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基化产物和通过DMC催化剂制备它们的方法 CN201210156743.9 2012-05-18 CN102786678B 2016-01-20 F·舒伯特; W·克诺特
发明涉及烷基化产物和通过DMC催化剂制备它们的方法。具体地,涉及含有侧羟基或者带有侧C-C双键的新型烷氧基化产物,和使用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卤代氧化烯的烷氧基化反应和接着去除氯制备它们的方法。
2 光敏性可溶性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彩色光刻 CN201210292588.3 2012-08-16 CN102786631B 2014-05-14 李琳; 舒适; 孙雯雯; 赵明
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敏性可溶性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彩色光刻胶。本发明的光敏性碱可溶性树脂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该光敏性碱可溶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环乙烷与α-羟烷基苯发生共聚合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然后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与丙烯酸甘油酯、苯乙烯、来酸酐共聚合的产物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产物,将所述第二中间产物进行氧化处理,生成光敏性碱可溶性树脂。该光敏性碱可溶性树脂显影性能、柔性及反应活性均较高,用其制备的光刻胶,可用于制作彩色滤光片,所形成的图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式I
3 低聚环醚的解聚 CN200980162852.8 2009-12-11 CN102652132A 2012-08-29 罗伯特·B·奥斯本; 保罗·S·皮尔曼; 孙燕慧
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用于解聚由至少一种四氢呋喃和至少一种其它的环醚共聚得到的含有低聚环醚的混合物,以回收四氢呋喃单体
4 聚合物多元醇中取出并再生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方法 CN200380109669.4 2003-10-17 CN1318476C 2007-05-30 W·赫因兹; E·M·德克斯哈姆尔
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多元醇中取出和再生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方法。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或之后将可溶于多元醇的聚合物酸引入多元醇中。聚合物酸与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反应从而使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和聚合物酸在多元醇中形成附聚物。所述附聚物容易地例如经由过滤从多元醇中分离。然后可以使用酸溶液再生回收的附聚DMC催化剂。
5 着色剂相容性涂料用合成增稠剂 CN200580002055.5 2005-01-07 CN1946815A 2007-04-11 基里尔·N·巴基夫; 陆德凯; 黄迎捷; 阮清溪; 杰弗里·K·波利蒂斯
一种合成聚合物,其具有烷基或芳基化合物的疏物嵌段的水溶性或水溶胀性聚合物骨架和端基和/或中间基团,所述疏水物包含可聚合环状单体或可聚合双键(或烯)基团或他们的衍生物。所述疏水物嵌段由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疏水物单元组成。这些合成聚合物被用作流变改性剂,尤其是用于乳胶涂料中。
6 降低羟基官能的聚醚中丙烯基多醚含量的方法 CN91104708.5 1991-07-12 CN1058220A 1992-01-29 约·查微恣; 科·A·麦克库尔; 雷·A·泼里皮恣; 番·A·根特; 里·N·吉尔斯托
在羟基官能的聚醚中降低丙烯基多醚含量的方法,包括:(1)在足以使至少一部分丙烯基多醚转化为丙的反应条件下,使一种含丙烯基多醚和的中性羟基官能的聚醚与一种溶于该羟基官能的聚醚的酸催化剂接触,(2)使步骤(1)的产物与环化合物接触以基本上清除掉酸催化剂,以及(3)汽提步骤(2)的产物以基本上除去环氧化合物和丙醛。由于所得羟基官能的聚醚中丙烯基多醚的含量下降,因此可用于制备减小了脱色可能性的聚泡沫
7 一种全氟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方法 CN201710568465.0 2017-07-13 CN107266672A 2017-10-20 徐志远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方法,属于全氟聚醚润滑油合成领域。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合成全氟聚醚酰氟;(2)脱羰基封端合成全氟聚醚油。本方法可以使全氟聚醚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具有较高的平均的相对分子质量,经过封端后可以得到稳定性、抗化性等性能较高的全氟聚醚油;本方法在合成全氟聚醚过程中,并不加入稀释剂,使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在封端反应中不使用贵重过渡金属卤盐或较危险的五氟化锑作为脱羰基催化剂,改为常规的硝酸盐,成本较低,回收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同时,与常规生产工艺在-30℃~-60℃进行相比,本方法在0℃~-30℃进行反应,在产出量相同情况下,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8 制备多元醇的方法 CN200810144992.X 2008-08-18 CN101367926B 2015-09-16 K·洛伦茨; A·沃纳; M·艾克曼
发明提供制备多元醇的方法,即制备多元醇的简单方法及可以由该简单方法得到的多元醇。这些多元醇包括聚醚多元醇和聚醚酯多元醇。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制备聚酯的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
9 低聚环醚的解聚 CN200980162852.8 2009-12-11 CN102652132B 2015-03-25 罗伯特·B·奥斯本; 保罗·S·皮尔曼; 孙燕慧
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用于解聚由至少一种四氢呋喃和至少一种其它的环醚共聚得到的含有低聚环醚的混合物,以回收四氢呋喃单体
10 光敏性可溶性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彩色光刻 CN201210292588.3 2012-08-16 CN102786631A 2012-11-21 李琳; 舒适; 孙雯雯; 赵明
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敏性可溶性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彩色光刻胶。本发明的光敏性碱可溶性树脂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该光敏性碱可溶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环乙烷与α-羟烷基苯发生共聚合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然后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与丙烯酸甘油酯、苯乙烯、来酸酐共聚合的产物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产物,将所述第二中间产物进行氧化处理,生成光敏性碱可溶性树脂。该光敏性碱可溶性树脂显影性能、柔性及反应活性均较高,用其制备的光刻胶,可用于制作彩色滤光片,所形成的图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式I
11 放射状多支链聚合物及使用该聚合物的多孔膜 CN200480029766.7 2004-10-08 CN100497433C 2009-06-10 郑宰昊; 姜贵权; 高敏镇; 姜晶元; 文明善; 金秉鲁; 崔范圭; 姜旲昊; 孙祯晚
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放射状多支链聚合物。该放射状多支链聚合物包括侧链在至少三个位置键合到其上的中心分子并且具有500~100,000的平均分子量,所述的侧链选自包括聚化烯、聚丙烯酸酯、聚酯、聚酰胺及其衍生物的组。该放射状多支链聚合物用于制备低介电绝缘膜,从而提供具有易于控制的微孔的低介电绝缘膜。
12 制备多元醇的方法 CN200810144992.X 2008-08-18 CN101367926A 2009-02-18 K·洛伦茨; A·沃纳; M·艾克曼
发明提供制备多元醇的方法,即制备多元醇的简单方法及可以由该简单方法得到的多元醇。这些多元醇包括聚醚多元醇和聚醚酯多元醇。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制备聚酯的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
13 着色剂相容性涂料用合成增稠剂 CN200580002055.5 2005-01-07 CN1946815B 2015-06-17 基里尔·N·巴基夫; 陆德凯; 黄迎捷; 阮清溪; 杰弗里·K·波利蒂斯
一种合成聚合物,其具有烷基或芳基化合物的疏物嵌段的水溶性或水溶胀性聚合物骨架和端基和/或中间基团,所述疏水物包含可聚合环状单体或可聚合双键(或烯)基团或他们的衍生物。所述疏水物嵌段由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疏水物单元组成。这些合成聚合物被用作流变改性剂,尤其是用于乳胶涂料中。
14 制备高纯度单羧酸类全氟聚醚的方法 CN200780021322.2 2007-04-03 CN101466769B 2013-07-31 G·马乔尼; U·德帕托; P·A·瓜达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数均分子量在180-8,000范围内的式A-O-(RF)z-(CFY)t-C(O)OX(I)的单羧酸类全氟聚醚的方法,其中X为H、C1-C10烷基或芳基;Y=F、CF3;t=1、2或3;A为C1-C4全氟烷基端基;z=0或1;RF为全氟化烯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一次或多次蒸馏式T-O-(RF)z-T′(II)的全氟聚醚(PFPE),其中:z和RF如上所定义;T、T′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包含酰基氟或羰基的官能端基和非官能端基,以得到一个式(II)PFPE馏份,其中组分的最小分子量与最大分子量之差低于或等于600;b)部分氟化a)中得到的馏份;c)酯化c1)和/或解c2)b)中得到的混合物;d)蒸馏c2)或c1)中得到的产物。
15 基化产物和通过DMC催化剂制备它们的方法 CN201210156743.9 2012-05-18 CN102786678A 2012-11-21 F·舒伯特; W·克诺特
发明涉及烷基化产物和通过DMC催化剂制备它们的方法。具体地,涉及含有侧羟基或者带有侧C-C双键的新型烷氧基化产物,和使用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卤代氧化烯的烷氧基化反应和接着去除氯制备它们的方法。
16 制备高纯度单羧酸类全氟聚醚的方法 CN200780021322.2 2007-04-03 CN101466769A 2009-06-24 G·马乔尼; U·德帕托; P·A·瓜达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数均分子量在180-8,000范围内的式A-O-(RF)z-(CFY)t-C(O)OX(I)的单羧酸类全氟聚醚的方法,其中X为H、C1-C10烷基或芳基;Y=F、CF3;t=1、2或3;A为C1-C4全氟烷基端基;z=0或1;RF为全氟化烯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一次或多次蒸馏式T-O-(RF)z-T′(II)的全氟聚醚(PFPE),其中:z和RF如上所定义;T、T′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包含酰基氟或羰基的官能端基和非官能端基,以得到一个式(II)PFPE馏份,其中组分的最小分子量与最大分子量之差低于或等于600;b)部分氟化a)中得到的馏份;c)酯化c1)和/或解c2)b)中得到的混合物;d)蒸馏c2)或c1)中得到的产物。
17 放射状多支链聚合物及使用该聚合物的多孔膜 CN200480029766.7 2004-10-08 CN1867604A 2006-11-22 郑宰昊; 姜贵权; 高敏镇; 姜晶元; 文明善; 金秉鲁; 崔范圭; 姜旲昊; 孙祯晚
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放射状多支链聚合物。该放射状多支链聚合物包括侧链在至少三个位置键合到其上的中心分子并且具有500~100,000的平均分子量,所述的侧链选自包括聚化烯、聚丙烯酸酯、聚酯、聚酰胺及其衍生物的组。该放射状多支链聚合物用于制备低介电绝缘膜,从而提供具有易于控制的微孔的低介电绝缘膜。
18 聚合物多元醇中取出并再生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方法 CN200380109669.4 2003-10-17 CN1747983A 2006-03-15 W·赫因兹; E·M·德克斯哈姆尔
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多元醇中取出和再生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方法。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或之后将可溶于多元醇的聚合物酸引入多元醇中。聚合物酸与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反应从而使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和聚合物酸在多元醇中形成附聚物。所述附聚物容易地例如经由过滤从多元醇中分离。然后可以使用酸溶液再生回收的附聚DMC催化剂。
19 降低羟基官能的聚醚中丙烯基多醚含量的方法 CN91104708.5 1991-07-12 CN1031584C 1996-04-17 约·查微恣; 科·A·麦克库尔; 雷·A·泼里皮恣; 番·A·根特; 里·N·吉尔斯托
在羟基官能的聚醚中降低丙烯基多醚含量的方法,包括:(1)在足以使至少一部分丙烯基多醚转化为丙的反应条件下,使一种含丙烯基多醚和的中性羟基官能的聚醚与一种溶于该羟基官能的聚醚的酸催化剂接触,(2)使步骤(1)的产物与环化合物接触以基本上清除掉酸催化剂,以及(3)汽提步骤(2)的产物以基本上除去环氧化合物和丙醛。由于所得羟基官能的聚醚中丙烯基多醚的含量下降,因此可用于制备减小了脱色可能性的聚泡沫
20 THE SELECTIVE AND SPECIFIC PREPARATION OF DISCRETE PEG COMPOUNDS PCT/US2004004274 2004-02-13 WO2004073620A2 2004-09-02 DAVIS PAUL D; CRAPPS EDWARD C
Aspec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directed to novel methods for making discrete polyethylene compounds selectively and specifically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ethylene oxide units. Methods which can be used to build up larger dPEG compounds (a) containing a wider range of utility to make useful homoand heterofunctional and branched species, and (b) under reaction configurations and conditions that are milder, more efficient, more diverse in terms of incorporating useful functionality, more controllable, and more versatile then any conventional method reported in the art to date. In additio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invention allow for processes that allow for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purify the intermediates or final product mixtures, making these methods useful for commerial manufacturing dPEGs. Protecting groups and functional groups can be designed to make purification at large scale a practical reality. The novel dPEG products form the compositional and material basis for making other novel compounds of valuabl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diagnostics and therapeutics, amongst others.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