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压缩机空调 CN201611062994.5 2016-11-25 CN106499636A 2017-03-15 索文平
发明公开一种压缩机及应用该压缩机的空调器,其中,压缩机包括油池、压缩部件和连接于所述压缩部件并驱动所述压缩部件运动的曲轴,所述曲轴内设有供油通道,所述压缩部件设有压缩腔,所述供油通道连通所述油池和所述压缩腔,所述曲轴还设有回油组件,所述回油组件连通所述供油通道,并在油液的压下沿供油通道至油池方向导通。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压缩机的曲轴上设置回油组件,使得压缩机在高频运行过程中曲柄中供油通道内的润滑油压力增大,将回油组件单向导通,使得润滑油能经过该回油组件回流至油池,使供至压缩部件的油量不至于过大,从而使压缩机的吐油量和功耗降低。
142 涡旋压缩机 CN201380051268.1 2013-09-27 CN104685213B 2017-02-08 加藤胜三
提供可靠性高的涡旋压缩机,在形成有背压空间、并且在固定涡旋件形成有使压缩室与背压空间连通的连通槽的情况下,向涡旋件的整个滑动部分提供油。涡旋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件(312)和周缘部(313);可动涡旋件,其具有可动侧端板和可动侧涡卷;以及驱动达。驱动马达使可动涡旋件回转,对由固定侧和可动侧涡卷形成的压缩室内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在可动涡旋件背面侧形成有间歇地与压缩室连通的背压空间。在周缘部的与可动侧端板的滑动面(R1、R2),相对于固定侧端板的中心而在第一度区域(A1)内形成有第一油槽(313d),从存油空间向所述第一油槽(313d)提供油,在第二角度区域(A2)内形成有连通槽(314)和第二油槽(80),所述连通槽(314)使背压空间与压缩室连通,所述第二油槽(80)与背压空间连通。(31),其具有固定侧端板(311)、固定侧涡卷
143 一种自动润滑的卧式制冷压缩机 CN201610880245.7 2016-10-09 CN106321445A 2017-01-11 叶加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润滑的卧式制冷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的转子转轴为空心的偏心轴,所述转子转轴内部的空心内腔设有螺旋形上油片,螺旋形上油片端面同转子转轴一同连接轴承,螺旋形上油片随转子转轴旋转;所述螺旋形上油片为柱体状,其柱体表面设有导油槽,导油槽为螺旋状的凹陷弧面,导油槽延伸至螺旋形上油片两端面;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储油腔,储油腔连接吸油管;所述螺旋形上油片的一端面连接储油腔;通过螺旋形上油片的旋转使润滑油通过导油槽从储油腔输送至压缩机曲轴、轴承、连杆活塞等运动件等需润滑部位;其巧妙的利用了转子转轴的内腔空间与动将润滑输送至压缩机内各运动件需润滑的相应部位。
144 旋转式压缩机 CN201480072634.6 2014-08-12 CN105899808A 2016-08-24 下地美保子; 关屋慎; 永田英彰; 河村雷人; 须川昌晃; 石园文彦; 角田昌之; 高村祐司
旋转式压缩机具备:摆动涡旋,其与固定涡旋的旋涡部组合来形成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主轴,其在内部形成有供被油汲取的油通过的供油路和从供油路分支而从出口向外部排出油的旁通路;电动机部,其经由主轴使摆动涡旋驱动;以及簧片,其由挠曲的材料形成,用于开闭旁通路的出口,在主轴的外周形成紧固面和落座面,所述紧固面通过紧固部件紧固簧片阀,所述落座面在面内具有旁通路的出口并供簧片阀接触,紧固面和落座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用于使簧片阀挠曲的倾斜形状,因簧片阀的挠曲而产生的预加载荷作用于落座面,关闭旁通路的出口。
145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510854586.2 2015-11-30 CN105697369A 2016-06-22 张基泰; 李在祥; 元仁昊; 李丙哲
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回旋涡旋盘和非回旋涡旋盘,从所述壳体的吸入空间吸入制冷剂并在压缩室进行压缩,然后吐出到所述壳体的吐出空间;以及,容量可变单元,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相互连动的第一机构和第二阀机构,选择性地对所述压缩室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进行分流。由此,能够事先防止制冷剂泄漏到压缩机的外部,同时,使分流流路变短而减少压损失,减小压缩机的尺寸、重量及制造成本,能够以较小的操作力和较少的动力改变压缩机的容量。
146 涡旋压缩机 CN201480044293.1 2014-08-04 CN105452666A 2016-03-30 上川隆司; 渡边绘; 不破正聪
提供一种在下方贮油部中的润滑油枯竭的状况下,能够减轻滑动部分的损伤的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1)具有对给油通路(17a)送入润滑油的容积式(79),以将在下方贮油部(P)中贮存的润滑油通过设置于曲轴(17)的给油通路(17a)而供给至上方的滑动部分。油保持用空间(90)形成为在曲轴(17)的内部独立于给油通路(17a)地在轴向上延伸。
147 涡旋压缩机 CN201480044744.1 2014-08-08 CN105452665A 2016-03-30 外山俊之
使涡旋压缩机的可靠性提高。涡旋压缩机(10)具有:具有静涡旋盘(30)和动涡旋盘(40)的压缩机构(20)、和与动涡旋盘(40)接合的驱动轴(60)。在动涡旋盘(40)的活动侧止推滑动面(45)或静涡旋盘(30)的静止侧止推滑动面(35)上形成有油槽(87)。涡旋压缩机(10)还具有轴承用供油通路(70)和滑动面用供油通路(80)。该轴承用供油通路(70)不与油槽(87)连通,将机壳(15)内的贮油腔(18)的润滑油供向驱动轴(60)的轴承;该滑动面用供油通路(80)将贮油腔(18)的润滑油供向油槽(87)。
148 涡旋压缩机 CN201380030613.3 2013-04-18 CN104364529B 2015-11-25 永原显治; 西出洋平; 上川隆司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利用可动侧端板部(51)与固定侧端板部之间的油槽(81)来调整可动涡旋件对固定涡旋件的按压,其中,至少在压缩室(50)的外周侧成为流体的吸入空间(50L)的区域中,使从在固定侧端板部与可动侧端板部(51)之间的推力滑动面(80)上形成的油槽(81)的外周缘到可动侧端板部(51)的外缘(86)为止的外周侧密封长度(L1)短于从油槽(81)的内周缘到压缩室(50)的周缘为止的内周侧密封长度(L2),避免产生密封不良及润滑不良,并且防止可动涡旋件(5)翻倒,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149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280013578.X 2012-03-06 CN103429901B 2015-11-25 塚义友; 西出洋平
在静涡旋盘(60)的外周壁(63)的相对于动涡旋盘(70)的端板(71)的滑动面上形成有静侧油槽(80),该静侧油槽(80)沿着外周壁(63)的内周缘延伸并向该静侧油槽(80)中供给相当于压缩机构(40)的喷出压的高压润滑油。在动涡旋盘(70)的端板(71)的相对于静涡旋盘(60)的外周壁(63)的滑动接触面上,形成有能够与静侧油槽(80)连通的动侧油槽(83)。
150 密闭式旋转压缩机 CN201280077816.3 2012-12-20 CN104870816A 2015-08-26 土田和庆; 风间修
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式旋转压缩机。在转子(1)的两轴端部形成有一对上侧大径内周部(5a)与下侧大径内周部(5b),其内径形成为大于转子(1)的轴向中央部的内径,且其在径向上偏置,在曲轴(2)形成有流路(14)与排气孔(2a),该流路(14)形成于曲轴(2)的内部,使制冷剂流通,该排气孔(2a)使流路(14)与形成于曲轴(2)的外周面的排出口连通,排出口形成于与压缩部(20)一侧的下侧大径内周部(5b)的内周面相对的位置
151 压缩机 CN201280047307.6 2012-09-24 CN103827499B 2015-07-08 富冈直人; 金山武弘; 上石田弘毅
在回转式压缩机中促进推轴承的滑动面上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在回转式压缩机的偏心部(26)形成减压槽(65),该减压槽(65)沿周向延伸并且该减压槽(65)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形成在驱动轴(23)内的供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减压槽(65)内,该减压槽(65)将润滑油减压。
152 回转式压缩机 CN201080026468.8 2010-06-15 CN102459910B 2015-03-11 清水孝志; 堀和贵; 东洋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在高压拱顶式回转式压缩机(1)中,设置有向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的供油通路(40),采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够降低由于残留在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的高压气体再次膨胀所引起的振动、噪音等。
153 涡旋压缩机 CN201380030613.3 2013-04-18 CN104364529A 2015-02-18 永原显治; 西出洋平; 上川隆司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利用可动侧端板部(51)与固定侧端板部之间的油槽(81)来调整可动涡旋件对固定涡旋件的按压,其中,至少在压缩室(50)的外周侧成为流体的吸入空间(50L)的区域中,使从在固定侧端板部与可动侧端板部(51)之间的推力滑动面(80)上形成的油槽(81)的外周缘到可动侧端板部(51)的外缘(86)为止的外周侧密封长度(L1)短于从油槽(81)的内周缘到压缩室(50)的周缘为止的内周侧密封长度(L2),避免产生密封不良及润滑不良,并且防止可动涡旋件(5)翻倒,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154 压缩机 CN201280047307.6 2012-09-24 CN103827499A 2014-05-28 富冈直人; 金山武弘; 上石田弘毅
在回转式压缩机中促进推轴承的滑动面上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在回转式压缩机的偏心部(26)形成减压槽(65),该减压槽(65)沿周向延伸并且该减压槽(65)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形成在驱动轴(23)内的供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减压槽(65)内,该减压槽(65)将润滑油减压。
155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080003118.X 2010-01-28 CN102203424B 2014-05-07 山田定幸; 小川信明; 阿部喜文; 作田淳; 森本敬
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控制从高压区域供向背压室的供油量和从高压区域供向偏心滚动轴承和主滚动轴承的供油量,来实现偏心滚动轴承和主滚动轴承的可靠性的提高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润滑油(7)从高压区域(21)供给至背压室(22)的背压室供油路径(25),和将润滑油(7)从背压室(22)供给到压缩室(23)的压缩室供油路径(26),其中背压室供油路径(25)的一个开口(25c)以往返的方式通过密封部件(24)。
156 压缩机 CN201280035496.5 2012-07-10 CN103688057A 2014-03-26 西出洋平
压缩机(1)防止润滑油轴承(3)的下端漏出后再朝机壳(5)外流出。压缩机(1)包括:压缩机构(7)、驱动轴(11)、驱动轴(11)的轴承(3)、以及向驱动轴(11)和轴承(3)之间的间隙供给润滑油的供油通路(29)。驱动轴(11)包括:被轴承(3)支承的大直径轴部(11f)、和连接在大直径轴部(11f)的下端部上的小直径轴部(11g)。防止从轴承(3)漏油的密封部(10)包括:与形成在大直径轴部(11f)与小直径轴部(11g)的交界处的环状台阶面(12)留有间隙地相向的接油面(26)。
157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280014928.4 2012-03-14 CN103459851A 2013-12-18 金秉赞; 崔世宪; 李丙哲; 金哲欢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包括用于回收从壳体排放的油的油回收,由此有效地回收压缩机所排放出的油。差压孔被形成于在抽吸完成时刻之后与压缩室连通的位置,使得利用壳体的高压的内部空间与低压的压缩室之间的压差使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储存的油能够被供应至压缩室内,由此使油甚至在压缩机的低速驱动期间也能够被平稳地供应至压缩单元,并预先防止因为油而发生抽吸损耗。
158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280013578.X 2012-03-06 CN103429901A 2013-12-04 塚义友; 西出洋平
在静涡旋盘(60)的外周壁(63)的相对于动涡旋盘(70)的端板(71)的滑动面上形成有静侧油槽(80),该静侧油槽(80)沿着外周壁(63)的内周缘延伸并向该静侧油槽(80)中供给相当于压缩机构(40)的喷出压的高压润滑油。在动涡旋盘(70)的端板(71)的相对于静涡旋盘(60)的外周壁(63)的滑动接触面上,形成有能够与静侧油槽(80)连通的动侧油槽(83)。
159 涡旋压缩机 CN201310045737.0 2013-02-05 CN103375402A 2013-10-30 苏晓耕; 过炜华; 孙庆丰; 胡溱
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10),包括:定涡旋(150)、动涡旋(160)和驱动轴(30),所述涡旋压缩机(10)进一步包括动涡旋配重(40),所述动涡旋配重(40)构造成能够随所述驱动轴(30)旋转并且所述动涡旋配重(40)由于旋转而造成的离心作用在所述动涡旋(160)的毂部(162)上。采用上述构造,能够有效降低动涡旋的离心力对涡旋部件的径向密封力造成的影响,从而在任何转速下都能够在定涡旋和动涡旋之间实现合适的径向密封力。
160 偏心枢转驱动装置 CN201180046639.8 2011-10-05 CN103125061A 2013-05-29 菅家幸雄; 柴山浩司
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因摩擦导致能量损失或部件损坏且通过处理液进行适当的润滑或冷却的偏心枢转驱动装置。偏心枢转驱动装置(100)的枢转轴(13)在其内部具有使润滑油F流通的流道(131)。该流道(131)具有沿轴向形成的轴向流道(131a)和自该轴向力流道(131a)沿所述枢转轴(13)的径向延伸的径向流道(131b)。径向流道(131b)的端部连接至轴承(15)。根据此流道(131)的结构,可利用枢转轴(13)的枢转运动将润滑油F从枢转轴(13)的端部(13b)引导至轴承(15)。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