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提示机动车礼让系统

申请号 CN201810195173.1 申请日 2018-03-09 公开(公告)号 CN108411810B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申请人 管家依; 发明人 管家依;
摘要 斑 马 线提示机动车礼让系统,包括一开发板,在斑马线横向两侧设置可分段控制点亮及熄灭的 LED灯 带,在一侧马路牙边上设置摄像头,将LED灯带的 控制器 、摄像头与开发板相连;在开发板程序中预先记录斑马线横跨马路的长度,每条斑马线至马路两侧马路牙边的距离;设立行人轨迹追踪模 块 用于追踪行人行进轨迹并生成行走数据及行走方向;将持续追踪形成的数据及行走方向时时向控制器传送,从而达到LED灯带的带段根据数据进行点亮及熄灭操作。本 发明 使得机动车司机在视线遮挡或处于盲区状态下眼观前方即可获知车辆前方是否处于安全通过状态,为等待车辆提供是否可以通行的 信号 ,辅助机动车实现安全的礼让斑马线,保证机动车司机文明礼让的意愿。
权利要求

1.斑线提示机动车礼让系统,包括一开发板,其特征在于:
在斑马线横向两侧设置可分段控制点亮及熄灭的LED灯带,在斑马线一侧马路牙边上设置一摄像头用于监视整个斑马线范围,再将LED灯带的控制器、摄像头与开发板相连;
在开发板程序中预先记录斑马线横跨马路的长度,及记录每条斑马线至马路两侧马路牙边的距离;在程序中设立通过人体脸部或头部识别以及结合度计算分析其所处位置的行人轨迹追踪模用于追踪行人行进轨迹并生成行走数据及行走方向;再将持续追踪形成的数据及行走方向时时向控制器传送,从而达到LED灯带的带段根据数据对应单个行人行进方向进行点亮及熄灭操作,LED灯带的带段根据数据对应多个以上行人依据行进方向所得出的并集或非并集进行点亮及熄灭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马线提示机动车礼让系统,其特征在于:LED灯带设于防凹槽内,其防水凹槽上方设有亚克罩,亚克力罩内设有折射光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马线提示机动车礼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斑马线两侧马路牙边设置待过斑马线的待过区,在待过区表面涂有标识。

说明书全文

线提示机动车礼让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具体涉及斑马线提示机动车礼让系统,属于IPC分类第E01F、G08G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机动车在斑马线前需礼让行人先行通过,斑马线是行人行走的路权,是一条“安全线”,“生命线”。
[0003] 但在多数情况下,机动车司机在斑马线前停车之后还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交通法规定,机动车需在行人通过车辆正前方后,方可行驶通过斑马线,而如果斑马线过长,或司机的视线因为位置关系存在一定的盲区、或者视线被其他物体遮挡,那么当前方行人通过之后,司机启动车辆驶入斑马线,此时一行人刚好从侧边行来,这样就会造成不礼让行人的行为,如被抓拍,则会扣分以及罚款,对于机动车司机而言,这是非常冤枉的一件事。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机动车司机在行进斑马线时,不好确认当前行人是否已经全部通过斑马线,车辆前方驶进斑马线是否安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斑马线提示机动车礼让系统。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斑马线提示机动车礼让系统,包括一开发板,其特征在于:
[0007] 在斑马线横向两侧设置可分段控制点亮及熄灭的LED灯带,在斑马线一侧马路牙边上设置一摄像头用于监视整个斑马线范围,再将LED灯带的控制器、摄像头与开发板相连;
[0008] 在开发板程序中预先记录斑马线横跨马路的长度,及记录每条斑马线至马路两侧马路牙边的距离;在程序中设立行人轨迹追踪模用于追踪行人行进轨迹并生成行走数据及行走方向;再将持续追踪形成的数据及行走方向时时向控制器传送,从而达到LED灯带的带段根据数据进行点亮及熄灭操作。
[0009] LED灯带设于防凹槽内,其防水凹槽上方设有亚克罩,亚克力罩内设有折射光珊。
[0010] 在斑马线两侧马路牙边设置待过斑马线的待过区,在待过区表面涂有标识。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 本发明通过行人进入斑马线区域时点亮剩余距离的LED灯带,在行人行进时熄灭行进范围所对应LED灯带的带段,使得机动车司机在视线遮挡或处于盲区状态下眼观前方即可获知车辆前方是否处于安全通过状态,为等待车辆提供是否可以通行的信号,辅助机动车实现安全的礼让斑马线,保证机动车司机文明礼让的意愿。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参考图;
[0014] 图2是本发明所述LED灯带埋设于斑马线上的剖面结构参考图;
[0015]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框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0017] 参阅图1至图3,斑马线提示机动车礼让系统,包括一开发板1,在斑马线2横向两侧设置可分段控制点亮及熄灭的LED灯带3,在斑马线2一侧马路牙边4上设置一摄像头5用于监视整个斑马线2范围,再将LED灯带3的控制器6、摄像头5与开发板1相连;
[0018] 在本发明中,摄像头5所监视的斑马线2范围包括整个横跨马路的斑马线以及靠近马路两侧的马路牙边。所述摄像头5设置于一路杆上,整个系统的可由安装于路杆上方的太阳能供电设备13供电,也可以由市政或交通系统埋线供电。
[0019] 在开发板1程序7中预先记录斑马线2横跨马路的长度,及记录每条斑马线至马路两侧马路牙边4的距离;在程序7中设立行人轨迹追踪模块8用于追踪行人行进轨迹并生成行走数据及行走方向;再将持续追踪形成的数据及行走方向时时向控制器6传送,从而达到LED灯带3的带段根据数据进行点亮及熄灭操作。
[0020] 所述轨迹追踪模块8具有人体脸部或头部识别功能。
[0021] 在本发明中,行人轨迹追踪模块8以斑马线识别为基础,行人踩至斑马线后再通过人体脸部或头部识别以及结合度计算,分析其行人所处的正确位置,再结合斑马线来实现行人运态追踪,因此并不会因为摄像头5的设置以及物体透视原理而存在误识的情况。
[0022] 在每条斑马线至马路两侧马路牙边的距离已知的情况下,如摄像头5高于路面10米,行人的脚和头部遮挡住了两条斑马线,且两条斑马线距离摄像头5所在一侧马路牙边的距离分别是5米以及8米,经过行人行进时动态分析后,再结合摄像头与该两条斑马线的角度,在行人行进时,两条斑马线距离摄像头5所在一侧马路牙边的距离变化速度如果过快,即脚部行进了1米,而头部对应的8米的斑马线其行进了1米5,此时可以确定其是头部,而非脚部,这样就可以得出以脚部为主的行人所处的正确位置。
[0023] 本发明的实现原理如下:
[0024] 继续参阅图1,图1摄像头5所延伸的虚线是摄像头5所要监视斑马线的范围。行人A从马路牙边O向马路牙边P行进,摄像头5将视频画面输入开发板1内,开发板1内的程序7对其画面进行分析,运行轨迹追踪模块8对行人A识别以及追踪,得出其向马路牙边P行进,其当前所踩斑马线至马路牙边P的距离,将数据向控制器6传送,控制器6控制该行人所踩斑马线至马路牙边P的距离范围内所对应的LED灯带带段点亮,而行人A至马路牙边O的距离范围内所对应的LED灯带带段熄灭。并且经持续的数据及行走方向传送至控制器6,控制器6同步动态的控制行人A向马路牙边P行进的范围对应LED灯带带段的熄灭。
[0025] 而在行人B面向行人A在斑马线上行进时,视频画面输入开发板1内,开发板1内的程序7对其画面进行分析,运行轨迹追踪模块8会根据识别以及追踪,得出两个行人的数据以及两个行人的行进方向,如行人A行向马路牙边P,行人B行向马路牙边O,此时,程序生成两条独立数据,并根据行人A至P的AP距离与行人B到O的BO距离,在整个斑马线长度内,将对应控制器6控制LED灯带需要点亮的带段进行并集计算,如存在并集,整条LED灯带控制为点亮。
[0026] 如行人A过了行人B,两者的数据在整个斑马线长度内,并不存在并集,将整个斑马线长度减去各自向行进方向马路牙边的距离,得到的路段,即行人A与行人B背对背之间的路段所对应的控制器6控制LED灯带的带段为熄灭,并且动态的追踪两者之间的LED灯带的带段持续熄灭。
[0027] 而如果行人A与行人B是同向而行,程序也是生成两条数据,但程序最后选择两条数据在整个斑马线长度内剩余路段最长的为主,即行人A与行人B同时向马路牙边P行进,而行人A落后于行人B,那么控制器6接收到的数据只是行人A的数据,行人A后方所对应的LED灯带的带段熄灭,行人A前方不管其与行人B之间有多少距离,其行人A至马路牙边P所对应的灯带还是点亮。
[0028] 当行人A追上行人B,并且行人B开始落后于行人A,此时控制器6接收到的数据就变成行人B的,所控制的LED灯带的带段的点亮以及熄灭也是以行人B为主。
[0029] 当行人超过两人甚至是在两人以上时,整个程序的计算方法与上述方式相同。
[0030]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就可以通过LED灯带带段的点亮以及熄灭明了前方斑马线是否可以安全通行,而行人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情况下也应遵守过马路与不过马路时进入斑马线区域的重要性,因为在前方行人过斑马线时,其后方的LED灯带带段会熄灭,而如果此时并没有跟上进入斑马线区域,其熄灭的范围对应的机动车可能就会从前方斑马线通过,因此如未及时赶上,在机动车纷纷开始驶入斑马线时,就需要小心的先进入摄像头所监视的范围边缘,使得LED灯带亮起,这样就可以给予后方机动车以提示,等到机动车开始停止后再从斑马线上通过。
[003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LED灯带的亮起及熄灭是方便机动车司机在视线遮挡以及处于盲区时辅助,也可以是机动车在道路上靠近斑马线行进时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做为司机视线很明确的情况下,对于从远处奔来,或者很明显有过斑马线意愿的行人,均可以在前方LED灯带带段熄灭后再等待一会儿时间。等该行人是否进入本系统摄像头所监视的范围确认后再安全驶入斑马线。
[0032] 进一步,针对实施方式的改进,LED灯带3设于防水凹槽9内,其防水凹槽9上方设有亚克力罩10,亚克力罩10内设有折射光珊11。
[0033] 在本发明中,所述亚克力罩10具有较强的硬度可经受住车辆的重量,其内所设的折射栏珊11可将LED灯带3所发出的光折射到机动车司机行驶时可见范围之内。
[0034] 进一步,针对实施方式的改进,在斑马线2两侧马路牙边4设置待过斑马线的待过区12,在待过区12表面涂有标识。所述标识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起到给予摄像头5信号作用。
[0035] 这里摄像头5是设于斑马线2的一侧,因此会存在对对面的待过区12存在严重透视的情况,也就是说,当行人行走至斑马线2上时,其行人的头部会存在挡住对面待过区12表面所涂的标识,那么在视频输入面画经程序识别时,可以增加待过区12所涂标识做为与每个斑马线一样的识别记录,再通过人体面部或头部的识别加以确认。当然这里还存在一行人在待过区12内,而另一行人的头部刚好在透视情况下挡住该行人在待过区12所站在标识上的脚部,也就是说程序可能只识别了在斑马线内行进的行人,而并没有识别到在待过区12内行人的信息,在这里,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增加摄像头5的高度,用于克服对对面待过区的透视影响,另一种就是在对方待过区12旁再增加一摄像头,通过两侧视频识别对比即可区分两位行人的位置。
[0036] 当然,通过人体面部以及头部识别在程序的改进,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0037] 另外,在本发明中,经对比确认后,确认确实是行人站在待区过12内,程序7内的行人轨迹追踪模块8判断该行人已经进入斑马线2范围,此行人的轨迹即为零,也就是初始化为零,相应的将数据传送至控制器6,使得控制器6控制该行人前方至对面马路牙边距离之间的LED灯带3点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