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

申请号 CN202211444425.2 申请日 2022-11-18 公开(公告)号 CN118057720A 公开(公告)日 2024-05-21
申请人 南京恒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献坤;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包括配电底盘、控 制模 块 、I/O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各个模块集中布局于配电盘上,且模块之间通过 导线 连接, 控制模块 的输出端与I/O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发明采用了独立自主的 硬件 控制单元,即由 控制器 独立控制硬件核心装置,集成度更高,与工控机通过总线通信,相当于进行了硬件隔离,可避免上位机故障造成核心硬件损坏,控制器可对硬件部分有效进行自我保护。
权利要求

1.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底盘、控制模、I/O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各个模块集中布局于配电盘上,且模块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I/O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指示灯和传感器,控制器通过采用总线的通信模块与工控机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指示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器和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MC9S12G192‑100LQFP的芯片U3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301的76引脚连接有电容C306,电容C306连接有电解电容C307,电解电容C307连接有电解电容C308,电解电容C308连接有电容C304,电容C304连接有电容C3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采用型号为VID66‑06的芯片U7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701的1引脚连接有电容C701,电容C701连接有电容C703,芯片U701的15引脚连接有电容C702,芯片U701通过引脚与M1、M2、M3和M4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芯片U101,芯片U101的1引脚连接有电容C102和电解电容C101,电解电容C101连接有电解电容C001,电解电容C001连接有二极管D104,二极管D14连接有集成模块Q102,集成模块Q102的4引脚连接有二极管D103,二极管D103连接有三极管Q101,三极管Q101连接有二极管D101和电阻R101,二极管D101连接有熔断F101,电阻R101连接有二极管D102,二极管D102连接有电阻R01,电阻R01连接有电阻R02,电阻R02连接有电阻R103,电阻R103连接有三极管Q103,三极管Q103连接有二极管D107、电阻R105和电阻R104,二极管D107连接有电阻R19,电阻R104连接有电阻R107,电阻R105连接有电阻R106,电阻R106连接有电阻R108,电阻R108连接有二极管D108,
芯片U101的2引脚连接有二极管D105和电感L101,电感L101连接有电解电容C103,电解电容103连接有电解电容C104,电解电容C104连接有电解电容C105,电解电容C105连接有二极管D106,二极管D106连接有电容C106,电容C106连接有电容C10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O模块包括型号为ULN2003的芯片U501,芯片U501的16引脚连接有电阻R04,电阻R04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08,发光二极管D608连接有电阻R620和二极管D6008,二极管D6008连接有电阻R05,芯片U501的15引脚连接有电阻R06,电阻R06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09,发光二极管D609连接有电阻R623和二极管D6009,二极管D6009连接有电阻R07,
芯片U501的14引脚连接有电阻R08,电阻R08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0,发光二极管D610连接有电阻R626和二极管D6010,二极管D6010连接有电阻R09,
芯片U501的13引脚连接有电阻R10,电阻R10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1,发光二极管D611连接有电阻R629和二极管D6011,二极管D6011连接有电阻R11,
芯片U501的12引脚连接有电阻R12,电阻R12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2,发光二极管D612连接有电阻R632和二极管D6012,二极管D6012连接有电阻R13,
芯片U501的11引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3,发光二极管D613连接有电阻R635和二极管D6013,
芯片U501的10引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4,发光二极管D614连接有电阻R636和二极管D6014。

说明书全文

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控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中国文献,授权公告号为CN212541493U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业务自助交互终端以及业务办理系统,该终端连接至处理终端,用于实现业务办理用户与该处理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交互,包括座体以及安装在该座体内的集线模,该集线模块与该处理终端连接,该座体上设置连接至该集线模块的签名模块、图像交互模块、射频读卡模块以及指纹采集模块,该签名模块、图像交互模块设置在该座体右侧,该射频读卡模块以及指纹采集模块设置在该座体左侧。本实用新型的终端及系统可缩短业务受理时间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0003] 该实用新型的终端及系统虽可缩短业务受理时间,但其不能够进行自我监测,不能对硬件产生有效保护,且集成度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包括配电底盘、控制模块、I/O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各个模块集中布局于配电盘上,且模块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I/O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6]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压采集电路,电压采集电路也分布于配电盘上,其用于采集电路中的电压信号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指示灯和传感器,控制器通过采用总线的通信模块与工控机通信。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指示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9]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器和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MC9S12G192‑100LQFP的芯片U301。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芯片U301的76引脚连接有电容C306,电容C306连接有电解电容C307,电解电容C307连接有电解电容C308,电解电容C308连接有电容C304,电容C304连接有电容C305。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采用型号为VID66‑06的芯片U701。
[0013] 进一步的,所述芯片U701的1引脚连接有电容C701,电容C701连接有电容C703,芯片U701的15引脚连接有电容C702,芯片U701通过引脚与M1、M2、M3和M4输出端连接。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芯片U101,芯片U101的1引脚连接有电容C102和电解电容C101,电解电容C101连接有电解电容C001,电解电容C001连接有二极管D104,二极管D14连接有集成模块Q102,集成模块Q102的4引脚连接有二极管D103,二极管D103连接有三极管Q101,三极管Q101连接有二极管D101和电阻R101,二极管D101连接有熔断F101,电阻R101连接有二极管D102,二极管D102连接有电阻R01,电阻R01连接有电阻R02,电阻R02连接有电阻R103,电阻R103连接有三极管Q103,三极管Q103连接有二极管D107、电阻R105和电阻R104,二极管D107连接有电阻R19,电阻R104连接有电阻R107,电阻R105连接有电阻R106,电阻R106连接有电阻R108,电阻R108连接有二极管D108,
[0015] 芯片U101的2引脚连接有二极管D105和电感L101,电感L101连接有电解电容C103,电解电容103连接有电解电容C104,电解电容C104连接有电解电容C105,电解电容C105连接有二极管D106,二极管D106连接有电容C106,电容C106连接有电容C107。
[0016] 进一步的,所述I/O模块包括型号为ULN2003的芯片U501,芯片U501的16引脚连接有电阻R04,电阻R04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08,发光二极管D608连接有电阻R620和二极管D6008,二极管D6008连接有电阻R05,
[0017] 芯片U501的15引脚连接有电阻R06,电阻R06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09,发光二极管D609连接有电阻R623和二极管D6009,二极管D6009连接有电阻R07,
[0018] 芯片U501的14引脚连接有电阻R08,电阻R08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0,发光二极管D610连接有电阻R626和二极管D6010,二极管D6010连接有电阻R09,
[0019] 芯片U501的13引脚连接有电阻R10,电阻R10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1,发光二极管D611连接有电阻R629和二极管D6011,二极管D6011连接有电阻R11,
[0020] 芯片U501的12引脚连接有电阻R12,电阻R12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2,发光二极管D612连接有电阻R632和二极管D6012,二极管D6012连接有电阻R13,
[0021] 芯片U501的11引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3,发光二极管D613连接有电阻R635和二极管D6013,
[0022] 芯片U501的10引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4,发光二极管D614连接有电阻R636和二极管D6014。
[0023]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本发明采用了独立自主的硬件控制单元,即由控制器独立控制硬件核心装置,集成度更高,与工控机通过总线通信,相当于进行了硬件隔离,可避免上位机故障造成核心硬件损坏,控制器可对硬件部分有效进行自我保护。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电路连接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控制模块的部分电路图;
[0027] 图3是本发明驱动模块的部分电路图;
[0028] 图4是本发明I/O模块的部分电路图;
[0029] 图5是本发明电源模块的部分电路图;
[0030] 图6是本发明的电压采集电路的部分电路图;
[0031] 图7是本发明的控制器流程图
[0032] 图中:1、控制模块;2、驱动模块;3、I/O模块;4、电源模块;5、电压采集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4] 请参阅图1‑图7(图中涉及电气元件边带有的“?”仅代表编排的序号,无实际意义,可自主命名为1、2、3、···),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智能收单机电控系统,包括配电底盘、控制模块1、I/O模块3、驱动模块2和电源模块4,各个模块集中布局于配电盘上,且模块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与I/O模块3、驱动模块2和电源模块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35] 各个模块集中布局于配电盘上,模块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通过传感器获取票据状态信息,然后根据上位机发送的交互指令来控制步进电机,从而驱动滚珠丝杠运行,带动机械装置进行特定动作的操作。
[0036] 还包括电压采集电路5,电压采集电路5也分布于配电盘上,其用于采集电路中的电压信号。
[0037] 所述控制模块1包括控制器、指示灯和传感器,控制器通过采用总线的通信模块与工控机通信。
[0038]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指示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39] 所述驱动模块2包括驱动器和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40] 所述控制模块1采用型号为MC9S12G192‑100LQFP的芯片U301。
[0041] 所述芯片U301的76引脚连接有电容C306,电容C306连接有电解电容C307,电解电容C307连接有电解电容C308,电解电容C308连接有电容C304,电容C304连接有电容C305。
[0042] 所述驱动模块2采用型号为VID66‑06的芯片U701。
[0043] 所述芯片U701的1引脚连接有电容C701,电容C701连接有电容C703,芯片U701的15引脚连接有电容C702,芯片U701通过引脚与M1、M2、M3和M4输出端连接。
[0044] 所述电源模块4包括芯片U101,芯片U101的1引脚连接有电容C102和电解电容C101,电解电容C101连接有电解电容C001,电解电容C001连接有二极管D104,二极管D14连接有集成模块Q102,集成模块Q102的4引脚连接有二极管D103,二极管D103连接有三极管Q101,三极管Q101连接有二极管D101和电阻R101,二极管D101连接有熔断F101,电阻R101连接有二极管D102,二极管D102连接有电阻R01,电阻R01连接有电阻R02,电阻R02连接有电阻R103,电阻R103连接有三极管Q103,三极管Q103连接有二极管D107、电阻R105和电阻R104,二极管D107连接有电阻R19,电阻R104连接有电阻R107,电阻R105连接有电阻R106,电阻R106连接有电阻R108,电阻R108连接有二极管D108,
[0045] 芯片U101的2引脚连接有二极管D105和电感L101,电感L101连接有电解电容C103,电解电容103连接有电解电容C104,电解电容C104连接有电解电容C105,电解电容C105连接有二极管D106,二极管D106连接有电容C106,电容C106连接有电容C107。
[0046] 所述I/O模块3包括型号为ULN2003的芯片U501,芯片U501的16引脚连接有电阻R04,电阻R04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08,发光二极管D608连接有电阻R620和二极管D6008,二极管D6008连接有电阻R05,
[0047] 芯片U501的15引脚连接有电阻R06,电阻R06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09,发光二极管D609连接有电阻R623和二极管D6009,二极管D6009连接有电阻R07,
[0048] 芯片U501的14引脚连接有电阻R08,电阻R08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0,发光二极管D610连接有电阻R626和二极管D6010,二极管D6010连接有电阻R09,
[0049] 芯片U501的13引脚连接有电阻R10,电阻R10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1,发光二极管D611连接有电阻R629和二极管D6011,二极管D6011连接有电阻R11,
[0050] 芯片U501的12引脚连接有电阻R12,电阻R12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2,发光二极管D612连接有电阻R632和二极管D6012,二极管D6012连接有电阻R13,
[0051] 芯片U501的11引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3,发光二极管D613连接有电阻R635和二极管D6013,
[0052] 芯片U501的10引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14,发光二极管D614连接有电阻R636和二极管D6014。
[0053] 实施例一:本控制系统采用了独立自主的硬件控制单元,由控制器接收上位机发出的通讯指令后,采集光电传感器信号,确认具备执行条件时发出命令控制驱动器驱动步进电机运转,从而使得滚珠丝杠进行直线运动,并实时捕捉运动传感器信号,实现精准调控,当丝杠运行时,装配于丝杠上的机械装置将同步进行转动,到达预定位置后会触发光电传感器,控制器收到响应信号后立即响应,进行停车操作,机械装置停止动作后再次检测所有传感器状态,当具备返回条件时,控制器发出命令,操纵滚珠丝杠自动回位。
[005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