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箱翅式低温蓄热换热器及含该换热器的机组运行方法 CN201410746832.8 2014-12-08 CN104457036A 2015-03-25 倪龙; 姚杨; 曲德虎
箱翅式低温蓄热换热器及含该换热器的机组运行方法,它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含该换热器的热泵机组运行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蓄能型热泵集成系统在系统、设备、方法中存在的蓄能器体积大、换热效率较难提高、受蓄能材料性质约束、冷/热量双向利用不均衡、太阳能热利用存在矛盾、运行策略有待优化的问题。装置:换热本体两侧分别安装封头,封头内设有一个均流板,换热本体包括多组换热组件,多组换热组件依次安装。方法:本发明的热泵机组运行方法根据不同的条件有以下六种运行方法:空气源热泵制冷模式,太阳能蓄热模式、蓄热器供热模式、太阳能辅助蓄热器供热模式、空气源热泵制热模式和蓄热器除霜模式。本发明用于空调热泵系统节能。
102 微通道换热器 CN201310389432.1 2013-08-30 CN104422199A 2015-03-18 不公告发明人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包括集流管管体,第一集流管设置有沿所述集流管管体纵向延伸的分隔部件,所述分隔部件包括主隔板与副隔板,所述主隔板将所述集流管管体分隔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副隔板将第二腔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沿纵向延伸的流通腔,所述第一腔体与至少一个流通腔之间用于分隔的分隔部件的主隔板上设置有分流孔连通该流通腔与第一腔体;本发明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在第一集流管中设置分隔部件能够使制冷剂在第一集流管长度方向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实现制冷剂在扁管中的更加均匀分配,提高了换热器换热效率,同时省去了分流管,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103 制冷剂回路用热交换器 CN201380024887.1 2013-11-07 CN104364598A 2015-02-18 彼得·海尔; 托比亚斯·哈斯; 马克·格拉夫; 米兰·莫拉韦克; 伊里·多布纳; 扬·格雷古斯-科拉尔
发明涉及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回路的能双向通过流动的热交换器(1)。空调系统形成得进行冷却装置模式与模式的组合运转,热交换器(1)以多路形成,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因运转模式而异。以多路形成的第1热交换器(1)包括集流管(2、3)、分别分配给通道的流路及把至少一个集流管(2、3)的内部体积空间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区域的装置。热交换器(1)的第1通道由比最后通道更大的流动横断面及更大的热交换面形成。在第2热交换器(1)中,形成有用于制冷剂管线(27)连接于制冷剂出入口(4)的连接(28),在集流管(2)与连接块(28)之间,配置有作为与制冷剂出入口(4)的附加流体连接部而形成的短路管线(29)。另外,本发明涉及分割热交换器(1)的集流管(2、3)的内部体积空间的装置。在集流管(2、3)的内部,配置至少一个能够移动的分离要素(13,13'),能移动的分离要素(13,13')根据差压原理形成,根据其在集流管(2、3)内部的排列及施加于其的压差,对开口部进行开放或封闭。
104 热交换器、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201410352710.0 2014-07-23 CN104344608A 2015-02-11 宋贤洙; 李将石; 池成
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其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本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制冷剂管,制冷剂流动于该制冷剂管内;热交换翅片,上述制冷剂管插入于该热交换翅片中;多个管处理部,层叠于上述制冷剂管的表面;多个翅片处理部,层叠于上述热交换翅片的表面。
105 高效表冷器 CN201310310577.8 2013-07-23 CN104344606A 2015-02-11 吴静; 杨默农; 邰兴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表冷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翅片、穿过翅片和管板且与翅片垂直的冷却管、进管和出水管;翅片两侧设有圆弧波纹边,能促进流体紊流,破坏边界层,显著提高传热系数;进一步改进在于:翅片表面添加亲水性膜,可极大地降低湿工况下空气流动阻,提高换热能力;出水管上设有主管路和放水管,主管路的竖直方向均匀布置有多根横向布置的集水管,每根集水管均与主管路相连通;放水管为横向布置,设置在最下方一个集水管处,可以将每根集水管内的水排放干净,使表冷器在冬天处于不工作状态时,也不会由于剩余水的热胀冷缩冻裂表冷器,降低了表冷器冻裂的几率,提高了表冷器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106 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冷冻循环装置 CN201380025208.2 2013-04-23 CN104334997A 2015-02-04 松田拓也; 石桥晃; 李相武; 冈崎多佳志
多列热交换部(10、20)被配置在作为空气通过方向的列方向,热交换部(10、20)具有被相互空开间隔层叠且使空气在其间通过的多个翅片(11、21)和将多个翅片(11、21)在层叠方向贯通使制冷剂在内部通过且相对于空气通过方向朝垂直方向的层方向多层地设置的多层传热管(12、22),形成从入口到出口为止一面在跨列集管(40)部分折返一面流动的制冷剂流路,跨列集管(40)在层方向被分隔为多个而构成多个腔,制冷剂流路在每个腔独立。
107 一种扇以及具有该风扇的翅片热交换器 CN201410122814.2 2014-03-28 CN104329865A 2015-02-04 李鹏; 张奎; 王晶; 刘建如; 陶海波; 李春阳
发明提供了一种扇,包括导风筒、设置在导风筒内的扇叶和带动扇叶旋转的电机,其中,导风筒的外周壁上突出有四个安装凸;而且,风扇还包括两个杆,每个锁杆具有直线杆部和对称布置在直线杆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个锁杆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安装凸耳转动连接,且以两个相邻的安装凸耳的几何连线为轴进行旋转;另一个锁杆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另外两个相邻的安装凸耳转动连接,且以另外两个相邻的安装凸耳的几何连线为轴进行旋转。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风扇的翅片热交换器箱。本发明的风扇由于具有两个锁杆,显著地提高了风扇安装在其它构件上的效率,也有利于风扇的拆卸。
108 热交换装置及具有该热交换装置的半导体 CN201410123571.4 2014-03-28 CN104329832A 2015-02-04 张奎; 李鹏; 王晶; 李春阳; 刘昀曦; 陶海波
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及具有该热交换装置的半导体箱。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包括:箱体,限定有用于容装制冷剂的内部腔室;其中,所述箱体包括周向封闭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周向封闭侧壁上端的上端盖和所述周向封闭侧壁的下端的下端盖,以共同限定出容装制冷剂的所述内部腔室;所述内部腔室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开的第一隔板,每个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与所述上端盖的内壁之间,以及每个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与所述下端盖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本发明通过在箱体的前向侧壁与后向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相互间隔开且与左向侧壁或右向侧壁平行的第一隔板,能够较大地增加箱体内部腔室中制冷剂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109 换热器 CN201410513163.X 2014-09-29 CN104296424A 2015-01-21 夏煌煌; 高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多个换热芯体、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连通件,相邻两个换热芯体中,位于上面的换热芯体的换热管与位于下面的换热芯体的换热管通过连通件彼此连通,且相邻两个换热芯体位于不同的面内。通过将相邻的两个换热芯体设置在不同的面内,可使相邻的两个换热芯体产生的冷凝在不同的面内流动,为冷凝水的排出提供了多条不同排水路径,且每条排水路径承担的排水量大幅减少,提高了换热器的排水效率,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换热器在室外低温高湿工况下结霜速度,减少了结霜量,提高了换热器的制冷换热量和换热性能,降低了耗能量
110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CN201410523158.7 2014-09-30 CN104279795A 2015-01-14 余立明; 阮涛
发明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换热器存在下部冷媒比上部冷媒少而导致下部热交换能比上部热交换能力弱的技术问题。在制热工况下,冷媒由引流管的下端进入笛形管内部,再由上至下进入各个支管并进入对应流路。在冷媒量不够充分的情况,位于下部的流路会进入较多的高温气态冷媒,下部流路的换热效果会得到改善。对于贯流轮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量分布不均匀,其下部风量偏大,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会使上部与下部的出风温度较为均匀,提高用户舒适感。还有,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折弯笛形管以改变流路方向而引起弯折操作困难及笛形管折弯会占用较大空间的情况。
111 一种换热器及应用该换热器的热泵 CN201410479926.3 2014-09-18 CN104266408A 2015-01-07 于奎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副换热舱、缓冲舱以及主换热舱;主换热舱包括主换热舱壳体,主换热舱壳体内设有主换热管管束,主换热管管束的一端通过第一主换热管板与缓冲舱连通,主换热管管束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主换热管板与制冷剂排管连通;副换热舱包括副换热舱壳体,副换热舱内设有毛细管管束,毛细管管束的一端通过毛细管分液器与制冷剂供管连通,毛细管管束的另一端通过毛细管管板与缓冲舱连通;缓冲舱包括缓冲舱壳体;主换热舱设有主进管和主出水管,副换热舱设有连接到主换热舱的吸水管、以及连接到主出水管的副出水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换热器的热泵。本发明主换热管中制冷剂压均衡、换热效率高。
112 制冷装置 CN201380015601.3 2013-03-26 CN104185765A 2014-12-03 奥田则之; 濑户口隆之; 古本启介
一种空调装置(1),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机构(24)及室内热交换器(41),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21)、室内热交换器(41)、膨胀机构(24)及室外热交换器(23)。此外,在空调装置(1)中,使用R32作为制冷剂,室外热交换器(23)的容积为室内热交换器(41)的容积以下,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与膨胀机构(24)之间设有对制冷剂进行贮存的制冷剂贮存箱(25)。
113 可调节的制冷剂分配装置和具有它的换热器 CN201410229143.X 2014-05-26 CN104048548A 2014-09-17 王雷雷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制冷剂分配装置和具有它的换热器,换热器包括:第一和第二集流管;换热器芯体;制冷剂分配装置,制冷剂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分配管,第一进口管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一分配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分配孔,第一分配管插入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中的至少一个集流管内,第一进口管位于至少一个集流管外面且与第一分配管相连通,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分配管相对于至少一个集流管移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分配管沿轴向可平移,由此调整制冷剂的分配,以满足不同的分配需求。
114 冷却装置和使用该冷却装置的电子装置 CN201280066148.4 2012-12-12 CN104040278A 2014-09-10 千叶正树; 吉川实; 坂本仁; 小路口晓; 稻叶贤一; 松永有仁
关于使用蒸发冷却的冷却装置,当在低剖面电子设施中安装这种设备时,不仅不能获得充分的冷却性能,而且电子设施的总体冷却效率降低。因此,本发明的冷却装置设置有蒸发器冷凝器、用于连接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管道,和用于控制通过冷凝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整流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在竖直方向中位于基本相同的高度处。蒸发器具有分隔冷却剂的分隔壁部。分隔壁部具有至少是气体-液体界面的高度但是比蒸发器的高度小的高度。冷凝器包括具有不同的冷凝器单元高度的第一冷凝器单元和第二冷凝器单元,冷凝器单元高度是包括冷凝器的冷凝器容器沿着竖直方向的高度。第一冷凝器单元的冷凝器单元高度高于第二冷凝器单元的高度。第一冷凝器单元具有用于在沿着竖直方向高于第二冷凝器单元的冷凝器单元高度的位置处与蒸汽管道连接的蒸汽管道连接部。整流器置放在第二冷凝器单元上方。
115 安装在台座内的制冷系统 CN201080003309.6 2010-09-29 CN102713464B 2014-09-10 A·布朗; W·莫里斯; T·斯威夫特; T·怀特
发明提供了用于同一个超低温冷冻装置(10)一起使用的一种制冷系统(20),该冷冻装置具有一个台座(14)和支撑在该台座(14)上的制冷箱室(16)。该系统(20)具有一个第一制冷级(24)和一个第二制冷级(26)。该第一级(24)限定了一个用于循环第一制冷剂(34)的第一流体回路。该第一级(24)具有一个第一压缩机(50)、一个冷凝器(54)、以及与第一流体回路处于流体连通的一个第一膨胀装置(58)。该第二级(26)限定了一个用于循环第二制冷剂(36)的第二流体回路。该第二级(26)具有一个第二压缩机(70)、一个第二膨胀装置(74)以及与第二流体回路处于流体连通的一个蒸发器(78)。该系统(20)包括一个支撑在该台座(14)内的隔热外壳(150)以及一个分流式热交换器(44),该分流式热交换器与该第一和第二流体回路处于流体连通并且它被定位在该隔热外壳(150)之内。
116 制冷装置 CN201280062572.1 2012-12-19 CN103998875A 2014-08-20 濑户口隆之; 谷本启介; 奥田则之; 奥井隆宗; 下田顺一; 山田刚
一种空调装置(1),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机构(24、26)及室内热交换器(41),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21)、室内热交换器(41)、膨胀机构(26、24)及室外热交换器(23)。此处,室内热交换器(41)是交叉翅片式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3)是层叠式热交换器。膨胀机构(24、26)具有:上游侧膨胀机构,该上游侧膨胀机构对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下游侧膨胀机构,该下游侧膨胀机构对在上游侧膨胀机构中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在上游侧膨胀机构与下游侧膨胀机构之间设有制冷剂贮存箱(25),该制冷剂贮存箱(25)对由上游侧膨胀机构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贮存。
117 一种复合结构湿膜表冷器 CN201410152648.0 2014-04-17 CN103940154A 2014-07-23 童军
一种复合结构湿膜表冷器,包括平行间隔排列的多个翅片和贯通所述翅片的多个换热管;所述翅片的表面设置有湿膜层,所述湿膜层向外延伸出至少一条用于将引入至所述湿膜层的吸水带。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无动,可靠性高,一方面可提高冷凝水或自来水用于空调表冷器的散热效率和能效比COP,降低空调机制冷时的排气压力,将普通冷空调制冷时的COP由3.2提高至4.1,节能30%以上;另一方面可使空调表冷器在冬季制热时不结霜。
118 热交换单元及冷冻装置 CN201280048915.9 2012-10-04 CN103857977A 2014-06-11 加治隆平; 吉冈俊
提供能够提高排性的热交换单元及冷冻装置。具备第一热交换器(40)、第二热交换器(60)和导水翅片(70)。第一热交换器(40)具有第一热交换部(41)。借助于第一热交换部(41)而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通过外部的通过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60)与第一热交换器(40)一体化,并具有第二热交换部(61)。第二热交换部(61)配置在第一热交换部(41)的下方,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通过外部的通过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导水翅片(70)配置在第一热交换部(41)与第二热交换部(61)之间,将在第一热交换部(41)产生的冷凝水引导到第二热交换部(61)。
119 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1280046842.X 2012-01-30 CN103842760A 2014-06-04 李相武; 石川光裕; 石桥晃; 松田拓也
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具有:翅片,其沿与空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层叠;传热管(20),贯穿各翅片并在通过扩管方式被扩径时被接合固定到翅片上,其中,在传热管(20)的内表面上,沿周向设置有沿传热管(20)的轴心方向延伸的高的突起部(22A),而且,在高的突起部(22A)之间设置有沿轴心方向延伸的低的突起部(22B)。高的突起部(22A)在传热管(20)的扩管后,其高度在低的突起部(22B)的高度以上,传热管(20)的扩管后的高的突起部(22A)和低的突起部(22B)的相对的两侧面倾斜地形成,使得该两侧面的延长线在传热管(20)的内侧交叉。
120 并流式热交换器和安装有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CN201280042990.4 2012-07-18 CN103782123A 2014-05-07 上野円; 三代一寿
发明提供了一种侧流型并流式热交换器的结构,其提高了散热片的热交换效率,并且当将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可以减少由结霜导致的不良影响。所述并流式热交换器(1)包括:两根垂直总管(2,3);将所述总管连接在一起的多根平扁平管(4);以及安装在所述扁平管的扁平面上的多个散热片(6)。所述散热片的迎端(6U)是朝向迎风侧伸出所述扁平管的迎风端(4U)之外的伸出部(6a)。所述散热片的表面在与所述扁平管的迎风端对齐的部分处及其附近是空白部,以及在除了所述空白部之外的部分上形成在与通过所述散热片的表面的气流交叉的方向上的多条狭缝(10)。所述各狭缝具有面向所述气流的前缘部(10a)。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