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空气分离 CN99106020.2 1999-04-09 CN1236884A 1999-12-01 C·J·海内
用精馏法分离空气。将空气在主压缩机2中压缩至第一压。压缩空气的第一流不作进一步压缩而在主热交换器6中冷却至适合于用精馏分离的温度。将该流引入双精馏塔14的高压塔16,双精馏塔还包括低压塔18,在低压塔的底部形成浓度为50—98.5(通常为50—96)摩尔百分数的;和使高压塔16与低压塔18形成热交换关系的冷凝—再沸器20。使压缩空气的第二流在膨胀透平32中膨胀并对外作功,在此上游不对压缩空气的第二流作进一步压缩。将膨胀后的第二流引入低压塔18。不纯氧产品从所述底部取出。对外作功用于发电,因此透平32与发电机34相连。
62 去除液化天然气中硫醇的方法 CN97112962.2 1997-06-04 CN1168914A 1997-12-31 F·J·F·迪拉维格; C·A·杜尔
液化含硫醇天然气的方法。通过蒸馏天然气原料流可将硫醇浓缩到一个馏分中,而不需要专的预处理除去硫醇。因而,去除硫醇的设备要小得多,因为本法中硫醇的处理可选择在其流量很低的情况下进行。一部分被处理后的馏分可被再注入上游蒸馏阶段以促进硫醇的吸收。
63 大气气体分离法 CN95101805.1 1995-02-11 CN1109965A 1995-10-11 K·姆凯格; R·克里希纳穆尔蒂
一种在含至少一个蒸馏柱的蒸馏柱体系中低温分离大气气体混合物的方法,按该方法,待分离的大气气体的混合物的液体相和气体相逆向地通过结构填料。将柱操作于大于2巴的压下和在蒸气相的某一蒸气速率下,该蒸气速率小于柱呈溢流时的临界蒸气速率而且它随液体相的液体速率而变化。根据由实验测得的以填料体积或柱生产量表面的最大柱使用度数据来确定最小和柱呈溢流时的临界蒸气速率。此外,以HETP表示的分离性能随压力的升高而提高,因此,使用比已有文献值小的结构填料高度便可做到特定的分离。
64 空气分离 CN91104809.X 1991-07-12 CN1058266A 1992-01-29 J·T·拉文
提供了一种分离空气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主热交换器中利用热交换将压缩空气流的温度降低到适合用精馏将其分离的温度,在双精馏柱中精馏空气,从其低压柱排出和氮气流,使之以与空气流逆流的方式通过主热交换器,至少部分氮气流在涡轮中膨胀并以与空气流相反的方向通过主热交换器,从而产生制冷作用并保持该膨胀的氮气与被冷却的空气流之间的平均温差至少为10K。因此热交换器的尺寸可比常规工厂大大减小。
65 分离前的空气预净化 CN91101800.X 1991-03-19 CN1055677A 1991-10-30 拉维·贾殷; 阿尔韦托·I·拉卡瓦
发明披露了一种将空气导入分离装置前从空气中脱除汽和二的、改进的空气预净化的PSA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除去其中的杂质,以有效地再生所利用的吸附床的办法,再生方法先是向大气排气,然后是抽真空向大气排气,最后是在抽气下清洗。对完成再生的床进行回充以前,一对运转不同期的吸附床最好经历顶和底的压等化一关。
66 空气压缩系统及方法 CN201380026320.8 2013-04-23 CN105431697B 2017-07-21 M.哈施; M.C.约翰逊; J.罗亚尔
一种用于空气分离装备的空气压缩系统及方法,在其中,空气在一系列压缩级中压缩,并且变温吸附单元吸附蒸气和二。变温吸附单元位于压缩级的位置处,使得在进入吸附剂床中时空气压为在大约400psia至大约600psia之间。该单元的各个吸附剂床具有最小横截面流动面积,该最小横截面流动面积将空气的空气速度设置为在将发生吸附剂床流化的水平之下的水平。此操作允许吸附剂床的制造成本降低,因为需要较少的吸附剂和较小的吸附剂床,同时功率消耗将为最小的。
67 从各种气体来源生产液化甲烷气(LMG)的方法和布置 CN201580040160.1 2015-06-25 CN106536689A 2017-03-22 C·特伦布莱; A·罗伊; S·贾斯明
实施方法以从加压混合甲烷气进料流连续生产液化甲烷气(LMG)。所述方法特别好地适于在相对较小的LMG分配生产装备中使用,例如每年从400MT变化至15,000MT和/或当所述混合甲烷气进料流具有宽范围氮含量比例、包括基本上不存在氮时的装备。所提出的构思还可在中等规模和/或大型装备的设计中非常有用,包括其中所述氮含量始终保持高于一定阈的装备。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和布置可在氮排放入例如大气时减轻甲烷气的损失。
68 带有冷箱的便携式包装和用于制造低温空气分离系统的方法 CN201380017919.5 2013-03-06 CN104220829B 2016-09-07 A·莫尔; S·洛赫纳
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冷箱(51)的便携式包装,在其内部设置低温空气分离系统的至少一个双柱,所述双柱具有彼此上下布置的高压柱(3)和低压柱(5)。所述高压柱(3)和所述低压柱(5)容纳质量传递元件。所述质量传递元件在所述低压柱(5)的至少一个亚区(A,B,C,D,E)内通过由折叠金属片制成的有序填料形成。所述金属片具有0.2mm或更小的片材厚度。所述有序填料具有至少1000m2/m3的比表面积。至少在所述高压柱(3)的亚区内所述质量传递元件通过彼此上下布置且具有小于195mm特别是小于180mm间隙的矫正板形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这种便携式包装制造低温空气分离系统的方法。
69 采用表面处理手段分离类与污染物的方法和设备 CN201480060334.6 2014-10-17 CN105705213A 2016-06-22 J·A·瓦兰兹卡; R·K·史密斯
发明的公开内容包括在蒸馏塔中分离进料物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蒸馏塔中维持受控冷冻区域部分,其由进料物流形成固体,其中该受控冷冻区域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内置部件以及在该蒸馏塔内部具有内壁表面的受控冷冻区域器壁,采用处理手段改性该内置部件至少之一、该内壁表面、或者二者,该处理手段包括(a)除去部分的该内壁表面和(b)施加涂层表面中的至少一种,将该进料物流引入该受控冷冻区域部分之内,在该受控冷冻区域部分中由该进料物流形成固体,以及用该处理手段防止该固体对该内壁表面的粘附和使该粘附不稳定中的至少一种。
70 通过低温蒸馏分离空气的方法 CN201380051043.6 2013-09-13 CN105431698A 2016-03-23 B·达维迪安; R·杜贝蒂尔-格勒尼耶; J-M·佩龙; B·索尼耶
通过低温蒸馏分离空气的方法或者以大于2.5的产物比运行,在该情况下,富氮液体从贮槽(27)送入至塔系统,来自塔系统的富氮气体(29)在进口温度小于-50℃的第一压缩机(33)中被压缩,并且然后在热交换器中被加热,或者以小于2.5的产物比运行,在该情况下,从塔系统中移除的第二富氮气体在入口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涡轮(73)中膨胀或者在液化器中液化,富氮液体(57)从涡轮出口和/或从塔系统和/或从液化器输送至贮罐。
71 用于在低温下净化富含二的混合物的方法和设备 CN201380036394.X 2013-07-10 CN105358926A 2016-02-24 A·布里格利亚; A·达德
在一种用于在低温下净化含有二的混合物以生产富含二氧化碳的流体的方法中,富含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在包括由板分隔开的波纹片的第一钎焊板翅式热交换器(9)中被冷却,从冷却的混合物获取的至少一种流体(19)被送至包括蒸馏步骤和/或至少两个连续的部分冷凝步骤的净化步骤,净化步骤产生贫二氧化碳的气体(25),其在第一交换器中被再加热,净化步骤产生富含二氧化碳的液体(33),其膨胀后送至第二热交换器(35),在那里用工艺流体(13)加热,所述交换器仅在富含二氧化碳的液体与工艺流体之间进行间接热交换,所述富含二氧化碳的液体在第二热交换器中至少部分地蒸发并且所形成的蒸发气体在第一交换器中被加热以形成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37),该气体可以是所述方法的最终产物。
72 氢化合物气体处理 CN201080041904.9 2010-08-27 CN102498360B 2015-02-18 T·L·马丁内斯; J·D·威尔金森; J·T·林奇; H·M·赫德森; K·T·奎拉尔
发明公开一种从氢化合物气流中回收乙烷、乙烯和重碳氢化合物成分的方法和设备。将所述流冷却并分开为第一流和第二流。进一步冷却第一流以将其全部实质上冷凝,并且之后膨胀到分馏塔压并在中间塔上部进料位置供应至塔。将第二流膨胀到塔压力,然后在中间塔进料位置供应至塔。从塔的高于第一流的进料点抽出蒸馏蒸汽流,与塔顶蒸汽流的馏分合并,压缩至较高压力,然后冷却以冷凝其至少一部分,形成冷凝流。将冷凝流的至少一部分膨胀到塔压力并引导到塔,作为其顶部进料。
73 空气分离方法及设备 CN201180049163.3 2011-07-19 CN103827612A 2014-05-28 N.M.普罗泽; R.J.吉布; J.R.萨尔奇; L.扎姆布拉诺; A.M.瓦塔
一种空气分离方法及设备,其中超临界产物经由与增压空气流进行间接热交换通过加热具有超临界压送液氧流而产生。间接热交换在热交换器内进行,并且液氮流在热交换器中被气化以降低增压空气流为加热该泵送液氧流除此之外需要的压力。泵送液氧流构成从空气分离单元去除的富氧液体的90%,空气在空气分离单元中被精馏,液氮构成未用作为回流的液氮的至少90%,并且液氮流与富氧液体之间的流量率比例在大约0.3与0.90之间。
74 空气分离方法和装置 CN200810125571.2 2008-06-13 CN101324395B 2014-03-26 N·M·普罗塞尔; R·J·吉布
发明涉及空气分离方法和装置。在低压热交换器中将压缩空气流冷却到适于其精馏的温度,在高压热交换器中将增压的空气流液化或转化为稠密相流体,以使送的液体产物气化。使用引入高压和低压热交换器中的废氮流实现装置内的热平衡。该热交换器经构造使得补充废氮流在高压热交换器中的流动面积小于否则使该补充废氮流在低压和高压热交换器经过相等压降所需的。这使得该高压热交换器可以以降低的高度制造,并因此降低制造成本。
75 低温空气分离方法与系统 CN201280023614.0 2012-03-16 CN103534544A 2014-01-22 R.J.奥勒姆; J.E.菲特维德特
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空气分离方法,该方法提供高压用于燃料(例如质燃料)的氧燃烧。该空气分离方法可被直接集成到使用工作流体如CO2的闭环发电方法中。有益地,该空气分离方法无需空气压缩级之间的中间冷却,而是能够将绝热压缩热再循环到其中额外热供给有益的其它方法中的工艺步骤中。
76 用于处理包含CO2的工艺气流的方法 CN200880117445.0 2008-09-05 CN101918104B 2013-06-12 乌尔里希·科斯; 曼弗雷德·迈尔; 亚历山大·施里费尔
发明涉及用于处理包含CO2的工艺气流的方法,所述包含CO2的工艺气流是在从所述工艺气流的粗气制备纯的合成气的同时,或在重油、石油焦和废料的部分化过程中,或在气化过程中,或在处理天然气或石油伴生气过程中产生的,其中通过物理吸收或化学吸收从所述含有CO2的工艺气流中除去CO2,并且将负载有CO2的溶剂膨胀到较低压解吸所述CO2。为了产生尽可能纯净的CO2,将未纯化的CO2压缩到至少60巴的绝对压力或者在CO2的临界温度以下压缩到至少70巴的绝对压力,并通过使用逆流引导的气态CO2进行汽提来除去包含在所述液体CO2中的杂质。
77 换热器穿孔翅片 CN201080069334.4 2010-09-29 CN103119388A 2013-05-22 S.森德; V.Y.格尔什泰因; G.A.梅斯基; P.A.霍顿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包括折叠翅板,该折叠翅板包括翅片,其中,当翅板处于未折叠状态时,这样的多个穿孔以平行的行定位在这种翅板上,翅板上的这样的平行穿孔行包括平行穿孔行之间的第一间距(S1)、平行穿孔行内的顺次穿孔之间的第二间距(S2)、相邻的平行穿孔行中的穿孔之间的第三间距(或偏移)(S3)、以及穿孔直径(D),其中平行穿孔行之间的第一间距与穿孔直径之比(S1/D)在0.75至2.0的范围内,并且其中翅片与平行穿孔行之间的度小于或等于5度(≤5°)。
78 用于通过低温蒸馏分离空气的方法和设备 CN201080063918.0 2010-12-03 CN103038588A 2013-04-10 B·哈; J-R·布吕热罗勒
一种使用至少包括高压塔(“HP塔”)和低压塔(“LP塔”)的多塔蒸馏系统低温分离空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冷却的供料空气供给到高压塔,以分离成高压富氮塔顶蒸气和粗制液;将包含氮和氧的至少一股低压塔供料流供给到低压塔以分离成富氮塔顶蒸气和液氧;使来自或来源于高压塔的液体流回流到低压塔中;将膨胀后的空气供给到辅助分离塔以分离成辅助塔富氮塔顶蒸气和富氧液体并将富氮塔顶蒸气作为产品流除去;将来自辅助塔的底部液体供给到低压塔的中间位置;以及使来自或来源于HP塔的富氮液体流回流到辅助塔。
79 用于通过低温蒸馏分离空气的方法和设备 CN201180023260.5 2011-03-25 CN102985776A 2013-03-20 G·齐克
一种用于为了生产具有介于75mol%与95mol%之间的纯度和小于5bar abs的压的气态而对空气进行低温蒸馏的方法,使用包括高压塔(5)、中压塔(3)和低压塔(7)的三塔,所述中压塔借助于第一分凝器完全或部分与所述低压塔热联接,空气被输送至所述中压塔,塔釜液体从所述高压塔被输送至所述低压塔和/或至中压塔的顶部,塔顶气体经由压缩机从所述中压塔被输送至所述高压塔的底部,来自所述高压塔的塔釜液体被输送至所述低压塔的顶部,从所述低压塔的顶部抽取气体,并且从所述低压塔的底部抽取包含介于75mol%与95mol%之间的氧的流体,并且所述高压塔借助于第二分凝器与所述低压塔完全或部分热联接。
80 氢化合物气体处理 CN201080041905.3 2010-08-27 CN102575898A 2012-07-11 J·D·威尔金森; J·T·林奇; T·L·马丁内斯; H·M·赫德森; K·T·奎拉尔
发明公开一种从氢化合物气流中回收乙烷、乙烯、丙烷、丙烯和重碳氢化合物成分的方法。冷却所述流并分开为第一流和第二流。进一步冷却第一流以将其全部实质上冷凝,并且之后膨胀到分馏塔压,加热,并在中间塔上部进料位置供应给分馏塔。将第二流膨胀到塔压力,然后在中间塔进料位置供应给塔。从塔的高于第二流的进料点抽出蒸馏蒸汽流,且然后引导到与所述膨胀冷却的第一流和所述塔顶蒸汽流有关联的热交换,以冷却所述蒸馏蒸汽流并冷凝其至少一部分,而形成冷凝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