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控控制器

申请号 CN200820205815.3 申请日 2008-12-23 公开(公告)号 CN201335998Y 公开(公告)日 2009-10-28
申请人 周竞涛; 发明人 周竞涛; 凌燕枢;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控 控制器 ,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底部的端盖(2),端盖上固定有弹性杆(3),弹性杆的上端伸出壳体顶部并接有推动帽(4),弹性杆上设有四根均匀分布在弹性杆的外圆周面上的可随形状变化而电 阻变 化的传感丝(5),传感丝沿弹性杆的轴向设置,传感丝可随弹性杆的形变而形变,各根传感丝的两端分别通过 导线 (6)与设在端盖的接线 端子 (7)连接。通过推动帽推动弹性杆,使弹性杆发生弹性形变,传感丝跟着弹性杆的形变而形变,传感丝自身 电阻 发生变化,传感丝一端通过接线端子接输入 电压 ,另一端通过接线端子接 输出电压 ,在输入电压不变的前提下,传感丝自身电阻发生变化,而输出电压也产生变化,这样就可达到控制的目的。
权利要求

1. 一种指控控制器,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1)底部的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2)上固定有弹性杆(3),弹性杆(3)的上端伸出壳体(1)顶部并接有推动 帽(4),所述的弹性杆(3)上设有四根均匀分布在弹性杆(3)的外圆周面上的可随形状 变化而电阻变化的传感丝(5),传感丝(5)沿弹性杆(3)的轴向设置,传感丝(5)可随 弹性杆(3)的形变而形变,各根传感丝(5)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6)与设在端盖(2) 的接线端子(7)连接。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控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丝(5)通过胶与 弹性杆(3)粘接。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控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帽(4)的上面 为下凹面。

说明书全文

指控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指控控制器。 背景技术目前,随着计算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控制技术是当今自动化学科中十分活跃和具有挑战性的领域,已广泛应用于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控制问题。而各类机械设备、装置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己经成为一大发展趋势,现有的控制器已不能满足自动化、智能化、小型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体积小的指控控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指控控制器,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底部的端盖,所述的端盖上固定有弹性杆,弹性杆的上端伸出壳体顶部并接有推动帽, 所述的弹性杆上设有四根均匀分布在弹性杆的外圆周面上的可随形状变化而电阻变化的传感丝,传感丝沿弹性杆的轴向设置,传感丝可随弹性杆的形变而形变,各根传感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设在端盖的接线端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推动帽推动弹性杆,使弹性杆发生弹性形变,传感丝跟着弹性杆的形变而形变,传感丝形状变化而自身电阻发生变化,传感丝一端通过接线端子接输入电压,另一端通过接线端子接输出电压,在输入电压不变的前提下,传感丝自身电阻发生变化,而输出电压也产生变化,这样就可达到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操作员的手指产生一个模拟信号(对应于输入电压的输出电压变化),此电压经电子线路处理和软件处理,作为输出控制信号,再通过RS232/RS422或USB 接口传送到主机(上位机),输出信号可灵活控制到8位或12位精度。该产品可应用于各种掌控压力控制设备,适合嵌入到各种手柄机和仪器面板里实现非常精确的目标定位、 目标追踪等。
本实用新型"高精度指控智能机械控制器",适应当前各类机械设备、装置实现自动化、 智能化的发展潮流,适用于各类交通机械(如飞机、车辆、船舶等)、工程机械(如挖掘机、 压路机、起重机、吊机等)、军工机械(如坦克、装甲车等),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它的开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智能控制技术的研发水平,对我国的机械设备、装置加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指控控制器的立体装配图; 图2是指控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3是指控控制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控控制器,包括壳体l和设在壳体l底部的端盖2,壳体1和端盖可由塑料或金属制成,所述的端盖2上固定有弹性杆3,弹性杆 3可由弹性良好的金属制成。弹性杆3的下端可通过螺母8与端盖2固定,弹性杆3的上端伸出壳体1顶部并接有推动帽4,推动帽4的上面为下凹面,这样便于用手指推动,通过推动帽4可推动弹性杆,使弹性杆3的下端发生弹性形变而弯曲。所述的弹性杆3上设有四根均匀分布在弹性杆3的外圆周面上的可随形状变化而电阻变化的传感丝5,传感丝5与弹性杆3之间保持绝缘,所述的传感丝5可通过胶水与弹性杆3粘接。各根传感丝5错开的度为90度,两组相对的两根传感丝5分别构成X轴和Y轴上的控制信号。传感丝5沿弹性杆3的轴向设置,传感丝5可随弹性杆3的形变而形变,传感丝5形状变化而自身电阻发生变化。各根传感丝5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6与设在端盖2的接线端子7连接,四根传感丝5 —共需要八个接线端子7,传感丝5 —端通过一接线端子7接输入电压,另一端通过另一接线端子7接输出电压,在输入电压不变的前提下,传感丝5自身电阻发生变化,而输出电压也产生变化,这样就可达到控制的目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