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摸携带品装置

申请号 CN202110281756.8 申请日 2021-03-16 公开(公告)号 CN114578893A 公开(公告)日 2022-06-03
申请人 金舜逸; 发明人 金舜逸;
摘要 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于携带物品的一侧并可以间 接触 摸触摸对象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110,其设置成具有沿长度方向凹入的引入/引出导路20;触摸部,其可以在引入/引出导路20中滑动,并且为了使一侧面与所述触摸对象接触而沿一侧方向 曲率 引出;加压旋钮130,其用于将所述触摸部120引出入于壳体110;以及安装部140,其将所述壳体110设置在携带物品200的背面的一侧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0,其设置成具有沿长度方向凹入的引入/引出导路20;
触摸部,其能够在引入/引出导路20中滑动,并且为了使一侧面与触摸对象接触而沿一侧方向曲率引出;
加压旋钮130,其用于将所述触摸部120引出入于壳体110;以及
安装部140,其将所述壳体110设置在携带物品200的背面的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部120设置成具有恒定宽度的板状外形的挠性结构,并且为了保持在一个方向上的弯曲形状而曲率成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140为了牢固地固定所述携带物品200和所述壳体110而以粘合或紧固结合的形态安装在所述携带物品200,或者以熔合或熔接的形态安装在所述携带物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还包括突起部111,所述突起部111在引出入于引所述壳体
110的入口沿引入/引出导路20方向而设置成突起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还包括盖部,所述盖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10的内侧面并使用扭螺旋弹簧可旋转,从而当完成所述触摸部120的引入时,阻挡所述壳体110的前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部120具有0.5mm以上且1.5mm以下的厚度。

说明书全文

接触摸携带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接触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位于携带物品的一侧且能够间接地触摸触摸对象的间接触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最近,由于新冠状病毒(Corona 19)感染的传播,许多人为了防止新冠状病毒的感染而在日常生活中戴着口罩,并且使用洗手液(手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
[0003] 另外,为了不直接用手接触周边的污染物,人们利用不用手的各种工具对触摸对象进行间接触摸,以尽量减少对污染物的接触。
[0004] 通常,间接触摸是用户为了不直接触摸被污染或预期被污染的触摸对象而通过使用单独的工具间接接触触摸对象的动作。
[0005] 作为用于这种间接触摸的间接触摸装置,可以使用最近作为间接触摸装置而申请专利的注册专利公报第10‑2176131号的间接触摸装置和市场上销售的间接触摸装置。或者,用户可以使用他们携带的便携式终端。
[0006] 通常,市场上销售或申请专利的韩国专利公报第10‑2176131号的间接触摸装置具有杆状。
[0007] 因此,当要触摸对象是不限人数使用的电梯的按钮时,用户使用从口袋中取出杆状的间接触摸装置间接地按压电梯的按钮。另外,当使用便携式终端时而利用便携式终端的侧间接按压电梯按钮。
[0008] 但是,杆状间接触摸装置必须单独携带,并且每当要按压触摸对象时,都必须将其从口袋中取出,按压之后放回口袋中,从而带来各种不便。
[0009] 相反,由于便携式终端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用手拿着携带,因此不会有间接触摸工具带来的不便。然而,当为了间接触摸而便携式终端直接接触被病毒或细菌污染的触摸对象时,接触的部分会被一次污染。在这种污染状态下,继续用手触摸接听电话或使用移动终端会产生二次污染。
[0010] 现有技术文献
[0011] 专利文献
[0012] (专利文献1)注册专利公开号10‑2176131(注册日期2020.11.03)。

发明内容

[0013]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4] 据此,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于携带物品的一侧上且可以间接地触摸触摸对象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
[001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特征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该装置因其固定在携带物品的一侧,所以可以消除要携带单独的间接触摸装置或按压触摸对象时将其从口袋中取出的不便之处。
[001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特征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该装置可以防止因接触被病毒或细菌污染的触摸对象引起的一次污染所引起的二次污染。
[0017]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的目的,并且通过以下描述可以理解未提及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尤其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会更清楚地理解所述其他目的和优点。另外,还不难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中所示的手段及其组合来实现。
[0018]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壳体110,其设置成具有沿长度方向凹入的引入/引出导路20;触摸部,其可以在引入/引出导路20中滑动,并且为了使一侧面与所述触摸对象接触而沿一侧方向曲率引出;加压旋钮
130,其用于将所述触摸部120引出入于壳体110;以及安装部140,其将所述壳体110设置在携带物品200的背面的一侧上。
[0020] 优选地,所述触摸部120可以设置成具有恒定宽度的板状外形的挠性(flexible)结构,并且为了保持在一侧方向上的弯曲形状而可以曲率成型。
[0021]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140可以以粘合或紧固结合的形态安装在所述携带物品200,或者可以熔合或熔接的形态安装在所述携带物品,从而可以牢固地固定所述携带物品200和所述壳体110。
[0022] 优选地,所述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还包括突起部111,该突起部111在引出入于所述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0的壳体110的入口沿引入/引出导路20的方向设置成突起形状。
[0023] 优选地,所述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还可以包括盖部,该盖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10的内侧面并使用扭螺旋弹簧可旋转,从而当完成所述触摸部120的引入时,可以阻挡所述壳体110的前端部。
[0024] 优选地,所述触摸部120可以具有0.5mm以上且1.5mm以下的厚度。
[0025] 发明效果
[0026] 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具有以下效果:
[0027] 首先,可以将其放置在携带物品的一侧上而间接触摸触摸对象。
[0028] 第二,可以消除要携带单独的间接触摸工具或按压触摸对象时将其从口袋中取出的不便之处。
[0029] 第三,可以防止因接触被病毒或细菌污染的触摸对象引起的一次污染所引起的二次污染。
[0030] 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将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事项的说明一起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效果。附图说明
[0031] 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构成的构成图。
[0032] 图3是详细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中的触摸部的构成的构成图。
[0033]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中的加压按钮的详细构成的构成图。
[0034]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构成的构成图。
[0035]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构成的构成图。
[0036] 图7至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操作的构成图。
[0037]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构成的构成图。
[0038] (附图标记的说明)
[0039] 20:引入/引出导路                  100:间接触摸装置
[0040] 110:外壳                          111:突起部
[0041] 120:触摸部                        130:加压旋钮
[0042] 140:安装部                        150:旋钮导孔
[0043] 200:携带物品                      210:便携式终端
[0044] 310:扭力螺旋弹簧                  320:前后移动导轨
[0045] 330:盖构件                        340: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通过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0047] 至于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在考虑本发明中的功能的同时,选择当前被广泛使用的通用术语。然而,这可能会随着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意图或案例及新技术的出现而有所不同。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申请人任意选择的术语,而在相应于这种情况的发明的描述部分中详细描述这些术语的含义。据此,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应基于该术语的含义和本发明的整体内容而不是该术语的简单术语名称来定义。
[0048] 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态来实现,提供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完整无缺并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发明的范围。因此,由于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中所示的构成仅是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代表本发明的所有技术宗旨,因此应该理解为,在本申请时,可能存在各种等同物和修改形态,以替代这些等同物和修改形态。
[0049] 以下,任意组件配置在组件的“上部(或下部)”或组件的“上部(或下部)”上的描述,意味着不仅任意的构成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组件的上面(或下面)接触,而且还可以在所述组件与设置在组件上(或下)的任何构成之间夹设其他构成。
[0050] 另外,需要了解的是,在描述为一个组件被“连接”、“耦合”或“链接”到另一个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组件可以彼此直接连接或链接,但是其他组件“夹设”在每个组件之间,或者每个组件可以通过其他组件进行“连接”、“耦合”或“链接”。
[0051] 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构成的构成图。图1和图2所示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100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其组件不限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改变或删除一些组件。
[0052]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100可以包括壳体110、触摸部120、加压旋钮130和安装部140。
[0053]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和图2详细描述每个组件。
[0054] 所述壳体110可以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从其末端到其内部凹入的引入/引出导路20。此时,所述壳体110设置在携带物品的背面一侧的同时,设置的一侧面可以具有扁平形、球形(圆形、椭圆形)平坦形的外形或长方体形。所述携带物品可以包括便携式终端、钱包,名签等。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描述而携带物品可以限定于便携式终端,在此应当注意的是,这不是限定性的。
[0055] 所述壳体110是橡胶树脂、热塑性弹性体、聚酯、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或者是的金属及它们各自的合金的全部或部分。此外,壳体110本身可以是抗菌材料,或者可以将抗菌材料包含在其内部或涂覆在其表面上。所述抗菌材料是无机抗菌剂,例如,金属、例如铜、、锆、锌、金或金属与其他元素的化合物,或者使用其金属吸附或结合到沸石或玻璃等载体上的材料,或者可以包含有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此外,可以在所述壳体110内部安装小的紫外线产生装置或可以填充抗生物剂。
[0056] 作为参考,在所述壳体110是塑料射出制品的情况下,作为一例,当在熔化之前混合模制材料时,将抗菌材料添加到塑料树脂中并混合在一起,从而壳体110的内部包含抗菌材料,作为另一例,在将所述壳体110模制成塑料射出制品之后,可以在其外表面上涂覆抗微生物材料
[0057] 据此,在将所述壳体110引入到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0中的期间,沉积在所述触摸部120或抗菌材料将传到引入/引出导路20的内面的污染物最大程度地被消除,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残留在引入/引出导路20的内面上的污染源。
[0058] 所述触摸部120可以被设置成容纳在所述壳体110内且可以在引入/引出用导路20中滑动,并且为了接触触摸对象而可以被引出。此时,由于所述触摸部120被设置为围绕携带物品的一侧,因此所述触摸部120可以具有预定宽度的板状等外形。作为参考,所述触摸部120是用于代替用户的手实质上触摸(touch)触摸对象的组件(不仅包括简单的接触,而且包括通过施加力量而进行按压的动作)。
[0059] 所述触摸部120可以由橡胶、硅、热塑性弹性体、氨基甲酸酯、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或铜、铝和铁的金属及它们各自的合金的全部或部分而构成。另外,所述触摸部120可以是抗菌材料本身或抗菌材料可以包含在其内部或涂覆在其表面上。
[0060] 作为参考,在所述接触部120是塑料射出制品的情况下,作为一例,当在熔化之前混合模制材料时,将抗菌材料添加到塑料树脂中并混合在一起,从而所述接触部120的内部包含抗菌材料,作为另一例,在将所述接触部120模制成塑料射出制品之后,可以在其外表面上涂覆抗微生物材料。
[0061] 此外,所述触摸部120可以在端部还包括耐压构件121。所述耐压构件121可以由硬质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触摸部120可以被引导为在沿着引入/引出导路20平滑地滑动的同时前进。作为示例,所述耐压构件121可以由黄铜尖端组成。
[0062] 下面将参照图3对所述触摸部120进行更详细描述。
[0063] 所述加压旋钮130是用于将所述触摸部120引出入于壳体110的组件。此时,在所述壳体110的一面可以形成有旋钮导孔150,该旋钮导孔150形成为通过在加压旋钮130移动的长度方向上伸长地穿过10。所述加压旋钮130的一端通过所述旋钮导孔150暴露于外部,而另一端可以固定至所述触摸部120。
[0064] 据此,如果用户在壳体110的长度方向上用手指等按压加压旋钮130,则加压旋钮130沿着旋钮导孔150移动,此时,固定在按所述压旋钮130的所述触摸部120可以自然地沿着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0滑动以延伸到外部。
[0065] 进而,如图2所示,所述加压旋钮130的移动距离受到所述旋钮导孔150的限制,同时,所述触摸部120和触摸部120之间的距离可以被限制。即,如果用户按下所述加压旋钮130,则所述加压旋钮130随着所述旋钮导孔150移动并停止在所述旋钮导孔10的末端,从而可以限制所述触摸部120引出距离。
[0066] 另外,所述加压旋钮130由橡胶、硅树脂、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或铜、铝和铁等的金属及它们各自的合金的全部或部分而构成。另外,所述加压旋钮130可以是抗菌材料本身或抗菌材料可以包含在其内部或涂覆在其表面上。
[0067] 下面将参考图4进行加压旋钮130的更详细描述。
[0068] 所述安装部140是位于所述壳体110的背面上且用于将所述壳体110安装至携带物品200的组件。此时,所述安装部140被配置使携带物品200和所述壳体110可以牢固地固定,并且可以以粘合和紧固形态安装到携带物品200,或者以熔合或熔接的形态安装到携带物品。
[0069] 此时,所述粘合的形态可以由具有粘合强度的胶粘剂、胶带、胶粘片、粘着带等构成。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由具有粘合强度的各种材料制成,该材料可以通过彼此紧密接触而牢固地保持粘合状态。另外,彼此对应的接触突起和座槽分别被构成在携带物品200的背面和壳体110的接触表面上,从而所述接触突起和座槽可以彼此紧固结合。此外,在模制熔合或熔接于携带物品的的形态时,携带物品和所述壳体110可以构成为一体。
[0070] 图3是详细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中的触摸部的构成的构成图。
[0071] 如图3所示,所述触摸部120可以设置成具有恒定宽度的板状外形的挠性(flexible)结构(flexible)。另外,所述触摸部120可以在一侧方向上以半圆形弯曲。
[0072] 通过这种方式,所述触摸部120通过曲率成型平时保持为在一侧方向上弯曲的半圆形120a,并且如果通过挠性构成产生按压,则弯曲的半圆形可以变形为笔直形状120b。
[0073] 据此,如图1所示,当所述触摸部120处于被引入到所述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0中的状态时,其通过柔性构成保持笔直形状120b。
[0074] 另外,如图2所示,当所述触摸部120一端从所述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0中引出而暴露于外部时,由于曲率成型而弯曲的半圆形120a得以保持。
[0075] 优选地,所述触摸部120可以具有0.5mm以上且1.5mm以下的厚度。
[0076] 此时,在所述触摸部120的厚度小于0.5mm的情况下,当将所述触摸部120从壳体110中被引出时,随着上下摇摆的加大而难以保持弯曲的半圆形120a的形状。另外,在所述触摸部120的厚度小于0.5mm的情况下,当所述触摸部120被引入到所述壳体110中时,产生所述触摸部120在所述壳体110内部折叠或卷起而重叠的问题。
[0077] 另外,在所述触摸部120的厚度超过1.5[mm]的情况下,当从所述壳体110的外部向内部拉所述触摸部120时,所述触摸部120的弯曲强度增加,从而所述触摸部120难以平滑地引入到所述壳体110中。此外,在所述触摸部120的厚度超过1.5mm的情况下,当从所述壳体110的内部引出所述触摸部120时,随着通过曲率成型而保持的弯曲半圆形120a的弯曲刚度降低,产生恢复不容易的问题。即,由于抗弯刚度的降低,当将所述触摸部120从所述壳体
110中引出时,弯曲的半圆形120a的曲率半径增大。此外,由于抗弯刚度的降低,当将所述触摸部120引入所述壳体110中时,所述触摸部120可能被切断或弯折。
[0078] 另一方面,所述触摸部120由橡胶、硅树脂、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或铜、铝和铁等的金属及它们各自的合金的全部或部分而构成。另外,所述触摸部120可以是抗菌材料本身或抗菌材料可以包含在其内部或涂覆在其表面上。
[0079]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中的加压按钮的详细构成的构成图。
[0080] 如图4a和4b所示,所述加压旋钮130的一端通过所述旋钮引导孔150暴露于外部,并且另一端可以固定在触摸部120。
[0081] 此时,所述加压旋钮130是用于固定另一端和所述触摸部120的构成,如图4a所示,加压旋钮130的下端部可以形成为比上端部厚,并且可以在所述上端部的一侧设置座槽131。
[0082] 此外,通过将所述触摸部120的一侧插入并固定到所述座槽131中而所述加压旋钮130可以将另一端和所述触摸部120彼此固定。
[0083] 此时,所述加压旋钮130使所述座槽131的高度和宽度等于所述触摸部120的高度或宽度,或者当所述触摸部120插入到所述座槽131中时,其可以形成为足够大以彼此完全紧密接触。
[0084] 另外,所述加压旋钮130是用于固定另一端和所述触摸部120的构成,如图4b所示,所述加压旋钮130的下端部131c可以形成为销(pin)状,并且可以在与之对应的所述触摸部120中设置通孔。
[0085] 另外,通过将销状的所述加压旋钮130的下端部131c插入并固定到设置在所述触摸部120中的通孔中,从而所述加压旋钮130可以将另一端和所述触摸部120彼此固定[0086] 此时,所述加压旋钮130的下端部131c与设置在所述触摸部120中的通孔的宽度相同,或者当所述加压旋钮130的下端部131c插入到所述触摸部120的通孔中时,其可以形成为足够大以彼此完全紧密接触。另外,可以使用固定螺母(未图示)将插入到所述触摸部120的通孔中并向下部暴露的所述加压旋钮130的下端部131c固定。
[0087] 另一方面,由于所述触摸部120具有恒定宽度的板状的外形的挠性(flexible)结构,当在为了使加压旋钮130滑动而壳体110的长度方向上产生加压时,通孔会变形。
[0088]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述加压旋钮130还可以包括安全板131a、131b,该安全板131a、131b具有形成在与所述触摸部120的上部和下部至少之一相对应的位置处的通孔。
[0089] 然而,图4a和图4b所示的耦合结构仅是一个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以目前已知的各种方式进行构成,例如焊接,粘合构件和紧固装置(耦合突起+座槽等)。
[0090] 另一方面,所述加压旋钮130由橡胶、硅树脂、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或铜、铝和铁等的金属及它们各自的合金的全部或部分而构成。另外,所述加压旋钮130可以是抗菌材料本身或抗菌材料可以包含在其内部或涂覆在其表面上。
[0091]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构成的构成图。
[0092] 参照图5a和图5b,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可以包括壳体110、触摸部120、加压旋钮130、安装部140和盖部(310至340)。
[0093] 此时,所述壳体110、触摸部120、加压旋钮130和安装部140与图1和图2相同。因为已在上面描述该组件,所以省略对该组件的详细描述。另外,将仅参照图5a至图5b详细描述与图1和图2的构成有所不同的所述盖部(310至340)。
[0094] 所述盖部(310至340)可以包括盖构件330、扭力螺旋弹簧(torsion coil spring)310、前后导轨320和辊340。
[0095] 所述盖构件330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110的前端上部。所述盖构件330可以由包括橡胶、塑料、尿烷等的合成树脂及包括黄铜或单铜的金属而制成。另外,所述盖构件330可以将抗菌材料包含在其内部或者可以涂覆在其外面上。
[0096] 另外,所述盖构件330可以在通过接触壳体110而前端部被阻挡的部分设置硅树脂或橡胶等密封构件。
[0097] 所述扭力螺旋弹簧(torsion coil spring)310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110的内侧面上。所述扭力螺旋弹簧(torsion coil spring)310在触摸部120引入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将旋转力沿关闭方向施加到所述盖构件330。据此,当所述触摸部120完全引入到所述壳体110内部时,可以提高对于所述壳体110的末端的盖构件330的粘附力。
[0098] 所述前后移动导轨320可以被设置在壳体110的内侧面上并沿长度方向伸长,并且可以被设置成沿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此外,所述前后移动导轨320的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盖构件330的内面,而另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扭力螺旋弹簧310。
[0099] 据此,所述前后移动导轨320可以将所述扭力螺旋弹簧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盖构件330。
[0100] 所述辊340可以设置成位于所述盖构件330的上端部且可以随着接触面移动而旋转。所述辊340与从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0中引入或引出的所述触摸部120上部面接触,从而可以帮助所述触摸部120沿着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0平滑地滑动。
[0101] 此时,所述辊340可以由包括橡胶、塑料、尿烷等合成树脂及包括黄铜或单铜的金属制成。另外,所述辊340可以将抗菌材料包含在其内部或者可以涂覆在其外面上。
[0102] 通过这种构成,所述盖部(310至340)是通过向后拉加压旋钮130而向后退的前后移动导轨320(即,触摸部120后退)可以提供被所述扭力螺旋弹簧310的弹性恢复力向后拉的运动感。即,可以防止盖构件330打开。
[0103] 另一方面,所述盖部(310至340)即使因加压旋钮130向前被拉(即,触摸部120被推进)而前进的所述前后移动导轨320通过所述扭力螺旋弹簧310的弹性恢复力向前弹等现象而被推动,由于触摸部120的暴露,盖构件330也可以保持打开。
[0104] 然而,图5a和5b所示的盖部(310至340)的扭力螺旋弹簧的构成仅是一个实施例,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小齿轮等以各种方式进行配置。
[0105]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的构成的构成图。
[0106] 参照图6a和图6b,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包括壳体110、触摸部120、加压旋钮130、安装部140和突起部111。
[0107] 此时,所述壳体110、触摸部120、加压旋钮130和安装部140与所述图1和图2的构成相同,并且上面已描述该组件,因此省略对该组件的详细描述。此外,将仅参照图6a和6b详细描述与图1和2的构成有所不同的突起部111。
[0108] 所述突出部111在引出入于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10的入口沿着引入/引出导路20的方向上以突出形态而被设置,从而与引出入于所述引入/引出导路20的触摸部120的表面接触,以使得触摸部120滑动。即,所述突起部111在引出入所述触摸部120时,防止与触摸对象接触的表面在与所述壳体110的入口的上板摩擦的同时被引入。
[0109] 通过这种突起部111的构成,不仅可以防止所述壳体110由于与所述触摸部120的摩擦而变形,而且还可以防止所述触摸部120接触部分受到的一次污染使使用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100的用户受到二次污染。
[0110] 另一方面,所述突起部111由橡胶、硅树脂、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或铜、铝和铁等的金属及它们各自的合金的全部或部分而构成。另外,所述突起部111可以是抗菌材料本身或抗菌材料可以包含在其内部或涂覆在其表面上。
[0111]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如上所述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间接触摸装置的操作。与图1至图4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执行相同功能的相同构件。
[0112] 图7至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操作的构成图。
[0113] 首先,如图7和图8所示,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100可以设置在便携式终端210的背面的一侧上。
[0114] 此外,当不使用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100时,即,当平时仅利用便携式终端210时,如图7所示,通过向后拉加压旋钮130而触摸部120被完全引入到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0中,从而保持触摸部120被容纳在壳体110内部的状态。
[0115] 此时,随着配置有覆盖部(310至340)的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100通过扭力螺旋弹簧310的弹性恢复力而向后被拉而盖构件330覆盖在壳体110的末端上。
[0116] 之后,在使用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100对触摸对象进行间接触摸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通过向前推加压旋钮130而将触摸部120从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0中引出,由此触摸部120暴露于壳体110的外部。
[0117] 此时,当如图9所示引出所述触摸部120时,其保持弯曲的半圆形,使得便携式终端210的边角部被触摸部120覆盖。据此,当用户便携式终端210的边角而触摸触摸对象时,覆盖便携式终端210的边角的触摸部120与触摸对象接触。
[0118] 之后,如果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100使用结束,如图6所示,则通过向后拉加压旋钮130而触摸部120被完全引入到壳体110的引入/引出导路20中,从而保持触摸部120被容纳在壳体110中的状态。
[0119] 此时,在间接触摸装置100中,由于抗菌材料本身是抗菌材料或抗菌材料被包含在其内部或被涂覆在表面上,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将沉积在容纳在壳体110的触摸部120上的污染源消除掉。
[0120]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接触摸携带品装置的构成的构成图。
[0121]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间接触携带品装置100可以以壳体110与能结合于携带物品的外壳110a熔合或熔接的形态构成。
[0122] 例如,可以以熔合或熔接的形态安装在便携式终端210的外部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10a的背面的一侧上。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用外壳110a和壳体110可以在模制期间形成为一体。
[0123] 另一方面,在公开的实施例中引用的,包括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等的所有文件相同于每个引用文件单独地且具体地合并之后显示的方式或在公开的实施例整体上合并之后显示的方式的方式到合并到所公开的实施例中。
[0124] 为了理解公开的实施例而在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记载了附图标记,尽管已用特定术语来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但所公开的实施例不受特定术语的限制,并且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想到的所有组件。
[0125] 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一实施例,并且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所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为了的说明书的简洁明快,可以省略对常规的电子构成、控制系统、软件和所述系统的其他功能方面的描述。此外,附图所示的组件之间的线的连接或连接构件是举例说明功能连接和/或物理连接的,在实际设备中,它们可以作为替代或附加的各种功能连接、物理连接或电路连接而显示。此外,如果没有“基本”、“重要”等具体的说明,则对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应用而言,它可能不是必需的组件。
[0126] 另外,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在本发明的技术宗旨的范围内各种实施例都是可能的。据此,本发明的真正技术保护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的技术宗旨而确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