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分层注层段配注量确定方法 CN201610438774.1 2016-06-20 CN105888633A 2016-08-24 冯其红; 王相; 张先敏; 陈红伟; 邢祥东; 胡鹏
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层注层段配注量确定方法。运用传统油藏工程方法,依据采出程度、存水率和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分层注水层段配注量,包括以下步骤:搜集与统计油藏的流体物性资料、分层注水层段划分组合以及划分层段个数、注水生产历史资料;计算各分层注水层段含水率达到98%时所需总注水量;用各分层注水层段含水率达到98%时所需总注水量减去累积已注水量,计算得到各分层注水层段累积欠注水量;确定各分层注水层段的配注量。本发明可快速确定合理层段配注量方案,确定分层注水层段配注量,可解决油、水井分层测试资料少、分层注水层段配注量难以确定的问题。
182 一种新型桥式同心配 CN201610367414.7 2016-05-30 CN105863586A 2016-08-17 王丽珺; 吴亚武; 崔亚莉; 张朋轩; 王玺; 尤小荣; 常军; 王宗磊; 李哲鑫;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桥式同心配器,包括上接头、连接套、主体和下接头,所述连接套与主体螺纹连接,主体与下接头螺纹连接,连接套与上接头螺纹连接,所述主体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导向筒,导向筒与主体之间设有凸形挡圈,导向筒内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一端通过梯形螺纹与主体的左端链接,所述主体内台阶孔上装有凹形挡圈;所述凹形挡圈右端设有固定水嘴,所述固定水嘴与主体上的出水孔相通,所述固定水嘴右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主体右端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挡销。本发明可以避免井下液体进入桥式同心配水器内,形成水垢等造成测调失败;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可靠且小扭矩测调的桥式同心配水器。
183 一种快速确定注井各小层井口注水启动压的方法 CN201610199788.2 2016-04-01 CN105804713A 2016-07-27 汤元春; 钱志鸿; 姚峰; 邓秀模; 朱伟民; 马惠
发明涉及油田开发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确定注井各小层井口注水启动压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注水井各小层两次吸水剖面测试的解释结果获取每个小层在两个不同日注水流量,不同注入压力下的日吸水量,对于每个小层分别用日吸水量为横作标,井口注水压力值为纵作坐标描点,然后将两次所描坐标点连接生成一直线即为该小层的注水指示曲线,所述注水指示曲线延长后与纵坐标的交点形成的截距即为该小层的井口注水启动压力。本发明的方法只需借助两次吸水剖面测试的解释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描点绘线,即可确定各小层的井口启动压力,适应性强、操作简单,投入少,并且可准确测出薄互层、不同深度的各小层注水的井口启动压力。
184 一种污回注干线交替式清垢的工艺方法 CN201610137976.2 2016-03-11 CN105804696A 2016-07-27 唐海; 何娟; 吕栋梁; 庞明越; 邱志利
发明公开一种污回注干线交替式清垢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收集施工需要的管线长度、管线内径、管线容积、管线结垢情况、施工压、施工排量;B、选取水罐车、水力车、热洗车、压车;C、将管线内的压力全部释放掉;D、通过压风车将管线内的水吹出;E、在管线内注入预置液;F、用清水将管线内的预置液清理出;G、在管线内注入Ⅰ级清洁液;H、然后再用清水将管线内的Ⅰ级清洁液清理出;I、在管线内注入Ⅱ级清洁液;J、后用清水将管线内的Ⅱ级清洁液全部清理出;K、根据管线结垢情况重复步骤G至J;L、在管线内吹入球,若出现压力急剧上升,则重复步骤G至J,若没有出现,则继续下一个步骤;M、顶替液冲洗管线。
185 一种小直径注井用的定压节流装置 CN201610277230.1 2016-05-01 CN105781508A 2016-07-20 崔洁; 王欣辉; 徐加军; 赵焕伟; 谢文献; 刘全国; 胡剑; 田冰; 巩同宇; 冯胜利; 贾贻勇; 宋广龙; 岑瑗瑗; 刘超
一种小直径注井用的定压节流装置,定压弹簧放入配水筒内,筛管的上部与配水筒的下部连接,球放入阀罩内,阀球落在阀孔上,锥形单流阀与阀罩的上部连接,锥形单流阀的底部有联通孔,阀罩的下部外套装活动密封圈后放入配水筒内,阀罩坐在定压弹簧的上端,配水筒的筒壁上安装水量控制孔板,水量控制孔板的中心有配水孔,上接头的下螺纹与配水筒的上部螺纹连接,上接头的上部有油管螺纹,上接头的底部有锥形孔,所述的锥形孔与锥形单流阀配合密封,水量控制孔板处于活动密封圈与所述的锥形孔与锥形单流阀的上部锥形面接触处之间,配水器和节流器合成一体,可以缩小外径,满足下入套管补贴后内径缩小的要求,能满足注水返洗井要求。
186 一种油井自动注控制器 CN201610116973.0 2016-03-01 CN105781507A 2016-07-20 于婷婷; 冷留方; 冷留福
发明公开了一种油井自动注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其第一信号输入端与A/D转换器连接,其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按扭板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D/A转换器连接,其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液晶显示器连接,第三信号输出端与存储器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压变送器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与电子流量计连接;所述D/A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与电压/电流芯片连接;本发明的控制器可根据供水压力和井口压力,及时调整注水的开启量,按技术要求注水。如果有压力突变,则进行报警,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漏水、堵塞和冻井问题,减少损失,节约人力资源。
187 优化用于累积液体注入的流量控制装置特性 CN201380080520.1 2013-11-15 CN105765160A 2016-07-13 A·菲利波夫; 卢建新; V·霍里科夫
所公开实施方案包括计算机实现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进行操作以确定注入井的流量控制装置特性,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特性沿生产井产生规定的均匀或不均匀的累积注入轮廓。
188 驱开发油藏驱替压梯度实时监测及调控方法 CN201510864126.8 2015-12-01 CN105715238A 2016-06-29 叶卫保; 温鸿滨; 田仲强; 马中跃
驱开发油藏驱替压梯度实时监测及调控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针对水驱开发油田,由于地层非均质的影响,注入水沿着油水井之间的优势通道窜流,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的问题,借助油田现有自动化平台提供的油水井生产参数,实时监测油水井间的驱替压力梯度,采用《PI决策技术辅助选井软件》,计算得到PI值、FD值,判断该井需要进行调剖;然后通过《油水井间驱替压力梯度分布计算软件》,计算得到测试油水井压力梯度分布值;根据不同压力梯度分布值设计可形成不同驱替压力梯度的堵剂、用量以及放置的不同地层部位,来调控驱替压力梯度,进而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地层原油采收率。
189 多级压裂平井缝间间隔注水吞吐采油方法 CN201610195661.3 2016-03-31 CN105696997A 2016-06-22 于海洋; 朱常玉; 程时清; 马恬
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压裂平井缝间间隔注水吞吐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水平井井筒进行分段压裂,形成多条垂直于水平井井筒的压裂裂缝;在每一条奇数级裂缝的位置分别设置单向,在每一条偶数级裂缝的位置分别设置配注阀;先利用天然能量开采一段时间,再利用间隔裂缝注水吞吐开采,自动关闭单向阀,自动开启配注阀,同时向油套环形空间内注水进行驱替,注入水进入偶数级裂缝;焖井后开井采油,自动开启单向阀,原油从奇数级裂缝产出并进入油管,置换出来的原油和注入水的混合物从偶数级裂缝产出并进入油套环形空间,继而进入油管产出。该方法提高了油井产量,减少了作业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90 一种套管补贴井用的配 CN201610277227.X 2016-05-01 CN105696987A 2016-06-22 崔洁; 袁杰; 谢文献; 赵焕伟; 胡剑; 刘全国; 贾贻勇; 田冰; 许建华; 孙雯; 杨忠男; 宋广龙; 苟振玉; 岑瑗瑗
一种套管补贴井用的配器,在配水芯子侧壁上安装两个水量控制孔板,在配水芯子上安装上密封圈、下密封圈,上密封圈处于所述的联通槽之下上水量控制孔板之上,下密封圈处于上水量控制孔板之下下水量控制孔板之上,配水芯子的下部连接密封接头,配水芯子投装在配水器主体内,上密封圈处于所述的外联通孔之上,下密封圈处于所述的外联通孔之下,配水器主体下部连接封隔器,此封隔器下于两个注水层之间,使上水量控制孔板流出的水注入到上注水层里,下水量控制孔板流出的水注入到下注水层里,实现一个配水器分注两上注水层,上水量控制孔板、下水量控制孔板上的孔径针对注水层的配注量选择不同的孔径,以实现两个层分别配水不同的注水量。
191 自流注一体化管柱及其操作工艺 CN201610054263.X 2016-01-27 CN105649585A 2016-06-08 李运柱; 吴继农; 黎瑶; 李伟; 吐尔逊江
发明涉及一种自流注一体化管柱及其操作工艺,属油田注水管柱技术领域。它由一体化侧孔注采、Y211封隔器、筛管丝堵和油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油管上装有Y211封隔器,Y211封隔器下部的油管上装有筛管丝堵,Y211封隔器上部的油管上装有一体化侧孔注采泵;所述的一体化侧孔注采泵的上部通过油管与采油井口连接,一体化侧孔注采泵的上柱塞通过抽油杆和光杆与地面抽油机设备连接。本发明将一口油井上部水层的水作为注水水源,对同一口油井的下部油层进行自流自注补充能量,经过注水闷井后,再原管柱进行放喷或机采,注水和采油交替进行,管柱一趟完成,提高原油采收率,减少了完善注水管网设备巨额投资的费用
192 一种分段注井中注水层段合理划分方法 CN201610150503.6 2016-03-16 CN105626010A 2016-06-01 崔传智; 杨勇; 王建; 刘维霞; 张世明; 王瑞; 吴义志; 盛倩; 徐建鹏; 刘力军
发明涉及针对注开发油藏在纵向上实现最大程度均衡驱替提供一种分段注水井中注水层段合理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计算各小层渗流阻。根据M个小层的静态参数:渗透率、原油粘度、油层宽度、油层厚度、含油条带长度和动态参数:剩余油饱和度计算M个小层的渗流阻力Ri;步骤(2)注水层段初步划分及段内渗流阻力级差计算;步骤(3)一级筛选,筛选出满足层段划分政策界限Xj<4.2(j=1,...,N)的方案,进入下一步筛选。若无满足条件的方案,则增加划分段数N=N+1,回到步骤(2);步骤(4)二级筛选,在一级筛选出的方案的基础上,筛选出段间隔层厚度大于2m的方案,进入下一步筛选;步骤(5)三级筛选,在二级筛选出的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各方案中各段内渗流阻力级差,计算各个方案中段内渗流阻力级差的方差,方差最小者为最优方案。
193 一种缝洞型酸盐岩油藏单井注替油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CN201510947003.0 2015-12-17 CN105626009A 2016-06-01 王代刚; 李勇; 李保柱; 张丽娟; 陈方方; 邓兴梁; 彭得兵; 王琦; 刘志良; 佘治成; 谭柱; 付冰
发明提供了一种缝洞型酸盐岩油藏单井注替油效果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等级模糊子集,定量表征各级评价因素的隶属度,获得隶属度矩阵S;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获得评判权重向量A;利用模糊变换数学模型对所述评判权重向量A和所述隶属度矩阵S进行计算,获得模糊综合评价的测度值向量B;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其中,所述等级模糊子集包括评价因素集U和评语集V;所述模糊变换数学模型对应的表达式为:b为隶属于第j等级评价效果的隶属度;ai为第i个评价因素的权重值;sij为第i个评价因素隶属于第j等级评价效果的隶属度;p为所述评价因素集U中评价因素的个数;m为评语集V的维数。
194 数字式分注智能自检装置及方法 CN201511015985.6 2015-12-30 CN105587299A 2016-05-18 王子建; 姚斌; 巨亚锋; 罗必林; 于九政; 毕福伟; 杨玲智; 胡改星; 申晓莉
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式分注智能装置及方法,包括油管,油管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上层配器、下层配水器,上层配水器内安装有上自检程序模、下层配水器内安装有下自检程序模块,油管上端安装有地面流量计,地面流量计位于分注井井口。上层配水器上设置有上配水器水嘴,下层配水器上设置有下配水器水嘴。能够定期自动检测、计量配水器过流量与配注规律,并通过地面流量计记录,为判断井下数字式智能配水器功能正常与否提供依据。本发明实现了自动检测配水器功能,由于配水器集成了自检程序,只需要定期执行自检程序,无需动用测井与井下测调,即可以从地面流量计显示的流量曲线判别配水器的各项功能正常与否。
195 用于驱替实验的动态可视化观测方法 CN201510887476.6 2015-12-07 CN105507882A 2016-04-20 孙晨; 李宜强; 陈建勋; 金楚逸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动态可视化观测方法,按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将模型下体加热,并将岩芯薄片压嵌在模型下体的中心部位,冷却固化;将模型上体与模型下体压合,并通过固定组件紧固在一起;将中间活塞容器Ⅰ和中间活塞容器Ⅱ并联在流体入装置与微观模型之间;向中间活塞容器Ⅰ中装入油,向中间活塞容器Ⅱ中装入驱油体系,通过六通开关向微观模型中注入油;通过六通阀的开关向已饱和的微观模型中注入驱油体系,并通过观测组件实时观测油运移规律和油水分布情况。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不同的岩芯薄片观测不同储层类型的油水动态运移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油藏开采和提高采收率的方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96 一种同心配聚器 CN201510657337.4 2015-10-13 CN105484714A 2016-04-13 宋祖厂; 赖学明; 盖旭波; 刘扬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心配聚器,所述同心配聚器包括:上接头;主体;定位台;芯;调节套;基座;下接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调节套与配聚器主通道同心,传递扭矩大,测试调配时对接成功率高;(2)同心配聚器侧向梭形槽的槽数连续可调,测试调配数据精度显著提高;(3)能够与目前先进的测调联动技术相配套,相比常规的丝起下投捞,工人劳动强度低,单井测调周期短,工作效率高;(4)采用梭形节流槽结构,在保证低粘损情况下,能够实现较大的节流压差。(5)完全打开后可进行调剖。
197 油藏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01511004115.9 2015-12-28 CN105422090A 2016-03-23 陈中红; 孙滕奎; 黄伟
发明涉及一种油藏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水动力油运聚模拟箱,水动力油运聚模拟箱通过水注入系统和水输出系统与供水池相连,形成闭合的环路;水动力油运聚模拟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地层体模拟器和位于地层模拟器两侧的两个蓄水箱;地层体模拟器的两侧面、蓄水箱与地层体模拟器连接的侧面均为防砂渗滤网;地层体模拟器的下端设有注油孔,第一蓄水箱的下端设有与水注入系统连接的注水孔,第二蓄水箱的下端设有与水输出系统连接的出水孔,在箱体上的相应位置分别设有注油孔、注水孔和出水孔。本发明以实现模拟水动力对油藏的影响过程,分析水动力油藏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深化对水动力油藏成因的认识,为含油盆地的油勘探提供依据。
198 用于驱替实验的动态可视化观测装置 CN201510887505.9 2015-12-07 CN105422079A 2016-03-23 李宜强; 孙晨; 崔洺珲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动态可视化观测装置,包括流体入装置、中间活塞容器Ⅰ、中间活塞容器Ⅱ、岩芯薄片、集液容器、动态可视化微观模型和观测组件,所述中间活塞容器Ⅰ和中间活塞容器Ⅱ并联在流体泵入装置与岩芯薄片之间,所述岩芯薄片放置在动态可视化微观模型的内部;微观模型由聚二甲基烷制成,模型上体中心两侧且与中心等距离的部位分别设置油注入口和液体排出口,模型下体的中心部位压嵌岩芯薄片,形成与岩芯薄片的形状和尺寸一致的凹槽。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模型下体加热软化固定岩芯薄片,通过不同的岩芯薄片观测不同储层类型的油水动态运移规律和分布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油藏开采和提高采收率的方案。
199 一种潜油电动往复吞吐采油装置 CN201511004225.5 2015-12-29 CN105422065A 2016-03-23 刘天宇; 甘庆明; 庞洁; 周志平; 黄伟; 张磊; 杨海涛; 辛宏; 魏韦; 呼苏娟
发明属于机械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潜油电动往复吞吐采油装置,包括用来实现注和采油通道相切换的井下自动注水开关(6)以及潜油电动往复泵;其中井下自动注水开关(6)上端出液口(9)与油管(4)连接,其下端进液口(10)与潜油电动往复泵的上端的出油口通过油管(4)连接。本发明不需要反复起下钻,较传统吞吐采油工艺相比,具有作业流程简便,施工效率高,安全环保险低等特点。而且,举升方式采用的“潜油电动往复泵(直线电机)”装置,减小了井下传动环节,消除了管杆偏磨,提高油井免修期,并适用于低液量井,可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200 特低渗透油藏或致密油藏的采油方法 CN201511032333.3 2015-12-31 CN105422057A 2016-03-23 王少军; 冉启全; 陈福利; 房平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特低渗透油藏或致密油藏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在平井套管完井后,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对储层进行分段压裂以形成N条与水平井连通的人工裂缝,其中第M条人工裂缝与第M+1条人工裂缝相邻,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M=1,2,3,4……N-1;第M条人工裂缝较第M+1条人工裂缝靠近水平井的井口;采用具有与油管相连接的封隔器的管柱将相邻的第1条人工裂缝与第2条人工裂缝之间的水平井的水平段坐封,通过套管向第1条人工裂缝中注水,通过油管进行采油,并且在采油完成后解封;将相邻的第M条人工裂缝与第M+1条人工裂缝之间的水平井进行坐封并且通过套管向第M条人工裂缝中进行注水后,通过油管进行采油。本方法能够通过一个水平井实现同井注水、同井采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