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制冷空气调节装置、制冷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控制方法、制冷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量控制方法 CN200580040433.9 2005-10-07 CN101065622A 2007-10-31 亩崎史武; 七种哲二; 冈崎多佳志; 齐藤信; 柴广有; 野本宗
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空气调节装置,其利用在超临界区中使用的CO2等制冷剂,稳定且迅速地调节对装置效率做出贡献的散热器内的制冷剂量,效率高。在高温热量利用运转中,通过设置在蒸发器(5)上游侧的膨胀(6)的开度控制,将蒸发器(5)出口的过热度控制成既定值,并且,控制膨胀阀(9)以使得高压侧连接配管的制冷剂状态达到超临界状态。在该状态下控制流量控制阀(13),改变贮存在制冷剂贮存容器(12)中的制冷剂的密度,调节存在于散热器(10)内的制冷剂量。并且,设定高压目标值和散热器出口温度目标值,对压缩机(3)进行容量控制,并且利用制冷剂量调节回路(20)调节存在于散热器(10)中的制冷剂量,以便达到该目标值。
102 致冷循环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200510098129.1 2005-09-07 CN100340824C 2007-10-03 冈座典穗; 中谷和生; 目片雅人
发明提供一种致冷循环装置,其具有内部热交换器、而不具有接受器和蓄能器这样的致冷剂量调节装置,该装置可克服减压器在开度调整中的控制性方面的问题,并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和可靠性的提高,同时改善COP。该致冷循环装置,使用可在高压侧成为超临界状态的致冷剂作为致冷剂,至少具有压缩机(21)、散热器(22)、内部热交换器(27)、减压器(23)、蒸发器(25),而不具有致冷剂量调节装置,包括:输出温度检测装置(30),用来检测从压缩机(21)到散热器(22)的致冷剂温度;和第一减压器用操作器(31),根据输出温度检测装置(30)的输出值来操作减压器(23)的开度。
103 空调系统的能量效能控制 CN200610168453.0 2006-12-13 CN1995847A 2007-07-11 G·马丁; C·S·加洛韦
设置一种空调系统(10)用于在主发动机没有运转时冷却卡车车厢(16)。该系统(10)包括变速压缩机(20)、变速冷凝器扇(22)、变速蒸发吹风机(24)和控制器(14),该控制器(14)被成形成通过选择性调节变速组件(20、22、24)的速度将系统(10)的制冷量最优化至车厢(16)的制冷需求量。
104 制冷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0580024407.7 2005-04-20 CN1989378A 2007-06-27 阿里·R·内贾德
发明涉及一种制冷机,特别是一种热,其包括具有制冷剂的闭合环路,在该闭合环路中依次设置有: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以及特别是电驱动的膨胀,并且该热力泵还具有过热调节单元,其用于至少间隔性地调节压缩机区域中的制冷剂温度,特别是压缩终止温度。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前述类型的制冷机的方法。
105 空调装置 CN200580018953.X 2005-06-10 CN1965203A 2007-05-16 松冈弘宗; 下田顺一; 佐藤宪二; 水谷和秀
发明可在热源单元和利用单元通过制冷剂连接配管连接的空调装置中,高精度地判定填充在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是否适当。在空调装置(1)中,具有压缩机(21)及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热源单元(2)与具有利用侧膨胀(41、51)及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的利用单元(4、5)通过制冷剂连接配管(6、7)连接,该空调装置(1)可在以下两种模式之间切换地进行运转:根据利用单元(4、5)的运转负荷控制各设备的通常运转模式;以及使利用单元(4、5)进行制冷运转、控制利用侧膨胀阀(41、51)使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出口处的过热度为正值、且控制压缩机(21)的运转负载量使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的蒸发为一定的制冷剂量判定运转模式。在制冷剂量判定运转模式下,可检测出热源侧热交换器(23)出口处的过冷度,从而判定填充在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量是否适当。
106 制冷循环中的容量控制装置 CN96111829.6 1996-08-16 CN1112556C 2003-06-25 浦田和干; 小国研作; 远藤刚
在恒速型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制冷循环中,在室内和室外换热器之间提供有接收器,并且不提供用于压缩机的容量控制机构,用来调节流入和流出接收器的冷却流体的液体流速和气体流速中至少一种的气-液流速调节装置与接收器相连。这使得存储在接收器中剩余制冷剂的数量变化从而改变制冷循环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有效数量。
107 用于控制一种制冷系统或者系统的蒸发器装置中制冷剂的过热温度的一种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一种装置 CN96192071.8 1996-02-19 CN1175996A 1998-03-11 F·舒密特
在用于控制一个制冷系统或者系统(1—4)的一个蒸发器装置(1)中制冷剂的过热温度(Tü)的一种方法中,所说的蒸发器装置(1),一个压缩机装置(2),一个冷凝器(3)和一个可控膨胀装置(4)按序设置在一个闭合制冷回路中。通过所说的过热温度(Tü)的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的比较来控制过热温度。该过热温度(Tü)的期望值(W2)自动地依赖于与所说的制冷剂的温度(T1;T2)的一组采样值的周期确定函数(S)的基准值(W1)的差值(d)变化,从而实现对该过热温度(Tü)的稳定控制。对表征所说的蒸发器装置(4)出口端制冷剂温度(T2)的一组采样值相对于该采样值的平均值的变化的函数(S)进行了改进,以在该系统中获得最佳制冷剂充注量和最佳过热温度。
108 空调 CN95108420.8 1995-07-14 CN1128340A 1996-08-07 长谷川德久; 上野圣隆
一种不考虑室外机组与各室内机组间管路长度和高度位置差异对各室内机组分配适当的致冷剂的空调机。它按各室内机组Y的要求能Q。与实际能力Q1的比QX设定各个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热过冷却度的目标值,测出各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热或过冷却度的实际值,在修正各流量调整32的打开度以使实际值变成各目标值的同时,判定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并只由对应于该判定结果的量来限制各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
109 冷冻循环装置 CN93119985.9 1993-12-31 CN1093792A 1994-10-19 久保彻; 藤田义信; 神户崇幸
发明的冻冷循环装置能够迅速地使过热收敛于设定值,实现稳定的运转。逐次地检测出设定值SHs与过热SH之间的差值△SH的最大值△SHmax,同时检测出该最大值△SHmax在减小方向上的变化量,判断该变化量是否小于给定值,并判断此时的最大值△SHmax是否大于给定值,如果在一定次数的判断中连续地满足上述判定条件,则朝减小的方向修正电子膨胀的开度控制值。
110 多联机系统的回气过热度测试方法和多联机系统 CN201510324118.4 2015-06-12 CN104896675B 2017-12-08 罗彬; 李元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回气过热度测试方法,其中,多联机系统包括由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构成的再冷却回路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回气过热度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一温度值、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二温度值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三温度值;获取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之间的最小值,并获取第三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之间的最大值;以及根据最小值和最大值计算过热度。该回气过热度测试方法全部采用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对再冷却回路出口处的冷媒过热度进行精确测试,从而可保证进入压缩机的冷媒不会出现液态,并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
111 空调系统及其的回油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1710476737.4 2017-06-21 CN107178943A 2017-09-19 万永强; 许永锋; 熊美兵; 李波; 钱小龙; 舒文涛; 陈汝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的回油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包括N个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N个压缩机的排气口均相连,N个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后作为N个压缩机的总回气口通过节流元件与气液分离器的存油部相连,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N个压缩机中是否存在压缩机处于开机状态;如果N个压缩机中存在至少一个压缩机处于开机状态,则获取N个压缩机的总回气口处的温度值,并获取空调系统的蒸发温度;以及根据总回气口处的温度值和蒸发温度对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以对空调系统进行回油控制。由此,可以实现回油量的精准控制,有效解决回油孔口径不合理带来的回油不足或带液运行的问题。
112 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该制冷循环装置的热生成装置 CN201310611273.5 2013-11-26 CN103836847B 2017-08-11 青山繁男; 谏山安彦; 西山吉继
一种制冷剂循环装置,其具备制冷剂回路(2)、制冷剂对制冷剂热交换器(23)和控制装置(4),制冷剂对制冷剂热交换器(23)具有高压制冷剂流过的外管(23a)和配置于外管(23a)的内部且低压制冷剂流过的内管(23b),将流过蒸发器(25)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引导至制冷剂对制冷剂热交换器(23),所以利用空气对高压制冷剂进行冷却,增大制冷剂过冷却度,并且提高流入到蒸发器(25)的空气的温度并增大在蒸发器(25)的热交换量,所以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113 第二方面,该第一控制器(6)包括一个PD元件。用于控制过热的控制安排 CN201380054948.9 2013-09-11 CN104736953B 2017-03-15 罗兹拜赫·艾扎德-扎玛纳巴德; 孚莱德·施密特
在此披露一种用于控制蒸气压缩系统的过热的控制安排(1)。该控制安排(1)包括:用于测量多个控制参数以允许得出一个过热值的一个第一传感器(4)和一个第二传感器(5);一个第一控制器(6),该第一控制器被安排成从该第一传感器(4)接收一个信号;一个第二控制器(10),该第二控制器被安排成接收通过一个减法元件(9)而得出的一个过热值并基于所得出的过热值且根据一个参考过热值来供应一个控制信号;以及一个加法元件(8),该加法元件被安排成从该第一控制器(6)和该第二控制器(10)接收输入,所述加法元件(8)被安排成基于所接收的输入供应用于控制该膨胀装置(3)的开度的一个控制信号。根据第一方面,该控制安排包括一个低通滤波器(7),该低通滤波器被安排成从该第一传感器(4)接收一个信号并且向该减法元件(9)供应一个信号,所述低通滤波器(7)是根据蒸发器(2)和/或该第一传感器(4)的动态行为设计的。根据
114 用于电子膨胀调节的控制算法 CN201210117347.5 2012-04-20 CN102748906B 2017-03-01 T.帕特尔; J.埃尔恩斯特; B.R.施勒德; R.M.德罗伊; K.库西
发明涉及用于电子膨胀调节的控制算法。具体地,电子膨胀阀被用在制冷系统中以调节流过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通过第一控制环和第二控制环来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位置,所述第一控制环基于与所述制冷系统相关的过热反馈产生第一位置信号,所述第二控制环基于与所述制冷系统相关的压反馈产生第二位置信号。选择所述第一位置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置信号中的较大者来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值的位置,并且将所选位置信号反馈地提供到所述第一控制环和所述第二控制环二者。
115 冷却回路、干燥冷却设备和用来控制冷却回路的方法 CN201380041178.4 2013-07-22 CN104541114B 2016-08-24 F·C·A·巴尔蒂
冷却回路,该冷却回路配备有冷却剂、压缩机(3)、冷凝器(5)和蒸发器(8)?膨胀(7)组合,其中蒸发器(8)的出口连接到收集管(9),该收集管连接到压缩机(3),这个冷却回路(2)包括控制单元(18),该控制单元连接到置于收集管(9)中的温度传感器(24)和传感器(23),并且该控制单元连接到膨胀阀(7、7A、7B)以便对其进行控制,并且其中,该控制单元(18)设置有算法,该算法基于温度传感器(24)和压力传感器(23)用来控制膨胀阀(7、7A、7B),以便控制收集管(9)中的过热
116 用于制冷系统的温度控制逻辑 CN201280037530.2 2012-07-25 CN103717981B 2016-08-17 J.孙; H-J.赫夫; A.夏皮诺; G.B.霍夫斯达尔; M.甘; W.李
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其具有第一级(20a)和第二级(20b);电动机(22),其驱动所述压缩机;排热换热器,其具有扇(44),所述风扇(44)吸汲所述排热换热器上方的环境流体,所述排热换热器包括中间冷却器(43)和气体冷却器,所述中间冷却器耦接至所述第一级的出口以及所述气体冷却器(41)耦接至所述第二级的出口;闪蒸罐(70),其耦接至所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初级膨胀装置(55),其耦接至所述闪蒸罐的出口;吸热换热器(50),其耦接至所述初级膨胀装置的出口,所述吸热换热器的出口耦接至所述第一级的吸气口;以及控制器(100),其用于实施下拉模式、控制模式和分级逻辑模式。
117 空气调节机 CN201480065897.4 2014-08-08 CN105814373A 2016-07-27 六角雄一; 武田笃志; 上野円; 饭尾和史; 西村达男
压缩机(3)、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回路,在制冷剂回路循环的制冷剂量多时,基于被压缩机(3)吸入的制冷剂的吸入温度进行使节流装置动作的吸入过热度控制。在循环的制冷剂量少时,进行吸入过热度控制直至冷冻循环稳定为止,在冷冻循环稳定后,基于从压缩机(3)喷出的制冷剂的喷出温度进行使节流装置动作的喷出过热度控制。无论在制冷剂回路循环的制冷剂量如何,均能够进行高效的空调运转。
118 喷射器循环 CN201180036112.7 2011-07-20 CN103003644B 2016-06-29 T.D.拉德克利夫; P.费尔马; J.王; F.J.科斯维尔
系统(170)具有压缩机(22)。排热热交换器(30)被联接到所述压缩机,以接收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非受控的喷射器(38)具有:主入口,所述主入口被联接到所述排热热交换器以接收制冷剂;次入口;以及出口。所述系统包括用于在所述喷射器上游产生超临界至亚临界过渡的机构(172,例如,喷嘴)。
119 制冷循环装置和热生成装置 CN201210459331.2 2012-11-15 CN103105024B 2016-03-30 森胁俊二; 松井大; 青山繁男
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在介质的温度比高温侧压缩机(31)的壳体温度高规定的温度差以上的运转开始时,在起动高温侧压缩机(31)后,通过起动低温侧压缩机(21),在能够抑制高温侧压缩机(31)的排出压上升的状态下,高温侧压缩机(31)的壳体温度上升,所以能够抑制高温侧压缩机(31)的壳体内部的制冷剂冷凝,能够降低油排出量。因此,能够抑制用加热器加热停止中的高温侧压缩机(31)的壳体的待机电力消耗,并且能够防止高温侧压缩机的损伤,能够确保设备的节能性、可靠性。
120 车用空调系统以及用于控制该车用空调系统的方法 CN201480029624.4 2014-09-04 CN105283331A 2016-01-27 高在佑; 韩圭益; 严世东; 尹吉相; 姜仁根
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空调系统以及用于控制该车用空调系统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如下的车用空调系统以及用于控制该车用空调系统方法:能够根据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量的变化而改变目标过热度,或者换句话说,随着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量的减小而逐渐地减小目标过热度,并基于逐渐地减小的目标过热度来控制电子膨胀,从而约束过热度在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量变化的区域内的变化,因此防止空调系统的性能恶化并使系统稳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