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调高支座

申请号 CN202410254758.1 申请日 2024-03-06 公开(公告)号 CN117904958A 公开(公告)日 2024-04-19
申请人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三航局第九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爱民; 魏瑞; 张锦; 刘诗康; 孙威;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桥梁 调高支座,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下调节板、上调节板和两 块 楔形块,两块所述楔形块对称设置于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之间,所述下调节板上设有若干组凹槽,两块所述楔形块的底面上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棱,所述凸棱滑动连接于凹槽内,所述上调节板朝向楔形块的一面上设有与楔形 块匹配 的斜面,两块所述楔形块的端部上均设有安装板,两块楔形块同一侧设置的安装板之间均设有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用以推动楔形块在下调节板上移动。本技术方案简化了 桥面 调高支座的结构和降低了桥面调高操作方法的难度,提升了施工的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桥梁调高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调节板、上调节板和两楔形块,两块所述楔形块对称设置于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之间,所述下调节板上设有若干组凹槽,两块所述楔形块的底面上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棱,所述凸棱滑动连接于凹槽内,所述上调节板朝向楔形块的一面上设有与楔形块匹配的斜面,两块所述楔形块的端部上均设有安装板,两块楔形块同一侧设置的安装板之间均设有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用以推动楔形块在下调节板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调高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的四处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调高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支座,所述橡胶支座固定于下调节板与桥端接触的一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调高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板于桥面接触的一侧面上设有橡胶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调高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为双向伸缩的液压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调高支座,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楔形块相对设置的面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均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块所述楔形块的通孔内,且两根限位柱的一端部分别固定于不同楔形块的通孔内,所述限位柱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环状圆台部,两根所述限位柱上环状圆台部的设置方向相反,所述下调节板上还设有垂直于凹槽设置的竖向通槽,所述竖向通槽内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挡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竖向通槽内,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与限位柱上的环状圆台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调高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两端均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外部板,所述外部板位于下部调节板的外侧。

说明书全文

一种桥梁调高支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调高支座。

背景技术

[0002] 以磁悬浮轨道交通桥梁为例,磁悬浮轨道交通桥梁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线路的平顺度要求非常严格,如若发生桥梁地基的沉降,将会影响桥梁的线形以及整体受,产生严重的后果。对此,常常采用支座调高来处理,利用支座的高度调节来补偿地基的沉降量,以保证桥梁的整体型和线路的平顺度。
[0003] 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CN202010199610.4一种可无级调节的桥梁支座,所述支座包括第一调高装置,所述第一调高装置包括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所述上调节件和所述下调节件螺纹连接;以及第二调高装置,所述第二调高装置包括第一调节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顶部与所述上调节件相连,所述第二调节块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下调节件之间,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相互贴合的接触面为斜面,以在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或所述第二调节块滑动时,改变所述上调节件和所述下调节件之间的距离。
[0004]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桥梁支座虽然能实现桥梁的高度调节,但是其在使用时,其不仅机构相对复杂,在进行高度调节时,其操作方法也相对复杂,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调高支座,简化了桥面调高支座的结构和降低了桥面调高操作方法的难度,提升了施工的效率。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一种桥梁调高支座,包括下调节板、上调节板和两块楔形块,两块所述楔形块对称设置于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之间,所述下调节板上设有若干组凹槽,两块所述楔形块的底面上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棱,所述凸棱滑动连接于凹槽内,所述上调节板朝向楔形块的一面上设有与楔形块匹配的斜面,两块所述楔形块的端部上均设有安装板,两块楔形块同一侧设置的安装板之间均设有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用以推动楔形块在下调节板上移动。
[0008] 进一步,所述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的四处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上。
[0009] 进一步,还包括橡胶支座,所述橡胶支座固定于下调节板与桥端接触的一表面上。
[0010] 进一步,所述上调节板于桥面接触的一侧面上设有橡胶垫板。
[0011] 进一步,所述驱动元件为双向伸缩的液压杆。
[0012] 进一步,两块所述楔形块相对设置的面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均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块所述楔形块的通孔内,且两根限位柱的一端部分别固定于不同楔形块的通孔内,所述限位柱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环状圆台部,两根所述限位柱上环状圆台部的设置方向相反,所述下调节板上还设有垂直于凹槽设置的竖向通槽,所述竖向通槽内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挡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竖向通槽内,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与限位柱上的环状圆台部接触。
[0013] 进一步,所述挡板的两端均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外部板,所述外部板位于下部调节板的外侧。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 (1)本调高支座通过巧妙的方式,实现对桥面的高度进行抬升和降低,同时凹槽和凸棱的设置保证了楔形块滑移的稳定性,使其端部受力不均匀的时候,不易出现倾斜的情况,凹槽和凸棱的组合,还能对楔形块的移动进行导向,提升楔形块的移动效果;
[0016] (2)限位柱和挡板的设置,在楔形块对桥面做抬升运动是,挡板和限位柱之间不会出现阻挡干涉,楔块运动到指定位置之后,挡板和限位柱的作用就能对楔块的位置进行自动定,进而可避免桥面的高度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化,提升了调高支座的使用效果。
[0017]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
[001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桥梁调高支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桥梁调高支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桥梁调高支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桥梁调高支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桥梁调高支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桥梁调高支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5] 附图中标记如下:
[0026] 橡胶支座1、下调节板2、上调节板3、橡胶垫板4、凹槽5、楔形块6、凸棱7、盲孔8、环形圆台部9、安装板10、驱动元件11、伸缩杆12、竖向通槽13、挡板14、弹簧15、外部板16、安装柱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如图1~6所示,本发明一种桥梁调高支座,包括下调节板2、上调节板3和两块楔形块6,两块楔形块6对称设置于上调节板3和下调节板2之间,下调节板2上设有若干组凹槽5,两块楔形块6的底面上设有与凹槽5相匹配的凸棱7,凸棱7滑动连接于凹槽5内,上调节板3朝向楔形块6的一面上设有与楔形块6匹配的斜面,两块楔形块6的端部上均设有安装板10,两块楔形块6同一侧设置的安装板10之间均设有驱动元件11,驱动元件11用以推动楔形块6在下调节板2上移动。
[002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0029] 将本调高支座放置于桥墩和桥面之间,当需要对桥面的高度进行调解时,只需要使驱动元件11工作,则驱动元件11的伸长会带动两块楔形块6向不同的方向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楔形块6和上调节板3上的斜面接触,则会在楔形块6的作用下使上调节板3升高,进而实现了对桥面的抬升,当需要使桥面下降时,只需要是驱动元件11收缩,使两块楔形块6做靠近运动即可。
[0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凹槽5和凸棱7的设置保证了楔形块6滑移的稳定性,使其端部受力不均匀的时候,不易出现倾斜的情况,同时凹槽5和凸棱7的组合,还能对楔形块6的移动进行导向,提升楔形块6的移动效果。
[0031]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上调节板3和下调节板2的四角处设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调节板3和下调节板2上,伸缩杆12的作用是,将下调节板2和上调节板3连接,进而将楔形块6挤压于二者之间,使楔形块6在运输时不易脱出,同时伸缩杆
12具备伸缩作用,不会对上调节板3的位置造成干涉,不难理解的是,伸缩杆12在伸缩的时候应该具备一定的阻力,比如为伸缩弹簧15杆。
[0032]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还包括橡胶支座1,橡胶支座1固定于下调节板2与桥端接触的一表面上,上调节板3于桥面接触的一侧面上设有橡胶垫板4,橡胶垫板4和橡胶支座1的设置,使桥面和桥端之间具备一定的力缓冲作用,同时还避免了刚性接触。
[0033]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驱动元件11为双向伸缩的液压杆,双向伸缩的液压杆可保证两块楔形块6受力均匀,使两块楔形块6同时移动和收缩,保证楔形块6的运动效果,同时移动,还保证了上调节板3和楔形块6之间斜面的接触效果,使上调节板3不易出现一端高一端低的情况,即提升了对桥面的抬升效果,不难理解的是,液压杆可通过手动加压和泄压,也可为电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34]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两块楔形块6相对设置的面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横向并排设置的通孔,在通孔内均设有限位柱,限位柱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块楔形块6相对设置的通孔内,且两根限位柱的一端部分别固定于不同楔形块6的通孔内,进一步解释为,楔形块6上均设有两个通孔,当然通孔贯穿了楔形块6的一侧,属于盲孔8,两块楔形块6上的两个通孔均相对设置,即相对设置的两组通孔内均设有限位柱,一根限位柱的一端固定于一块楔形块6的通孔内,另一跟限位柱的一端固定于另一楔形块6的通孔内;
[0035] 具体的,限位柱包括安装柱17,安装柱17上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环状圆台部9,环状圆台部9指的是上下两端直径不相同的圆台,同时两根限位柱上环状圆台部9的设置方向相反,下调节板2上还设有垂直于凹槽5设置的竖向通槽13,竖向通槽13内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挡板14,挡板14的一端设有若干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固定于挡板14上,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于竖向通槽13内,挡板14的另一端与限位柱上的环状圆台部9接触。
[003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0037] 当驱动元件11带动两块楔形块6向外侧运动时,连接于楔形块6上的环状圆台部9均是从小直径段向大直径段运动,即运动过程中,由于是斜面挤压挡板14,则挡板14会向下压缩弹簧15进行避让,即运动至所需位置即可,当桥面在外力或者地震作用下,上调节板3和下调节板2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的趋势,若此时驱动元件11在长时间作用下导致其压力损耗,那么其对楔形块6的限位作用也会减弱,即在外力作用下时,将会出现楔形块6回缩的问题,导致桥面高度发生变化,但是设置挡板14等组件之后,若楔形块6有回缩的趋势,环状圆台部9的较大端面与挡板14接触,由于二者是平面和平面之间的接触,即力的传递不会导致挡板14下移避让,进而可实现对楔形块6的位置进行限位,对楔形块6实现位置锁定的效果,避免桥面的高度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化,若需要向下调节桥面高度时,只需要在侧面人工下压挡板14即可实现弹簧15的压缩进行避让。
[0038]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挡板14的两端均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外部板16,外部板16位于下部调节板的外侧,外部板16的设置,便于人工下移挡板14。
[0039]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