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跨临界二制冷系统节流控制机构 CN03116298.3 2003-04-10 CN1441214A 2003-09-10 丁国良; 张春路
跨临界二制冷系统节流控制机构,主要包括节流、汽液分离器、电磁阀、混合器、膨胀阀等。热力膨胀阀的开度受控于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过热度,通过开度的调节达到调节蒸发压力,控制制冷剂过热度的作用;高压侧的压力的控制,则是通过电磁阀的开关,控制进入膨胀阀的制冷剂的进口状态来实现。本装置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经济与可靠。所用的这些元件均为通用性元件,器件本身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较好。使用本装置,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蒸发压力,提高蒸发器传热效率,同时可以控制高压侧的压力。
42 跨临界蒸气压缩循环中的高压调节 CN01139403.X 2001-11-15 CN1356518A 2002-07-03 T·H·谢内尔
可以通过位于蒸气压缩系统的气体冷却器的两个回路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一个来控制系统的高压。通过控制阀的动作,就可以对系统的高压进行调节。闭合该阀可以在气体冷却器中积聚和储存负荷,从而提高气体冷却器内的压。打开该阀可以释放负荷,并使气体冷却器的压力降低。通过控制阀的动作,就可以对系统的高压部分的压力进行调节,也能控制系统的,从而实现最佳的效率和/或生产能力。较理想的是采用二作为制冷剂。
43 具有可调节设定值的制冷机 CN200880129388.8 2008-11-19 CN102037293B 2014-02-19 理查德·布思; 邓肯·E·希茨科克斯
发明涉及具有可调节设定值的制冷机系统,该制冷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该压缩机可以第一速度与第二速度之间的压缩机速度操作,以压缩机压将被压缩流体的流动传送至歧管,该冷凝器与该歧管流体相通以容纳被压缩流体。冷凝器扇,其可以最小风扇速度与最大风扇速度之间的风扇速度操作,将冷却流引至所述冷凝器以冷却被压缩流体;蒸发器,其被配置为容纳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并且可操作地冷却第二流体;控制器,其至少部分可操作地响应于该第二流体的被测温度和该冷却流的被测温度,确定期望压力,并且改变压缩机速度和风扇速度,使得压缩机压力等于所期望的压力。
44 跨临界制冷系统的高侧压控制 CN200980138954.6 2009-09-28 CN102171520B 2013-11-20 H.乔; H-J.胡夫
为了适应具有覆盖大范围热源温度的作业范围的跨临界蒸气压缩系统,高侧压被维持在通过不仅冷凝器处而且蒸发器处的操作条件而确定的平。控制器被提供以响应于在冷凝器和蒸发器处感测的制冷剂条件的各种组合来改变膨胀装置,以便维持期望的高侧压力。
45 制冷装置 CN200880022701.8 2008-06-11 CN101688700B 2013-03-27 笠原伸一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是在进行超临界循环的该制冷装置中提高了能控制的收敛性。空调装置(10)包括按照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室外膨胀(24)和室内热交换器(27)的顺序连接的进行高压在制冷剂的临界压力以上的超临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20)和控制至少包含压缩机(21)及室外膨胀阀(24)的控制对象的控制器(40)。控制器(40),一起控制多个控制对象,由此来一起控制成为制冷装置能力指标的规定物理量和制冷循环的高压。
46 冷冻装置 CN200880118289.X 2008-11-28 CN101878403B 2013-03-20 藤本修二; 吉见敦史; 上野嘉夫; 藤吉龙介; 栗原利行; 吉冈俊
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1),其使用二作为致冷剂,具有:二段压缩式的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膨胀机构(5);利用侧热交换器(6);设于用于从前段侧的压缩部件(2c)喷出的致冷剂吸入后段侧的压缩部件(2d)中的中间致冷剂管(8)上,起到作为从前段侧的压缩部件喷出并吸入后段侧的压缩部件的致冷剂的冷却器的作用的中间冷却器(7)。并且,中间冷却器(7)构成与热源侧热交换器(4)一体化的热交换器,配置在该热交换器的上部。
47 制冷装置 CN200980107040.3 2009-02-25 CN101960235B 2013-01-02 吉见敦史; 藤本修二; 冈本昌和
空调装置(1)包括二级压缩式的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利用侧热交换器(6)、切换机构(3)、以及中间热交换器(7)。切换机构(3)用来切换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利用侧热交换器(6)中循环的冷却运转状态;以及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构(2)、利用侧热交换器(6)、热源侧热交换器(4)中循环的加热运转状态。中间热交换器(7)在切换机构(3)切换成冷却运转状态时,能够用作从前级侧压缩部件(2c)排出然后被吸入后级侧压缩部件(2d)中的制冷剂的冷却器,在切换机构(3)切换成加热运转状态时,能够用作在利用侧热交换器(6)中散热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值对另一面的实测数据进行补正,将补正过的实测数据与所述容许范围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另一面的容许范围进行比较,执行真伪判定处理。
48 制冷装置 CN201010211066.7 2007-12-11 CN101858667B 2013-01-02 上野嘉夫
一种制冷装置,进行高压侧成为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的压力的制冷循环运行,能快速实施高效率的运行。制冷装置是一种具有包括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构和加热器的制冷剂回路,进行高压侧成为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压力的制冷循环运行的制冷装置,将在制冷循环的高压侧的制冷剂压力下的制冷剂的定压比热达到最大值的制冷剂温度作为准冷凝温度,对构成设备进行控制,以使作为所述准冷凝温度与冷却器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间的温差的准过冷度处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49 空调装置 CN201110046544.8 2007-11-07 CN102095267B 2012-09-12 濑户口隆之
一种空调装置,利用超临界制冷剂,容易对制冷剂的循环量进行调整。制冷装置(1b)是一种利用在超临界区域内工作的制冷剂的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21)、第一热交换器(23)、第一膨胀机构(V2)、过冷却热交换器(24)、第二膨胀机构(V3)、第二热交换器(31)、以及控制部(5)。压缩机压缩制冷剂。第一热交换器对被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第一膨胀机构使制冷剂减压至临界压以下。过冷却热交换器对被第一膨胀机构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过冷却。第二膨胀机构使被过冷却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制冷剂减压至低压。第二热交换器对被第二膨胀机构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加热。控制部进行第一控制,对第一膨胀机构和第二膨胀机构进行调整,以在过冷却热交换器中积存液体制冷剂。
50 空调装置 CN200780015033.1 2007-04-27 CN101432584B 2012-07-25 吉见学
一种空调装置,即使是在制冷剂量检测运行中也可抑制因室内单元的能不足而引起的机房内的温度上升,防止对机房内的设备造成影响。空调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10)和运行控制装置(8、8a)。制冷剂回路由热源单元(2)、多个利用单元(3a~3c)和膨胀机构(V2、V9a~V9c)连接而成。热源单元具有压缩机(21)和热源侧热交换器(22)。利用单元具有利用侧热交换器(31a~31c)。运行控制装置可进行制冷剂量判定运行,在该制冷剂量判定运行中对构成设备进行控制,以使第一状态值成为第一控制目标值。另外,运行控制装置在制冷剂量判定运行中维持多个利用单元中对规定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的第一利用单元(3c)的制冷能力。
51 冷冻循环装置 CN200880017445.3 2008-05-22 CN101720413B 2012-01-04 冈崎多佳志; 下地美保子; 关屋慎; 角田昌之; 鸠村杰
发明为了提供使用第一压缩机及利用膨胀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节省空间且效率高地使用膨胀机、能够减少单元制作时的成本的冷冻循环装置,在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之间设置散热器和开关,与制冷或制暖的运转模式无关地利用第二散热器。另外,根据速分布,将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传热面积相对第一、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总传热面积的比设定在COP成为极大的范围。为此,可以在制暖运转时也可以利用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得到高效率的冷冻循环装置。
52 跨临界制冷系统的高侧压控制 CN200980138954.6 2009-09-28 CN102171520A 2011-08-31 H.乔; H-J.胡夫
为了适应具有覆盖大范围热源温度的作业范围的跨临界蒸气压缩系统,高侧压被维持在通过不仅冷凝器处而且蒸发器处的操作条件而确定的平。控制器被提供以响应于在冷凝器和蒸发器处感测的制冷剂条件的各种组合来改变膨胀装置,以便维持期望的高侧压力。
53 冷冻循环装置及其运转控制方法 CN200880022794.4 2008-06-18 CN101688701B 2011-08-17 竹中直史; 若本慎一; 亩崎史武
发明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及其运转控制方法,该冷冻循环装置使用高压侧在气液二相区域或超临界区域运转的制冷剂,通过进行即使相对于热负荷、温度条件的变动也能维持高COP的运转,能够实现节能化。在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中,控制装置(19)根据基于由检测器(11)~(18)获得的制冷剂信息的热负荷和温度条件设定高压压目标值,控制压缩机(1)的转速、电子式膨胀(4)的开度、室外扇(3)的转速以及室内风扇(7)的转速的至少1个,以使高压压力与设定的高压压力目标值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此时,在设定高压压力目标值时设置阈值,在设定高压压力目标值的时刻的高压压力为阈值以上的场合和不到阈值的场合,改变高压压力目标值的设定方法。
54 制冷剂蒸汽压缩系统中的充注量管理 CN200980117081.0 2009-05-13 CN102132112A 2011-07-20 M·F·塔拉斯; A·利夫森
制冷剂蒸汽压缩系统包括以串联制冷剂流动关系安置于闭环制冷剂回路中的压缩装置、制冷剂散热热交换器、膨胀装置以及制冷剂吸热热交换器。制冷剂存储装置由至少一个制冷剂管线连接成与制冷剂回路和插置于该制冷剂管线中的流量控制装置流体连通。制冷剂可选择性地从制冷剂回路的高压侧提取且返回到制冷剂回路的高压侧;或者从制冷剂回路的低压侧提取并返回到制冷剂回路的低压侧;或者从制冷剂回路的高压侧提取且返回到制冷剂回路的低压侧。制冷剂可在操作期间或者在中止循环期间从制冷剂回路提取和返回到制冷剂回路。
55 空调装置 CN201110046544.8 2007-11-07 CN102095267A 2011-06-15 濑户口隆之
一种空调装置,利用超临界制冷剂,容易对制冷剂的循环量进行调整。制冷装置(1b)是一种利用在超临界区域内工作的制冷剂的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21)、第一热交换器(23)、第一膨胀机构(V2)、过冷却热交换器(24)、第二膨胀机构(V3)、第二热交换器(31)、以及控制部(5)。压缩机压缩制冷剂。第一热交换器对被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第一膨胀机构使制冷剂减压至临界压以下。过冷却热交换器对被第一膨胀机构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过冷却。第二膨胀机构使被过冷却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制冷剂减压至低压。第二热交换器对被第二膨胀机构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加热。控制部进行第一控制,对第一膨胀机构和第二膨胀机构进行调整,以在过冷却热交换器中积存液体制冷剂。
56 运输制冷系统、制冷剂蒸汽压缩系统及其内部控制制冷剂充装量的方法 CN200680055977.7 2006-09-29 CN101512255B 2011-05-18 J·W·布什; W·P·比格尔; B·米特拉
一种冷却剂蒸汽压缩系统,包括在冷却剂回路中布置在冷却剂冷却热交换器和冷却剂加热热交换器中间的闪蒸罐接收器。接收液体/蒸汽冷却剂混合物的该闪蒸罐接收器还起到容器的作用。冷却剂充装控制装置包括液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布置成与该闪蒸罐接收器可操作的相关,用于检测该闪蒸罐接收器内液体冷却剂的高度;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系统运行参数;以及控制器,其可操作来确定闪蒸罐接收器内所需的液体冷却剂高度,并选择性地调节二次膨胀装置,以增大或减少流入该闪蒸罐接收器的冷却剂的流量,从而提供符合维持所需系统运行参数的循环冷却剂充装量。
57 空调装置 CN200780028135.7 2007-07-24 CN101495816B 2011-05-04 冈本哲也; 笠原伸一
一种空调装置,可利用超临界的制冷剂始终实现所需的供暖能。在空调装置(1)中,在供暖运行时,室内热交换器(16)使超临界的制冷剂朝空气散热。控制装置(4)使包括室内热交换器(16)在内的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压力维持一定值。另外,控制装置(4)利用出口温度传感器(41)来检测室内热交换器(16)的制冷剂出口温度(Tgc),利用室温传感器(42)来检测室温(Ta)。并且,供暖时,即使室内热交换器(16)的制冷剂出口温度(Tgc)已达到目标值(Tgcs),在根据应进行供暖的室内的室温(Ta)判断为能力过剩或不足时,控制装置(4)仍然使高压侧压力的目标值增减。
58 冷冻装置和空调装置 CN200480035162.3 2004-11-25 CN1886625B 2010-12-01 若本慎一; 幸田利秀; 杉原正浩; 亩崎史武; 角田昌之
过去,在具有对流量控制入口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冷却机构的冷冻装置中,当制冷剂冷却机构的冷却量过少或过多时,制冷系数都下降。在本发明的构成中,具有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2),使制冷剂的热放出的散热器(3),对制冷剂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冷却机构(15),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控制阀(4),使制冷剂蒸发蒸发器(5),以及控制上述制冷剂冷却机构(15)的热交换量的热交换量控制机构(16);按压缩机(2)、散热器(3)、制冷剂冷却机构(15)、流量控制阀(4)、蒸发器(5)的顺序使制冷剂循环。
59 制冷装置 CN200780045832.3 2007-12-11 CN101558267B 2010-12-01 上野嘉夫
一种制冷装置,进行高压侧成为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的压力的制冷循环运行,能快速实施高效率的运行。制冷装置是一种具有包括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构和加热器的制冷剂回路,进行高压侧成为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压力的制冷循环运行的制冷装置,将在制冷循环的高压侧的制冷剂压力下的制冷剂的定压比热达到最大值的制冷剂温度作为准冷凝温度,对构成设备进行控制,以使作为所述准冷凝温度与冷却器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间的温差的准过冷度处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60 用于加热游泳池 CN200680044235.4 2006-11-28 CN101371084B 2010-06-23 J·科罗伊; J·奎雷尔
发明涉及一种。本发明的热泵的主要回路包括压缩机(10),形成为制冷剂和游泳池之间换热器的冷凝器(12),膨胀器(14)和形成为外部环境和制冷剂之间换热器的蒸发器(16)。冷凝器(12)包括两个热交换回路,热泵包括压传感器(18),制冷循环切换装置,该装置可将制冷剂切换为仅在一个热交换回路(22)或者在至少两个热交换回路(22)中循环,和根据传感器(18)的信号值控制上述切换装置的部件。本申请应用于加热游泳池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