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

申请号 CN201720545533.7 申请日 2017-05-17 公开(公告)号 CN206703949U 公开(公告)日 2017-12-05
申请人 郑州容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冉云亮; 王云力; 朱骐; 赵皓; 种东风;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保打顶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包括 发动机 ,发动机输出端连接有 飞轮 ,飞轮通过飞轮壳与 液压 泵 连接, 液压泵 与 手柄 装置之间通过拉线连接,在飞轮壳和手柄装置上均设置有拉线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在飞轮壳和手柄装置上均设置有拉线固定装置,拉线固定装置用来固定拉线的两端,手柄的安装座结构更简单,方便安装。
权利要求

1.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发动机输出端连接有飞轮,飞轮通过飞轮壳与液压连接,液压泵手柄装置之间通过拉线连接,在飞轮壳和手柄装置上均设置有拉线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手柄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推杆导向座,推杆导向座内设置有行走推杆,行走推杆的下端与拉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侧与推杆导向座对应位置设置有导向固定座板,行走推杆下端连接有固定转轴,固定转轴端部连接有转轴固定板,在固定转轴外侧套装有转轴套,转轴套上设置有拉线头固定板,拉线头固定板与拉线端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部设置有拉线前固定座,拉线前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拉线配合的凹槽,在拉线上设置有限位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飞轮壳上设置有拉线后固定座,在液压达上设置有行走手柄。

说明书全文

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保打顶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一些液压车上的行走手柄座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尤其是在行走开关控制拉线的固定上需要改进。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液压车上的行走手柄座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0005] 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包括发动机,发动机输出端连接有飞轮,飞轮通过飞轮壳与液压连接,液压泵与手柄装置之间通过拉线连接,在飞轮壳和手柄装置上均设置有拉线固定装置。
[0006] 手柄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推杆导向座,推杆导向座内设置有行走推杆,行走推杆的下端与拉线连接。
[0007] 在壳体内侧与推杆导向座对应位置设置有导向固定座板,行走推杆下端连接有固定转轴,固定转轴端部连接有转轴固定板,在固定转轴外侧套装有转轴套,转轴套上设置有拉线头固定板,拉线头固定板与拉线端部连接。
[0008] 在壳体内部设置有拉线前固定座,拉线前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拉线配合的凹槽,在拉线上设置有限位螺钉。
[0009] 在飞轮壳上设置有拉线后固定座,在液压达上设置有行走手柄。
[001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飞轮壳和手柄装置上均设置有拉线固定装置,拉线固定装置用来固定拉线的两端,手柄的安装座结构更简单,方便安装。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手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 其中,1是发动机;2是飞轮壳;3是液压泵;4是行走手柄;5是拉线;6是拉线后固定座;7是手柄装置;8是行走推杆;9是推杆导向座;10是导向固定座板;11是转轴固定板;12是固定转轴;13是转轴套;14是拉线头固定板;15是拉线前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植保打顶机上的行走控制机构,包括发动机1,发动机输出端连接有飞轮,飞轮通过飞轮壳2与液压泵3连接,液压泵3与手柄装置之间通过拉线5连接,在飞轮壳2和手柄装置上均设置有拉线固定装置。
[0015] 手柄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推杆导向座9,推杆导向座内设置有行走推杆8,行走推杆8的下端与拉线连接。
[0016] 在壳体内侧与推杆导向座对应位置设置有导向固定座板10,行走推杆下端连接有固定转轴12,固定转轴端部连接有转轴固定板11,在固定转轴外侧套装有转轴套13,转轴套上设置有拉线头固定板14,拉线头固定板与拉线端部连接。
[0017] 在壳体内部设置有拉线前固定座15,拉线前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拉线配合的凹槽,在拉线上设置有限位螺钉。
[0018] 在飞轮壳上设置有拉线后固定座6,在液压马达上设置有行走手柄4,行走手柄4是安装在液压泵3上面的,通过转动,改变液压泵内部开合的度来改变液压泵流量大小,从而控制行走的速度。
[001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