;动触头座运动到合闸位置时,导电段与静触头完全贴合,运动到开闸位置时,导电段与静触头完全分离。该安全电力闸刀不仅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合闸、开闸过程中电弧的产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7 开关 CN201380013057.9 2013-03-11 CN104170044A 2014-11-26 有原武; 鹫头智行; 小森威和; 森本胜
发明提供一种开关,其是确保所希望的行程、触点压且高度尺寸低的超薄型开关。因此,开关包括:基座(10),其在框部(11)的内侧面设置常开固定触点(12a),并且突出设置有设有共用固定触点(14a)的支承突部(13);导电性弹簧部件(20),其将设于螺旋状弹簧部(23)的中心的连接部(22)以不能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突部(13),并且延伸设置有驱动片(24);操作杆(30),其设有按压所述导电性弹簧部件(20)的驱动片(24)的操作片(32)。特别是,转动所述操作杆(30)而利用所述操作片(32)按压所述导电性弹簧部件(20)的驱动片(24),使所述螺旋状弹簧部(23)弹性变形而使设于所述导电性弹簧部件(20)的可动触点(24a)与所述常开固定触点(12a)接触、分离,从而经由所述导电性弹簧部件(20)将所述常开固定触点(12a)与所述共用固定触点(14a)电开闭。
8 开关 CN201280042721.8 2012-03-15 CN103765541A 2014-04-30 有原武; 森本胜; 鹫头智行; 冈安裕
一种开关,其构成为具备:基座(10),在上面外周缘部一体设有框部(11),在所述框部(11)的内侧面部设有共用固定触点(12),并且在与所述共用固定触点(12)相对的内侧面设有固定触点(13);弹簧部件(20),将从波纹状弹簧部(21)的两端分别延伸的弹性臂部(22、23)中的一弹性臂部(23)的自由端部作为滑动可动触点(25),另一方面,将另一弹性臂部(22)的自由端部作为转动可动触点(24),将所述转动可动触点(24)以与所述基座(10)的共用固定触点(12)接触的方式定位;操作杆(30),具备与所述弹簧部件(20)的弹性臂部(23)抵接的操作用筋(31),且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基座(10)。特别是,使所述操作杆(30)转动,利用所述操作用筋(31)压下弹簧部件(20)的一弹性臂部(23),由此,所述弹簧部件(20)的波纹状弹簧部(21)弹性变形,所述滑动可动触点(25)与固定触点(13)接触、分离。
9 开关 CN200610084038.7 2006-04-30 CN1858876A 2006-11-08 清野泰弘; 鸣尾俊博; 坂下裕启
提供一种其操作特性稳定、并且可以由小操作操作、而且寿命长和易于生产的开关。该开关包括底座、其一端枢轴支撑在底座上的移动接触件、枢轴支撑在底座上并且具有按压移动接触件的螺旋部分的驱动部分的操作杆、以及具有平面形状的可以覆盖底座并固定在底座上压缩螺旋部分的盖。操作杆按压移动接触件的螺旋部分由此该移动接触件围绕其一端转动,该的螺旋部分在暴露在底座的底面的固定触头上滑动,并且移动接触件的另一端在暴露在底座内表面的公共固定触头上滑动。
10 一种刀闸静触头结构 CN201610229510.5 2016-04-14 CN107301929A 2017-10-27 张博; 冯希君; 王崇林; 刘林贺; 刘维江; 刘朋; 滕亚男
发明公开一种刀闸静触头结构。其结构:母线通过螺栓夹固于导电板中部的上夹紧凸台和母线线夹之间,静触头杆通过螺栓夹固于左静触头杆线夹和右静触头杆线夹之间,且静触头杆与导电板相平行设置,至少一根左连线导线通过螺栓夹固于左夹紧和左静触头杆线夹之间,且将左连线导线形成封闭的环形,至少一根右连线导线通过螺栓夹固于右夹紧块和右静触头杆线夹之间,且将右连线导线形成封闭的环形。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组装调试方便。增大导电部分接触面积,有效降低接触电阻,有效降低接触电阻。且增强导电性能,抗化,使导电接触效果更好。提高了效率,减轻了繁重高空体劳动,降低人员作业险,保证系统安全可靠供电。
11 一种刀闸操作装置 CN201610804383.7 2016-09-06 CN106206136A 2016-12-07 蒋安为
发明涉及一种刀闸操作装置,包括手柄、伸缩杆、连接杆、螺丝装配头及刀闸操作钩,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手柄,另一端连接固定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以连接螺丝装配头或者刀闸操作钩,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配备种类繁多的工具问题,减少了管理负担,同时携带方便,减少了漏拿或者错拿的现象带来诸多操作的不便,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12 一种面板式控制按钮 CN201510554886.9 2015-09-02 CN105097337A 2015-11-25 李庚
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板式控制按钮,包括:按键基座、按键面板、开关板和回弹软键。按键面板扣合在按键基座上面,按键面板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按键基座的一端;开关板位于按键基座下面,开关板上设置有开关机构,回弹软键位于开关板的开关机构上方。按压按键面板时,按键面板接触回弹软键并触发开关板上的开关机构,进而控制开关机构的开合;回弹软键提供回弹使按键面板复位。本发明提供的面板式控制按钮可同时应用于电子产品平面及侧壁,并同步实现自动复位动作,具有动作空间小,全机械传动、成本低等优点。
13 开关装置 CN201510586397.1 2012-12-12 CN105070571A 2015-11-18 林真人; 平野真洋
发明提供能够低价格并且小型化的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具有:壳体,基台上埋设有切换固定接点;盖部件,与壳体重叠并一体化;操作体,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于壳体与盖部件之间;可动接点体,在切换固定接点上滑动;共有接点,与可动接点体始终导通;以及压靠部件,使操作体恢复到初始状态,伴随操作体的转动操作,可动接点体的滑动接触部接触或离开切换固定接点,可动接点体具有与盖部件相对的连接部,盖部件由金属板材构成,并且盖部件设置有共有接点,共有接点与连接部抵接。用金属板材形成盖部件,由此与使盖部件为嵌件模塑部件时相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使部件变薄,由此能够使开关装置进一步小型。
14 负荷开关 CN201310653634.2 2013-12-06 CN104701057A 2015-06-10 许光辉
发明涉及一种负荷开关,由左侧板、右侧板、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方形轴、动触头、接地触头、连接杆、上绝缘基座、上触头、灭弧栅架、灭弧栅、主拐臂、下绝缘基座、动触头固定底座、动触头支架、前后连接杆、前固定板以及稳定杆,本发明体积小,成本低,绝缘性好,稳定性好。
15 开关 CN201380012807.0 2013-03-11 CN104205277A 2014-12-10 森本胜; 鹫头智行; 小森威和
一种开关,具有:操作体(30);基座(10);导电弹性部件(40),其收纳于基座(10)的凹处(11),设置有可动接触部(42a、42b)和固定接触部(41a、41b),可动接触部(42a、42b)具有被驱动部(44、44a、44b)和利用从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向被驱动部(44、44a、44b)的输入能够伸缩的伸缩部(43a,43b),在可动触点(45a,45b)与第一固定电极(21、22)分开的第一位置对操作体(30)施加负荷时,能够使操作体(30)移动到第二位置,在导电弹性部件(42a、42b)的伸缩部(43a,43b)为压缩状态且可动触点(45a,45b)与第一固定电极(21、22)接触的第二位置除去对操作体(30)的负荷时,操作体(30)自动恢复至第一位置,从而实现薄型化及零件数量的减少。
16 开关 CN200610084038.7 2006-04-30 CN100461319C 2009-02-11 清野泰弘; 鸣尾俊博; 坂下裕启
提供一种其操作特性稳定、并且可以由小操作操作、而且寿命长和易于生产的开关。该开关包括底座、其一端枢轴支撑在底座上的可动接触件、枢轴支撑在底座上并且具有按压可动接触件的螺旋部分的驱动部分的操作杆、以及具有平面形状的可以覆盖底座并固定在底座上压缩螺旋部分的盖。操作杆按压可动接触件的螺旋部分由此该可动接触件围绕其一端转动,该的螺旋部分在暴露在底座的底面的固定触头上滑动,并且可动接触件的另一端在暴露在底座内表面的公共固定触头上滑动。
17 开关 CN200610084039.1 2006-04-30 CN1858877A 2006-11-08 清野泰弘; 鸣尾俊博
发明提供一种其操作特性稳定、并且可以由小操作操作、而且寿命长并易于生产的开关。该开关包括:底座;其一端可枢转地支撑在底座上的移动接触件,与公共固定触头形成压力接触;其一端可枢转地支撑在底座上并具有从该一端延伸、按压移动接触件的螺旋部分的驱动部分的操作杆,以及固定在底座上压缩螺旋部分的盖。操作杆推动移动接触件的螺旋部分由此该移动接触件围绕其端部转动,该螺旋部分在底座的底面上滑动,并且移动接触件的另一端在暴露在底座内表面的固定触头上滑动。
18 Panel-type control button US15754045 2016-05-25 US10141131B2 2018-11-27 Geng Li
A panel-type control button, including: a press key base, a press key panel, a switch board and a springback key. The press key panel is snap-fitted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press key base, and one end of the press key panel is rotatably mounted at one end of the press key base. The switch board is located on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press key base, and is provided thereon with a switch element. The springback key is located above the switch element of the switch board. When the press key panel is pressed, the press key panel comes into contact with the springback key and triggers the switch element on the switch board, and further control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switch element. The springback key provides a springback force for the press key panel to reset.
19 ELECTRICAL TEST SWITCH WITH SOLIDIFYING BASE US15565818 2016-04-11 US20180108503A1 2018-04-19 JEAN-RAYMOND BOURGEOIS
A test switch for use i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is provided. The test switch facilitat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quipment and test equipment used to effect tests on th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quipment. The test switch has a solidifying base which decouples the fastening of the body of the switch to the base of the test switch from the fastening of the test switch on an external surface/equipment. Various locking mechanisms for preventing use of or tampering with the test switch are also provided.
20 PRESSING INPUT DEVICE US15696380 2017-09-06 US20180068814A1 2018-03-08 Takaki Tanaka; Tatsuo Sugawara
A spring piece is formed integrally as part of a drive arm that presses an operational body. The spring piece is disposed between a pressing part at which the drive arm presses the operational body and a linkage part that acts a swinging fulcrum. A contact part between the spring piece and a case is positioned closer to the linkage part than the bend bottom end is. When the drive arm swings from an initial orientation to a completely swung orientation, the spring piece can generate an elastic return force. The elastic return force does not largely increase even when the drive arm swings.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