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基于频分MIMO的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系统及方法 CN201210249380.3 2012-07-18 CN103576156A 2014-02-12 段江涛; 黄勇; 刘纪元
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频分MIMO的合成孔径声纳成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含:步骤101)在N个接收阵前后两端各放置一个发射阵列,所述前后发射阵列共包含M个发射阵,所述发射阵同时向下待成像目标发射信号,其中M取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步骤102)将N个接收阵的每个阵元接收到的M个发射信号在频域分离,得到M元信号,再将所有接收阵阵元的M元信号用频谱搬移的方法移到一个共同的频带,得到N*M元的回波信号;步骤103)对得到的N*M元回波信号在方位向进行重排,分别对应到等效单波束合成孔径声纳的采样位置,最后对等效单波束信号,进行聚焦成像。所述发射阵随着基阵的移动,不同发射阵阵元所发射的信号的频带可根据运动补偿的需要交替变化。本发明可以在保持方位分辨率的情况下,进一步展宽测绘带从而提高测绘效率。
62 下目标监测装置 CN201310505468.1 2013-10-23 CN103513248A 2014-01-15 邢瑞林; 陈建华; 周宏英; 汤丹
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目标监测装置,包括悬浮平台、声呐系统、信号处理器、定位处理器、告警处理器及数据传输单元悬浮平台可悬浮于水面下预设的深度。声基阵发出声波信号,并通过声呐处理器接收探测信号的回波信号,获取目标的定位信息及特征信息。信号处理器根据定位信息及特征信息实现监测。因此,只要目标处于声波信号的可探测范围内,都可以探测发现,而无需根据视觉效果进行监测,从而可避免环境因素对监测效果造成的不良影响。数据传输单元将目标的定位信息及水下目标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上报,从而使得监控人员及时发现在水下是否存在潜在入侵目标以及潜在入侵目标所在的位置。因此,上述水下目标监测装置可有效的对水下情况实现监测。
63 振荡器设备和电子仪器 CN201180061393.1 2011-11-24 CN103250430A 2013-08-14 大西康晴; 黑田淳; 岸波雄一郎; 佐藤重夫; 村田行雄; 菰田元喜; 川岛信弘; 内川达也
每个压电振子110包括弹性构件112和压电元件111。压电元件111被附接于弹性构件112。支撑构件120具有开口。多个压电振子110被沿着第一方向布置在开口中。优选的是多个压电振子110具有相同的基本谐振频率。另外,优选的是压电振子110的排列间隔等于或小于基本谐振频率的波长的一半。
64 声波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10025002.7 2012-02-01 CN103135112A 2013-06-05 金范锡; 朴廷珉; 朴殷台
发明公开了一种声波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压电振动元件和与压电振动元件一体地形成的电容器。
65 声换能器驱动电路和超声图像显示设备 CN201210292456.0 2012-05-16 CN102894996A 2013-01-30 雨宫慎一
发明提供一种在正电压供电电路和负电压供电电路中实现得到抑制的功率消耗的超声换能器驱动器电路。超声换能器驱动电路包括正电压供电电路、负电压供电电路、电流流入型接地箝位电路和电流流出型接地箝位电路。在输出线中的电压为正电压+V的状态下生成负脉冲的时刻t3,电流流入型接地箝位电路进入操作状态,并且在输出线中的电压为负电压的状态下生成正脉冲的时刻t6,电流流出型接地箝位电路进入操作状态。
66 用于检测和/或发送超声的超声传感器装置 CN201210253937.0 2012-07-20 CN102890273A 2013-01-23 G·格拉赫; A·格拉赫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和/或发送超声(2)的超声传感器装置(1)。为了改进物体探测的灵敏性,超声传感器装置(1)具有多个传输传感器元件(3a-f),其中超声传感器元件(3a,b)具有:基体(4),其具有开口(5a,b);柔性的弯曲元件(6a,b),其端侧封闭开口(5a,b)的第一端部区域(A),其中柔性的弯曲元件(6a,b)具体聚合物,尤其液晶聚合物;压电元件(7a,b),其设置在开口(5a,b)并且与柔性的弯曲元件(6a,b)连接;以及阻尼元件(8a,b),其设置在开口(5a,b)中并且端侧封闭开口(5a,b)的第二端部区域(B)。
67 基于声波传感器 CN201210162580.5 2012-05-23 CN102798852A 2012-11-28 A·格拉赫; M·黑尔姆勒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声波传感器,包括用于发射和用于接收声波的机电式薄膜(7),其中,在所述机电式薄膜(7)的一个表面上构造有一地电极(5)并且在与所述地电极(5)相对置的表面上构造有至少一个传感器电极(3)。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电极(3)包括多个电极区域(13,17;25),这些电极区域能够分别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片(15)电接触
68 通过芯片通孔的倒装片互连 CN200780035443.2 2007-09-18 CN101517737B 2012-10-31 A·L·鲁滨逊
一种声学组件包括具有导电通孔的集成电路封装,所述导电通孔被配置成从所述集成电路封装的有源部分穿透所述集成电路封装的底部部分。所述底部部分是所述集成电路封装的衬底的底侧。将声学元件设置在所述衬底的所述底侧上,并且将所述通孔设置成将所述集成电路封装的有源部分电耦合到所述声学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学元件是声学叠置体,并且所述集成电路封装是ASIC。可以形成所述组件以用作微束形成换能器。
69 声波传感器 CN201080036599.4 2010-08-17 CN102576073A 2012-07-11 浦濑浩司; 永野康志; 东直哉
声波传感器被用于车辆用障碍物检测器(1),车辆用障碍物检测器(1)设在车辆(3)的保险杠(31),通过收发超声波来对检测区域内的障碍物的存在进行检测,超声波传感器具备:通过压电基板进行振动来收发超声波的压电元件(21)和一面(22a)与压电元件(21)接合的板状声匹配层(22)。而且,上述超声波传感器插设在对保险杠(31)穿孔而形成的安装孔(31a),声匹配层(22)的另一面(22b)由相对于与压电元件(21)接合的一面(22a)倾斜的倾斜面构成,形成为与保险杠(31)的外表面平行。
70 空中声波传感器 CN200980162015.5 2009-10-19 CN102576072A 2012-07-11 木村友则; 井幡光词; 井上悟
得到一种在传感器主体与壳体具有一体化构造的空中声波传感器中能够降低在壳体中传播而到达传感器主体的无用波的空中超声波传感器。具备:传感器主体(1),其向空中放射超声波,并且接收来自存在于空中的反射源(3)的反射波;收发装置(10),其驱动传感器主体(1),并且根据反射波求出离反射源(3)的距离或者传递声速;以及壳体(2),其以一体化构造固定传感器主体(1)。壳体(2)具有声阻抗不同于周围的槽部(4)。相对于传感器主体(1)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倾斜设置有槽部(4)。
71 声波传感器 CN200710086400.9 2007-03-15 CN101038339B 2012-06-13 中岛明; 可儿博之; 川岛康裕; 清水忠夫
一种结构用于防止声波传感器(1)被基座(4)的弹簧部件(5)损坏。金属弹簧(5)固定在基座(4)中的槽(4g)内。通过将槽(4g)的深度设置为大于金属弹簧(5)的厚度,金属弹簧(5)定位成比基座(4)的开口端更靠内侧。通过该结构,能够防止金属弹簧(5)与超声波换能器(10)直接接触。因此能够防止该超声波换能器(10)的振动面(11b)受损。
72 声波传感器 CN200680032295.4 2006-08-24 CN101258772B 2012-04-25 松尾研志
一种声波传感器,其压电元件的振动不易衰减,可以很容易地将接线端子定位于预设位置,且可以使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容易连接。超声波传感器(10)包括具有底部的圆柱形的外罩(12),该外罩(12)的底面形成有压电元件(16),衬垫元件(20)与外罩(12)的开口的侧面部分相嵌合。基板(34)以及针型端子(36a、36b)嵌入衬垫元件(20)的支持部(26)且由其予以支持固定。在基板(34)上,形成有与针型端子(36a、36b)连接的电极(38a、38b),衬垫元件(20)的顶面上形成有开口部(32),与压电元件(16)电连接的引线(42a、42b)从开口部(32)向外延伸且与电极(38a、38b)相连接,外罩(12)的内部填充有从开口部(32)注入的弹性树脂(44)。
73 声波传感器 CN201110127093.0 2011-05-12 CN102288987A 2011-12-21 阿部豊; 豊田裕之
一种包括声波元件的超声波传感器。该超声波元件包括用于发送、接收或传输超声波的超声波振荡器、具有形成在一个表面上用作超声波通道的开口的元件主体和从元件主体上突出的用于传送电流至超声波振荡器的端子部,该超声波振荡器安置在元件主体的内部。该超声波传感器还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该开口形成在壳体一个表面上且与元件主体的开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超声波元件的容纳部和与容纳部一体地形成以定位超声波元件就位的定位部。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印刷线路板,其布置成将超声波元件夹在印刷线路板和容纳部之间。超声波元件的端子部安装至该印刷线路板上。
74 电连接器的车用距离传感器 CN201110088355.7 2011-03-30 CN102236095A 2011-11-09 都筑威夫; 川岛康裕; 清水忠夫
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有用于将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保险杠的安装孔中的安装部件的距离传感。安装部件包括:具有传感器支架外壳、前框和树脂制成的保持器。前框包括与传感器支架结合的圆筒形构件和外径大于安装孔的内径的凸缘。保持器包括与前框结合的环形基座、多个臂和多个突出体。突出体从臂的端部相对于基座径向向外延伸并且用于在安装孔的周缘上形成扣合配合,从而将保险杠的壁牢固地夹持在突出体和凸缘之间以将距离传感器固定到保险杠。
75 声波传感器 CN200580001723.2 2005-04-18 CN1906969B 2010-12-29 松本卓; 太田顺司
一种声波传感器具有一个整体的外壳,包括多个管状容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件,其中,管状容器一端开口,另一端由底部封闭,侧面部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连接部件连接该多个管状容器;以及压电装置,设置在该多个管状容器各自的底部的内底面上。由一个压电装置产生的振动回响可能通过连接部件影响另一个压电装置。管状容器11和12的侧面部11b和12b通过连接部件13相互连接,连接位置靠近底部11c和12c,该处压电装置51a和51b的振动产生的位移量最小。
76 侦测设备 CN200910300116.6 2009-01-08 CN101776756A 2010-07-14 聂剑扬
一种侦测设备,其绕设在一可运动的电子装置底部,所述电子装置可在一平面上运动。所述侦测设备包括一侦测单元以及一传导单元。所述侦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传导单元内。所述侦测单元包括一发射器以及与所述发射器邻近设置的一接收器。所述发射器用以发射侦测射线,所述传导单元用于将所述发射器发出的侦测射线多次反射至所述平面并将经多次反射后的侦测射线引导至所述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出的侦测射线。所述侦测设备只采用一个侦测单元,利用所述传导单元对侦测射线的反射及引导而对电子装置运动的平面进行侦测,降低了侦测设备的成本,减少了侦测的盲区,提高边缘侦测的准确度与灵敏度。
77 通过芯片通孔的倒装片互连 CN200780035443.2 2007-09-18 CN101517737A 2009-08-26 A·L·鲁滨逊
一种声学组件包括具有导电通孔的集成电路封装,所述导电通孔被配置成从所述集成电路封装的有源部分穿透所述集成电路封装的底部部分。所述底部部分是所述集成电路封装的衬底的底侧。将声学元件设置在所述衬底的所述底侧上,并且将所述通孔设置成将所述集成电路封装的有源部分电耦合到所述声学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学元件是声学叠置体,并且所述集成电路封装是ASIC。可以形成所述组件以用作微束形成换能器。
78 用于检测流体的系统和方法 CN200680037882.2 2006-10-12 CN101287653A 2008-10-15 J·E·宾克利; S·E·迈尔斯
设置于诸如隐形眼镜包装件的容器内的诸如盐溶液的流体可通过在容器处引导声波能量并接收超声波能量的返回反射来进行检测。超声波能量和返回反射可通过基本将超声波能量和返回反射与气流隔离的护罩进行传播。
79 声波传感器 CN200680032295.4 2006-08-24 CN101258772A 2008-09-03 松尾研志
一种声波传感器,其压电元件的振动不易衰减,可以很容易地将接线端子定位于预设位置,且可以使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容易连接。超声波传感器(10)包括具有底部的圆柱形的外罩(12),该外罩(12)的底面形成有压电元件(16),衬垫元件(20)与外罩(12)的开口的侧面部分相嵌合。基板(34)以及针型端子(36a、36b)嵌入衬垫元件(20)的支持部(26)且由其予以支持固定。在基板(34)上,形成有与针型端子(36a、36b)连接的电极(38a、38b),衬垫元件(20)的顶面上形成有开口部(32),与压电元件(16)电连接的引线(42a、42b)从开口部(32)向外延伸且与电极(38a、38b)相连接,外罩(12)的内部填充有从开口部(32)注入的弹性树脂(44)。
80 声波传感器 CN200710100976.6 2007-04-28 CN101071170A 2007-11-14 奥田泰行; 吉田贵彦; 杉浦真纪子; 寺亮之介; 长谷部雄太
一种声波传感器(1)包括:多个振动部分(16),每个都在向其传送由检测物体(M)反射的超声波(U)时振动以接收相应超声波(U);多个接收元件(10),每个都包括该振动部分(16)中的相应一个并基于相应超声波(U)检测检测物体(M);波导(33),其保持多个接收元件(10)并被形成为使超声波(U)经波导(33)传送到各接收元件(10),波导包括:面对检测物体(M)的第一开口(33b),由检测物体(M)反射的相应超声波(U)经第一开口(33b)进入波导(33);从第一开口(33b)看不到的第二开口(33c),其保持多个接收元件(10),每个振动部分(16)都布置成面对各振动部分(16)接收超声波(U)的方向;反射表面(33a),用于反射经波导(33)第一开口(33b)朝各振动部分(16)进入的超声波(U)。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