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控制装置

申请号 CN95201106.9 申请日 1995-01-09 公开(公告)号 CN2297746Y 公开(公告)日 1998-11-18
申请人 黄正雄; 发明人 黄正雄;
摘要 一种使用在木工机上的步进控制装置,主要包括驱动机构带动的 飞轮 ,飞轮偏心设有一 曲柄 ,以带动传动 连杆 ,使间歇装置往复运动而带动 转轮 间歇转动,令 工件 可间歇输送至欲加工的地带,在机台上又设有一 刹车 装置,该刹车装置可精准的控制转轮间歇运动后的 定位 ,而在间歇装置侧设有一 制动 连杆,以控制间歇装置是否运动,来确定地执行间歇输送。
权利要求

1.一种步进控制装置,由飞轮曲柄、传动连杆、间歇装置、刹车 装置、转轮制动连杆构成,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在带动飞轮的偏 心位置设有枢轴,枢轴的另端组设有一曲柄,该曲柄和传动连杆衔 接,传动连杆另端则组设有一间歇装置,间歇装置可以往复运动以带 动转轮间歇转动,使转轮以此间歇转动,令工件可间歇输送至欲加工 的地带,而在机台上又设有一刹车装置,该刹车装置可精准的控制转 轮的定位,令转轮可准确的作出间歇运动,而在间歇装置侧设有一制 动连杆,由制动连杆的启闭而控制间歇装置是否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枢轴的 外端枢设有一曲柄,该曲柄向飞轮的中心延伸且未超过飞轮的中心, 在它相对飞轮中心的附近设有一T形槽,在T形槽中滑设一螺栓, 在螺栓的自由端可螺设一螺帽,使传动连杆的摇杆可固设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连 杆的摇杆一端枢设在螺栓上,在摇杆相对螺栓的两侧各设有一鱼眼 孔,该鱼眼孔可供螺栓螺合,令摇杆枢设在曲柄上,在其中一鱼眼孔 和螺栓的接触面上设有一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连动连 杆的连动杆以枢轴枢设在机台上,连动杆的两侧分别枢设有摇杆、推 杆,推杆另端枢设推座;
在与推杆同轴的位置的推座的自由端设有鸠尾槽,间歇装置的 摇臂可组设在在鸠尾槽中,另外在鸠尾槽的上端螺设有行程调整装 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间歇装 置由摇臂、推制杆、推制块构成,其中摇臂在相对推座的鸠尾槽的位 置设有一与之相对应的鸠尾座,鸠尾槽可在摇臂的鸠尾座上滑移,而 摇臂的中央部位则枢设在机台上,在摇臂的另端枢设有一推制杆,该 推制杆上设有一推制块,推制块在相对转轮的侧边上,开设有一推制 槽,推制槽与转轮的弧度相配合,可将转轮的侧边套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行程调 整装置主要由螺座、螺杆、枢座、主伞形齿轮及副伞形齿轮、转轮构 成,其中螺座螺设在推座的上端,在螺座中螺合一螺杆,螺杆的另端 则枢设在枢座中,枢座螺设在推座上,在螺杆穿过枢座的端部设有一 主伞形齿轮,该主伞形齿轮可和垂直相交的副伞形齿轮相啮合,在副 伞形齿轮的外侧设有一转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连 杆的制动杆枢设在机台相对推制块的附近,它以枢点为中心,两端分 别向外张开,在制动杆的上半部枢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端则 枢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略平行于制动杆,其另端比间歇装置的摇 臂低,在第二连杆中央偏上的部位设有一枢点,第二连杆以枢点为中 心枢设在机台上,在其另端则枢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略平行于间 歇装置的摇臂,在其相对推制杆的位置设有一长圆槽,在长圆槽中固 设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另端则和推制杆的端部相枢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制动 杆的枢点和第一连杆间枢设有一卡制杆,该卡制杆向外凸出一截,它 为施部,其另端向机台内延伸,在靠近第二连杆的枢点的部位设有 一卡键,在其下方设有一卡制块,在卡制块中设有与卡键相对应的卡 槽,平时卡键抵压在卡制块的上缘,但当制动杆向下扳动时,卡键由 卡制块的上端向下卡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刹车装 置由止动杆、止动臂、刹车块构成,其中止动杆的端部固设在转轮的 轴心,该止动杆向上突伸,且突出于转轮的上方,在止动杆的另端枢 设有一止动臂,止动臂上设有一刹车块,刹车块在相对转轮的侧边 上,开设有一卡制槽,卡制槽与转轮的弧度相配合,其可将转轮的侧 边套制其中。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步进控制装置,依靠这种装置,可以具有动 作确实、且可按用户所需调整行程等优点。

由于各种工具机的制造日益精良,加之为增加经济效益需不断 降低成本,制造者都求使工具机向自动化与精密化的方向发展,自 动化的控制,可提高产品的产量及标准化程度,而一般在切削、输送 ……等等结构上,常常用到步进结构,但传统的步进结构无法承载较 重的负荷,且适用弹性相当有限,所以无法适用在木工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进控制装置,其飞轮组 设曲柄,曲柄可带动传动连杆,令传动连杆控制间歇装置运动,并由 刹车装置及制动连杆控制转轮的转动与否,令转轮带动工件,从而使 其他的机构从事切削行程,达到动作可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进控制装置,其传动连 杆和间歇装置间设有一行程调整装置,利用该行程调整装置来调整 间歇装置推动转轮的转动行程,可控制工件的进给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进控制装置,其制动连 杆可以控制间歇装置,从而决定是否带动轮转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步进控 制装置,它由飞轮、曲柄、传动连杆、间歇装置、刹车装置、转轮及制动 连杆构成,其特点在于:驱动机构在带动飞轮的偏心位置设有枢轴, 枢轴的另端组设有一曲柄,该曲柄和传动连杆衔接,传动连杆另端则 组设有一间歇装置,间歇装置可以往复运动以带动转轮间歇转动,使 转轮以此间歇转动,令工件可间歇输送至欲加工的地带,而在机台上 又设有一刹车装置,该刹车装置可精准的控制转轮的定位,令转轮可 准确的作出间歇运动,而在间歇装置侧设有一制动连杆,由制动连杆 的启闭而控制间歇装置是否运动。

前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点在于:枢轴的外端枢设有一曲柄, 该曲柄向飞轮的中心延伸,并未超过飞轮的中心,在其相对飞轮中心 的附近设有一T形槽,在T形槽中滑设一螺栓,在螺栓的自由端可 螺设一螺帽,使传动连杆的摇杆可固设在其中。

前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点在于:传动连杆的摇杆一端枢设在 螺栓上,在摇杆相对螺栓的两侧各设有一鱼眼孔,该鱼眼孔可供螺栓 螺合,令摇杆枢设在曲柄上,在其中一鱼眼孔和螺栓的接触面上设有 一调整

前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点在于:连动连杆的连动杆以枢轴枢 设在机台上,连动杆的两侧分别枢设有摇杆、推杆,推杆另端枢设推 座,    

在与推杆同轴的位置的推座的自由端设有鸠尾槽,间歇装置的 摇臂可组设在在鸠尾槽中,另外在鸠尾槽的上端螺设有行程调整装 置。

前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点在于:间歇装置由摇臂、推制杆、推 制块构成,其中摇臂在相对推座的鸠尾槽的位置设有一与之相对应 的鸠尾座,鸠尾槽可在摇臂的鸠尾座上滑移,而摇臂的中央部位则枢 设在机台上,在摇臂的另端枢设有一推制杆,该推制杆上设有一推制 块,推制块在相对转轮的侧边上,开设有一推制槽,推制槽与转轮的 弧度相配合,它可将转轮的侧边套制其中。

前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点在于:行程调整装置主要由螺座、 螺杆、枢座、主伞形齿轮及副伞形齿轮、转轮构成,其中螺座螺设在推 座的上端,在螺座中螺合一螺杆,螺杆的另端则枢设在枢座中,枢座 螺设在推座上,在螺杆穿过枢座的端部设有一主伞形齿轮,该主伞形 齿轮可和垂直相交的副伞形齿轮相啮合,在副伞形齿轮的外侧设有 一转轮。

前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点在于:制动连杆的制动杆枢设在机 台相对推制块的附近,它以枢点为中心,两端分别向外张开,在制动 杆的上半部枢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端则枢设有第二连杆,第 二连杆略平行于制动杆,其另端比间歇装置的摇臂低,在第二连杆中 央偏上的部位设有一枢点,第二连杆以枢点为中心枢设在机台上,在 其另端则枢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略平行于间歇装置的摇臂,在其 相对推制杆的位置设有一长圆槽,在长圆槽冲固设有第四连杆,第四 连杆另端则和推制杆的端部相枢接

前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点在于:在制动杆的枢点和第一连杆 间枢设有一卡制杆,该卡制杆向外凸出一截,它为施力部,其另端向 机台内延伸,在靠近第二连杆的枢点的部位设有一卡键,在其下方设 有一卡制块,在卡制块中设有与卡键相对应的卡槽,平时卡键抵压在 卡制块的上缘,但当制动杆向下扳动时,卡键由卡制块的上端向下卡 扣。

前述的步进控制装置,其特点在于:刹车装置由止动杆、止动臂、 刹车块构成,其中止动杆的端部固设在转轮的轴心,该止动杆向上突 伸,且突出于转轮的上方,在止动杆的另端枢设有一止动臂,止动臂 上设有一刹车块,刹车块在相对转轮的侧边上,开设有一卡制槽,卡 制槽与转轮的弧度相配合,可将转轮的侧边套制其中。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飞轮上偏心组设一曲柄,曲柄可带动传动连 杆,令传动连杆控制间歇装置运动,并由刹车装置及制动连杆控制转 轮的转动与否,从而令转轮带动原木,使其它的机构从事切削行程, 凭借这样的装置确实能够自动间歇输送工件,使用户在操作时更为 得心应手。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动杆、摇杆和推杆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连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机台1上设有一为驱动机构的 达带动的飞轮10,在飞轮10偏心的位置设有一枢轴11,枢轴11相 对飞轮10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肩12及螺帽13,枢轴11由螺帽13及 凸肩12固设在飞轮10上,在枢轴11的自由端固设有一曲柄14,可 以用螺栓、焊接或其它的方法固定,该曲柄14向飞轮10的中心延 伸,并未超过飞轮10的中心,在曲柄14中设有T形槽141,在T形 槽141中滑设有螺栓142,螺栓142的自由端则螺设有螺帽143,使 传动连杆20的摇杆21可枢设在螺栓142上。

如图1、2所示,传动连杆20主要由摇杆21、连动杆22、推杆23 及推座25所构成;其中摇杆21的一端可供螺栓142穿置,并由螺帽 143螺定位,摇杆21在相对螺栓142的两侧各设有鱼眼孔211,该 鱼眼孔211可供螺栓螺合,令摇杆21可枢设在曲柄14上,在其中一 鱼眼孔211和螺栓142的接触面上组设有一调整块212,可令鱼眼 孔211中的螺栓控制其压合调整块212的力量,使调整块212可调 整摇杆21枢接在曲柄14的程度,并借助螺栓142可在T形槽141 中位移,而调整飞轮10由曲柄14带动摇杆21摆动的行程。

如图2、3所示,由此图可以清楚的看到摇杆21、连动杆22、推座 25及推杆23连接的结构;连动杆22呈一L形状,它以枢轴24枢设 在机台1上,在连动杆22和枢轴24的外端则组设有一扣环241,该 扣环241可将连动杆22定位枢设在枢轴24上,推杆23在相对摇杆 21的自由端设有一凹槽221,该凹槽221可供摇杆21枢设在其中; 在连动杆22的另端则突伸出两枢222,推杆23的一端枢设在枢 耳222中,推杆23另端设有一槽体231,推座25的端部组设在槽体 231中;

推座25与槽体231的位置相对,以一具T形的枢轴251穿置其 中,并在枢轴251的另端以一开口梢252定位,在推座25的另端和 推杆23同轴的位置设有鸠尾槽253,该鸠尾槽253可和间歇装置30 的摇臂31对合,另在鸠尾槽253的上端螺设有行程调整装置40。

如图2所示,间歇装置30是由摇臂31、推制杆32、推制块33构 成,如图3所示,摇臂31在推座25的鸠尾槽253的位置设有一与之 相对应的鸠尾座34,鸠尾槽253可在鸠尾座34上滑移,而摇臂31的 中央部位则枢设在机台1上,在摇臂31的另端枢设有一推制杆32, 该推制杆32上设有一推制块33,推制块33在相对转轮80的侧边, 则开设有一推制槽35,推制槽35与转轮80的弧度相配合,可将转 轮80的圆周边套制其中;

当摇杆21被飞轮10带动而推动连动杆22以枢轴24为中心摇 动时,连动杆22便会控制推杆23上、下移动,使推座25推动间歇装 置30的摇臂31,使摇臂31以其枢设点为中心上、下摆动,这样,推 制杆32也会上、下移动,推制杆32一移动,便会牵动推制块33摆 动,当推制块33的推制槽35向下摆动时,呈滑动态势,转轮80不会 被带动;当推制槽35向上摆动时,则会卡抵在转轮80上,转轮80就 会被推制槽35的摩擦力带动,从而顺时针转动,这样就可以凭借传 动连杆20连动间歇装置30,使间歇装置30控制转轮80的间歇转 动。

如图1、2、3所示,行程调整装置40主要由螺座41、螺杆42、枢 座43、主伞形齿轮44及副伞形齿轮45、转轮46构成;其中,螺座41 螺设在推座25上,在螺座41中螺合一螺杆42,螺杆42的另端则枢 设在枢座43中,枢座43固设在螺座41上,在螺杆42穿过枢座43 的端部设有一主伞形齿轮44,配合图1所示该主伞形齿轮44可和 垂直相交的副伞形齿轮45相啮合,在副伞形齿轮45的外侧设有一 转轮46;

用户只需旋转转轮46就可使副伞形齿轮45转动,副伞形齿轮 45便会带动与之相啮合的主伞形齿轮44转动,主伞形齿轮44一旋 转,螺杆42便会以枢座43为支点而自旋,此时,螺座41便会被牵 动,使螺座41带动推座25横移,令传动连杆20由此控制间歇装置 30的摆幅。

如图2、4所示,制动连杆50主要由许多连杆组成,其中,制动杆 51设在推制杆32附近,其中央部位枢设在机台1上,它以枢点510 为中心,两端分别向外张开,在制动杆51的上半部则枢设有第一连 杆52,第一连杆52的另端枢设有第二连杆53,第二连杆53略平行 于制动杆51,其另端比间歇装置30的摇臂31低,在第二连杆53中 央偏上的部位设有一枢点530,第二连杆53以枢点为中心而枢设在 机台1上,在第二连杆53另端枢设有第三连杆54,第三连杆54则略 平行于间歇装置30的摇臂31,在其相对推制杆32的位置设有一长 圆槽540,在长圆槽540中则固设有第四连杆55,第四连杆55另端 则和推制杆32的端部相枢接;

间歇装置30在运动时,若制动杆51的上端向外或向内扳动时, 制动杆51便会以枢点510为中心而带动第一连杆52移动,使第一 连杆52牵动第二连杆53,令第二连杆53以枢点530为中心而摆动, 以连动第三连杆54,使第三连杆54左右摆动,从而令第四连杆55 可以带动摇臂31向下或向上偏摆,当第四连杆55带动摇臂31及推 制杆32向上偏摆时,因推制块33在转轮80切线位置的上位,则使 间歇装置30在运动时无法带动转轮80转动,反之,当第四连杆55 带动推制杆32向下偏摆时,因推制块33在转轮80切线位置上,所 以使间歇装置30在作动时能够带动转轮80转动;

同理,当夹在原木末端的夹具因工件快被切削完成而触碰到制 动杆51位于枢点的下方时,也会造成间歇装置30空转。

如图2、4所示,制动杆51在枢点510和第一连杆52之间枢设 有一卡制杆56,该卡制杆56向外凸出一截,它为施力部,其另端则 向机台1内延伸并设有卡键57,在其下方设有一卡制块58,在卡制 块58中设有与卡键57相对应的卡槽59,平时卡键57抵压在卡制块 58的上缘,但当制动杆51向外扳动时,除间歇装置30会空转外,卡 制杆56也会牵动卡键57,使卡键57由卡制块58的上端向下卡扣, 使卡制块58扣抵在卡槽59里,使制动杆51定位;

同理,当夹在工件末端的夹具因工件快被输送完而触碰到制动 杆51位于枢点510下方时,也会连动卡制杆56,使卡制块58和卡槽 59相互扣抵,从而造成间歇装置30空运作,以达自动化操作目的; 当欲使间歇装置30运动时,只需将卡制杆56向下压制,并向机台1 内推动,这样就可使推制槽35回复原状,令转轮80转动。

如图2所示,刹车装置60由止动杆61、止动臂62、刹车块63构 成,其中止动杆61的端部固设在转轮80的轴心,该止动杆61向上 突伸,且突出于转轮80的上方,在止动杆61的自由端枢设有一止动 臂62,止动臂62另端枢设有刹车块63,刹车块63在相对转轮80的 圆周边上,开设有一卡制槽64,卡制槽64与转轮80的弧度相配合, 可将转轮80的圆周边套制其中,当转轮80被间歇装置30带动而转 动时,便会由卡制槽64而牵动刹车块63,使卡制槽64和转轮80间 产生摩擦,使转轮80在顺时针转动时除能刹车外,且能令间歇装置 30的推制块33在回程时不会驱动转轮80。

如图2所示,转轮80一转动便会带动同轴的主链轮70转动,主 链轮70由链条71连动前轮72和后轮73,使前轮72、后轮73分别 驱动前链轮74、后链轮75转动,而前链轮74又由链条带动使枢设 在机台1上且与之相对应的前上轮76转动,后链轮75则由链条带 动使枢设在机台1上且与之相对应的后上轮77转动,这样就可令前 轮72、后轮73、前上轮76及后上轮77带动原木移动,从而控制原木 的输送或切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