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用于致动流体流量帽的附接 CN201480029663.4 2014-05-14 CN105358887A 2016-02-24 亚历克斯·多尔; 杰克·塞缪尔·拉文德; 费格斯·罗伯特·麦金太尔; 延森·多米尼克·威利·艾勒斯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综合转换流体工作机器的单元(1),该阀单元包括一个阀体(19)、一个被可移动地安排的阀单元(3)以及一个单独的流体流量影响单元(13)。该流体流量影响单元包括一个流体流量影响装置部(18)和用于与该阀体机械连接的一个附接装置部。该附接装置部和该流体流量影响单元通过一个连接装置部而彼此相连接。与该连接装置部的圆周范围相比,该附接装置部的圆周范围更大。
2 输送管及用于制造输送管的方法 CN201180038122.4 2011-09-05 CN103717955A 2014-04-09 R·梅克勒; K·韦斯特曼
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材料运送用的输送管(1),它具有一管体(2),并配有连接于至少一端上的管箍(3),其特征在于,管箍(3)和管端至少部分地在联接区域(9)内沿管的纵向(10)通过一种过盈配合相互联接。在联接区域内,在凹穴或沉凹中可选择设置厌硬化性胶粘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项所述的固体材料运送用的输送管(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管体(2)和管箍(3);在联接区域(9)内糙化处理管箍内表面(15)和/或管端外周面(14);清理管箍内表面(15)和/或管端外周面(14);将管箍(3)压装到管端(1)上和/或将管端压入到管箍(3)中。
3 管路的镶嵌连接附件 CN200780011269.8 2007-03-23 CN101410663B 2013-01-16 S·埃罗; C·贝尔纳多; D·勒克罗克
发明涉及管路的连接附件(1),它具有一接套(4),其用于嵌装固定在一管路管体的一个端部,且用于至少与另一管路构件间接配合,其特征在于,用于与管体端部嵌装接触的接套的表面(4A)具有至少一个带有胶粘剂的胶接部分(10),所述胶粘剂具有至少两个组成部分,其中之一是被封装的。该胶接部分优选缩进,优选地具有凸起的环状体。
4 用于高压加强橡胶软管的改进终端连接器 CN201080018229.8 2010-02-23 CN102414498A 2012-04-11 加德纳·T·鲍德温; 拉里·M·斯威尼
一种改进的锻压定制的终端连接器,其用于高压大直径加强柔性橡胶软管,所述终端连接器利用到加强物的正弦波定且尤其适合于石化和钻探工业。公开了用于与线加强薄内筒软管一起使用的改进的连接器的两种实施方式:一种具有3英寸的直径并用于高达20,000psi的爆裂压,另一种用于5英寸的直径并用于高达18,000psi的爆裂压力。所有改进的连接器将禁得起软管的额定爆裂压力,而不抽出或泄漏,因而任何使用了改进设备的软管将在连接器脱离软管之前失效。改进的连接器被设计成满足或超过2006年10月生效的新的API温度范围和新的API柔性规格等级。
5 管路的镶嵌连接附件 CN200780011269.8 2007-03-23 CN101410663A 2009-04-15 S·埃罗; C·贝尔纳多; D·勒克罗克
发明涉及管路的连接附件(1),它具有一接套(4),其用于嵌装固定在一管路管体的一个端部,且用于至少与另一管路构件间接配合,其特征在于,用于与管体端部嵌装接触的接套的表面(4A)具有至少一个带有胶粘剂的胶接部分(10),所述胶粘剂具有至少两个组成部分,其中之一是被封装的。该胶接部分优选缩进,优选地具有凸起的环状体。
6 连接容器/干燥器或蓄积器的导管连接 CN95104090.1 1995-03-16 CN1112225A 1995-11-22 W·K·哈奇森; W·N·艾伯根
一种把流体导管与制冷剂容器、干燥器连接并密封的方法,容器、干燥器由金属罐与顶盖用焊接的方法制成,在顶盖中有入口通孔和出口通孔,在顶盖中的入口通孔周围形成一个环状的肋。在将要被连接的导管的端部周围形成一个环状的圈,并且,弹性密封圈装配在管状导管端部,对靠环状的圈的面或边。然后,管状导管的端部被插在通孔中,环状的肋在环状的圈上方变形并夹持管状导管在通孔中并由密封圈密封。
7 一种管连接结构 CN201610117159.0 2016-03-02 CN105605343A 2016-05-25 刘钧; 傅传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充电机机壳侧面上的管接头和与所述管接头配合连接的管状凸台,所述管接头和所述管状凸台的外壁呈阶梯状,所述管状凸台上外径较小的部分与所述管接头上外径较小的部分连接,两者之间的圆周上形成凹部。本发明提高了冷却液管连接到充电机上后的稳定性和气密性。
8 套管制造方法 CN200610171150.4 2006-12-25 CN1990132A 2007-07-04 长绳广纪; 仓田俊; 中村文昭; 落合金次; 大原弘挥; 小口广树
一种套管制造方法,包括:将直的内管(162,262)插入直的外管(161,261)从而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设置在预定的相对位置处的步骤;将所述外管的第一端部(161a1,261a1)固定至所述内管以便形成第一固定部(160a1,260a1)的步骤;在所述第一端部的固定步骤之后、在预定部位处同时弯曲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以便形成至少一个弯曲部(160b1,160b2)的步骤;以及在弯曲后、将所述外管的第二端部(161a2)固定至所述内管、从而形成第二端部(160a2,260a2)的步骤。
9 加热炉管、加热炉管的使用方法及加热炉管的制造方法 CN98808314.0 1998-08-19 CN1085741C 2002-05-29 山本胜美; 村田威雄; 笹野林; 佐藤健二; 中村寿和; 市村志贤; 石井邦雄; 细谷敬三
一种加热炉管是由含有Cr为17-26重量%、Al为2-6重量%的稀土类化物粒子分散型合金所构成。加热炉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一侧加热炉管元件的接合侧端部及另一侧加热炉管的接合侧端部的至少一侧上形成或插入镶嵌金属的工序、直接或通过中间部件使一侧加热炉管元件的接合侧端部与在另一侧加热炉管元件的接合侧端部互相压接的工序和通过镶嵌金属使一侧加热炉管元件与另一侧加热炉管元件互相扩散接合的工序。该加热炉管可以消除在使含流体流通时产生的问题。
10 加热炉管、加热炉管的使用方法及加热炉管的制造方法 CN98808314.0 1998-08-19 CN1267340A 2000-09-20 山本胜美; 村田威雄; 笹野林; 佐藤健二; 中村寿和; 市村志贤; 石井邦雄; 细谷敬三
一种加热炉管是由含有Cr为17—26重量%、Al为2—6重量%的稀土类化物粒子分散型合金所构成。加热炉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一侧加热炉管元件的接合侧端部及另一侧加热炉管的接合侧端部的至少一侧上形成或插入镶嵌金属的工序、直接或通过中间部件使一侧加热炉管元件的接合侧端部与在另一侧加热炉管元件的接合侧端部互相压接的工序和通过镶嵌金属使一侧加热炉管元件与另一侧加热炉管元件互相扩散接合的工序。该加热炉管可以消除在使含流体流通时产生的问题。
11 一种管材的连接方法及专用夹具 CN201610485384.X 2016-06-23 CN106151707A 2016-11-23 麦志明
发明公开一种管材的连接方法,其步骤如下:a.准备好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第二管件的连接段上成型有向外凸出的环形槽;b.把密封圈塞进环形槽内;c.把第一管件插进第二管件内,第一管件管体穿过b步骤所述的密封圈;d.利用专用夹具对第二管件的环形槽处夹紧并死两管件,专用夹具钳口横截面上带有形状为梯形的槽口,该梯形最宽处比环形槽截面宽度小,步骤a的环形槽和步骤b的密封圈两者的截面形状都为靴形,钳口上槽口的梯形最宽处比靴形宽度要小,本技术中专用夹具夹紧时,会把密封圈沿管件轴向压逼,导致密封圈径向膨胀变形,把环形槽内部填满,并使密封圈与管件之间更为紧密密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管材连接后的密封性
12 铆箍式配管连接结构 CN201610600253.1 2016-07-27 CN105972345A 2016-09-28 高翔; 高保华
发明铆箍式配管连接结构,包括铆箍式接头体(2),所述铆箍式接头体(2)中心设有连接配管(3)的轴向通孔(21),螺母(1)螺纹套接在所述铆箍式接头体(2)上,所述螺母(1)设有铆槽(13),所述铆槽(13)为靠近所述螺母(1)内圈的环形结构槽,所述铆箍式接头体(2)包括铆箍式接头体本体及呈台阶结构设于其上的铆颈(24),所述铆颈(24)伸出随拧紧作用以对应铆接在所述铆槽(13)内。此发明通过螺母(1)及铆箍式接头体(2)的配合铆接限位,实现紧连接,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成本低,连接稳定防松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3 简易式薄壁不锈管连接结构 CN201510581227.4 2015-09-14 CN105156781A 2015-12-16 赵锦添
发明属于薄壁不锈连接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简易式薄壁不锈钢管连接结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成本低廉、密封性能好、抗拉拔强度高的简易式薄壁不锈钢管连接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呈圆筒状的管件和管材,所述管件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外径且管件内径与管材外径相适应,管材插接于管件内,管材与管件结合处设置有胶粘层且结合处的管件与管材上还设置有凹形压圈。
14 具有扭矩箍的导管配件 CN201510537977.1 2010-02-19 CN105065807A 2015-11-18 P.C.威廉斯; M.A.克拉森; C.R.布朗; D.C.阿斯泰恩; J.S.雷尔; J.D.卡科西亚克; G.S.卡拉塔
一种具有第一和第二带螺纹配件部件以及至少一个导管夹持设备的类型的导管配件,还包括允许通过施加预定扭矩拉近配件的行程限制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行程限制构件可以是非一体的扭矩箍,并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行程限制构件可以是与配件部件一体形成的两个接合表面。替代地,配件也可以通过圈数而拉近。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行程限制构件,其可以被使用来使被设计成通过圈数拉近的配件也能够通过扭矩来拉近。行程限制构件促进配件的多次再拉近,包括通过扭矩的再拉近。
15 用于高压加强橡胶软管的改进终端连接器 CN201080018229.8 2010-02-23 CN102414498B 2015-09-30 加德纳·T·鲍德温; 拉里·M·斯威尼
一种改进的锻压定制的终端连接器,其用于高压大直径加强柔性橡胶软管,所述终端连接器利用到加强物的正弦波定且尤其适合于石化和钻探工业。公开了用于与线加强薄内筒软管一起使用的改进的连接器的两种实施方式:一种具有3英寸的直径并用于高达20,000psi的爆裂压,另一种用于5英寸的直径并用于高达18,000psi的爆裂压力。所有改进的连接器将禁得起软管的额定爆裂压力,而不抽出或泄漏,因而任何使用了改进设备的软管将在连接器脱离软管之前失效。改进的连接器被设计成满足或超过2006年10月生效的新的API温度范围和新的API柔性规格等级。
16 一种声测管的中管结构 CN201310245225.9 2013-06-20 CN104235514A 2014-12-24 马庆虎
发明提供一种声测管的中管结构,包括中管主体、中管内壁和中管外壁,所述中管主体的一端端口边缘设置有热缩管,所述中管主体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螺丝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管主体与螺丝管的接合处设置有热缩管;所述螺丝管的另一端端口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中管外壁的外层设置有防腐蚀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的一端设置的螺丝管,可以保证中管主体与底管和接头管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在中管主体的两端设置的热缩管可以在中管与底管和接头管安装完成后,有效的保证整个声测管的密封性;在中管外壁上设置的防腐蚀层,增强了中管的抗腐蚀性,而在中管内壁上涂抹的耐磨材料,可以增强中管内壁的耐磨性和硬度。
17 套管制造方法 CN200610171150.4 2006-12-25 CN1990132B 2010-05-19 长绳广纪; 仓田俊; 中村文昭; 落合金次; 大原弘挥; 小口广树
一种套管制造方法,包括:将直的内管(162,262)插入直的外管(161,261)从而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设置在预定的相对位置处的步骤;将所述外管的第一端部(161a1,261a1)固定至所述内管以便形成第一固定部(160a1,260a1)的第一固定步骤;在所述第一固定步骤之后、在预定部位处同时弯曲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以便形成至少一个弯曲部(160b1,160b2)的步骤;以及在形成弯曲部(160b1,160b2)后、将所述外管的第二端部(161a2)固定至所述内管、从而形成第二固定部(160a2,260a2)的第二固定步骤,其中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位置处将所述外管的孔(161d1)设置在与所述内管的圆形槽(161c1)的槽宽度(WG)相对应的范围内的状态下,执行所述第二固定步骤。
18 复合系统,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这种复合系统的测量变送器 CN200580034068.0 2005-09-16 CN101072983B 2010-05-05 雷纳·洛伦茨
复合系统,包括例如由金属制成的第一部件(1)以及第二部件(2),第二部件至少部分沿复合系统的虚拟纵轴(L)贯穿第一部件(1)延伸。部件(2)以至少部分弯曲的,特别是作为柱面构成的外表面,平齐地接触部件(1)的内表面,使得部件(1)至少部分围绕部件(2)。复合系统的有效表面(1B,2B)由两个部件的相互接触的表面形成,使得两个部件(1、2)在这些作为封闭圆周表面形成的有效表面(1B、2B)的区域中具有部分轮廓(TK)。部分轮廓(TK)通过形成至少部分同样在纵轴(1)的方向上作用的形状合而至少部分互锁。另外,部件(2)以其外表面平齐地接触部件(1)的内表面,使得两个部件(1,2)部分也通过形成至少部分在纵轴(L)方向上作用的摩擦锁合而机械紧密地彼此相连。作为替代或者补充,部件(1、2)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受到持续的弹性形变,特别是混合的塑性弹性形变。复合系统的特征在于即使在部件(1、2)之一中重复出现振动时也具有较高的拔出强度,并且因此特别适用于振动型测量变送器。
19 复合系统,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这种复合系统的测量变送器 CN200580034068.0 2005-09-16 CN101072983A 2007-11-14 雷纳·洛伦茨
复合系统,包括例如由金属制成的第一部件(1)以及第二部件(2),第二部件至少部分沿复合系统的虚拟纵轴(L)贯穿第一部件(1)延伸。部件(2)以至少部分弯曲的,特别是作为柱面构成的外表面,平齐地接触部件(1)的内表面,使得部件(1)至少部分围绕部件(2)。复合系统的有效表面(1B,2B)由两个部件的相互接触的表面形成,使得两个部件(1、2)在这些作为封闭圆周表面形成的有效表面(1B、2B)的区域中具有部分轮廓(TK)。部分轮廓(TK)通过形成至少部分同样在纵轴(1)的方向上作用的形状合而至少部分互锁。另外,部件(2)以其外表面平齐地接触部件(1)的内表面,使得两个部件(1,2)部分也通过形成至少部分在纵轴(L)方向上作用的摩擦锁合而机械紧密地彼此相连。作为替代或者补充,部件(1、2)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受到持续的弹性形变,特别是混合的塑性弹性形变。复合系统的特征在于即使在部件(1、2)之一中重复出现振动时也具有较高的拔出强度,并且因此特别适用于振动型测量变送器。
20 连接导管与容器/干燥器或蓄液器的方法 CN95104090.1 1995-03-16 CN1093248C 2002-10-23 W·K·哈奇森; W·N·艾伯根
一种把流体导管与制冷剂容器、干燥器连接并密封的方法,容器、干燥器由金属罐与顶盖用焊接的方法制成,在顶盖中有入口通孔和出口通孔,在顶盖中的入口通孔周围形成一个环状的肋。在将要被连接的导管的端部周围形成一个环状的圈,并且,弹性密封圈装配在管状导管端部,对靠环状的圈的面或边。然后,管状导管的端部被插在通孔中,环状的肋在环状的圈上方变形并夹持管状导管在通孔中并由密封圈密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