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蒸汽机的三柱形转动机组 CN201610337155.3 2016-09-07 CN106050311A 2016-10-26 王振科
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机的三柱形转动机组,包括:支架、壳体、液体流管、加热缸、加热炉、三角柱形转子、转动器、散热柱、槽、进水口、出水口,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架上,壳体的正下方连接液体回流管的左端,液体回流管与壳体连通,壳体的右下方焊接一个加热缸,加热缸与壳体连通且与三角柱形转子形成一个气缸,液体回流管的右端与加热缸连通,加热缸底部的正下方有一个加热炉,三角柱形转子与壳体通过转动器连接,散热铜片焊接在壳体上,且散热铜片的下半部分焊接在壳体内部,水槽与壳体的上半部分连接,进水口与水槽的右边连通,出水口与水槽的左边连通,本发明具有降低热能损耗、减少噪音、提高发电效率等优点。
182 电动压缩机 CN201610168988.1 2016-03-23 CN106014912A 2016-10-12 木下雄介; 水藤健; 小出达也; 矢野顺也
一种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机构、电动达、逆变器、壳体以及罩,该罩安装于壳体,且在其与壳体之间收容逆变器。罩由金属制的构架部以及以包围构架部的表面的方式覆盖构架部的树脂部构成。构架部具有板状部以及从板状部的外周缘朝向壳体延伸的周壁部。周壁部在与板状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凹凸,该凹凸包括沿板状部的厚度方向凹下的凹部和沿板状部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凸部中的至少一方。上述凹凸与树脂部卡合。
183 涡旋压缩机 CN201480073796.1 2014-10-27 CN105960533A 2016-09-21 中野泰典; 长谷川修士; 中村聪
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通过焊接固定框架的涡旋压缩机中提高可靠性。涡旋压缩机具有:将工作流体密闭在内部的密闭容器;固定在该密闭容器内的框架;设有以螺旋状形成于固定在上述密闭容器内的固定侧台板上的固定侧螺旋体的固定涡盘;以及在回旋侧台板上设有与上述固定侧螺旋体啮合的回旋侧螺旋体且进行回旋移动的回旋涡盘,该涡旋压缩机中,上述框架具有:通过焊接与上述密闭容器进行固定的第一焊接点;对与设有上述回旋侧螺旋体的面相反的一侧的上述回旋侧台板的底面进行支承的回旋涡盘承接面;以及设于该回旋涡盘承接面与上述第一焊接点之间且面向上述密闭容器的内周的上述框架的外周部的框架外周槽部。
184 电动压缩机 CN201380020276.X 2013-03-25 CN104246223B 2016-08-24 阿部喜文; 小川信明; 草野清澄
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压缩机,包括:壳体,其内置有压缩机构部(4)、驱动压缩机构部(4)的电动机部、和驱动电动机部的逆变器(8),其中在壳体的表面设置有用于承受来自外部的冲击的被冲击部(3d),被冲击部(3d)仅设置在除内置有电动机部的部分和内置有逆变器(8)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由此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车辆碰撞时等高电压部因电动压缩机(1)的冲击载荷而露出,且不增加电动压缩机(1)的重量、外形和成本的电动压缩机(1)。
185 具有集成的限压螺杆 CN201080053531.7 2010-09-15 CN103026069B 2016-08-03 W.约伊斯特根
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壳体的螺杆泵,在泵壳体上形成用于安装泵的法兰段,并且具有集成的限压。根据本发明,在泵壳体的法兰段中的限压阀安装到这个泵壳体中。
186 电动涡旋压缩机 CN201480051292.X 2014-09-16 CN105683576A 2016-06-15 出口裕展
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涡旋压缩机,在具有达固定部与端盖一体化的壳体部件并且利用端盖支承摆动涡旋件的轴向负荷的电动涡旋压缩机中,减少端盖的变形。在电动涡旋压缩机中,在马达固定部(6a)的内周壁上在周向上交替配设有与电动马达(4)的定子(41)相接触的定子接触部(61)、与定子不接触的定子非接触部(62),在与定子接触部(61)在轴向上相对应的端盖(6b)的位置设有孔(63),防止因马达固定部(6a)扩径变形而端盖(6b)变形的不良问题。另外,将加强端盖(6b)的加强筋(65)设置在与定子非接触部(62)在轴向上相对应的端盖(6b)的位置,避免定子接触部(61)的变形经由加强筋(65)而对端盖(6b)造成影响。
187 压缩机、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以及器系统 CN201210104581.4 2012-04-10 CN103362807B 2016-06-08 魏会军; 李万涛
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以及器系统。本发明的压缩机包括:低压压缩组件;中压腔;低压腔排气流道;增组件;高压压缩组件;中压气体流道;高压腔排气流道;中压气体流道包括低压腔排气流道侧流道段和高压腔吸气流道侧流道段,其中,低压腔排气流道侧流道段的最小横截面积与高压腔吸气流道侧流道段的最小横截面积比在1.4至4之间。本发明的压缩机,冷媒的脉动和流速脉动都相对较小,可以提高第一级排气和第二级吸气饱满度,提高补气量,从而提高压缩机效率和能效,降低能耗。
188 电磁对应体叶轮对转流体机构及其热动系统 CN201510728928.6 2015-10-30 CN105569737A 2016-05-11 靳北彪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对应体叶轮对转流体机构,包括定子转子叶片和壳体,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设为电磁对应体,在所述壳体内至少两个所述定子设置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转子套装设置在所述定子外,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转子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子上的所述叶片旋转方向相反且构成工作级。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所述电磁对应体叶轮对转流体机构的热动系统。本发明中所公开的电磁对应体叶轮对转流体机构结构简单、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
189 电动涡旋压缩机 CN201480051287.9 2014-09-16 CN105556125A 2016-05-04 出口裕展
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涡旋压缩机,在采用使销卡合的结构作为摆动涡旋件的自转防止机构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销的安装精度并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在电动涡旋压缩机(1)中,壳体部件(达收纳壳体部件(6))一体地形成有固定电动马达(4)的马达固定部(6a)和端盖(6b),所述端盖(6b)支承摆动涡旋件(22)的轴向负荷,并且将驱动轴(14)支承为能够旋转,自转防止机构由在摆动涡旋件(22)的基板(22a)与端盖(6b)之间在周向上配设的多个销(51)、和与该销(51)卡合的多个圆筒状凹部(53)构成,将圆筒状凹部(53)形成在摆动涡旋件(22)的基板(22a)上,将销(51)固定在端盖(6b)上。
190 一种球塞径向多排列向心球滚动液压 CN201310362374.3 2013-08-20 CN103423079B 2016-04-13 曾江华; 骆如明
一种球塞径向多排列向心球滚动液压达,包括一配油件、一筒状的转子、一定子。本发明在高压的液压油作用下对转子产生转动矩,可根据输入的液压油流量以及压强输出对应的旋转动力,设计巧妙,活动部件之间润滑效果好,摩擦力小,能量转换效率高,能耗小,运行稳定可靠。
191 旋叶式压缩机 CN201280036407.9 2012-07-20 CN103703253B 2016-04-06 郭正命; 洪善宙; 林权洙; 申仁澈
发明涉及当转子旋转时,压缩室的体积减小的同时,压缩制冷剂等流体的旋叶式压缩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内周面具有由渐开线形态形成的压缩室,多个悬臂叶片与转子铰链结合,从而具有高的压缩效率,且在运转时防止产生噪音的旋叶式压缩机。
192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180022254.8 2011-11-16 CN102869887B 2016-03-09 山田定幸; 阪井学; 今西岳史; 作田淳
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通过使十字滑环(57)和旋转涡旋件(12)小型化而使压缩机构部(4)小型化,以一对涡旋件侧键部(57b)的间隙为涡旋件侧键槽部(12d)的宽度以上的方式,将一对涡旋件侧键部(57b)配置在从环部(57a)的直径线上相互错开的位置,以一对主轴承侧键部(57c)的间隙为主轴承侧键槽部(51a)的宽度以上的方式,将一对主轴承侧键部(57c)配置在从环部(57a)的直径线上相互错开的位置。
193 旋转式内燃机 CN201080063500.X 2010-12-14 CN102753800B 2016-01-20 斯蒂夫·赫布里克
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引擎,所述引擎具有转子(310),所述转子具有在室(360)中枢转的摇杆(370)。随着每一摇杆枢转,其使外曲柄轴(436)旋转。每一外曲柄轴具有与固定环形齿轮(620)啮合的正齿轮(450)。正齿轮的旋转引起所述齿轮及所述外曲柄轴围绕所述环形齿轮转动。这引起所述转子旋转。随着所述转子旋转,连续的室被定位在进气、压缩、点火及排气位置。在所述点火位置中点燃燃料会向内推动所述摇杆,以便旋转与所述摇杆相关联的所述外曲柄轴以引起所述转子旋转。
194 真空排气装置的联接结构和真空排气系统 CN201180055636.0 2011-11-16 CN103228921B 2015-11-25 铃木敏生; 田中智成; 柴山浩司; 冈本正智
真空排气装置的联接结构为分别包括室和划定所述泵室的壳体的真空排气装置的联接结构,所述联接结构包括:第一端面,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第二端面,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所述第二侧,以多个真空排气装置中设置于第一真空排气装置的所述第一端面与设置于所述第二真空排气装置的所述第二端面接触的方式,直接重叠配置所述第一真空排气装置的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真空排气装置的所述壳体,通过紧固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在所述第一真空排气装置的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真空排气装置的所述壳体之间气体可流通地联接所述第一真空排气装置和所述第二真空排气装置。
195 可调节的叶片 CN201510082130.9 2015-02-15 CN104863849A 2015-08-26 马克·里贝尔; 托马斯·古尔德
一种可调节的叶片(10),特别是油压泵,具有罐形壳体(12)以及具有在壳体(12)中可围绕转子轴线(16)旋转地被支承的、引导至少一个在径向上运动地被支承的叶片(22)的转子(18),其中,壳体(12)包括横向于转子轴线(16)的、第一启动面(24)以及第二启动面(26),用于连同叶片(22)的转子(18),其中,第二启动面(26)由壳体底部(30)形成,且其中,壳体(12)包括:在启动面(24,26)之间布置的、包围连同叶片(22)的转子(18)的、且横向于转子轴线(18)可调节的调节壳体(32),以及包围调节壳体(32)的基本壳体(44),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底部(30)中设置吸取入口(46)和压出口(48),且基本壳体(44)的轴向延伸部(A)大于调节壳体(32)的、转子(18)的和/或至少一个叶片(22)的轴向延伸部(A)。
196 机动车真空 CN201380060372.7 2013-10-25 CN104813032A 2015-07-29 弗雷迪·舍恩瓦尔德; 卡斯滕·什采斯尼; 本亚明·皮尔多克; 迪特马尔·默泽; 丹尼尔·齐尔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壳体面(8)的机动车真空泵,在所述泵壳体面上安装有声罩(30),所述声罩对消声体积限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泵壳体面(8)和声罩(30)之间设置有多功能的脱耦元件(20),所述脱耦元件除了隔声功能以外执行密封功能和功能。
197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CN201380058091.8 2013-10-07 CN104769283A 2015-07-08 服部诚; 浅井雅彦; 上谷洋行
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其结构为在主基板上的P-N端子直接连接电源侧电缆的连接器,因此可以简化直流电的输入系统,且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减轻施加于基板的应力,而防止基板或安装零部件的损伤。在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中,在逆变器装置(7)的主基板(20)上设置输入高电压的直流电力的P-N端子(24),通过在該P-N端子(20)插入设置在其一端的连接器可以连接电源侧电缆,并且夹着主基板(20)在P-N端子(24)的相反一侧,配设构成逆变器装置(7)的电气器件(18),由该电气器件(18)承受在插入连接器时施加到主基板(20)的应力。
198 气体压缩机 CN201110216994.7 2011-07-28 CN102536827B 2015-06-10 臼井启悟; 田中清贵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或抑制将液化了的制冷剂吸入到压缩机主体内、从而能够防止发生液体的压缩以及能够抑制届时产生异常噪声的气体压缩机。通过使前盖(12)的至少靠下侧的壁部(91b)在沿旋转轴(51)的深度方向上延伸,增大吸入腔室(34)的容量,因此即使在气体制冷剂发生了液化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吸入腔室(34)内的液面的高度上升,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液化了的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主体(60)内,从而能够防止发生液体的压缩以及能够抑制届时产生异常噪声。
199 电动压缩机 CN201380045496.8 2013-10-24 CN104603460A 2015-05-06 小林玄门; 西井伸之; 小川信明; 福本稔
一种电动压缩机,包括:密闭容器(103);对电动机部105进行驱动控制的电动机驱动电路部(201);形成于密闭容器(103)的贯通孔(120);配置于贯通孔(120)的密闭端子(207);将电动机部(105)和电动机驱动电路部(201)电连接的导电端子(301);在电动机部(104)的配线(306)上安装的连接端子(302);逆变器部;密闭端子(207),其配置于形成在密闭容器的贯通孔部(120),设置有由绝缘部件固定的导电端子(301);使导电端子(301)贯通的导电端子用插入孔(308);使配线(306)贯通的配线用插入孔(307);和收纳将导电端子(301)和连接端子(302)连接的端子连接部的罩壳(300),其中罩壳(300)通过将多个构成体组合而成为一体,多个构成体的对合面相互间设置有凹凸形状,在罩壳(300)设置有用于导电端子(301)插入的筒状构造(311),在配线用插入孔(307)的内表面形成有与配线(306)接触的凸构造(316)。
200 压缩机 CN201210025434.8 2012-02-06 CN102635552B 2015-05-06 铃木文博; 曾和真理; 城丸胜俊
压缩机(101)具备壳体(1),该壳体(1)一并包含:压缩机构(10A),其用于将吸入的流体进行压缩之后排出;以及中间冷却器板芯(32),其冷却排出了的流体并缓解压变动;壳体(1)具有气缸体(3),该气缸体(3)具备收容压缩机构(10A)的叶轮室(3A1)、收容中间冷却器板芯(32)的消音冷却室(31)、以及将叶轮室(3A1)与消音冷却室(31)连通的排出口(3D)而被一体形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