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非正品盘的禁用方法 CN201180068739.0 2011-03-02 CN103403802A 2013-11-20 J.M.汤
通过读取包含验证数据的光盘上的指定区域(104)对光盘(100)进行验证。在验证之后,当光盘包括可记录盘时,用读取光盘的激光束照射该指定区域以擦除指定区域中的可记录扇区,从而使包含在指定区域中用于盘验证的数据不可读。
2 在光学数据载体上形成安全标记的方法 CN200710168013.X 2007-10-31 CN101183548B 2012-01-04 乔基姆·尼特尔; 哈特穆特·里克特
用于在光学数据载体(1)上形成安全标记(30)的装置,包括:将第一和第二光束(7、6)引导到光学数据载体(1)的全息区域(10)上的引导装置(8a、8b、11),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束(7、6)是相干光束,所述第一光束(7)沿第一方向被引导到全息区域(10)上,所述第二光束(6)沿第二方向被引导到全息区域(10)上。设置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预定倾的倾斜装置(12)。
3 记录介质和用于形成、记录和再现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CN200480017206.X 2004-05-20 CN1809879B 2011-12-21 金进镛; 朴廷培
一种例如包括BD-ROM的高密度和/或只读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包括用于阻止非法复制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内容的信息,以及用于形成、记录和再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4 混合型光盘 CN200680042477.X 2006-11-07 CN101310335B 2011-02-09 D·帕斯奎里洛; P·S·牛顿; A·E·T·凯帕; A·M·范德利; A·P·G·E·詹森
一种光学存储介质(20)包括第一数据层(21),例如BD数据层。此外,光学存储介质(20)包括第二数据层(23),例如DVD数据层。使用第三层(27)将该第二数据层(23)结合到基底(25)。第三层(27)包括与反应层结合的粘合剂。在反应层中包含的反应试剂用于为第二层(23)中包含的数据提供有限的寿命。第二数据层(23)(即具有有限寿命)包含用于控制对第一数据层(21)上包含的至少一些数据进行访问的访问数据。这样,对BD层的访问可以通过具有有限寿命的单独DVD层进行控制。
5 混合型光盘 CN200680042477.X 2006-11-07 CN101310335A 2008-11-19 D·帕斯奎里洛; P·S·牛顿; A·E·T·凯帕; A·M·范德利; A·P·G·E·詹森
一种光学存储介质(20)包括第一数据层(21),例如BD数据层。此外,光学存储介质(20)包括第二数据层(23),例如DVD数据层。使用第三层(27)将该第二数据层(23)结合到基底(25)。第三层(27)包括与反应层结合的粘合剂。在反应层中包含的反应试剂用于为第二层(23)中包含的数据提供有限的寿命。第二数据层(23)(即具有有限寿命)包含用于控制对第一数据层(21)上包含的至少一些数据进行访问的访问数据。这样,对BD层的访问可以通过具有有限寿命的单独DVD层进行控制。
6 一种光盘,光盘制造方法及重放设备 CN02127342.1 1995-11-16 CN100423090C 2008-10-01 大嶋光昭; 后藤芳稔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和一种制造光盘的方法以及光盘重放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防止复制的能。为了达到该目的,例如在本发明的光盘中,用激光器在保持所写数据的光盘的反射膜上形成标记,并以加密的形式或用添加数字签名,至少将标记的位置值息或与位置信息有关的信息写到光盘上。
7 记录媒体,记录和再现方法以及记录和再现装置 CN200410059204.9 2001-06-29 CN100371998C 2008-02-27 篠田昌孝
一种记录方法,随着折射率、消光系数、透射系数或反射系数的一次变化,信息被记录到例如象光透射基片(1)或光透射防护膜这样的光透射材料上。
8 确定数据携带盘的原产地的方法和装置 CN99811831.1 1999-09-29 CN100350487C 2007-11-21 理查德·A·A·海伦
制造诸如CD这样的数据携带盘的过程以母盘的生产开始,而在母盘的物理制造过程中,引入给出该母盘区别的物理特征并在数据中引起错误的各种改变。这种母盘用于形成各代盘,并且母盘的物理特征传递给以后各代。从同一原始盘所制造的一组盘一致地呈现出母盘的物理特征,而这些物理特征可以用作识别那个原始盘的“指纹”。为了确定数据携带盘的出处,从盘中读取未校正的数据。从所读的数据提取关于错误的信息。然后将该错误信息与刻画从已知的原始盘生产的数据携带盘的特征错误信息比较、以确定该数据携带盘是否是从所述已知的原始盘生产的。所提取的错误信息是从物理制造过程所引起的错误的代表。
9 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CN200410048925.X 1997-12-17 CN1294568C 2007-01-10 大嵨光昭; 小西信一; 田中伸一; 小石健二; 守屋充郎; 后藤芳稔; 竹村佳也; 宫武范夫; 村上元良
一种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用记录电路和光学头将主信息记录在可进行信息记录、擦除和再生的光盘记录层的主记录区域内,该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特征在于,备有:由根据偏振面的旋转变化进行检测的上述光学头的信号输出部对记录在上述记录层特定部的光盘固有的追记信息进行再生的装置;将上述主信息作为由密码编码器利用上述追记信息加密后的密码信息记录在上述主记录区域内的装置;及由上述光学头的信号输出装置对上述追记信息进行再生并在密码译码器中,将上述密码信息与从上述追记信息生成、或从上述追记信息和上述密码信息生成的解密密钥,进行复合,从而对上述主信息进行再生的装置。
10 用于具有螺旋轨道的记录载体的侧通道 CN200480035926.9 2004-11-25 CN1890737A 2007-01-03 J·C·塔尔斯特拉; A·H·M·阿克曼斯; A·J·M·德尼森; N·拉姆伯特; A·A·M·斯塔林; J·H·德博尔
为了生成一种具有不能由信道-比特记录装置复制的侧通道的记录载体,该记录载体(1)具有调制的螺旋轨道。通过调制一个或多个螺旋轨道参数,如信道比特长度或轨道间距,来生成该侧通道。如果利用信道-比特记录装置复制具有这种侧通道的记录载体,则存在于该侧通道内的信息被丢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要存储在该调制的螺旋轨道内的比特的数量;也可以选择比特的存在方式;该比特例如可以被存储在记录载体上的不同的区(A,B,C,D)中,在所述区中该调制的螺旋轨道参数可以被保持为常量。
11 盘型光记录媒体及其再现限制方法 CN03800085.7 2003-01-20 CN1232970C 2005-12-21 岩村贵; 佐飞裕一
提供一种盘型光记录媒体以及一种用于盘型光记录媒体的再现限制方法,用于防止非法拷贝等,以实现数字内容的保护。一种CD可在普通音频CD播放器上再现,但不能在附加到计算机的CD-ROM驱动器上以高速读出。CD(10)具有在从盘基(12)的中心位置相对盘基(12)的外径偏移的位置上形成夹持孔(14),从而在相对夹持孔所提供的旋转中心偏移预定量的位置上形成盘基(12)的重心。此外,作为偏心配重的涂层材料(16)涂敷到CD(10)的标签面(10A)上。由于CD(10)的重心和旋转中心相互偏心,在低速旋转时,可维持旋转的稳定性,并不受偏心的影响。然而,在高速旋转时,不能维持旋转的稳定性,导致再现失败。因此防止非法拷贝等,以实现数字内容的保护。
12 带有可选信息的记录介质及用于该记录介质的形成、记录、再现和再现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CN200480000399.8 2004-01-19 CN1698102A 2005-11-16 徐相运; 金进镛
一种记录介质,例如高密度和/或只读记录介质(诸如BD-ROM),其包含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能够识别诸如复制保护信息的可选信息对于重放存储在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是否必要,以及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记录及再现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13 制作CDROM以实现复制保护的方法 CN02803223.3 2002-01-16 CN1219293C 2005-09-14 爱德华·E·凯雷; 埃里克·M·默提卡; 弗兰克·默提卡; 保罗·V·默提卡
一种制作光盘的方法,以及制作的光盘,以便便于通过使用为读取光盘定义的过程识别光盘的未经授权的副本。该方法包括通过沿着轨道形成一系列有间隔的凹陷区域对光盘中的由一系列0和1组成的数字数据进行编码的步骤,以便轨道包括一系列凹陷区域和凸起区域,其特征在于,当所说的定义的过程用于读取光盘时,所说的凹陷区域和凸起区域中的每一个被读作0或1。该方法包括在轨道上形成至少一个模糊区域的进一步的步骤,以便当定义的过程用于读取光盘时,该模糊区域有时被读作0,有时被读作1。通过优选的过程,凹陷区域以第一强度反射给定的光束,凸起区域以第二强度反射给定的光,模糊区域以基本上介于第一和第二强度中间的第三强度反射给定的光。
14 光盘及光盘再现装置 CN01110891.6 1996-05-15 CN1200406C 2005-05-04 后藤芳稔; 大岛光昭; 田中伸一; 小石健二; 守屋充郎
一种在光盘上形成条形码的方法,它产生用以防盗版的条形码的位置信息作为一种ID,并对光盘的PCA区域的反射膜进行激光微调。根据该方法生产光盘。如图所示,在用CLV记录了数据的光盘的预留凹坑信号区的PCA区域(998),部分除去PCA区域(998)的反射膜,故用重叠方式写入条形码(923)和(938),因此,可以采用相同的光学头重现条形码数据。
15 光盘再生装置 CN200310123977.4 1997-12-17 CN1591635A 2005-03-09 大岛光昭; 小西信一; 田中伸一; 小石健二; 守屋充郎; 后藤芳稔; 竹村佳也; 宫武范夫; 村上元良
一种具有可用于防止复制和防止软件非法使用等著作权保护的追记信息的光盘。在光盘基片(211)上,隔着电介质层(212)形成记录层(213)。在记录层(213)上,依次层叠中间电介质层(214)、反射层(215),进一步,在其上形成覆盖层(216)。在记录层(213)的磁盘圆周方向上,记录着多个BCA(追记型识别信息的一种方式)部(220a)、(220b)。该BCA部(220a)、(220b),通过使垂直磁各向异性降低进行记录。当再生时,根据差动信号检测追记型信息。
16 光盘、信息记录方法及再生方法 CN200310123976.X 1997-12-17 CN1591634A 2005-03-09 大岛光昭; 小西信一; 田中伸一; 小石健二; 守屋充郎; 后藤芳稔; 竹村佳也; 宫武范夫; 村上元良
一种具有可用于防止复制和防止软件非法使用等著作权保护的追记信息的光盘。在光盘基片(211)上,隔着电介质层(212)形成记录层(213)。在记录层(213)上,依次层叠中间电介质层(214)、反射层(215),进一步,在其上形成覆盖层(216)。在记录层(213)的磁盘圆周方向上,记录着多个BCA(追记型识别信息的一种方式)部(220a)、(220b)。该BCA部(220a)、(220b),通过使垂直磁各向异性降低进行记录。当再生时,根据差动信号检测追记型信息。
17 再现记录在光盘中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00129760.0 2000-10-11 CN1189884C 2005-02-16 弓场隆司; 滝泽辉之; 守屋充郎; 大嶋光昭; 西冈昭彦; 森冈幸一
一种再现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光盘包含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用于记录凹-凸形的长坑,每个所述长坑在周边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满足所述预定调制方法的坑的最大长度;第一区域位置信息记录区和第二区域位置信息记录区,所述方法包括:按照在第一区域位置信息记录区内记录的光盘上的第一区域的所述位置信息再现记录在第一区域内的信息,并输出所述第一区域的再现信号;按照在第二区域位置信息记录区内记录的光盘上的第二区域的位置信息再现记录在第二区域内的信息;按照第一区域的再现信号探测具有部分去除反射膜的区域;按照第二区域的再现信号探测具有所述凹-凸形的长坑的另外的区域;按照由二个探测步骤探测的结果,判断是否应该再现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其中再现记录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信息的步骤包括,以离焦状态再现记录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信息的步骤。
18 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CN200410048925.X 1997-12-17 CN1560838A 2005-01-05 大嵨光昭; 小西信一; 田中伸一; 小石健二; 守屋充郎; 后藤芳稔; 竹村佳也; 宫武范夫; 村上元良
一种具有可用于防止复制和防止软件非法使用等著作权保护的追记信息的光盘。在光盘基片(211)上,隔着电介质层(212)形成记录层(213)。在记录层(213)上,依次层叠中间电介质层(214)、反射层(215),进一步,在其上形成覆盖层(216)。在记录层(213)的磁盘圆周方向上,记录着多个BCA(追记型识别信息的一种方式)部(220a)、(220b)。该BCA部(220a)、(220b),通过使垂直磁各向异性降低进行记录。当再生时,根据差动信号检测追记型信息。
19 再现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的方法 CN200410048428.X 2000-10-11 CN1551129A 2004-12-01 弓场隆司; 滝泽辉之; 守屋充郎; 大嵨光昭; 西冈昭彦; 森冈幸一
一种光盘,提供以凹—凸坑的形式记录按预定的调制方法调制的信号数据,所述光盘包含具有部分去除反射膜的第一区域和具有与满足预定调制方法要求的坑不同的坑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含由去除反射膜形成的部分其长度大于在光盘的圆周方向由调制方法确定的最大坑长,在光盘的坑受到复制时可利用对于光盘与盗版光盘在第一和第二区域各自再现信号的结合上的不同来阻止光盘的复制。
20 一种光盘及其制造方法 CN02127345.6 1995-11-16 CN1492403A 2004-04-28 大嶋光昭; 后藤芳稔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和一种制造光盘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防止复制的能。为了达到该目的,例如在本发明的光盘中,用激光器在保持所写数据的光盘的反射膜上形成标记,并以加密的形式或用添加数字签名,至少将标记的位置信息或与位置信息有关的信息写到光盘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