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平井分段压裂同井注采采油方法 CN201510506961.4 2015-08-17 CN105114048A 2015-12-02 李宾飞; 李兆敏; 叶金桥; 李松岩; 鹿腾
一种平井分段压裂同井注采采油方法,通过水平井分段压裂,在油层不同部位产生多条垂直于水平井筒的压裂裂缝,选取其中一条裂缝作为流体注入通道,与之相邻的两侧的裂缝作为原油采出通道,驱替原油沿所述位于中间的裂缝向两侧裂缝流动;结合双油管分段封隔技术,在水平井内将此裂缝与相邻的两个裂缝进行封隔,流体从中间裂缝注入,驱替原油至两侧相邻裂缝,流至水平井筒,产出液沿另一个油管通道产出井筒,从而在同一水平井内形成分段同井注采系统。
122 产油方法、系统和组合物 CN201480004991.9 2014-01-15 CN104919020A 2015-09-16 G·T·沙因; Y·斯威克; J·G·邵思维可
提供了应用包含表面活性剂液体、金属酸盐或碳酸氢盐、聚合物的油采收制剂从地层产油的方法、系统和组合物。
123 对被油污染的净化以及对此合适的装置 CN201380058880.1 2013-11-12 CN104837776A 2015-08-12 乌尔里希·博伊尔勒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油(8)(42)混合物(40)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混合物(40)被输送给具有带有薄膜(30)的超滤单元(52)的容器(48),并且向混合物(40)添加保护材料(50),该保护材料直接或者在与混合物(40)中的水进行化学反应之后将游离的油(8)作为薄膜(30)上的膜(62)从混合物中分离。用于开采和/或提炼石油(8)的被清洁的过程水因此从被石油(8)污染的过程水(42)中产生。在开采和/或提炼石油(8)时,清洁过的过程水(42)作为供给水和/或脱盐水使用或者用于重新注入到油田(5)中。清洁装置(64)基本上包括具有带有薄膜(30)的超滤单元(52),至容器(48)的供给管路(28)以及用于保护材料(50)的、在至薄膜(30)的流动路径(56)中的添加装置(27)。
124 特高含期油藏周期轮注变流线驱替方法 CN201410044940.0 2014-02-07 CN104832142A 2015-08-12 魏明; 赖书敏; 刘志宏; 黄迎松; 许强; 刘伟伟
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含期油藏周期轮注变流线驱替方法,包括:在基础注水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油水井之间的不同的关停方式,确定出不同的单一轮注模式,并对各种单一轮注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在单一轮注模式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单一轮注模式不同的组合顺序,进行相同小周期数的优化组合,得到不同组合轮注模式;在组合轮注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周期轮注方案设计;设计的各类周期轮注方案,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或者开辟先导试验区的方法进行周期轮注方案的优化筛选。该方法解决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注采井网长期固定,剩余油采用常规注采系统调配难以有效动用,如果大规模钻新井的井网调整方式,在特高含水期油井产量低,经济效益不合理的问题。
125 一种海上低渗油藏单井平行裂缝注采油方法 CN201510103213.1 2015-03-10 CN104818977A 2015-08-05 徐文江; 阎洪涛; 姜维东; 赵金洲; 李炎波; 王建丰
发明涉及一种海上低渗油藏单井平行裂缝注采油方法:一口单井由至少包括主井眼和处于储层中的两条采油分枝、一条注水分枝和一组相互平行的人工裂缝组成,所述的采油分枝和注水分枝均为水平井并沿地层最大主应方向延伸,注水分枝位于两条采油分枝之间,注水分枝和采油分枝实施分段压裂作业产生与井筒平行的人工裂缝;通过位于两条采油分枝之间的注水分枝实施注水作业,注入水进入人工裂缝后沿裂缝面扩散并进入地层;本发明在海上低渗油藏开发中增加控制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开发效果的作用是显著的。
126 一种油田注井的分层注水测调方法以及系统 CN201510083191.7 2015-02-15 CN104747146A 2015-07-01 王峰; 牟维海; 王军; 刘桂芹
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注井的分层注水测调方法以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地面编解码器将流量调节信号转换为第一压脉冲信号,并发送给地面脉冲器;通过地面脉冲器接收第一压力脉冲信号,并经过注入水传递第一压力脉冲信号;通过井下编解码器接收第一压力脉冲信号,并对第一压力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获得流量调节信号,并将流量调节信号发送给配水器;通过配水器接收流量调节信号,并根据流量调节信号对油田注水井的注水量进行闭环调节与测试,并在测试合格后将配水器测量到的实际注水量信号传递至显示终端。该方法无需人工现场操作,也不受井况、井场环境、季节等因素影响,实现了水量自动调节、信号双向无线传输,测试效率高。
127 一种过面积可调的过滤装置及调节方法 CN201310686038.4 2013-12-16 CN104712296A 2015-06-17 庞云伟; 李玲莉
发明公开了一种过面积可调的过滤装置及调节方法,包括外筒(1),外筒底部设有连接孔(3),外筒的圆周面设有沿圆周均布的三个过水孔(5);外筒内设有滤筒(2),滤筒底部设有连接柱(4),连接柱与外筒底部的连接孔连接;滤筒的圆周面设有沿圆周均布的三个滤孔(6),滤孔处设有滤网(7)。本发明外筒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三个过水孔,滤筒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三个滤孔,滤孔内设有滤网;通过改变外筒与滤筒之间的相对度来改变过水孔与滤筒的重叠面积,从而改变过滤装置的过水量,以满足每口井每层的吸水性需求。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方法方便实用。解决了现有技术现场割网不方便,割网操作不可恢复性的缺点。
128 多级分层注管柱及其工作方法 CN201310585664.4 2013-11-19 CN104653157A 2015-05-27 于九政; 曾亚勤; 郭方元; 巨亚锋; 刘显; 陈伟; 毕福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分层注管柱及其工作方法,是为提高配水器的测试调配成功率和效率而设计的。本管柱通过油管依次连接由各级逐级解封封隔器隔开的各级桥式同心配水器以及预置工作筒、双作用凡尔、筛管和丝堵。本管柱通过管柱连接入井、封隔器坐封、注水、验封、调节分层注水量和洗井等工艺步骤,实现封隔器逐级解封和配水器中心通道配水作业模式。本发明可实现多个封隔器从上至下的依次解封,能有效解决常规多级分注管柱起钻负荷大及作业险高的难题,满足水嘴关闭状态下的封隔器坐封需求,提高测调效率、成功率和测调精度,满足大斜度井、深井以及采出水回注井的多级分注要求。能在地面直读验封效果,验封效率及成功率高,资料数据可靠。
129 井注水防反吐器 CN201510063050.9 2015-02-08 CN104632155A 2015-05-20 孙爱军; 贾宏安; 郭林; 高建春; 王刚; 钟晓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所用的井注水防反吐器,是由三通组合体、凡尔体座、丝堵、顶帽、密封胶圈和球座构成,三通组合体的直通一端外螺接丝堵,丝堵的外端螺接顶帽,顶帽与丝堵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三通组合体的直通另一端连接固定注水管,注水管的内端设置有球座,三通组合体内设置有凡尔体座,凡尔体座与球座接触,封堵在中心孔处,三通组合体的直通开设有通孔与竖通连通;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油井注水作业时,水井注水反吐情形的发生。
130 一种用于斜注井配水器测调的爬行器 CN201410840414.5 2014-12-30 CN104632114A 2015-05-20 阚长宾; 于晓聪; 高立江; 汪小平; 胡昌蓬; 包琳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斜注井配水器测调的爬行器,包括:中心杆,两端分别与爬行控制电机外壳及电推杆电机的外壳连接;两个爬行臂,分别通过爬行臂连接轴与中心杆靠近爬行控制电机的一端连接;爬行臂上设置有多个爬行棘轮,爬行棘轮沿注水管柱的轴向并排设置在爬行臂上,相邻两个爬行棘轮之间通过一调节棘轮相互咬合;爬行控制电机,通过爬行电机锥形传动轴、万向传动轴及爬行轮传动轴与爬行臂上靠近爬行控制电机一侧的爬行棘轮连接;电推杆,套设于中心杆外,电推杆的一端与电推杆电机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电推杆导锥斜面;自适应弹簧,设置于电推杆电机与电推杆电机的外壳之间,带动电推杆电机沿注水管柱的轴向移动。
131 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 CN201310038604.0 2013-01-31 CN103104231B 2015-05-06 刘合; 裴晓含; 郑立臣; 孙福超
发明提出一种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器,所述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包括:外管;设置在所述外管中的调节套;连接在所述调节套下方的同心,所述同心阀的圆心与所述外管同心;出水口,贯穿所述外管的侧壁,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同心阀连接;密封段下段,设置在所述外管中,位于所述同心阀和所述出水口之下;桥式通道,设置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中并位于所述同心阀和所述密封段下段之外。本发明为满足桥式同心分层注水的单层测试提供必要条件,通过实现单层直接测试,提高测试精度。通过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及配套测调仪器的开发,解决了大斜度井的分注测试难题。
132 井厚层多段分层注水工艺管柱 CN201310520793.5 2013-10-29 CN104563984A 2015-04-29 姚斌; 王守虎; 张随望; 王薇; 王俊涛; 陆小兵; 高超君; 陈阵; 张建忠; 吴春生; 同松; 何汝贤; 隋蕾; 王勇; 宋昭杰; 王晓娥; 杨玲智; 郑自刚
发明公开了一种注井厚层多段分层注水工艺管柱,是为实现三段以上油田分层注水的开发而设计的。本工艺管柱主要由暂堵性可溶球座、机械定位器、多级下压上提式逐级解封封隔器和多级防窜防返吐配水器等工具组成,通过重复实施井口打压坐封、停注放压和下放工艺管柱后上提封隔器解封等工艺,实现三段以上油田分层注水的开发。本工艺管柱以下压上提式逐级解封封隔器解决分注时因解封载荷大而无法解封的问题,以机械定位器解决层内卡距小、层数多、管柱设计难而无法分注的问题,以暂堵性可溶球座及多级防窜防返吐配水器实现完井作业时的井口不返水和层间不水窜,达到安全环保要求。
133 一种数字式分注智能控制系统 CN201410802623.0 2014-12-22 CN104500009A 2015-04-08 王子建; 巨亚锋; 罗必林; 于九政; 毕福伟; 申晓莉
发明属于油气井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数字式分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油管和安装在油管上的数字式配水器,还包括地面控制器、试井车、电缆和井下控制器;所述地面控制器与试井车相接并设置在井外地面上,所述电缆的一端盘绕在试井车上,另一端与井下控制器连接,所述井下控制器活动置于油管内。该发明采用数字式配水器形成一种全新的注水调配模式,通过井下控制器和数字式配水器的无线对接方式,摆脱投捞仪器机械导向与侧向定位、堵塞器反复投放与打捞等作业工序,实现分层注水直读监测、智能配注和自动验封等功能,解决常规工艺在大斜度井、深井和采出水回注井精细化配水和测试调配的难题,提升精细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水平。
134 一种井下分注方法及分注管柱 CN201410634711.4 2014-11-10 CN104453808A 2015-03-25 沈威; 李景全; 马宏伟; 刘科伟; 王小勇; 刘继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分注方法及分注管柱。分注管柱中所有配器集中在顶部油层中,而向下部油层注水的下部配水器将通过分流装置来实现向下部油层中注水,这样注水过程中分注管柱将通过分流装置的延伸长度来适应不同注水层深度,实现多层分注的效果,同时有效控制配水器的下入深度,使得配水器在下入斜度较小或竖直的顶部油层后就能实现分注的效果,有效的防止了在大斜度井投捞测试时出现配水器芯子不到位、试井丝拉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投捞测试的成功率,并且由于配水器的下入位置更靠近井口,缩短了投捞测试仪器的下入时间,所以大大提高了投捞测试效率。
135 利用多段高压射流提高底水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方法 CN201410526663.7 2014-10-09 CN104405349A 2015-03-11 卢立泽; 蒋利平; 王贺华; 臧克一; 洪余刚; 李鑫; 刘榧; 黄凯; 黄海平; 孙照磊; 李建东; 张博; 杨鸿; 米中荣; 付辉; 桂碧雯; 张艺久; 符奇; 何巍; 杜新龙
发明公开了利用多段高压射流提高底水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方法,步骤一:选取底水油藏射流最佳区域;步骤二:确定射流油井井数,并对筛选的油井进行统计分类;步骤三:对筛选的油井开展底水锥进定量理论分析,采用一种改进的底水锥进模型新算法,获取单个油井进行采用高压水射流处理的最佳临界速度和避射高度参数;步骤四:依据油田油藏地质特点,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步骤五:根据理论计算最佳临界速度和避射高度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确定最佳高压水射流点位、射流方向和射流度等参数。
136 带油环凝析气藏水淹层油损失评价实验测试方法 CN201410524518.5 2014-10-08 CN104389592A 2015-03-04 伍帅; 周丽梅; 郭平; 杜建芬; 汪周华; 潘毅; 罗玉琼
发明公开了涉及底带油环凝析气藏水淹层油损失评价实验测试方法,包括:(1)配制注入水、地层原油、凝析气样品;(2)岩心取样与流程建立,采用调和平均方式将各岩心组合成长岩心;(3)底水带油环凝析气藏原始条件建立;(4)水体的建立,根据已知原始油气藏数据进行建立;(5)底水驱油损失评价,通过油、气、水三相饱和度数据建立公式计算油损失量;(6)根据含油饱和度数据绘制图形,结合油损失量计算公式可对底水带油环凝析气藏水淹层油损失情况以及气顶区的油环分布情况等作出定量评价。本发明建立了原始地层实际条件下底水带油环凝析气藏底水驱的物理模拟方案,为水淹层的油损失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实验测试方法。
137 固液耦合相似材料模拟注系统 CN201410452756.X 2014-09-09 CN104389591A 2015-03-04 连会青; 梁育龙; 赵启峰; 夏向学; 冉伟; 郑贵强; 李文
发明的一种固液耦合相似材料模拟注系统属于水文地质学与采矿学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模拟含水层子系统和注水子系统,所述的注水子系统给模拟含水层子系统注水,所述的模拟含水层子系统包括:砾石沙子结构,所述的砾石沙子结构中间开有一凹槽;所述的凹槽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与注水子系统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软管的另一头与2个第二软管连通,所述的第二软管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头;不透水层结构,所述的不透水层结构包裹在砾石沙子结构的外部;多个水压传感器。该系统具有能向含水层注入适量不同压条件下的承压水,而且能方便地观测到含水层运移情况,还可以测出含水层中各个点的水压。
138 一种非金属连续油管两层分注工艺管柱装置 CN201410713361.0 2014-12-01 CN104389563A 2015-03-04 胡美艳; 杨海恩; 唐凡; 张荣; 杨棠英; 张涛
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工业采油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金属连续油管两层分注工艺管柱装置,包括非金属连续油管、注入量调节装置,所述非金属连续油管内设有关于非金属连续油管中心对称的第一注通道和第二注水通道,第一注水通道和第二注水通道的始端均设有注入量调节装置,并均通过转换接头与注入量调节装置相连接。本发明的非金属连续油管两层分注工艺管柱装置,替代原来的用配水器进行分层注水的工艺,具有较好的防腐、防垢作用。因为流量的调节是在地面进行,因此省略了繁杂的井下测调工作,消除了测调作业中发生的井下事故,同时有效保证了各层有效的注入量。
139 一种两套管网注系统分压点确定方法 CN201310356640.1 2013-08-15 CN104373114A 2015-02-25 孙维超; 付国庆; 田君; 吴林勇; 吴清红; 张文龙; 郭煜; 袁慧英; 林春庆; 薛良玉
一种两套管网注系统分压点确定方法,属于油田注水技术领域。采集注水系统与所辖单井的技术参数:建立运行效率与分压点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得出运行效率与压、水量的关系函数;设定迭代模拟法计算分压点求算范围与求算步长;由于是确定分压点,因此该分压点的数值必然介于0与最高注水系统干压之间,故分压点求算范围确定为Pf.y.d∈(0,Pg.g);同时,为保证分压点求算精度,将求算步长确定为0.1MPa;将各参量值代入数学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得出η效的解集,并以此解集绘制η效的解集数据曲线,该曲线为抛物线型曲线;抛物线的顶点即为管网效率最高点,而与之相对应的压力点数值即为递导出的最佳分压点。
140 一种带保护机构的井下流量测试装置 CN201410634872.3 2014-11-12 CN104358560A 2015-02-18 巨亚锋; 罗必林; 杨海恩; 于九政; 毕福伟; 王子建; 申晓莉; 杨玲智
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带保护机构的井下流量测试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轴向通道,且其轴向通道内设有孔板,所述孔板左右的壳体上分别设有前取压口和后取压口,所述前取压口和后取压口上分别焊接有左右两个导压管,所述左右两个导压管分别连接左基座和右基座,所述左基座和右基座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有波纹管组件、单向组件和差压传感器组件,所述左基座和右基座上均设置有连通波纹管组件、单向阀组件和差压传感器组件的导压孔。该发明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抗干扰能强,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长期实现井下小流量的精确测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