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冷冻循环装置 CN201080066443.0 2010-04-27 CN102859294B 2015-07-22 高山启辅; 岛津裕辅; 鸠村杰
发明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该冷冻循环装置使用向超临界状态转变的制冷剂,在高压侧成为超临界状态,在该冷冻循环装置中,即使成为过负荷条件时,也能够增大制冷能。冷冻循环装置(100),通过由控制装置(50)控制第二膨胀(6)的开度以及散热器(2)的传热面积,对流过主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进行调整。
2 用于控制冷却设备中的气体压的方法 CN201280049297.X 2012-10-05 CN103842749A 2014-06-04 肯尼恩·邦克·马德森; 弗雷德·施密特
公开一种监测冷却回路中排热换热器中的气体压的方法。在排热换热器中,由控制单元来控制压力,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至少一个。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压缩机的最大容量相比的冷却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压缩机的当前容量。在给定环境和/或给定操作条件下最大容量可以是额定容量,或其可以是最大容量。如果所述一个或多个压缩机的当前容量至少处于对应于最大容量的预设百分比的平,则确定由压缩机容量达到所述水平的时间点流逝的时间段。如果确定的时间段具有比预设时间段长的持续时间,则断定冷却介质处于气体回路操作模式。以容易的方式检测气体回路操作模式允许操作者或控制器以使得冷却介质被使得脱离气体回路操作模式的方式调节冷却设备的操作,由此提高冷却设备的能量效率。
3 用于控制亚临界和超临界模式下的蒸汽压缩系统的运行的方法 CN201280032978.5 2012-07-03 CN103649651A 2014-03-19 简·普林斯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蒸汽压缩系统(1)的运行的方法以及一种蒸汽压缩系统(1)。所述蒸汽压缩系统(1)包括沿着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剂路径布置的压缩器(2)、排热换热器(3)、可控(4)、接收器(5)、至少一个膨胀装置和至少一个蒸发器。所述蒸汽压缩系统(1)能够在亚临界控制机制以及以超临界控制机制运行。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离开排热换热器的制冷剂的温度TGC;基于所测的温度TGC并且采用可用于亚临界控制机制以及超临界控制机制的计算公式计算压强基准PGC,Ref;以及,控制可控阀的打开程度,从而获取离开排热换热器的制冷剂的等于所计算的压强基准PGC,Ref的压强。由于计算公式可应用于亚临界控制机制以及超临界控制机制,因而仅需要一个计算公式,因而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方式控制蒸汽压缩系统(1)。
4 冷冻循环装置 CN201080066443.0 2010-04-27 CN102859294A 2013-01-02 高山启辅; 岛津裕辅; 鸠村杰
发明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该冷冻循环装置使用向超临界状态转变的制冷剂,在高压侧成为超临界状态,在该冷冻循环装置中,即使成为过负荷条件时,也能够增大制冷能。冷冻循环装置(100),通过由控制装置(50)控制第二膨胀(6)的开度以及散热器(2)的传热面积,对流过主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进行调整。
5 冷冻循环装置 CN200880114114.1 2008-11-20 CN101842645B 2012-11-28 冈崎多佳志; 亩崎史武; 大林诚善
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由压缩机(1)、散热器(2)、减压单元(3)、吸热器(4)、内部热交换器(5)构成,该内部热交换器(5)使散热器出口侧的制冷剂与吸热器出口侧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其中:具有检测从压缩机(1)的出口到散热器(2)的入口之间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30),和检测从散热器(2)的出口到内部热交换器(5)的高压侧入口之间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31),以使第一温度检测单元(30)的检测温度与第二温度检测单元(31)的检测温度的温差(ΔT)成为目标值的方式控制减压单元(3)的开度。
6 跨临界蒸气压缩系统的控制 CN201110283337.4 2011-09-22 CN102434991A 2012-05-02 M.赫加; M.科尔达; M.科佩卡; V.拉特马耶
发明公开了跨临界蒸气压缩系统的控制。一种跨临界蒸气压缩系统包括:压缩机,其用于压缩制冷剂;第一热交换器,其用于冷却该制冷剂;膨胀装置,其用于降低制冷剂的压;第二热交换器,其用于将热吸到制冷剂内;以及,控制器,其被编程以计算跨越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一能量差和跨越压缩机的第二能量差;通过将第一能量差除以第二能量差来计算能量比;比较该能量比与先前计算的能量比;以及,基于该能量比相对于先前计算的能量比的比较来调整该系统的操作参数。
7 冷冻循环装置 CN201110289736.1 2008-11-20 CN102425872A 2012-04-25 冈崎多佳志; 亩崎史武; 大林诚善
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由压缩机(1)、散热器(2)、减压单元(3)、吸热器(4)、内部热交换器(5)构成,该内部热交换器(5)使散热器出口侧的制冷剂与吸热器出口侧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其中:具有检测从压缩机(1)的出口到散热器(2)的入口之间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30),和检测从散热器(2)的出口到内部热交换器(5)的高压侧入口之间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31),以使第一温度检测单元(30)的检测温度与第二温度检测单元(31)的检测温度的温差(ΔT)成为目标值的方式控制减压单元(3)的开度。
8 制冷装置 CN200780033452.8 2007-08-28 CN101512249B 2011-02-16 栗原利行; 笠原伸一
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括将压缩机构、散热器、过冷却器、第一膨胀、受液器、第二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装置中,在制冷剂因第一膨胀阀的作用而膨胀至饱和线附近的状态时,避免制冷剂成为临界点附近的状态。本发明的制冷装置(1、101、201、301)包括制冷剂回路和控制部(23、34a、34b、223),在制冷剂回路中,压缩机构(11)、散热器(13)、制冷剂冷却部(14、214)、第一膨胀机构(15)、受液器(16)、第二膨胀机构(17、33a、33b)、蒸发器(31、31a、31b)依次连接。控制部进行制冷剂冷却控制,利用制冷剂冷却部来冷却所述制冷剂,以使从第一膨胀机构流出的制冷剂的状态成为饱和线附近的状态且不成为临界点附近的状态。
9 制冷装置 CN200980107040.3 2009-02-25 CN101960235A 2011-01-26 吉见敦史; 藤本修二; 冈本昌和
空调装置(1)包括二级压缩式的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利用侧热交换器(6)、切换机构(3)、以及中间热交换器(7)。切换机构(3)用来切换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利用侧热交换器(6)中循环的冷却运转状态;以及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构(2)、利用侧热交换器(6)、热源侧热交换器(4)中循环的加热运转状态。中间热交换器(7)在切换机构(3)切换成冷却运转状态时,能够用作从前级侧压缩部件(2c)排出然后被吸入后级侧压缩部件(2d)中的制冷剂的冷却器,在切换机构(3)切换成加热运转状态时,能够用作在利用侧热交换器(6)中散热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值对另一面的实测数据进行补正,将补正过的实测数据与所述容许范围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另一面的容许范围进行比较,执行真伪判定处理。
10 冷冻装置 CN200880118289.X 2008-11-28 CN101878403A 2010-11-03 藤本修二; 吉见敦史; 上野嘉夫; 藤吉龙介; 栗原利行; 吉冈俊
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1),其使用二作为致冷剂,具有:二段压缩式的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膨胀机构(5);利用侧热交换器(6);设于用于从前段侧的压缩部件(2c)喷出的致冷剂吸入后段侧的压缩部件(2d)中的中间致冷剂管(8)上,起到作为从前段侧的压缩部件喷出并吸入后段侧的压缩部件的致冷剂的冷却器的作用的中间冷却器(7)。并且,中间冷却器(7)构成与热源侧热交换器(4)一体化的热交换器,配置在该热交换器的上部。
11 制冷装置 CN200780033384.5 2007-08-30 CN101512245B 2010-10-06 笠原伸一; 栗原利行
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将压缩机散热器、第一膨胀、受液器、第二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可实现稳定的受液器的制冷剂液面控制。本发明的制冷装置(1、101)包括:压缩机构(11)、散热器(13)、第一膨胀机构(15)、受液器(16)、第二膨胀机构(17、33a、33b)、蒸发器(31、31a、31b)、压检测部(21)、温度检测部(22)、以及控制部(23)。压力检测部设置在压缩机构的制冷剂排出侧与第一膨胀机构的制冷剂流入侧之间。温度检测部设置在散热器的出口侧与第一膨胀机构的制冷剂流入侧之间。控制部利用由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压力和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对第一膨胀机构进行控制,以使从第一膨胀机构流出的制冷剂的状态成为饱和状态。
12 冷冻循环装置 CN200880114114.1 2008-11-20 CN101842645A 2010-09-22 冈崎多佳志; 亩崎史武; 大林诚善
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由压缩机(1)、散热器(2)、减压单元(3)、吸热器(4)、内部热交换器(5)构成,该内部热交换器(5)使散热器出口侧的制冷剂与吸热器出口侧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其中:具有检测从压缩机(1)的出口到散热器(2)的入口之间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30),和检测从散热器(2)的出口到内部热交换器(5)的高压侧入口之间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31),以使第一温度检测单元(30)的检测温度与第二温度检测单元(31)的检测温度的温差(ΔT)成为目标值的方式控制减压单元(3)的开度。
13 冷冻循环装置 CN200880017445.3 2008-05-22 CN101720413A 2010-06-02 冈崎多佳志; 下地美保子; 关屋慎; 角田昌之; 鸠村杰
发明为了提供使用第一压缩机及利用膨胀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节省空间且效率高地使用膨胀机、能够减少单元制作时的成本的冷冻循环装置,在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之间设置散热器和开关,与制冷或制暖的运转模式无关地利用第二散热器。另外,根据速分布,将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传热面积相对第一、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总传热面积的比设定在COP成为极大的范围。为此,可以在制暖运转时也可以利用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得到高效率的冷冻循环装置。
14 封闭回路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和该系统的运行方法 CN200880022811.4 2008-06-27 CN101720412A 2010-06-02 阿恩·雅克布森; 彼得·内克萨; 塞尔焦·吉罗托; 阿瓦尔·雷克斯塔德; 吉尔·斯科根
发明涉及一种封闭回路蒸发压缩制冷系统的运行方法。所述系统可以在高压侧的超临界压下运行,并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1)、至少一个散热器(2)、至少并行连接的两个吸热器(4)、在各个吸热器(4)的上游的至少一个可变膨胀装置(3)以及连接到一组传感器(9′、15)的用于控制可变膨胀装置(3)的至少一个控制单元(8″)。通过控制单元(8″)控制通过各个可变膨胀装置(3)的所述制冷剂的流率,协调通过各个可变膨胀装置(3)的制冷剂流,以将控制参数保持在设置范围内。由于控制导致的任何过剩充填在系统的低压侧得到缓冲。此外,还描述了基于封闭蒸汽压缩回路的制冷系统。
15 制冷装置 CN200780045832.3 2007-12-11 CN101558267A 2009-10-14 上野嘉夫
一种制冷装置,进行高压侧成为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的压力的制冷循环运行,能快速实施高效率的运行。制冷装置是一种具有包括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构和加热器的制冷剂回路,进行高压侧成为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压力的制冷循环运行的制冷装置,将在制冷循环的高压侧的制冷剂压力下的制冷剂的定压比热达到最大值的制冷剂温度作为准冷凝温度,对构成设备进行控制,以使作为所述准冷凝温度与冷却器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间的温差的准过冷度处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16 制冷剂充填料的储存 CN200680056500.0 2006-11-30 CN101548142A 2009-09-30 J·W·布什; B·米特拉
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以及膨胀装置。制冷剂循环流动通道依次向下游延伸通过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装置和第二热交换器。该系统包括充填料存储系统。该充填料存储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制冷剂存储室。至少一个联接到存储室上,以允许各存储室各自单独地置于与位于膨胀装置上游和下游的流动通道成交替连通。
17 控制 CN200910129768.8 2009-03-25 CN101545551A 2009-09-30 松田亮; 横田浩; 渡利大介; 柳泽秀
发明提供的压控制能使阀本体小型化,降低制造成本,容易调节压力控制特性等。本发明的压力控制阀(1)包括:在内部具有阀室(2a)的阀本体(2);设置在阀室内的阀座(2d);与阀座接触、分离的阀芯(3);以及对阀芯朝阀座方向施力的碟形弹簧(11),当基于阀室内的压力而在使阀芯离开阀座的方向起作用的力大于碟形弹簧的弹力时,阀芯离开阀座。通过采用碟形弹簧,可将阀本体内部的阀芯的移动方向的尺寸抑制得较小,使阀本体小型化。由于可采用作为通用部件的碟形弹簧,故可降低制造成本。由于碟形弹簧的弹簧刚性好,因而适用于使高压制冷剂循环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能将多个碟形弹簧层叠,既可将多个碟形弹簧并列层叠,也可串联层叠。
18 制冷装置 CN200780033384.5 2007-08-30 CN101512245A 2009-08-19 笠原伸一; 栗原利行
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将压缩机散热器、第一膨胀、受液器、第二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可实现稳定的受液器的制冷剂液面控制。本发明的制冷装置(1、101)包括:压缩机构(11)、散热器(13)、第一膨胀机构(15)、受液器(16)、第二膨胀机构(17、33a、33b)、蒸发器(31、31a、31b)、压检测部(21)、温度检测部(22)、以及控制部(23)。压力检测部设置在压缩机构的制冷剂排出侧与第一膨胀机构的制冷剂流入侧之间。温度检测部设置在散热器的出口侧与第一膨胀机构的制冷剂流入侧之间。控制部利用由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压力和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对第一膨胀机构进行控制,以使从第一膨胀机构流出的制冷剂的状态成为饱和状态。
19 制冷装置 CN200780033299.9 2007-08-30 CN101512244A 2009-08-19 栗原利行; 笠原伸一
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将压缩机散热器、第一膨胀、受液器、第二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即使高压侧制冷剂成为亚临界状态,也能实现稳定的受液器的制冷剂液面控制。本发明的制冷装置(1、101)包括:压缩机构(11)、散热器(13)、第一膨胀机构(15)、受液器(16)、第二膨胀机构(17、33a、33b)、蒸发器(31、31a、31b)、温度检测部(22)、第一压存储部(23a)、第二压力确定部(23b)、压力检测部(21)、以及控制部(23c)。第一压力存储部存储第一压力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第二压力确定部根据中间压力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散热器出口附近的温度来确定高压压力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该控制部对第一膨胀机构和第二膨胀机构进行控制,以使由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压力成为高压压力的上限值以下、下限值以上。
20 用于控制断续超临界运行制冷回路中的高压的方法 CN200580048407.0 2005-02-18 CN100520225C 2009-07-29 B·海因博凯尔
用于控制断续超临界运行的制冷回路(2)的方法,该制冷回路(2)包括压缩机(4)、排热热交换器(10)、控制(12)和控制器(16),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亚临界模式,控制控制阀(12),以便保持预定的“亚临界压”,其确保排热热交换器(10)的出口(14)处的液态制冷剂的预定过冷;(b)超临界模式,控制控制阀(12),以便保持排热热交换器(10)的出口(14)处的超临界制冷剂的预定“超临界压力”,优化预定的“超临界压力”以使效率最优;以及(c)在靠近临界点区域中的边界模式下,根据“连续压力”来控制控制阀(12),基于步骤(a)和(b)中的所述预定的“亚临界压力”和所述预定的“超临界压力”来确定所述“连续压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