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用于电厂汽轮机乏汽冷凝系统的方法及专用装置 CN201610291046.2 2016-05-05 CN107345489A 2017-11-14 马安君
发明涉及电厂汽轮发电机组乏汽冷凝系统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电厂汽轮机乏汽冷凝系统的方法及专用装置。在汽轮机排汽出口设置有机工质乏汽冷凝器,还设置有机工质空冷换热器,利用有机工质冷却汽轮机乏汽,吸收乏汽余热后的有机工质进入工业透平机驱动冷却机装置,冷却风机装置提供的冷却风送入有机工质空冷换热器,对做功后的有机工质进行冷却。本发明的目的是节约热发电厂耗,回收汽轮机乏汽热能,降低汽轮发电机组冷源损失,回收的乏汽余热热能直接利用工业透平机带动冷却风机装置,减少能源利用阶段,提高余热利用效率,冷却风机装置电动机仅为辅助驱动电机,节约电能
2 废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CN201480031225.1 2014-05-02 CN105264200B 2017-10-24 M.A.勒哈
提供了一种构造成将废热转换成机械能和/或电能的新颖兰金循环系统。由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包括常规的兰金循环系统的构件的新颖构造;管道、导管、加热器、膨胀器、换热器、冷凝器,以提供从废热源的更有效的能量回收。一方面,兰金循环系统构造成使得三个不同的冷凝工作流体流用在废热回收循环中的各种阶段处。第一冷凝工作流体流(24)由膨胀的第一汽化工作流体流(22)汽化,第二冷凝工作流体流(28)吸收来自膨胀的第二汽化工作流体流(26)的热,且第三冷凝工作流体流(27)直接从含有废热的流(17)除去热。兰金循环系统适于使用超临界二作为工作流体。
3 废热回收的系统及方法 CN201480031197.3 2014-05-09 CN105247174B 2017-10-13 P.S.哈克; M.A.勒哈; C.福格尔
提供了一种构造成将废热转换成机械能和/或电能的新颖兰金循环系统。一方面,由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包括:常规兰金循环系统的构件的新颖构造;管路、管道、加热器、膨胀器、换热器、冷凝器,以提供从废热源更有效的能量回收。一方面,兰金循环系统构造成使得初始的含有废热的流(16)用于使第一工作流体汽化,且所得的热耗尽的含有废热的流(17)和膨胀的第二汽化工作流体流的第一部分(14)用于增加在第二汽化工作流体流(25)的产生中由膨胀的第一汽化工作流体流(22)提供的热。该兰金循环系统适于使用超临界二作为工作流体。
4 废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CN201480031328.8 2014-05-05 CN105339606B 2017-05-03 M.A.勒哈; P.S.赫克; C.富格尔
提供了一种构造成将废热转换成机械能和/或电能的新颖兰金循环系统。一方面,由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包括常规的兰金循环系统的构件的新颖构造;管道、导管、加热器、膨胀器、换热器、冷凝器,以提供从废热源的更有效的能量回收。一方面,兰金循环系统构造成使得采用初始的含有废热的流(16)以汽化第一工作流体流,并且采用所得的热耗尽的含有废热的流(17)以有助于第二汽化工作流体流(25)的产生。兰金循环系统适于使用超临界二作为工作流体。
5 热回收和提升方法以及用于所述方法的压缩机 CN201480044914.6 2014-07-01 CN105745401A 2016-07-06 佩特鲁斯·卡罗勒斯·范·贝弗伦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回收和提升方法,包括以下相继步骤循环:将包括液相的工作流体提供在工作流体流(11)中;将热量(20)传递至工作流体流(11),以便将处于液相的工作流体部分蒸发,从而获得处于液相和气相的两相工作流体流(12);压缩(30)所述两相工作流体流(12)以便增加所述工作流体的温度和压并且使处于液相的工作流体蒸发;及借助于工作流体冷凝来传递来自所述工作流体流(13、14、15)的热量(40、60)。在第一步骤中,当热量被传递至所述工作流体时,所述工作流体优选地是处于液相的主要单相工作流体流。在第三步骤中,处于液相的工作流体优选地蒸发,使得得以维持两相工作流体流、尤其是湿气相工作流体。
6 基于ORC系统的地热井口电站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CN201610202392.9 2016-04-01 CN105673103A 2016-06-15 汤炎; 齐井文
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ORC系统的地热井口电站系统及其发电方法,所述地热井口电站系统包括第二气液分离器、闪蒸灌、第三螺杆膨胀机、第四螺杆膨胀机、第三发电机、第四发电机、第一ORC系统、第二ORC系统;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螺杆膨胀机,饱和蒸汽进入第三螺杆膨胀机;第三螺杆膨胀机排气口连接第一ORC系统以及第四螺杆膨胀机的排气口;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二端连接闪蒸罐,闪蒸罐连接第四螺杆膨胀机,高温高压卤进入闪蒸罐;第四螺杆膨胀机还连接第一ORC系统;所述闪蒸罐连接第二ORC系统,闪蒸后的高温卤水进入第二ORC系统。本发明提出的基于ORC系统的地热井口电站系统及其发电方法,可提高对地热的利用效率。
7 一种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201410031259.2 2014-01-22 CN103775150B 2016-03-02 牟大同
发明涉及一种电联产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乏汽加热盐水,使盐水中的镁化合物快速结晶析出为钙镁水垢,再通过过滤获得除垢水并去除钙镁水垢;步骤2,通过乏汽高温蒸溜除垢水,生成饱和蒸汽并排出浓盐水;步骤3,将饱和蒸汽热能转换为电能,再将饱和蒸汽释放热能后生成的凝结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淡水输出;步骤4,加热另一部分凝结水,生成过热蒸汽并将过热蒸汽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再将过热蒸汽释放热能后生成的乏汽反馈用于加热盐水和反馈用于高温蒸溜除垢水。所述系统包括除垢器、混合式换热器、余热发电机和火发电装置,其工作过程同所述方法一致。所述系统及方法实现了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电水联产。
8 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冷却器循环结合的朗肯循环 CN201110385852.3 2011-11-18 CN102536363B 2015-05-20 M·A·勒哈; S·W·弗罗伊因德; T·J·弗里; G·阿斯特; P·S·胡克; M·米尔鲍尔
发明涉及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冷却器循环结合的朗肯循环。提供了一种动产生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朗肯循环-第一工作流体循环回路,第一朗肯循环-第一工作流体循环回路包括加热器、膨胀器、热交换器、复热器、冷凝器和第一工作流体;第一朗肯循环-第一工作流体循环回路与下者结合:a)第二朗肯循环-第二工作流体循环回路,包括加热器、膨胀器、冷凝器、泵和包括有机流体的第二工作流体;以及b)包括第三工作流体循环回路的吸收冷却器循环,第三工作流体循环回路包括蒸发器、吸收器、泵、解吸器、冷凝器和包括制冷剂的第三工作流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流体包括CO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流体包括氦气、空气或氮气。
9 一种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201410031259.2 2014-01-22 CN103775150A 2014-05-07 牟大同
发明涉及一种电联产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乏汽加热盐水,使盐水中的镁化合物快速结晶析出为钙镁水垢,再通过过滤获得除垢水并去除钙镁水垢;步骤2.通过乏汽高温蒸溜除垢水,生成饱和蒸汽并排出浓盐水;步骤3.将饱和蒸汽热能转换为电能,再将饱和蒸汽释放热能后生成的凝结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淡水输出;步骤4.加热另一部分凝结水,生成过热蒸汽并将过热蒸汽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再将过热蒸汽释放热能后生成的乏汽反馈用于加热盐水和反馈用于高温蒸溜除垢水。所述系统包括除垢器、混合式换热器、余热发电机和火发电装置,其工作过程同所述方法一致。所述系统及方法实现了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电水联产。
10 从中温热源生成功率 CN200980109230.9 2009-02-06 CN101978139A 2011-02-16 I·K·史密斯; N·R·斯托希克
一种用于从范围为200℃至700℃的中温热源生成功率的方法和关联装置,与按照在相同温度凝结工作流体的兰金循环来操作的系统相比,其具有提高的效率。利用来自热源A(22)的热对锅炉(11)中的加热,以便生成干度的范围在0.10至0.90(10%至90%干燥)的湿润蒸汽,所述热源可以是废气(22)流。在正位移蒸汽膨胀器(21)(如双螺旋膨胀器)中膨胀湿润蒸汽,以生成功率。在范围为70℃至120℃的温度凝结膨胀的蒸汽,并且使凝结的蒸汽返回到锅炉。可以在有机兰金循环(22)的锅炉中凝结膨胀的蒸汽,以提供附加功率,或者通过与加热系统的加热器的热交换来提供组合的热和循环,由此进一步提高循环效率。
11 多循环发电热系统 CN200910090215.6 2009-07-31 CN101614139A 2009-12-30 王世英; 王恩岐
发明涉及多循环发电热系统。第一循环是改进的朗肯循环。其采用低沸点介质做冷源把做完功的蒸汽冷凝成水,低沸点介质冷量来源是该介质在第二循环膨胀单元做功发电降温。第二循环包括气化蒸发、膨胀做功降温、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功后直接变成液态或通过压缩机由气态变为液态或已达压缩功最小值的气态、被加压进入第二循环蒸发器吸收水蒸汽凝结潜热气化,再进入第二介质膨胀机做功。朗肯循环凝汽器中做完功的水蒸汽把潜热传给第二介质后冷凝成水。当第二循环不能把做完功的水蒸汽的潜热全部转化为功时采用第三介质进行第三循环。其原理同第二循环但第三介质是沸点更低的物质。本发明可提高凝汽式、抽凝式火力发电系统即朗肯循环的热效率。
12 将热转化成有用能量 CN97104976.9 1997-02-09 CN1165909A 1997-11-26 A·I·卡林纳; L·B·罗德斯
通过主流体(例如蒸汽)的多级膨胀,将主流体中的热转化成有用能量,利用主流体的热量使在分别的封闭回路中的多组分工质加热,和多组分工质的膨胀。蒸汽态的主流体在第一级膨胀器中膨胀,获得有用能量并生成部分膨胀后主流体流,然后将部分膨胀后主流体流分离成液体和蒸汽部分并分流在蒸汽流(在第二级膨胀器中膨胀)和另一主工质流(用于加热多组分工质流)。
13 蒸气驱动发动机 CN94193319.9 1994-08-09 CN1130932A 1996-09-11 里维恩·多米恩·文; 安德雷·雷蒙得·文森特
一种多级的蒸气驱动活塞发动机,该多级发动机可以作成一个单一的机组和装置。每一级具有其自身的单独的蒸气动源,而且在每一级中的流体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热/温度特性,使得第一发动机的余热可以用来驱动下一个发动机。
14 联合循环发电厂及用于操作此类联合循环发电厂的方法 CN201380017171.9 2013-03-22 CN104981587B 2017-05-03 H.李; T.努格罗霍; C.鲁奇特; C.佩德雷蒂
发明涉及一种联合循环发电厂(10a),其包括燃气涡轮(11a,b),其排出气体出口连接于余热回收蒸汽发生器(19),该余热回收蒸汽发生器(19)为/蒸汽循环(35)的一部分,由此为了在以基本负载操作时具有较大功率储备并且同时具有较高设计性能,燃气涡轮(11a)设计有用于功率增加的蒸汽喷射能(26)。为了在工厂以基本负载操作时以改进和优化的设计性能具有较大功率储备,燃气涡轮(11a)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器(15,16),以及用于向该燃气涡轮(11a,b)提供冷却空气的压缩机(12),该冷却空气从压缩机(12)抽取并且在至少一个冷却空气冷却器(17,18)中冷却下来。用于蒸汽喷射的蒸汽在所述冷却空气冷却器(17,18)中生成,由此所述蒸汽喷射到所述冷却空气冷却器(17,18)的空气侧入口或出口中,并且/或者直接喷射到所述至少一个燃烧器(15,16)中。余热回收蒸汽发生器(19)配备有补充焚烧(22,22'),其为至少单级补充焚烧(22)以在需要时增加高压蒸汽生产和向电网提供增加功率作为功率储备。
15 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建筑物钻桩装置 CN201610191113.3 2016-03-30 CN105840257A 2016-08-10 时建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建筑物钻桩装置,包括钻吊装置、平台、滚轮履带发动机能量回收装置,所述滚轮履带运动由发动机驱动,从而带动钻桩机整体前后运动;所述发动机尾气能量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发动机尾气的能量。该建筑物钻桩装置结构简单实用,钻桩效果好,移动性强,能量可二次利用,节能环保。
16 平行循环热发动机 CN201180062759.7 2011-11-28 CN103477035B 2016-08-10 T·J·黑尔德; M·L·弗米尔什; T·谢; J·D·米勒
热能转换循环、系统和设备,使用在废热流中串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器,和与废热交换器平行运行的多个热学循环,以使通过工作流体从废热流提取的热能最大。该平行循环在不同温度范围内操作,使用输出的功驱动工作流体。将工作流体质量管理系统整合入循环中或与循环连接。
17 往复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1610008226.5 2016-01-07 CN105443177A 2016-03-30 汤炎; 齐井文
发明揭示了一种往复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蒸发器、膨胀机、发电机油分离器冷凝器、液体循环泵、预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有烟气进口,并通过该烟气进口连接往复发动机,第一换热器还设有烟气出口;第二换热器设有分别与往复发动机连接的缸套进口、缸套水出口;蒸发器、膨胀机、油水分离器、冷凝器、液体泵、预热器依次连接,预热器连接蒸发器,膨胀机连接发电机;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蒸发器、预热器、循环泵依次连接,形成环路,载流介质在该环路内循环。本发明提出的往复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可利用往复发动机的余热发电,节能环保。
18 废热回收的系统及方法 CN201480031197.3 2014-05-09 CN105247174A 2016-01-13 P.S.哈克; M.A.勒哈; C.福格尔
提供了一种构造成将废热转换成机械能和/或电能的新颖兰金循环系统。一方面,由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包括:常规兰金循环系统的构件的新颖构造;管路、管道、加热器、膨胀器、换热器、冷凝器,以提供从废热源更有效的能量回收。一方面,兰金循环系统构造成使得初始的含有废热的流(16)用于使第一工作流体汽化,且所得的热耗尽的含有废热的流(17)和膨胀的第二汽化工作流体流的第一部分(14)用于增加在第二汽化工作流体流(25)的产生中由膨胀的第一汽化工作流体流(22)提供的热。该兰金循环系统适于使用超临界二作为工作流体。
19 蒸汽朗肯-低沸点工质朗肯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CN201310029384.5 2013-01-27 CN103089355B 2015-07-29 王海波
发明涉及一种蒸汽朗肯-低沸点工质朗肯联合循环发电装置,通过低沸点工质如氨蒸汽朗肯循环中的低沸点工质冷却蒸汽朗肯循环中的蒸汽,回收蒸汽朗肯循环中蒸汽的汽化潜热用于低沸点工质朗肯循环发电,从而将蒸汽朗肯-低沸点工质朗肯循环复合在一起,同时解决了低沸点工质朗肯循环回收烟气余热的安全难题,有效降低排烟温度并避免烟气的低温腐蚀,蒸汽朗肯循环系统的废气、、废汽余热可得到有效回收利用。本发明既可用于现有机组的节能改造,也可用于新建机组的设计、建造,特别适宜于缺水地区、缺电等地区的新建、扩建、改建发电机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显著。
20 能源设备 CN201280048084.5 2012-09-10 CN103857907A 2014-06-11 纳尼克·蒂拉特·穆尔詹达尼
发明提供了一种产生机械运动并通过媒质的膨胀和收缩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